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339

  “在你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过你,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做。”,“如今我还要告诉你,不要因他人做的坏事小就不去惩罚,不要因为他人做的好事小就不去奖赏。”,赵括认真的说道:“这才是治理地方,治理国家所需要的道理啊,若是你纵容罪恶,哪怕有利于稳定,也会造成众人的效仿,如此一来,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赵康无奈的说道:“官吏严重不足,若是按着扶苏的办法来处置,官吏们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全部都处置掉了,您要我如何管理地方啊?”
  “这不是你纵容他们的理由啊,法不责众?法不责众本身就是个错误的说法...无论违法的人是谁,无论轻重,无论人数,违法就是错误的,至于你说的,没有官吏可以用...学室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官吏短缺问题很快就过去了,即使官吏严重短缺,我们也不能纵容这些事情,不然,这一定会造成比无法管理还要可怕的后果。”
  赵康点着头,说道:“父亲,我明白了,我以后治理会稽,再也不会纵容任何人,一定要做到赏罚严明。”
  “唉,我知道你是想要尽快的恢复这里,这里曾是战争里饱受摧残的地方,起码,你让这里的人接受了秦国,可是,康啊,官吏代表着国家啊,若是官吏带头违背律法,那这天下可就要毁了...”,赵括长叹了一声,他看着一旁的扶苏,说道:“扶苏也没有办法继续待在这里了,我要带他回去,最好还是让他跟在李斯麾下做一些事情吧。”
  扶苏想要说些什么,到最后,也只是无奈的答应了赵括。
  “父亲,修怎么样?他还好吗?我许久都不曾见到他...有些时候,在路上看到孩子们玩耍...我就会想起他。”,没心没肺的赵康,有些严肃的问起了儿子的情况,在这一刻,赵括看到了他眼里的泪光,那一刻,赵括心里百感交集,他最顽劣的儿子,似乎在一瞬间就长大了,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赵括有些惊讶,他看着儿子,看了许久,点着头,说道:“他很好,如今正在跟着我启蒙,他跟你不一样,还是个比较喜欢读书学习的。”,听到这句话,赵康有些开心,他搓着手,笑着说道:“那就好,那就好啊,读书好...我儿子说不定还能做丞相呢!”,平日里最厌恶读书的赵康,听到儿子喜欢读书,却是如此的开心。
  赵康并非是厌恶读书,他是厌恶自己的书读得不好...赵康,扶苏,赵括三人又开始聊起了家里的一些事情,聊了许久,赵康带着扶苏离开了,没有再打扰赵括。刚刚走出了府邸,赵康就对扶苏说道:“这次跟着你大父回去,不必将这里的事情全部都告诉你大父,或者你父亲,就说的简略些,别再给我惹麻烦!”
  扶苏无奈的答应了这个不太靠谱的仲父。
  次日,赵括刚刚起身,门外就有一位年轻的官吏在等待着他,这位年轻官吏在昨天哀求了赵康一整天的时间,才换来一次陪伴在赵括身边,听候他命令的机会。赵括走出内室的时候,年轻官吏急忙俯身大拜,却是将赵括给吓了一跳。赵括愣了片刻,看着这位精神奕奕的年轻人,随即笑着夸赞道:“倒是有朝气!”
  年轻人激动的看着偶像,说道:“我奉太守的命令,前来听候您的吩咐!”
  “哦?听候吩咐?我能有什么吩咐?”
  “太守说您可能要去各个县城里看看,让我随行。”
  “他何时变得如此体贴?”,赵括看了年轻人一眼,继续朝着前院走去,问道:“大概是你开口请求的吧?”,年轻人听闻,脸色微红,也是忍不住的咧嘴笑了起来,说道:“是啊,我可是拿了自己一年的休假日来交换的呀!”,年轻人发现赵括在平日里并没有那么的严肃,故而也是大胆的开玩笑。
  赵括完全不在意这些,他反而有些欣赏面前这位年轻官吏,他就邀请对方坐下来与自己一同用餐,吃着饭,年轻人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曹参。听到这个名字,赵括一愣,怎么这些汉朝的抗鼎大臣全部都冒出来了?他当然知道曹参,最初知道是因为小时候读三国,总是听到曹操是汉相国曹参之后的说法。
  他还知道萧规曹随的典故,知道这也是一位知名的大臣,只是,赵括有些不理解,这位汉朝的相国,为什么担任着郡尉,而从他的身材和语气来看,怎么都像是一位猛将,而不像是相国。可是,廉颇李牧那样的将军都可以担任国相,在这个时代,文武划分又不明确,故而赵括还是可以接受的。
  赵括随即问起了他战场的一些事情,曹参也不客气,便说起了自己跟随赵康作战的事情,原来当初王翦攻打沛周围的时候,他就自愿的请求加入王翦的军队,他每日叫喊着要从军,王翦的部将杨端和得知了这件事,就让他在自己帐下担任士卒,随后他因为作战勇猛,不断得到提拔,后来杨端和转进曲阳,听从赵康的调遣,赵康发现了他,并且重用了他。
  两个人臭味相投...不,两人都非常的勇猛,从而成为了不错的朋友,而坐上最后一班军功车的曹参,也顺利从庶民变成了大秦的大夫,最后跟着赵康来到这里担任官吏。在随后的时日里,他又几次与赵康与越人作战,军功赫赫,军内没有人敢小看他。而说起参军,曹参自信的说道:
  “齐国那个软蛋,定然是不会像楚国那样抵抗,若是我不急着从军,只怕以后就没有机会再捞军功了,反正楚国阻挡不住秦国,那还不如利用这次战争让自己出人头地呢!”,赵括眯着双眼,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人才,若是经历一番教导,将来也定然是扶苏的左右手。
  赵括就让人将扶苏叫来,让扶苏坐在一旁,三人一同用餐,曹参就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哪怕是跟武成侯,太子一同吃饭,也没有多少拘束,唯一的拘束来自于偶像,而这种拘束是因为尊重而不是因为他的爵位。嗯,这是不是非常讨厌读书的“赵康”,不错的将军,并且有一定的治政能力。
  扶苏对这位郡尉的态度也并不差,还算是比较客气,赵括看着扶苏,他认真的说道:“想要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就是能识人,你觉得这位曹郡尉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听到赵括的疑问,扶苏不由得打量着面前的曹参,他说道:“曹郡尉是一位杰出的将军,作战勇猛,擅长用兵...不过,他性格张狂,治法不严,可以为将,不能为相。”
  听到扶苏的评价,曹参也不生气,只是笑着,随意说道:“能做将军就足够,谁愿意做什么丞相呢?”
  赵括笑而不语,他看着扶苏,说道:“你看人的本事略有长进,不过还是不够。”
  “那大父您觉得呢?”
  赵括摇着头,没有说话,曹参性格随和,或者说神经大条,故而扶苏说出他不能为相,实际上,并非是所有的国相都必须要跟李斯韩非那样一脸肃穆,古板。扶苏看人,还是带着些偏见,看人得看全面,像曹参这样的人,恰恰是君王所能安心任用的,没有太多的心机,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打完仗回家喝酒,享受自己的人生。
  不用以修身养性为名远离庙堂,不用以贪污的手段来自侮名声,不用被君王找借口处死,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没有太大的野心,也不会想着要谋朝篡位什么的,按着后世的话来说,曹参如今的性格就是个逗逼,稍微有些猛的逗逼,谁见过逗逼起兵造反还能成事的呢?
  在历史上,曹参担任国相时,整日饮酒,官吏们也随即效仿。
  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的,曹参在后院就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而其他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官吏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整顿这种行为,曹参反而叫人取酒陈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
  对这样一个国相,谁还会忌惮呢?况且,他不是为了避免被忌惮故意这么做,他这个人从起兵时开始就是这样的性子。他性格有些孩子气,可是又知道自己的不足,能看到他人的长处,并且愿意承认自己不如这些人,光是这一点,就是很多名相都做不到的。
  历史上的惠帝野心勃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曹参却整日喝酒,惠帝就让他的儿子去试探他,曹参直接面见惠帝,询问他,您觉得您跟太祖高皇帝谁更强?惠帝当然不敢跟他老子去比,曹参又问,那您觉得我跟萧何谁更强?惠帝直接告诉他,萧何比你强。曹参就告诉他,既然咱俩都不如他俩,按着他们的制度踏踏实实的发展不就好了吗?还乱想什么啊!
  能如此劝谏皇帝的人要么就是混吃混喝一心等死的废材,要么就是有大智慧的贤人。
  赵括看着了曹参一眼,又看着身边的扶苏,说道:“还记得我给你说的故事吗?要做大事的人,可以不懂,可是必须要想办法问清楚,若是遇到不懂得就闭上双眼假装没有看到,那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情啊!”,他说完,就拄着拐杖离开了这里,走之前,他还示意了一下曹参的方向。
  扶苏若有所思,他看着曹参,问道:“有一件事,不知道您是否可以为我解惑?”
  曹参认真的说道:“请您说吧。”
  扶苏就将赵括告诉自己的杀长安君的事情告诉了曹参,他问道:“我并没有理解大父的想法,请您告诉我吧。”,扶苏尽管是这样说的,可是他并不觉得曹参这个武夫能告诉他什么,扶苏为人正直,倒是没有看不起人,或者嫉妒的念头,他只是有着年轻人的傲气,他自己也没有看透,曹参比自己也年长不了多少,他又如何能看透呢?
  曹参听着扶苏说完赵括杀长安君的事情,他笑了起来,他说道:“太子怎么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呢?”
  “还请您赐教。”
  “武成侯推崇法治,而法治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保护百姓,而那时武成侯若是遵守法治,就无法保护百姓,为了手段而损害了目的,这是万万不行的,故而武成侯杀长安君,是为了达到目的而抛弃了以往的手段。如今您的行为都是为了大秦天下,您的行为是手段,而让天下苍生收益则是目的,武成侯这是在劝说您,为了达到目的,以往的手段也并非是不能放弃的呀!”
  扶苏恍然大悟,随即又问道:“可是大父曾说,不正义的手段是无法达到正义的结果的。”
  “是啊,可是正义的手段也有很多种啊,难道武成侯手刃长安君,就是不正义的事情吗?为国除贼,为民除害,我恨不得早生二十年,能够为武成侯驾车来杀死害民的恶贼啊!”
第四百七十三章
兰陵老无赖
  扶苏顿悟了,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长辈的循循教导很难听得进去,反而是同辈的几句言语,让他茅塞顿开,瞬间醒悟,扶苏心里有些明白了,赵括并非是反对他的正义,只是希望他不要迷失采用如何手段之上却忘记了最终的目的,他想起了从前的名家,就是沉迷在了诡辩之中,直到公孙龙子被荀子点醒,随即调整了自己的方向。
  据说,公孙龙子有一位门徒,唤作韩名,在大一统的时候,给了庙堂很多的建议,包括对新事物的准确定义,像新出来的很多词语,都与这人离不开关系,而他也因此深得秦王的尊重,如今在庙堂里与儒家的大佬们吵得最欢。扶苏结合这些事情,心里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
  接下来的时日里,扶苏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他直接离开赵括的身边,前往各地查看,他在地方上抚恤百姓,赏赐给百姓们钱财粮食,以太子的身份来亲近他们,并且要求他们有困难直接找自己,若是有官吏为难他们的情况,现在也可以说出来。这个举动,简直就是震惊了会稽的百姓。
  太子啊,这是未来的国君啊,国内地位仅次皇帝的存在,当扶苏完全动用太子仪仗,浩浩荡荡的前往乡野,拜访当地百姓,送给他们礼物钱财的时候,这里的百姓既是害怕又是惊喜,这个时代的人很简单,你尊重他,他也会尊重你。扶苏对百姓们的态度当然是没话说,他没有嬴政那样的傲然,言语里满是尊重与亲近。
  当太子扶持着年长者,在他的随同下观看各地情况,训斥当地官吏,要求他们一心为民的时候,太子扶苏的名望就在楚地开始疯狂的增加,而扶苏也没有将目光仅仅局限在会稽一带。如此过了几天,就连赵康也有些坐不住,扶苏弄出的动静实在有些太大,其实,各国的储君平日里做事都是比较低调的。
  生怕引起父亲的忌惮,没听说过哪家的太子能如此正大光明的拉拢百姓,训斥官吏。
  可是,皇帝是头一个,皇帝的太子也是头一个,太子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似乎谁也不知道,在白纸上作画总是要容易的多,赵康有些害怕,他心里清楚,兄长当然不会来忌惮扶苏,嬴政自带着一种霸气,能让他忌惮的,大概也只有正史上的王翦,吕不韦这两个人,其余人,皇帝还不至于放在眼里。
  皇帝心里非常的高傲,他可能会觉得忌惮这些人是对自己的一种羞辱吧,正是因为这种傲然,皇帝在完成大业后也没有随意的杀害自己的功臣,他一个都没有杀,大概就是白起这样的人在他手里,他也不会去杀。他杀吕不韦更多的原因还是嫪毐...在真正的历史上,王翦这样父子横扫了六国的将军都没有被杀死。
  而某些小说里一个黝黑的穿越者被皇帝所忌惮,险些被迫害就有些不合理。
  皇帝不会忌惮扶苏,扶苏越是强硬,或许他会越是开心,若是扶苏敢当面跟他硬怼,皇帝可能会处置他,但是心里一定会非常的开心,儿子终于变得像自己了!赵括非常的了解这个被自己所抚养长大的儿子,故而对扶苏的行为,他没有任何的介意。越是霸道的皇帝,对储君就越是苛刻,最终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父子相残的悲剧。
  可是每位霸道的皇帝,其实性格上都不是一样的,同样霸道,第一位皇帝的霸道里带着一种傲然,他看不起任何人,认为三皇五帝也不过如此,故而他不能容忍儿子的不尊敬,却又不允许儿子的软弱。那是他的儿子,当然就跟跟他一样的强大!而后来一位同样霸道强硬的君王,他性格与皇帝相似,只是,他没有那么的张狂,他的霸道只是一种手段,维护统治的手段。
  他可以低头认错,可以为了获得权位暂时让步,可以强硬的杀人,可以抱着孙子玩闹,也可以下令杀死自己的儿子,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你能想象当今皇帝低头认错吗?他会让步吗?那是不可能的,霸道不是他的手段,那是融进了骨子里的本性,故而他宁可动摇统治的根基,也绝对不愿意低头。
  太子强势,对皇帝的统治有利吗?当然是不利的,皇位太过迷人...若是皇子太强大,就会出现杀进玄武门来杀太子囚禁皇帝的事情。可是当今皇帝会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而除掉强势的皇子吗?呵呵,若是他这样做,那他就不是那个拥有非凡魅力,霸气外露的千古一帝了。
  他对自己非常的自信,他根本不在乎这些。
  扶苏甚至离开了会稽郡,在南方各地来回的巡游,他坐在车上,温和的看着两边的百姓,历史线上的皇帝的出巡计划,却被扶苏抢先进行了,不同的是,扶苏的出巡没有那么大的耗费,而且目的也只是为了安抚南方的民心,扶苏能说一口流利的楚语,他母亲更是楚国的宗室,这些加成加上他善良仁爱的性格,最是能安抚楚国的百姓。
  扶苏的成就未必能比得上皇帝,可如今的他,若是能成为皇帝,定然会成为比始皇帝更受百姓喜爱的皇帝。
  扶苏亲自上书咸阳,希望自己能巡游各地,监察不轨,安抚百姓。
  据说,嬴政看到扶苏上书的那一天,终于是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大手一挥,给与扶苏按着律法来处置地方官吏的权力,要求各地的官吏服从太子的命令,这引发了群臣的震惊,皇帝还不到中年,将这样大的权力交给太子,是否有些不妥呢??众人心里即使有这样的想法,却也不敢直接谈论,按着秦国律法,群臣可以弹劾太子的罪行,可私下里在皇帝身边诋毁太子却是诛族的罪行。
  嗯,这是韩非制定的律法,大概也是韩非对扶苏的一种保护吧。
  赵括没有再说要带扶苏回去的话,扶苏既然想要做些事情,那就让他做吧,赵括还有不少地方要去,曹参每天陪在他的身边,跟着他学习,曹参通读马服书,心里有很多的困惑,赵括也乐意为他解决他心里的那些困惑。赵括真的很喜欢曹参这个年轻人,曹参的性格大大方方,没有什么心机,有什么就说什么。
  而且,他的确是很聪明,怎么说呢,大智若愚,说的大概就是他这样的人。
  会稽郡因为赵康的缘故,没有盗贼敢靠近,可是在其他郡县,匪患非常的严重,赵康询问众人的看法,想要解决南方这些层出不穷的盗贼问题,官吏们提了各种办法,都不靠谱,曹参起身,笑着说道:盗贼之所以打劫,是因为他们没有钱财,不如就在各地放些钱财,让盗贼们去拿,他们拿了钱财就不会再打劫了。
  官吏们哄堂大笑,他们从不曾见过如此愚蠢的人。
  结果,赵康就让曹参来负责这件事,曹参还真的就这样做了...他在盗贼横行的几个地区放上了钱财粮食,并且放出风声,让盗贼们有需要的时候自己来...结果,各地的盗贼们为了争夺这些钱财,互相残杀,彼此之间严重的不信任,迅速分裂,曹参又用重金收买了几个贼酋,故意引发盗贼群体中更大的矛盾,勾引他们互相残杀。
  只是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日,用了一点点的钱财,南方数个郡的盗贼数量直线下降...平日里他们躲起来,士卒们无法找到他们,而盗贼之间互相残杀,显然是比士卒的围剿要更加的方便。用两颗桃子来杀掉三个人,用盗贼来对付盗贼...曹参这一手,玩的出神入化。
  不过,他与萧何的关系似乎非常的不好,赵括只是问了一句,“你知道你与同乡的萧何吗?”
  曹参就气的险些跳了起来,他怎么会不知道,那个从小到大都迫害着自己的“别人家的好孩子”!曹参问起了萧何的事情,赵括就将他在丞相府里的事情告诉了他,这让曹参倍感压迫,他已经在咸阳任职了??不行,自己必须要追上他,超过他!
  而得知赵括要离开的消息,曹参真的是非常的不舍,比起赵康这个亲儿子,还要不舍,赵康私下里跟曹参送别赵括,赵康还没有开口,曹参却已经哭上了,他哭着说道:“下次跟在您身边听您的教诲,也不知道是在几年之后啊。”,赵括也有些感动,他握着曹参的手,认真的叮嘱:“万事都要谨慎,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鲁莽,克服心里的冲动,你将来的成就一定能超过所有人!”
  看着两人依依不舍的告别,赵康站在一旁,忽然觉得这风有点大,心有点凉。
  而面对赵康,赵括就是皱着眉头,严肃的要求他履行太守的职责,不可违背了自己的厚望,交代了不少的事情,赵括又说了句保重,这才坐上了马车,离开了这里。
  赵康远远的看着赵括离开,心里隐隐有些苦涩,自己应该陪在他身边的,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能陪着妻,子,甚至是父亲,等将来,自己一定要补偿他们啊....若是赵括明白他此刻的想法,或许会非常的惊讶。曹参双眼赤红,看着远处的老人的背影,他对赵康说道:“君侯,您父亲真的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啊。”
  “我好羡慕您啊,您在他身边待了二十多年...不过,为什么您还是如今这个样子呢?”
  “嗯??你什么意思??”
  赵括离开了会稽后,一路朝着北方前进,如此行走了一路,他终于来到了兰陵县,兰陵,来到这里,赵括最先就想起了荀子,荀子对于赵括而言,那是他的偶像,那是他的老师,他也可以斗胆的叫一声朋友。荀子当初曾在这里担任县令,赵括来到这里的时候,却正在看到一位县尉押解着一群囚犯,朝着县中赶路。
  这些郡县的士卒纷纷从赵括身边路过,赵括让戈将马车停靠在一边,看着他们离开,看到那些被押解起来,低着头前进的罪犯,赵括忍不住的皱紧了眉头,因为他们的年纪...实在是有些太大了。这些罪犯看起来都五六十岁,最年轻的,也是发色花白,赵括看了几眼,便忍不住的上前,挡住了押解他们的县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