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339

  赵括有些时候觉得时间过的很慢,有些时候,却又觉得时间的流逝是那样的迅速。
  夜深人静的时候,赵括总是坐在室内唠叨:艺啊...我们的女儿要出嫁了,若是你能看到这一幕,该多好啊。
  终于,婚礼很快就到来了,蒙毅和善,两位年轻人,正式结为了夫妻,赵括就坐在上位,看着女儿半子朝着自己附身拜见,他欣慰的笑着,婚礼举行了大半,蒙毅就驾着车,要带着善离开这里,回到属于他们的家里,善在这一刻,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开心,直到她转过头来,看到了在欢送的人群里偷偷擦拭着眼泪的父亲。
  赵括站在人群当中,他显得有些佝偻,后背也不再是挺直的,他茫然的看着远去的女儿,哪怕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安慰着自己,可还是忍不住的流下了泪。善也哭了起来,她很想要跳下车,冲到父亲的身边,蒙毅急忙安慰着她,我们以后每天都来拜访他,你现在若是过去,他会更加的伤心...
  送走了善,赵括的府邸里变得空荡荡的。
  赵括凝望着自己空荡荡的府邸,无奈的长叹了一声。
  在这个时候,王贲带着楚魏两地所征召的军队,来到了齐国的边境,得知秦国出兵的消息,齐王格外的惶恐,他急忙让军队前往迎击,不能让秦国的军队杀进齐国的土地。齐国征召了足足四十万军队,这四十万人从齐国各地出发,浩浩荡荡的,所有道路都被这些士卒们所挤满。
  他们看起来混乱无章,那些靠着贿赂坐上来的将军,根本不懂得如何作战,也不知道如何治理军队,他们不像是军队,反而像是土匪,就这些人,赵括带着三四万人,不,或者带着一两万人就可以打得他们崩溃...这是王贲初次带领军队出征,他非常的谨慎,深得其父亲的精髓。
  他先是安排一支军队在正面战场与齐国的主力军队对峙,而自己则是带着其余军队直接从楚地上绕道前往齐国的王都。齐国之内,面对秦国的进攻,官吏们非常的惶恐,几天之内,就有很多的大臣辞官躲在了家里,同样的,也有士卒大批逃离的情况,齐国内部政务格外的混乱,整个国家都被笼罩在了巨大的恐惧之中。
  可也并非是所有的齐人都是这样。
  齐国来到最后的时刻,那些隐忍着的齐国勇士们,却是再也无法忍受,他们想方设法的与齐王取得联系。赵括有几个齐国的弟子,这些弟子们在齐国开创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新学派,这支新学派的创始者就是赵括最初的齐国弟子之一的田珖,他们是坚定的反战主义者,他们反对一切战争,却也认同大一统。
  他们的大一统理论是联合统治,也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度,由七国君王在每年共同选举出一位君王来担任天子,管理天下...这是受到了赵括无意透露出的民主选举制的影响。赵括刚刚听到的时候,也是被吓了一跳,随即就冷静了下来,这学派的目标看似荒谬,却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而齐地这支学派,也是马服学说的联统派,在齐国还是很有地位的,不少大臣认可他们的学术理论,就连后胜也不反对,只是,在先前,他们聚集起来,鼓动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希望让后胜下台,让齐王来到稷下学宫,让学者们选举出最适合的大臣和各地官员。
  到这个时候,这个学派才瞬间变成了过街老鼠,是啊,大臣们可以同意选举君王,因为他们不是君王,可是却不同意选举大臣,因为他们就是大臣。后胜判处他们谋反,抓住了他们的领袖,将其处死,随即抓捕各地的党羽,新学派迅速衰亡。只是,到了这最后一刻,那些隐藏起来的学派中人,却有些忍不住了。
  他们趁机聚集起来,想要冲进王宫,面见齐王。
  这些时日里,后胜直接切断了齐王与其他人的联系,他们将希望寄托在齐王的身上,王宫的武士们很快发现了他们的动静,急忙想要镇压,而齐王对这一切并不知情。后胜都没有理会国内这些人,他们如今就是见到齐王,对当今局势也起不到任何的影响了,后胜如此想着。
  齐国的军队全部驻扎在了魏地的前线,这样的部署是非常不合理的,他们在前线树立了一道四十万人所组成的“马奇诺防线”,而把两侧却留给了敌人,王贲从楚地绕道,直接绕开了防线,进入齐国的本土,在这里,他都没有遇到一个士卒,全部都是空城,齐国把所有的士卒都派往了魏地...
  当秦国虎狼一样的军队来到了齐国王都的时候,驻守王都的齐国士卒只有几千人。
  而齐国那些勇武的士卒们,却还是恪尽职守,忠实的守护着魏地的战线,一动不动,对后方出现大规模秦人的消息,齐国的将军们表示,这是秦人的阴谋,他们想要让自己回军,然后击溃防线,故而,他们不能理会这些小道消息,他们就驻扎在这里,等待秦国主力进攻就好了。
  王贲的军队将齐国王都围的水泄不通,开始打造起攻城器械。
  齐王绝望了。
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响曲
  “秦王说,只要您可以投降,秦王就拿出五百里的土地来赏赐给您。”
  有大臣如此进言。
  齐王将国内的大臣召集而来,本来是想要商谈如何对付城外的秦国将士,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大臣们聚集之后,所给出的第一个答复,居然是这样的。后胜就坐在群臣当中,眯着双眼,一言不发,庙堂内的大臣,大多都是后胜的心腹,其余的那些即使不是心腹,也都是些懦夫,不敢在齐王面前多说什么。
  那些敢说话的,那些与后胜意见不合的,不是被后胜杀死就是被齐王所驱逐。
  故而,后胜完全不担心这些事情。
  他甚至都不用自己开口来劝说齐王投降,群臣之中,能代替他开口的人非常的多,就是在这一刻,庙堂群臣忽然开始劝说齐王投降,只有四五个人,低着头,沉默不言。秦国的军队包围了王都,这让齐王非常的惊惧,而根据城外的消息,齐国军队在前线大败,全军覆灭...王都与前线的联系被切断,秦人就以各种假消息来恐吓城内的齐人。
  齐王面色苍白,他看着自己的大臣们,齐王本来就是个耳根子软的,没有主见的君王,若是拿出一个人来对比,大概类似与后来的某位扶不起来的君王,能关心自己的大臣,能善待自己的子民,温和而宽厚,就是没有主见,容易被左右。可惜,齐王身边的是后胜,而并非是诸葛丞相。
  像这样的君王,倘若是在和平岁月里,有着不错的大臣来辅佐,大概是能成为不错的君王,不会犯下太多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过错,可在这样的乱世,身边的小人多于贤才的时候,就显得有些昏庸了,容易被蒙蔽,被欺骗。赵括曾总结天下君王的类型。
  他认为,有燕王那样残暴的君王,有魏王那样急于求成的君王,有赵王那样知人却不能善用的君王,有韩王那样...一无是处的君王,有齐王这样毫无主见的君王,并且提醒嬴政要以他们为镜,时刻审视自己是否有跟他们一样的举动,若是有就要加以改进。
  对于君王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他的私人品德和作风,而是他是否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齐桓公曾经说:“寡人有点毛病,寡人非常的好色,喜欢喝酒,喜欢打猎,二三子觉得这个影响寡人称霸吗?”,管仲的回答是不影响,管仲告诉他,只要你会用人就好,色是人的天性,可以理解,只要你愿意用我,听我的话,你爱怎么样怎么样,我一定让你称霸。
  当今的齐王没有什么毛病,他不喜欢女色,不喜欢喝酒,不喜欢打猎,只是,他同样也不会用人。
  当大臣们纷纷劝说他开城投降的时候,齐王就有些动摇了,大臣们说的越来越可怕,就好像秦人明天就要进城屠杀,齐王浑身颤抖着,之前他能鼓起勇气,一方面是因为先祖基业,另外一方面就是秦人的威胁让他非常的愤怒,可是如今,君王后的陵墓就在城外,已经落在了秦人的手里。
  齐王在群臣之中搜寻着,终于看向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后胜,他希望后胜能给出一个建议。
  后胜看着齐王的目光,他皱着眉头,沉思了许久,无奈的说道:“大概,只能降了...”
  “上君....”,有人开口了,齐王转过头来,发现开口的人是司寇,司寇唤作田纯,是一位公室,上了年纪,司寇这个位置非常的重要,要监察群臣,要抓捕小人,要审理案件,后胜非常的在意这个位置,故而长期安排自己的心腹来担任,到后来,为了避免齐王多想,后胜就找了一个远近闻名的老实人来担任司寇的位置。
  田纯就是那样的老实人,他生性憨厚,不擅言语,为人胆小怕事,他前前后后也是跟后胜一起挣了不少的钱,后胜手里有着他的把柄,自然也就不担心他。在齐国,司寇这个位置也就成为了虚设,因为所有人都在犯罪,而司寇也只能跟着他们来犯罪,违背律法。
  田纯浑身都在颤抖着,他看着面前的齐王,心里无比的激动。
  “上君啊,不能降啊...齐国还有几十万的军队,驻扎在前线各地,秦国怎么可能在月内就击败了那么多人呢?这肯定是有人从中作梗..将齐国的防线告诉了秦人...上君,我听闻,城内有孩童唱到:灭亡建的人,就是胜啊!”,司寇终于看向了后胜,他咬着牙,愤怒的说道:“这一定是后胜收取了贿赂,背叛了您啊!”
  “胜,我是齐国的司寇,我要审查你的罪行!解下你的相印!”
  田纯知着面前的后胜,忽然开口说道。
  那一刻,庙堂里无比的寂静,后胜瞪大了双眼,一脸的委屈,群臣们惊惧的看着这一幕,说不出话来,齐王也是有些惊讶,他看着田纯,又看了看后胜,他无奈的说道:“如今是最危难的时候,作为大臣不想着怎么拯救国家,却还要互相争斗,这是什么道理呢?”
  “上君...”
  田纯流着泪,看着面前的齐王,他说道:“不能降啊...不能降啊...”,正喃喃着,齐王正要开口,田纯猛地朝着一旁冲了过去,来不及后胜陷害栽赃一些什么,他就全力的撞在了柱子上,那一刻,众人听到咔嚓一声,红的白的猛然炸开,群臣被吓得面色苍白,开口惊呼。
  而齐王只是觉得眼前一黑,随即就低头呕吐了起来,他几乎将自己早上所吃的全部都吐了出来,很快就有士卒们走了进来,帮着处理这里的情况,等到武士们将这里打扫干净。齐王却已经无法再商议什么事情了,踉踉跄跄的被扶持着离开了这里。后胜有些惊讶,他的谋划又一次被打破。
  他看着地面上的血痕,沉默了许久,身边有大臣前来,恶狠狠的说道:“人已经死了,可是还有妻子可以代替他来承受惩罚。”
  后胜深深的看了那位大臣一眼,说道:“不必了,他已经付过“钱”了。”
  秦国一直在催促着,让后胜早点劝说齐王投降,实际上,后胜却一点都不着急,因为守护城池的军队,是他的人,他完全可以下令让他们打开城门,只是,他还是想要完成自己的承诺,让齐王主动臣服,齐王臣服,则是代表整个齐国投降,这跟他打开城门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齐人跟其他人不同,在其他国家,大王被杀,王都被攻破,国民也就跟着投降了,可是齐国的王死了,齐人不会屈服,他们还是会继续坚守,等到一个救世主来救下他们,再拥立一位新王,等到国家被拯救之后,再将救世主卖掉。
  后胜不愿意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再次来到王宫里劝说齐王投降。
  齐王方才被吓了一跳,田纯本来是想要用自己的死来唤醒齐王,可是,他自己大概也没有想到,他的死,不仅没有让齐王变得坚强,反而是打破了齐王心里最后一丝的防线,齐王非常的害怕,在这样惊惧之下,他直接就答应了后胜的要求,这是有些讽刺,齐王答应了要开城臣服。
  在这一天,齐王坐上了车,从王宫出来,朝着城门而去,马车刚刚出来,远处就跳出了几个年轻的齐国官吏,他们平日里是无法见到齐王的,他们指着齐王,大声的训斥道:“您想要背叛齐国吗?您想要背叛自己的姓氏吗?”,面对年轻官吏的质问,齐王只是低着头,没有回话,随后,齐王的武士们就将他们杀死了。
  年轻的官吏倒在血泊里,死不瞑目。
  接下来的道路,就变得有些漫长,时不时就有人出来挡住齐王的车架,有人出来训斥齐王和后胜,也有人拿出已故的君王后来劝说齐王,可是,他们都死了,从王宫前往城门的道路上,满是尸体与血液,各种各样的尸体,有年轻人,有老人,甚至还有女子,他们都死了,他们就躺在这片土地上。
  他们不太一样,他们也都一样。
  城池大门缓缓被打开,齐王回过头来,看到了一路上的血痕,看到了那些尸体望着自己,似乎在诅咒着什么,齐王忽然很害怕,他想要停下来,他不想要继续打开城门了,可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秦国的武士们举着强弩,指着面前的齐人,他们是那样的得意,是那样的张狂。
  秦国最年轻的几个将军,冷冷的看着齐王,脸上没有丝毫对王的尊重,齐王想要表现的强势一些,他想要抬起头来,询问秦王所赏赐的五百里土地在哪里,可是,看着那些漆黑,闪烁着寒光,并且对准了自己的弩矢,齐王还是忍不住的缩着脖子,不敢言语,秦国的士卒涌进了城内,齐王被孤立在城门口,没有人打理他。
  蒙恬不屑的看着这位君王,蒙恬三代之前是齐人,可是他对齐国却没有半点的认同感,因为他出生在秦国,说着秦语,习惯了秦国的风俗文化,就跟赵康一样,已经是彻头彻尾的秦人,可即使作为秦人,面对带着一些熟悉感的齐国,蒙恬心里还是会有一些的感触。
  他听着这里的人说话,就能想到自己的大父,在他很年幼的时候,大父跟他的几个武士们,就是这样交谈,他也会说,可是,随着年纪大了,他就有些忘却了。在他小时候,大父曾夸赞齐人是多么的英勇,是多么的顽强,可是在今天,蒙恬心里却是那么的失望,齐国的灭亡,对比其他国家来说,真的是毫无尊严。
  弱小的韩国灭亡,韩王自杀,魏国灭亡,魏王自杀,赵国灭亡,公子再立国,燕国灭亡,君臣逃到苦寒之地,楚国灭亡,项燕等将军们战斗到了最后,而齐国呢??齐王就像一头猪那样站在车上,畏惧的看着面前的一切,大臣也是如此,没有一个敢怒视着自己的。
  可是,当蒙恬走进城内的时候,情况就有些不同了,因为他看到了那条血路,一路上躺着很多的尸体,从他们的模样和姿势来看,他们都是死在了阻挡齐王的道路上,这些人里有官吏,有平民,有男人,有女人,有年轻人,也有老人。齐王杀出了一条血路来,这条血路,大概是在证明齐国最后的血性。
  随着齐王投降,齐国就此灭亡。
  齐国的四十万军队,随即也投降了秦国的军队,四十万的俘虏,不战而降,这实在是让人觉得复杂。
  齐国各地的军队相继投降,没有一座城池选择抵抗,秦国兵不血刃的攻占了齐国的所有城池,所付出的代价,只是有几个士卒在途中摔伤,掉队。齐国的灭亡,宣告了战国时代的终结,六国终于都灭亡了,秦国抓住了最后一位王,秦国完成了一王天下,最先知道这个消息的秦国士卒们,欢呼雀跃。
  王贲,蒙恬等将军们,无比的开心,他们开始庆祝这一天,齐王则是被送往秦国。
  天下统一的消息,迅速在各地传开,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是一个秦人期待了数百年的时代,很多秦官吏为之流泪,各地都在庆祝着,往返的斥候们急促的朝着咸阳冲去,而看着他们脸上的狂喜,各地的官吏心里就已经明白。
  天下统一了,这统一显得有些虎头蛇尾,这首奏乐的开头是秦人先开始弹奏的,一个不受重视的卫人来到了秦国,他看着面前薄弱的秦国,开始弹奏这首漫长的歌曲,随后就是各个英雄相继的高歌,有遍体鳞伤的张禄,有谦逊温和的人屠,有白发苍苍的老将,有宁死不屈的将军...
  这首乐曲的开头是那样的响亮,英雄辈出,而到他尾乐的时候,就不怎么样了,只有三位年轻人,一个低下头来等死的君王。
  可无论如何,乐曲已经奏鸣完毕,所有人站起身来,鼓掌庆祝。
  赵括坐在院落里,听到中书戈激动的说起了齐国投降,赵括猛地站起身来,他茫然的看着中书戈,他浑身都在颤抖着,热泪盈眶,那一刻,赵括居然捂着脸,大哭了起来。
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
  在很多很多年前,一位女子站在烽火台上,看着来去匆匆被戏耍的诸侯,不由得笑出了声,这一个笑容,直接让华夏开始了长达三百年的春秋乱世。在她的笑声之后,天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王东迁,一个负责养马的小贵族养出了膘肥体壮的骏马,从而得到了一块位于西北的食邑。
  有一位好女色,爱喝酒,喜欢狩猎的诸侯遇到了他的华夏第一相,他大喊着尊王攘夷,召集天下诸侯来会盟,击败狄人,保住了华夏诸国,他笑着,提着酒壶抱着美人坐在最豪华的马车上在诸侯的土地上狩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