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39


第六十章
重新编制
  邯郸造并不是独自赶来的,他那一直念念叨叨的三百门客,他终于带到了赵括的面前。邯郸造这个出场方式,他练习了很久,就是为了要给他最崇拜的赵括留下一个深刻的影响,他没有少折腾自己的这匹骏马,在自己院落里,他幻想着自己霸气勒马的样子,又不断的进行尝试。
  甚至,有一次他练习勒马的时候,骏马扬起前蹄,险些将刚刚走出门来打探情况的赵里给踩死,没多说,赵里狠狠的揍了他一顿,打得他两天不能起身,可小子刚刚痊愈,便忍不住的再次尝试。如今这个霸气的登场,非常的符合他心里的幻想,少年非常的开心,只是,他开心的似乎有些过头,骏马扬蹄,邯郸造没能控制住身子,从马背上掉了下来。
  在地面滚了几圈,就在附近几个老卒准备来救他的时候,邯郸造跳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尴尬的笑着,解释道:“见到马服子太过激动。”,他挥了挥手,一行门客牵着骏马,出现在了他的身后,或许,这些人根本就不是门客,赵括站在将台上,看的清楚,这些大多都是些少年。
  跟邯郸造差不多的年纪,披甲戴盔,也完全不是一般人的装着,这些大多都是邯郸的贵公子,只有站在最后方的那些,方才是他们的门客,这些少年根本就没有多少的门客,此刻,他们都跟在邯郸造的身后,神色激动的看着远处的赵括,“真的是马服子啊,真的是威风啊!”
  “赵国儿郎就该跟随马服子这样的人来驰骋沙场!”
  赵括眼前一亮,远远的,朝着邯郸造招了招手,邯郸造大喜过望,在众多少年羡慕的眼神之中,朝着将台跑了过去,刚刚冲到了将台前,想要上去,王樊直接拔出了短剑,拦住了他的去路,王樊瞪大了双眼,面色凶狠,邯郸造一愣,随后反应过来,急忙在将台下朝着赵括俯身一拜,说道:“邯郸造拜见主将!”
  “您来这里是想要做什么呢?”
  “我们这些人,一直都在等待着有跟随您的机会,如今燕贼入侵,正是您能够用得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这些人,自幼学武,能骑马开弓,请您允许我们跟随在您的身边罢!我们都愿意为您而死战!”,邯郸造认真的说道,赵括大笑了起来,看着邯郸造,认真的说道:“好,我正好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人手。”
  “请将军吩咐!!”,邯郸造激动的浑身颤抖了起来。
  校场粮仓里,邯郸造茫然的看着手中的竹简,又看了看面前堆积着的粟米。他终于转过头来,看向了站在他身旁的赵括,“将军,您所说的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个?”
  赵括严肃的说道:“孙子说: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的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如今我们没有办法去探查燕人的情况,可若是连自己的士卒的情况,粮草的情况都一无所知,那还如何能打仗呢?军中没有多少识字者,我的门客也是如此,二三子能文,我是因为二三子擅长的事情而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军列中可以违背将军的命令麽?”
  邯郸造急忙摇了摇头,他似乎学到了什么,认真的说道:“我一定认真的完成粮草的核实,请您放心罢。”
  赵括点了点头,这才走了出去,邯郸造所带来的这些人,都被他安排着去核实士卒与粮草了,正好他麾下没有多少可以用的人,安排好了这些事,赵括便回到了自己的屋内,说起来,他的住处并不是他在影视剧里看到的那种类似蒙古包的帐篷,只是建设在校场内的普通房屋而已。
  坐在这房屋内,赵括将虞卿所送的舆图放在了案上,认真的看了起来。
  如此过了一个多时辰,士卒的情况先是核实完了,赵人虽还没有像秦人那样普及“身份证”,但是官吏在征召他们的时候,会带上类似征兵证明的宣牍,上头写着士卒的名字籍贯年龄等等情况,分为两块,一块被官吏拿走,一块留给士卒,等士卒到来之后进行核实,就会方便很多。
  因此,王樊很快就来到了赵括的面前,手持竹简,跟他禀告军中士卒们的情况,有士卒六千二百三十五人,王樊是个认真的人,哪怕落魄,贵族的腔调,他也没有丢弃,朝着抑扬顿挫的邯郸贵族腔调,他又说出了更加详细的情况,例如这六千士卒的装备情况,只有赵王送来的三百多张弓,还有些快要断掉的两千三百根长矛,其余人都只能用短剑了。
  还有士卒们的身体情况,王樊认真的观察了这些士卒,他们之中,能够披着甲带着武器急行军的,只怕是找不出几百个来,王樊说,只是让他们围着校场跑了几圈,他们就已经气喘吁吁,瘫倒在地。戈在一旁认真的听着,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说道:“我们的上君英明啊,他知道我们的士卒跑不动,特意没有送来甲盾,以免增加他们的负重。”
  赵括瞪了他一眼,方才对王樊说道:“请您去帮助邯郸造,核实粮食的情况罢。”
  王樊领命,这才与戈离开了这里,他们离去之后,赵括方才坐了下来,无奈的长叹了一声,就凭着这些士卒,如何能击败十万燕人啊?很快,就在赵括思索着破敌的方法的时候,邯郸造与王樊走了进来,汇报粮草的情况,粮草的情况总是好了一些,赵王送来了四万九千八百石粟,六千人一个月要耗费一万两千石左右的粮食,那这五万石,也就够士卒们四个月所用。
  赵括领着众人走出了屋,士卒们显得有些散漫,三三俩俩的聚在一起,聊着天,邯郸造就要去呵斥,被赵括拦了下来,赵括在想着对于他们的编制问题,赵国本身的编制,万人为军设左右将军,五千作师设裨将军,千人称旅设都尉一名,之下又有百人之伯长,半百人之卒长,什长,伍长等等。
  也就是说,赵括通过裁剪,将自己从左将军降级到了裨将军,若是按着赵人的编制,这六千人可以分为六旅,赵括可以任命五位都尉来进行统帅,可问题是,赵括麾下并没有足以担任都尉位置的人才。
  都尉所要负责的事情很多,从后勤运输到开道建设,还是可以单独带兵作战的,赵括并不觉得自己麾下有谁有这样的本事,故而,他思索了许久,方才看向了邯郸造,邯郸造所带来的这些贵族少年,虽说年纪不大,可是好歹是接受过教育的,读过不少书的,比起那些大字不识的糙汉来说,或许更适合来担任军官。
  他吩咐道:“请二三子在军中挑选精壮者,五人为伍长,十人为什长,五十人为卒长。”,邯郸造一愣,随即问道:“那伯长与都尉呢?”,赵括没有言语,戈愤怒的叫道:“你还想要安排都尉??要不你来拜少君做个大将军?”,邯郸造挠了挠头,笑了笑,急忙跑了出去。
  赵括的门客与年轻的贵族们开始在行列里来回踱步,一一进行挑选,偶尔大吵大闹,却是有了争执,年轻人,总是充满精力的,怎么也都不觉得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最初,选拔的事情弄得一团糟,邯郸造急得都快哭了出来,还是这些老卒有经验,他们提出,按着原先在军旅之中的地位来进行安排。
  邯郸造同意了,让他意料不及的是,这些人里,竟然有很多人都曾在军旅里担任过卒长,甚至是伯长的位置,各个都是曾经的军中精锐,战斗力固然下降了很多,可是论经验绝对不是邯郸造他们所能比的,在他们自己选举之后,原先担任过什长的就担任伍长,原先担任卒长的担任什长,依次进行。
  赵国与秦国一样,常常会召集当地的百姓进行集训,在打仗的时候,这些人都往往会被编制在一起,故而这里的老卒们彼此大多认识,甚至都是一同服役过的,当众人按着如今的编制重新站好的时候,终于,他们表现出了老道的经验,终于,他们开始像一支真正的军旅了。
  可是这还不够,邯郸造等人都急切的看着赵括,他们当然是在等待着都尉的位置。赵括认真的说道:“以百人为伯长,以五百人为屯长。”
  众人大惊,邯郸造急忙问道:“屯?这不是秦国的编制麽?我们是赵人,怎么能用秦人的编制?”
  戈冷哼了一声,说道:“你腰间那把佩剑,是齐国的剑罢?剑鞘上还有齐字,你个赵人能用齐国的剑,将军就不能用秦国的编制了麽?你若是不服,去咸阳找秦王诉苦,就说马服子盗用秦国的编制!”
  “我....”
第六十一章
大军开拔
  赵括总共安排了十二位屯长,好在秦国并没有在编制的问题上申请专利,当然,若是有李牧,司马尚这些人在身边,赵括也是愿意委任都尉,可是目前自己麾下,像邯郸造这样的年轻人,就是统帅五百人,都不知道能否做好,更别提是千人都尉,邯郸造成为了赵括麾下第一位屯长,虽然没能当成都尉,可他看起来还是非常开心的。
  邯郸造所带来的诸贵族少年,在他们帮着核实登记的时候,赵括也曾观察他们,他特意选出了其中看起来做事认真,或者是有胆魄的几个人来,凑齐了十二位屯长,说起来,他想让王樊也来担任屯长,可是王樊坚定的说,赵括的战车上不能少了车右,不敢领命,赵括也就只好将他留在身边。
  按着天干,赵括麾下的十二个屯都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命名的,剩下两支,就是负责开路修建的造营以及负责后勤运输的押粮营。押粮营的士卒们大多都是从前驾驭战车的精锐,可惜,他们老了,赵括也没有战车,他们就只能驾驭牛车马车,负责运输粮草与配给。
  随后的两天,赵括依旧没有下令开拔,他要求士卒们进行简单的列阵与行军操练,这些人虽然都是老卒,可是多年未曾回到战场,赵括需要给与他们一个慢慢恢复的时间,只是,赵王并没有给与赵括这个时间,在第三日,赵王的使者在催促了数次之后,又直接带回了赵王的命令,赵王明日要来为大军送行。
  赵括一言不发,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天气愈发的寒冷,狂风呼啸,这寒冷不只是降临在了赵国的土地上,同样降临在了赵括的心里。
  赵括站在戎车之上,在他的身后,则是数千老卒,经过了几天的磨合,看上去总算是有些精锐的模样,当然也只是看上去,不过,前来送行的赵王可是乐坏了,他指着这些士卒,说道:“有这样精锐的士卒,有马服子这样的将军,寡人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楼昌就站在赵王的身边,笑着附和。
  有人带来了牲畜,干劲利落的宰杀之后,作为祭品祭祀给与了上天,而赵王开始求上天,庇护这些赵国的士卒,仪式非常的庄严,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赵括心里沉甸甸的,终究是没有找到仪式中的那种沉重感,或许是赵王脸上的笑容,破坏了这种肃穆,或者是大臣们的笑声让赵括有些胆寒。
  所有的人都在祝赵括旗开得胜,赵王甚至还带来了不少用动物内脏做成的水袋,水袋里装满了劣酒,他要用这些酒来款待这些出征的将士们,赵括静静的看着这一切,他看向了一旁的戈,说道:“让押粮营将上君所送的酒水收起来。”,赵王一愣,讪笑着说道:“就先收起来罢,天寒地冻的,路上您可以享用。”
  赵括正要下令出发,赵王靠近了他,低声说道:“寡人听闻,燕国的大将栗腹,是一位有才华的贤人,若是可以,请您活抓他。”
  赵括笑了起来。
  大军开拔,赵括站在戎车上,大声下令:“邯郸造!”
  “臣在!”
  “甲屯多骑士,请您带着甲屯在前方十里巡视,但凡遭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擅自行动,必须要派人来禀告!”
  “唯!”
  “赵布!”
  “臣在!”
  “请您带着乙屯在后方五里巡视,骏马尾部多挂树枝,破坏行军痕迹,小心提防袭击!”
  “唯!”
  很快,赵括就摆出了一个并不传统的行军阵型,传统的行军阵型一般来说都是长阵,一字排列,随后进军,可赵括让甲屯在前巡视,让乙屯在后,在甲屯的身后,是丙,丁,戊三屯,在这两屯的身后则是己,庚为两侧,造营与押粮营居中,再往后是辛壬癸三屯,最后由乙屯断后。
  这是形成了一个棱形,一三四三一,而赵括的戎车就是在甲屯后方的丁屯里,当大军朝着远处行驶而去的时候,赵王也有些看呆了,他将一旁的临武君叫了过来,询问道:“寡人怎么觉得马服子这行军有些古怪呢?”,临武君无奈的说道:“马服子的排阵是对的,行军速度虽然不快,可是能避免敌人的袭击,能够迅速的应对来自各方的敌人...”
  临武君只好认真的给赵王解释了起来,赵王听着,不由得夸赞道:“天下知道如何用兵的人,莫过于马服子啊!”,临武君一愣,想要说些什么,却还是摇了摇头,走开了。
  离开邯郸之后,一路北上,第一个所要到达的城,便是柏仁,赵括记得这个地方,骑劫就是这里的人。从邯郸到柏仁,中间没有任何城池,也没有任何可以休息的地方,士卒们的行军速度并不快,赵括站在戎车上,甚至都能听到自己周围的那些士卒们的喘气声,他们低着头,只是望着脚下的路,目光无神。
  赵括皱着眉头,按着目前的速度,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赶到柏仁,更别提是更北方的九门等地...赵布骑着骏马,冲了过来,他看起来神色有些不安,骏马跟在戎车的一旁,赵布有些无奈的说道:“将军,已经有士卒掉队了,他们实在走不动路,后方的阵混乱不堪。”
  赵括急忙转过身来,眺望着大后方,果然,他能看到,原本是棱形的阵,后方却犹如散沙,已经快要散掉了,赵括急忙命令戈停下车,又命令士卒们让邯郸造停下来,让各屯收拢士卒,再次结阵,在停下来之后,阵型很快就再次恢复了,这些老卒们,并不是不知道该如何列阵,只是他们的体力不足,跟不上行军速度。
  赵括只好再次放慢了行军速度,天黑之后,又在道路上扎寨,说是扎寨,其实就在野营,没有帐篷,甚至也没有可以组成围墙的战车,士卒们只能围着篝火,坐在冰冷的地面上。赵括率领着自己的门客们,一一在各个屯里巡视着,原先低着头,一脸沮丧的士卒们,在看到他之后,都是急忙站起身来。
  赵括有时会坐下来,坐在篝火旁,与他们一同吃着干巴巴的粟米,造营负责的事情很多,其中也包括了做饭,像这样的“大锅饭”,从来就不会有多好吃,滋味的确很差,可是赵括还是吃的津津有味,还与这些士卒们聊起了家常,他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屯的逛,王樊跟随在他的身后,有些心疼。
  “少君,您也奔波了一天,甚至都没有坐下来好好吃上一顿饭,今日已经去了八个屯了,其余这几个,明日再去罢。”,赵括不悦的回过头来,盯着他,说道:“若是有一日,我分羊肉,每个门客都分到,就您没有,您会如何去想呢?”,王樊一愣,羞愧的低下头来,不再劝谏。
  终于,将所有的屯都去过一遍之后,精疲力竭的赵括回到了中军的位置上,也没有再吃什么,倒头便睡。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括让戈再一次看到了马服君,当初的马服君,能够端着药侍奉自己的士卒,能与士卒们同吃同住,而如今的马服子更盛,他不只是同吃同住,他甚至将造营为他准备的肉食都分给了士卒们,当有士卒因疲惫倒下,他甚至会将士卒接到自己的戎车上,宁愿步行。
  戈清楚的看到,士卒们脸上的沮丧与悲伤越来越少,他们看向赵括的眼神越来越炽热,握住武器的手也是越来越紧,手臂上青筋暴起。那些疲惫不堪的老卒们,拄着长矛,咬着牙,一步一步的前进,他看到,士卒们眼里狂热的战意。戈长叹了一声,因为他明白,这些人,是准备要用性命来回报赵括的恩德了。
  行军近十天,赵括正在打量着前方,忽有甲屯的骑士奔驰而来,口中高呼:“有敌!”
  赵括一愣,他甚至都没有离开邯郸太远啊,怎么会这么快就遇到敌人呢?
  忽然,前方传出喊杀声,只是过了片刻,喊杀声就停了下来,忽有几个骑士朝着这里冲锋而来,众人紧紧的握着武器,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来人是邯郸造,以及另外一位陌生人,赵括认真的打量着那位来客,大吃一惊,急忙叫道:“赵傅!”,与邯郸造一同前来的那位骑士,便是平原君的门客,赵傅。
  只是,此刻的他,显得格外的狼狈,用帛蒙住了一只眼睛,浑身血迹斑斑,头发杂乱,面色憔悴,好似经历了一场恶战。赵括都险些认不出他来。
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况
  “我想要回去了。”
  临武君坐在席上,神色肃穆的说道。荀子侧躺在他面前的榻上,表达出了他对这位楚国名将极大的不屑,若是在往日,临武君一定会因为荀子这样的态度而愤然离开,只是,今日的他,出奇的稳重,不再是平日里那个夸夸其谈的模样。荀子半敛着眼,瞥了他一眼,方才问道:“您不是因为害怕被楚国处死,才逃到赵国来的麽?”
  临武君点了点头,“是这样的。”
  “您是认为赵国要覆灭了,因此想要逃到其他国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