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339

  赵括皱着眉头,他觉得这个头曼好像不是历史上那位雄主,他又问道:“那他有几个孩子?”
  冒看着面前的赵括,心里有些不安,难道大父知道了?他沉思了片刻,说道:“他有四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刚满十岁...”
  “这厮成家倒是挺晚的...”
  “不过,你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
  “我曾在匈奴部落待过。”
  赵括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为了西域这件事,赵括再次将甘罗叫到了身边。甘罗是非常愿意出使的,只是,语言问题让他无法完成吩咐,懂得两门语言的译者倒是不难找,只是,能精准的完成翻译,还能保证外交工作顺利进行的译者就很难找了。赵括依旧觉得甘罗是出使塞外最好的人选。
  甘罗为人聪慧,有胆魄,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敢前往赵国面对一国之君....长大之后的他面对赵括也是侃侃而谈,没有半点的拘束,这是作为一个外交官最基本的素养。赵括皱着眉头,认真的说道:“文信侯曾说,有一个故友之子在北地,精通多门语言,想要让这人请回来,等到他前来,就让他来教你,或担任译者。”
  甘罗点了点头,答应了赵括。
  “我会尽快学会,前往说服月氏王。”
  而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东胡的新王似乎与朝鲜的两位诸侯有所联系,双方进行贸易,并且存在着军事上的援助,辽东的李牧得知这件事后,即刻召集北方各地的士卒,伏击东胡的士卒,双方在辽东之外的朝鲜地区交战,李牧先是击败了东胡负责护送的骑兵,捕获了他们的商队,随即又设伏袭击了东胡的追兵,一战歼灭俘虏四万多东胡士卒。
  新上位的东胡王勃然大怒,不断的从各地召集兵力,似乎是想要攻打北方地区,李牧也不惧怕,做好了防御准备,想要痛击东胡,可是等候了许久,东胡也没有前来进攻,东胡王的进攻意图原来只是迷雾,他趁着李牧做防御部署的时候,再次派出商队完成了与朝鲜两国的贸易,随即撤出了边地,不愿意跟李牧接壤。
  李牧征召士卒在塞外修建城池,得寸进尺,这样的举动也没有能勾引东胡王,无论李牧怎么做,东胡王就是不愿意前来。
  皇帝非常的开心,没有忘记赏赐李牧与北方的将士,有李牧在北方,东胡别说进攻秦国,就是自保也成了难题,李牧不像其他将领那样,只是被动的防守,他是属于吃肉性的边将,时不时会出击,不让敌人有强盛起来的机会。这样的镇边将军,实在难得,毕竟大部分的将军都是被动性的防守,只要敌人不来袭击,就不会主动出击。
  李牧对战机的把控,让东胡很难有强盛起来的机会,李牧甚至会派出骑兵来劫掠东胡的部落,将这些人带回辽东,充实内部的户籍,削弱东胡的实力...这让双方的地位一下子调转,东胡开始想办法来抵御李牧的劫掠了。若是他们的人口足够,说不定他们也得修建长城来抵御李牧...
  这就是赵括看重李牧的原因,在镇守边疆这个位置上,没有人可以做的比李牧更出色,赵括也不行。而将军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包围疆土,从这个方面来看,李牧大概才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将军。在西南的战事还在进行,赵康不像是去打仗的,更像是去开发西南的,他在西南修建灵渠,开辟耕地,鼓励移民...不断的压缩敌人的活动范围。
  百越有不少部落都受不了这样的逃亡生活,开始投降,赵康对这些投降的百越人还是很好的,允许他们居住在自己的故土上,没有追究他们抵抗的罪责...看得出,赵康从他父亲身上学到了不少,而百越军队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了。
  在秦国内部,各项制度不断的被完善,施行,各地的官吏开始变得充足起来,李斯这个实干派,并不喜欢提出太多的想法,他只是会被动的完成吩咐,这变相的跟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形成了同步。各地都开始走出了战时所遭受的破坏,缓缓发展,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就是齐国。
  齐国没有经历战争的破坏,秦国又扫清了齐国内的贪官污吏,齐国的工商农耕在没有了乱政影响之后,开始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了与关中地区并肩的大秦宝地。赵括放弃了自己对秦国政务的过多干涉,这也是各地能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前提,他们终于可以安心的忙碌自己的事情,不必理会其他的事情。
  秦国的主要事务,还是由李斯和韩非来处理,两人虽然常常争吵,可是配合起来做事的时候,却是能做的滴水不漏。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位坐不住的皇帝,却又开始想着要在河水(黄河)两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解决河水泛滥的问题,白发苍苍的郑国据说又在往皇宫里跑,也不知他跟皇帝商谈的如何了。不过,这些事情都不是赵括所关心的,赵括相信如今的皇帝,也相信他的大臣们,他们会做好的。
  坐在府邸内,赵括手里拿着书籍,这书籍都是手抄的,书籍上全部都是自己与吕不韦的交谈经过,在他面前,坐着一位年轻的小吏,小吏低着头,心里很是惶恐,在赵括面前还能保持淡定的人是不多的。这本书籍是小吏特意前来送给赵括的,小吏是从前服侍吕不韦的官吏,每次赵括前来与吕不韦聊天,他都要拿出纸笔来记录。
  如今吕不韦已经离开,小吏要前往别处,离开之前,他就想要将这本书送给赵括。
  赵括认真的看着这本书籍,这本书籍里满是回忆,是关于他与吕不韦的,小吏写的很详细,一个字都没有漏掉,这速记能力,都快比得上韩非了,而且,他没有加上什么自己的理解,是完全按着两个人的聊天记录来抄写的,甚至连两人的一些玩笑都如实的写了进来,他的字写的很好看,赵括意识到这位小吏也是个不错的人才。
  赵括放下了手中的书籍,笑呵呵的问道:“你唤作什么名字?”
  小吏有些激动,他急忙俯身一拜,说道:“我是赵国人,是赵安阳君之孙...唤作高。”,赵括一愣,赵国安阳君?他认真的思索了片刻,想起了这个人是谁,安阳君赵章,是赵武灵王的太子,当初武灵王废掉了赵章,让赵何来担任赵王,后来就引发了一次叛乱,安阳君被杀,武灵王也被饿死。
  这位安阳君章,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弟弟是平阳君赵豹,一个弟弟是平原君赵胜。
  如此看来,这位小吏还是赵括的亲戚,虽然是远亲...亲戚啊,赵括笑着,正要问些什么,忽然,他就愣住了...他刚才说叫什么来着?高??赵高??赵括虽然不是很懂历史,可是赵高他还是知道的,秦国灭亡的罪魁祸首,与李斯一起矫诏杀死了公子扶苏...那一刻,赵括的脸色渐渐呆滞。
  看到赵括的脸色从微笑渐渐变得呆滞,赵高一头雾水,只是茫然的看着他。
  “赵高?”
  “武成侯..”,赵高低着头,听候他的吩咐,赵括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的问道:“你是安阳君之后?”,赵高点着头,说道:“当初大父被杀,我的父亲也被驱逐,从而来到了秦国,担任小吏...后来,因为父亲帮助了春平君行刺蒙骜将军,故而被处死,母亲被带进隐宫,我是在那里出生的....”
  赵括心里已经可以确定,这就是历史上那位赵高...历史上的赵高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认为他是阉人,有的认为他出生在隐宫,有的认为他是赵国宗室,有的认为他是秦国公室。赵括深吸了一口气,看着面前这位罪大恶极的家伙,又问道:“那你是怎么担任官吏的?”
  “皇帝登基,大赦隐官罪人....我自幼学习,知道律法,就通过考核,担任小吏...”,赵高认真的说着,看得出,他有些激动,毕竟能从一个罪人之后做到如今这个地步,他也是经历了很多,今日能与自己最崇拜的武成侯相见,他也是将那些埋藏在心底的话都告诉了赵括。
  秦国的隐官,你可以看作是监狱和福利院,秦国的刑法非常的苛刻,动不动就砍鼻,切耳朵,当然,这是从前的刑法,在经历这样的刑法后,这些罪犯就没有办法出来见人了,因为他们看起来恐怖,而且会遭受很多侮辱,故而,秦国设立这样的机构,就是接纳那些“恐怖”的罪犯,另外,残疾人和畸形人也是要被接纳进来的。
  那里就是怪物集结地,而赵高就是出生在那里,可以看出,他母亲是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怪物,母亲在生下他之后,又在隐官生了其他几个孩子,他们跟赵高并非是同父同母,可是赵高对这些兄弟非常的不错...赵高在怪物集结地,认识了很多被折磨成怪物的官吏,这些人大多是因为贪污,栽赃等行为进去的。
  从这些贪赃违法而被削掉鼻子的人嘴里,赵高学会了律法,从那些因为计算错误被切掉双手的人那里,他学会了数学,从那些因为连坐而无端被砍掉了膝盖的人身边,从那些被苛刻律法折磨成了的怪物身边,那些被抛弃的畸形人身边,年幼的赵高学会了很多...赵括有些无法想象,面前这位小吏的童年有多么的悲惨。
  他活在一群“怪物”的身边,可是赵高却不这么想,他微笑着,他的童年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幸福,在离开了隐官之后,他才遇到了很多可怕的怪物,真正可怕的怪物在隐官之外,在隐官里的,只是受刑者而已。
  他们教会了赵高很多东西,教会他,如何对付隐官之外的那些怪物。
第四百九十章
魏国的老酒鬼,你听到了吗?
  赵括看着面前的赵高,他开始迟疑了起来。
  这个人非常的危险,秦国的灭亡,若是一定要找出一个罪魁祸首,那矫诏杀人,指使二世,指鹿为马的赵高,定然首当其冲,二世皇帝在原本的历史线上,面对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都不是很愿意处死,就是这个人整日劝说二世,硬生生将始皇帝的子嗣灭绝了,若是说他是来自赵国的复仇者,那长平之战的仇他是报的很干净。
  只可惜,赵高的危害不只是对秦朝而言,更是对天下而言,吕不韦耗费了十几年改掉的苛刻律法和杀头的做法,赵高又给改了回来,秦国的律法开始变得跟昭襄王时期那样残忍,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在徭役,税赋方面,这位仁兄也是非常的狠辣,徭役比始皇帝时期更繁重,却不再给最基础的日用品,百姓们活活被饿死累死。
  出土的秦竹简证明始皇帝时的失期是挨棍子,而到了赵高这个时期,就是法当斩了...若只是挨棍子,陈胜和吴广会奋起来杀死官吏造反吗?这个不好说,我们只能推测,赵高担任秦国国相的时期,他加强了秦王朝对百姓的残酷统治,逼得天下百姓走投无路,在被统一很长一段时日后,四处皆反,就连老秦人都离心。
  能将老秦人逼得与秦国离心,可见这位祸害秦国的程度有多深。
  大抵知道这些恶行的赵括,在初次见到赵高的时候,心里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下令处死他,这对赵括而言,并非是难事,别说一个小官吏,就是当今的丞相李斯,若是赵括想要处死,那也没有人能拦得住...这只是赵括一句话的事情。只可惜,看着面前这个眼里满是喜悦,咧嘴微笑着的年轻人,赵括却格外的迟疑。
  赵括向来敬重生命,哪怕他是一个手上沾染了成千上万人性命的将军,战国时期最大的屠夫之一,可他还是很敬重生命,这不是他伪善,也不是他矫情,他从来就没想过要杀人,他之所以杀人,是为了救人...杀了赵高,能救很多人?可是如今的赵高,却又犯了什么错呢?
  难道要因为他未来可能犯错故而杀死他?
  这是否有些荒谬?
  自己一生都在劝说君王施行法治,想要用律法来保护每一个人...可是如今却要因为一个人未来可能犯错的名义来处死他?这符合律法吗?
  那一刻,赵括心里闪烁着很多的念头,在见到了太多人的死亡之后,赵括对生命也就更加的敬畏,他不敢随意的决定一个人的生死,除却律法,不该由任何人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赵括心里无比的纠结,他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听着年轻人讲述自己的家世,听着他说起自己对未来的展望。
  “你有什么理想?”
  “我想...想要当您这样的人。”
  “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会尊重您....”
  “那你以后就留在我身边吧...我有些事情要教你。”,赵括的话,让赵高受宠若惊,当即答应,从庙堂里要一个小吏服侍自己,赵括只需要派个人说一声就好,就这样,赵括将赵高也留在了自己的身边,不知为什么,赵括对这个年轻人非常的上心,他这些时日里,总是带着赵高,在各地乱转,言传身教。
  赵高从此接替中书戈,成为了给赵括驾车的官吏,这让中书戈非常的委屈,赵括又举荐中书戈前往中学进行学习,他希望这位超龄学生能在将来有所成就,能对得起他的父亲。赵高驾着车,带着赵括在耕地边沿上前进,赵高的驾车技术非常的不错,而能担任赵括的驭者,更是让他激动。
  “高...你看这些百姓...他们才是天下的基石啊,荀子说,百姓就像河水那样,这句话是很正确的...国家不是皇帝,不是群臣,而是这些百姓们啊。”,赵括指着远处在耕地的百姓们,认真的说道。赵高迟疑了片刻,问道:“我听闻,当官的人治理地方,就要懂得放牧的办法,百姓们就像牛羊那样,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只能被鞭策前进...”
  “荒谬啊,高,一个官吏若是将百姓当作奴隶,那百姓就可以将官吏当作自己的仇人,若是一个官吏将百姓当作牛羊,那百姓就能将他当作杂草,若是官吏能将百姓当作自己的家人来对待,那百姓们就能像看待亲人那样看待他。”,赵括将孟子的话稍微改变了一下,将君臣的方式套用在了百姓与官吏的身上。
  赵高想要说些什么,就看到赵括跳下车来,对着他说道:“走!去帮帮忙!”,赵高瞪大了双眼,他没有想到,堂堂秦国的武成侯,居然会帮助一些农夫来耕作,他跟在赵括的身后,那些百姓们看到赵括的穿着,就有些害怕,急忙行礼拜见,赵括跟他们要了水喝,然后就看向了一旁的铁锄头。
  赵高大惊,急忙说道:“您如此年纪,怎么能在耕地里忙碌?”
  赵括点着头,说道;“是啊,我老了,不能耕作,所以你来帮他们吧。”
  赵高茫然的瞪大了双眼,可是在赵括的命令下,还是拿着锄头不顾百姓的阻拦开始帮着干活,忙碌了一个下午,他们方才忙完,准备离开这里,而在这个时候,百姓们却是亲切的请求他们到自己的家里,并且让孩子们拿出饭菜来款待这两位贵人,眼里满是憧憬,言语里满是热情。
  赵高大概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这让他很不适应,手忙脚乱,而赵括则是看着他大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时日里,赵括带着赵高,总是前往不同的地方,而每到一个地方,他都是会告诉赵高一些不同的道理,其中都是做人做事的办法,赵高也就渐渐适应了,在其余时日,赵高就在府邸里亲自服侍赵括,他将赵括当作了自己的老师,认为这些都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诲。
  当然,赵修与冒的作业,也由他来进行辅导。
  赵高这个人,适应力极强,迅速融进赵括的家庭氛围里,赵括坐在树下看书,他就在一旁开始指导那两个小家伙,赵高为人聪慧,熟悉律法,辅导作业对他来说简直小事一桩。比起辅导作业,修更感兴趣的,却是赵高这些时日跟着大父外出的故事,赵高答应他们,只要好好做作业,就会将那些故事告诉他们。
  两个小家伙迅速完成作业,赵高与他们就坐在赵括的身边,他不急不慢的说起赵括带着他去耕地,去牢狱,去官府等地所发生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赵括所讲述的一个故事,结合赵高的经历,两个小家伙听的如痴如醉。赵括只是安心的读着自己的书籍,笑呵呵的,也不理会他们几个人的交谈。
  此刻的赵括,左手位置上坐着原先历史线上未来的内忧,而右手位置上则是坐着原先历史线上的未来的外患。
  时日就这样一天天的流逝,西南的战事还在进行,其他地方都还好,李牧又出击了几次,弄得东胡王苦不堪言,而在西北方向,王翦似乎与月氏人起了些冲突,只是冲突又很快被停止,双方都没有要开战的准备。
  这一天,赵括一如往常的坐在府邸内,正在读着书,就听到了敲门声。
  赵修自然冲上去开门,只听的赵修一声惊叫,赵括放下了书籍,抬起头看去,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吃力的抱着修,走到了赵括的面前,“扶苏??”,走进来的人正是扶苏,扶苏当初在会稽郡被揭穿了身份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从那之后,他就开始游走各地,以太子的身份来巡视天下。
  始皇帝对这位太子,完全没有什么忌惮,他巴不得扶苏能做出些什么事情来,能对得起太子的身份,也就给与他巡视天下的权力。这位年轻的太子,耗费了三年的时间,来往各地,随着他巡视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经验也变得丰富,他知道该如何安抚百姓,也知道如何激励官吏。
  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让官吏在沿路撒币,而这个行为,正是日后的西汉皇帝们出行时的标准行为,西汉皇帝都撒币,每次出行,都会给百姓一些福利,其中撒币最多的就是文皇帝。扶苏身上,真的有西汉皇帝的部分气质,他很快就“剽窃”了西汉皇帝们的这个行为,百姓们非常的开心,太子的声望深入人心。
  除却百姓之外,扶苏对地方官吏也是不错,他会奖赏地方上那些做的不错的官吏,甚至会请他们一起来吃饭,这当然也是“剽窃”西汉皇帝的做法,不过,西汉的太子是不敢这样做的,西汉的皇帝们对百姓不错,可是对自己人却是比较黑,对太子也不是很纵容。
  扶苏看起来成熟了很多,满身正气,也有了些上位者的姿态,可是面对赵括,他还是变回了那个乖巧的长孙,急忙俯身行礼,赵括笑着打量着他,赶紧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赵高就有些惶恐了,急忙起身,站在一旁,低着头。扶苏坐在赵括的身边,任由赵括将他的脸,手臂捏了个遍。
  “不错,不错,长胖了些...看来这巡视天下的同时,你也是将各地的美食都吃了一遍啊。”,赵括笑着说道,扶苏挠了挠头,苦笑着说道:“整日邀请官吏吃饭...身不由己啊。”,两人又聊起了地方的情况,扶苏开心的说道:“我巡视了很多地方,百姓们安居乐业,官吏们勤勉治政,偶尔有几个蛀虫,但是并不多。”
  “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年迈的老者们坐在村口,年幼的孩子在他们身边玩耍,他们每年都能吃的上几次肉,没有不穿衣服的孩子,耕地里长满了庄稼,看不到杂草,没有被荒废的耕地...亭长来回的巡视,盘查行人,不放过盗贼...山里出行,数月都没有遇到一个拦路打劫的恶人。”
  “乡野里听到家家户户传出狗的叫声...从他们的栅栏里看到有家禽正在觅食...百姓们在院落里种上了桑树,准备纺织。我看到耕作的人手里拿着铁器,每三户人就有一个耕犁,每十户人就有一头耕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