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339

  “王翦将军做事稳重..滴水不漏,李牧根本无法击败他。”
  “而蒙武可以带着齐国的士卒从后方进攻,逼迫魏国双线作战,我将带领偏师,直接攻下大粱。”
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萧瑟
  在备战的过程之中,发生了一件事。
  赵括的驭者戈,逝世了。
  年迈的戈瘫痪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一年的寒冬,他安然的睡下,就再也没有起来了。当负责照顾他的家臣发现这件事后,他急忙通知了住在隔壁的赵括。赵括的心里早有预感,戈的身体越来越差,最近这些时日里什么也吃不下,瘦得不成人形。可是,当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还是那么的让人难以接受。
  在很多年之后,赵括都不曾忘却那个清晨。
  那是一个下着小雪的清晨,自己正在用食,得知了一个噩耗,其余的事情,赵括便记不清了。也只有艺记得,赵括那绝望而痛苦的模样,赵括静坐了许久,深深的喘着气,艺看到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可是浑身仿佛都用上不劲,艺冲上去,她哭着,抓着赵括的肩膀,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她扶着高大的赵括站起身来。
  “括...”,艺哭着,抱紧了面前的男人。
  赵括双手搂着她,目光呆滞,再也无法隐藏脸上的泪痕。
  赵括见到了戈最后一面,年迈的戈浑身蜷缩在一起,眉头紧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起来也不轻松。当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曾很厌恶戈,戈总是喜欢嘲讽所有人,他看不起所有人,处处都会针对赵括,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赵括,只要赵括有一件事做的不对,他会第一个站出来指责。
  有人说,他是因为性格问题,不被平原君所接受...可是事情似乎不是这样,曾经追随过平原君的公孙龙告诉赵括,他不曾见过戈那样倔强的人,当初赵奢让自己的门客们去跟随平原君,并且留下了手书,这是他们投效平原君的凭证,几乎所有的人都离开了。只有一个倔强的老者,将手书撕碎,将那些要离开的门客们一一骂走。
  他选择留下来,照顾马服君年幼的儿子。
  他总是以马服君为标杆,来要求年幼的马服子,他不能让自己的挚友马服君失望,他要代替马服君来看好他的儿子,可是随着马服君年长,他愈发的厌恶这个处处针对他的老人...直到赵括到来。赵括并不讨厌他,赵括心里一直都将他当作自己的家人,他就像个老父亲那样,他告诉赵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戈是一个出色的驭者,他无所畏惧,他能驾驶着战车一路冲进敌人的将旗边,他也能凭借着车技摧毁敌人一架又一架战车,可惜,戈还是败给了时间,年轻时的勇敢,让他在年迈的时候,再也无法动弹,直到他逝世,他都没有能再登上自己最爱的战车,那架杜为他打造的战车。
  他所骑乘的那匹老马,早已病逝,只是众人都没有告诉他。
  生老病死,这是一个循环,这是很正常的。赵括如此劝慰自己,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止不住那眼泪...赵括亲自为戈发丧,送走这个在他生命中格外重要的人,而赵括从前的门客们,也都纷纷前来送行。最先赶来的就是狄,狄跟戈几乎吵了大半生,一句老贼,一句蛮夷,让他们斗到了现在。
  赵括勉强能控制住自己,可是狄却不能,他哭嚎着走进院落里,如同孩子一样的嚎啕大哭,狄就是这样的性格,他从来不隐藏自己的任何情绪。哪怕狄如今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大父,也是如此,没有人能劝得住他,狄跪坐在戈的面前,哭成了泪人。赵括站在他的身边,再次落泪。
  幸,王樊,明,连担任郡守的李鱼都来到了咸阳。赵括从前的这些门客们,这些勇士们,他们如今早已适应了秦国的环境,各自安家立业,幸福美满,只是,他们还是很怀念当初的马服乡,在那里,他们没有财富,没有子女,没有地位,没有权力,可是,他们还是很怀念。
  当初在马服乡里的那种狂欢,戈与狄斗剑,李牧与辛角抵,平公的高歌,董成子那滑稽的舞步...马服子无忧无虑的笑容。熟悉的风,熟悉的土,熟悉的水。
  众人围聚,其余人都被赶了出去,坐在戈的墓地边上,赵括看着左右那些门客们,赵括的双眼通红,他问起了众人的情况,众人一一回答,大家说起了家庭,谈起了事业,却没有人再高歌,也没有人想要起舞。让人惊讶的是,赵国的邯郸腔,他们却从不曾忘记,也不只是谁开头说起了邯郸腔,随即众人的口音也都变了回去。
  狄擦掉了眼泪,他笑了起来,当初哭的最伤心的是他,而最先恢复的也是他,他开口说道:“当初的好友们,此刻却只能在葬礼上相见,却不知道我的葬礼,是否也有人为我而哭泣呢?”,赵括瞪了他一眼,说道:“不许胡说!”,幸认真的看着他,说道:“我一定会哭的。”
  “呵,就你现在这体型,比当初的董成子还要胖上几圈,指不定我们谁哭谁呢!”
  “怎么,戈刚刚离开,你就找上我了?”
  “我原先也不怎么喜欢你!”
  “哈哈哈,若是戈还在,他一定怼的你也说不出话来!”,幸说着,随即看向了王樊,王樊咧嘴一笑,说道:“若是戈公之魂灵看到了狄的哭相,指不定笑成了什么样子呢。”,李鱼点着头,附和道:“其实狄这不是第一次了,先前有几次,戈公病重,狄都是哭着来拜见他的。”
  “不对啊,你不是在上党吗?你怎么知道这些的?”,狄有些气急败坏的问道。
  李鱼看向了赵傅,这才说道:“是傅告诉我的。”
  赵傅如此被出卖,自然是开始咒骂李鱼不讲信用...气氛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赵括看着这些人打趣调侃,无奈的摇着头,他抬起头来,又看了一眼戈公的坟地,若是他还在...那就好了。
  在依依不舍的道别之后,众人也都离开了,赵括亲自送走了这些人。回到了院落里,家里人也并不是很好受,艺跟赵括一样,也是将戈公当作自己的家人,她也是非常的痛苦,不过她要幸福的多,她可以大声的哭泣,宣泄心里的痛苦,而她的孩子和良人都会安慰她。
  看得出,康也不是很好受,这些年里,戈非常的宠爱他,总是给他讲些过去的故事,而政要比他更加伤心,政几乎就是长在他的手里的,在得知戈逝世的消息之后,坚强的秦王终于也流下泪水,他的新婚妻,不断的安慰他,来自楚国的新王后,自从嫁给秦王之后,还是初次看到秦王的情绪波动。
  在这之前,秦王就像一个冷漠的机器,你很难在他的脸上看到开心,或者别的什么神色,这让王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都有些害怕,不敢亲近他。可是,事实证明,就是再强势的君王,也有软弱的一面。王后仿佛一下子看到了秦王的内心,她不再畏惧,她主动抱住了秦王,两人的感情也因此迅速升温。
  楚国的王后唤作茗,在秦王最悲伤的时候,茗也发挥出了作为妻子的作用。
  赵括没有将戈公的事情告诉赵母,母亲的神色恍惚,赵括不想让她也陷入悲痛之中。善如今算是长大了,她不会再像年幼时那样偷偷的泄密,可她还是会哄着自己的父母,让他们开心起来。而寒冬结束的时候,秦国再次开始了耕作,耕作之后,就是一次对魏国的大型军事行动。
  此刻的魏国,同样的不好受。
  王宫内,魏王颓废的坐在上位,看着身边的龙阳君,却是说不出话来,当初那位雄心壮志的魏王,经历了几年的挫折之后,也是变得有些暴躁,越来越像他那去世的父亲,急切的想要让魏国强盛起来...可是在目前,魏王几乎看不到任何的希望,魏国的敌人太过强大,而魏国又失去了一切强盛起来的机会。
  因为魏王买卖人才的行为,没有人愿意来投效魏国。
  而因为魏国这些年的战败,国内严重的缺少官吏,魏王的命令无法到达地方,魏王想过了一切的变法,可都有些无能为力,如今的魏国,甚至都追上了当年的韩国,甚至比当年的韩国还要虚弱,他们所能依仗的,也剩下那坚固的大粱城。魏王每天都活在这样的绝望之中,吃不下饭,夜里无法入眠,他快疯掉了。
  而此刻,龙阳君却带来了更加糟糕的消息。
  “您说的是真的?蒙武已经赶到了齐国?两国要一同来讨伐魏国?”
  龙阳君看着面前的魏增,心里很是不忍,却还是无奈的说道:“是这样的,这是我花费重金,从齐国买来的情报...齐国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收贿赂的...他们本来的位置就是通过贿赂来得到的,故而,齐国内的事情,只要花些钱就能打探到,这并不难...”
  “秦齐联盟...秦齐联盟...”,魏增喃喃道,他猛地抬起头来,说道:“可以求助各国啊?赵国呢?楚国呢?”,龙阳君认真的说道:“臣已经派遣使者前往各国求援,赵国是答应了要出兵的,可是,楚国并没有答应,李园杀死了我们的使者,只怕,秦人已经知道自己的计划泄露了..”
  魏增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上君...您不要担心,赵国与魏国,还能组织起不少的军队,有赵国的武成君来统帅军队,哪怕是面对秦国和齐国,我们也有一战之力...只要臣还活着,就一定会拦住他们...”,龙阳君肃穆的说道。
  魏增苦笑了起来,他抬起头来,眼里满是绝望,“怎么拦住他们啊?最富裕的国家和最强盛的国家...就是挡住了这一次,那下次怎么办啊?您说,寡人到底该如何来保护魏国啊?”,秦国步步逼近,魏王增用尽了所有的办法,他眼边闪烁着泪花,看着面前的龙阳君,只期待龙阳君能告诉他前方的道路,他到底该如何去走。
  正如当初的楚王,但凡是有些良知的君王,都会被这样的局势所折磨。
  因为他们不会捂着自己的双眼,假装看不到未来,魏王睁开了双眼,却看到了一个没有任何机会的未来。龙阳君认真的说道:“我所知道的魏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是不会低头的,您的父亲是这样,您的仲父是这样,您的先祖是这样,生活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魏人都是这样。”
  “魏国将血拼到底,哪怕最后只剩下了一个魏人,他也一定会灭亡我们的敌人,哪怕是死也会死在讨伐的道路上!”
  龙阳君大声的说道:“上君,请您下令,做好战争的准备!”
  魏王并没有因龙阳君的这番激励而变得兴奋,他只是平静的说道:“那就请您来负责战事吧。”,龙阳君庄严的接下了虎符,随即离开了王宫。独自坐在王宫里,魏王呆滞了片刻,却是忍不住的拿出了书,这些都是自己离开咸阳的时候,老师送给自己的书籍。
  魏增翻开书,回忆着当初老师给他们讲学的画面,眼泪却是忍不住的掉落在竹简上,连字迹都变得有些模糊了...
  秦国从楚国这里知道自己的情报泄露之后,为了防止赵魏提前做好部署,迅速出兵,却是以王翦为将,直接进军河内,赵国想要前往魏国,要么是从上党方向绕道,要么就是从河内方向绕道,当然,河内这边更靠近魏国,故而王翦驻扎在这里,若是李牧想要攻打上党,那他就可以从河内直接进攻邯郸。
  王翦带出了足足十五万的军队,这都是算是秦国的主力军队,就是李牧,也不能小看这个规模的秦国军队,而王翦这个人,他所指挥的军队越多,他就越是能打...秦国忽然出兵,的确是将赵国和魏国都吓了一跳,魏国的龙阳君急忙开始召集军队,应对王翦可能到来的进攻。
  而赵王,也是急忙召集自己的群臣,来商谈应对的策略。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无德
  邯郸的王宫里,赵王轻抚着胡须,看着周围的群臣,许久都不曾说话。赵王当然也知道如今各国所面临的处境,原先诸国联合起来,倒是还能与秦国打得有来有往,可是如今,韩国覆灭,楚国政变,齐国彻底倒戈,真正想要去抵抗秦国的,就只剩下了赵国与魏国,这让赵王非常的头痛。
  他真的不明白,楚国和齐国到底是怎么想的,秦国提出一王天下的口号,显然就是要覆灭所有国家的,只是时间上的早晚不同而已,在这样的局势下,这些蠢物还能站在秦国那边?他们难道看不到秦国灭亡赵魏等国之后就要对他们动手吗??赵王真的是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赵偃长叹了一声,随即看向了自己的主心骨。李牧坐得笔直,在慌乱的群臣之中,显得那样突出,这也是赵王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李牧坐在那里,赵王就不慌了,这是一个可以让赵国起死回生的将军。李牧看了看身边的群臣,这才开口说道:“秦国的目的并不是赵国。”
  “秦国若是想要分兵攻打赵国和魏国...王翦就应该驻扎在上党,而不是河内..”,李牧认真的说道:“在上党,秦国就可以兵分两路,一路进攻赵国,一路攻打魏国,可若是在河内,王翦就要面临来自赵魏两国的夹击。因此,他的目的是阻止赵国对魏国进行救援,从而覆灭魏国。”
  李牧讲出了秦国的目的,赵王点了点头,方才问道:“那您觉得,我们应当怎么办呢?”,李牧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若是我带着士卒绕道进攻秦国的其他地区,王翦一定会直接进攻邯郸,河内距离邯郸并不遥远...故而,我只能带着军队赶往河内,击败王翦...”
  “只希望,魏国能多坚持一段时日...若是魏国扛不住秦人的进攻,秦国合兵再来攻打赵国...”,李牧的脸色格外的肃穆,却并没有任何的担忧,他说道:“魏国不能灭亡,若是秦齐灭亡魏国...那秦国下一个所要对付的,就是赵国了..”
  赵王这才看向了建信君,赵王询问道:“我们还有多少粮草?”
  “这还不到秋季,国内粮草...”,建信君无奈的看着李牧,问道:“您需要多少人?”,王翦带着十五万军队驻扎在河内,想要击败他,李牧起码需要二十万军队,李牧抿了抿嘴,方才说道:“最少十万人。”,建信君说道:“我们的粮草,勉强足够李牧带着将士征战三个月...而且..这样一来,我们连官吏的俸禄都发不起了。”
  赵王只觉得有些头晕目眩,这些年的战争,完全掏空了赵国的粮食储备,情况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赵王咬着牙,他看着建信君,坚定的说道:“将寡人在各地的牛羊牲畜都送到邯郸来,变卖王室在各地的房屋土地...寡人在王宫里也有不少的宝物,这些全部都拿出去变卖,能换多少粮食就换多少...”
  赵国决定要救援魏国,这不是为了魏国,而是为了本身,秦国若是完全攻占了魏国,那赵国就要被逼到绝境。建信君离开王宫之后,便再次召集了国内的大臣来商谈大事。建信君作为国相,当然是有着这样的权力,国内大小群臣,纷纷来到了建信君的府邸里,等到众人到齐,建信君这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正是国家最为危难的时候,我听闻: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救援魏国是对赵国有利的事情,奈何,赵国实在是没有粮草补给,上君愿意献出自己的家产来资助军队,而我也不会吝啬,我已经决定变卖自己的全部家产,拿出自己的全部粮食来援助李牧将军的军队。”
  “还望二三子也能效仿...当初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作战,平原君拿出了全部的积蓄来帮助赵国的军队...如今平原君已经逝世了,可是我们还在,我们不能让赵国的勇士饿着独自前往战场啊。”,建信君说着,这才看向了郭开。说起来,郭开的资产还是不少的,这些年里,赵王赏赐了不少,而他本身又擅长敛财,家业很大。
  在云中等地区,他拥有上千头的牲畜,在代,中山等地区,他也有数万亩的良田。
  郭开发现建信君看向了自己,他便庄重的站起身来,看着群臣,说道:“建信君说的很对...这些年里,我们受到上君的宠爱,承受了他的恩德,如今是我们该报答他的时候了,我愿意拿出自己的家产,来援助军队!”,郭开这番言语,倒是让不少大臣都感到了些惊讶。
  郭开是什么样的人,赵王不知道,可他们是知道的,这样的自私小人,居然还有这样的胸怀?
  建信君非常的开心,他上前拉着郭开的手,认真的说道:“平日里,我与您虽然有些仇怨,可是在国家大事面前,希望我们都能放下这些个人恩怨...您能说出这样的话,我非常的开心..”,郭开严肃的说道:“请您不要这样说,我虽然得罪了很多人,可是我做这些事,都是为了上君啊,我从不曾怪罪任何人!”
  群臣大受鼓舞,纷纷起身,要拿出自己的存粮。
  随后,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从各地运往邯郸,郭开居然没有食言,他捐出的物资比国相还要多..郭开甚至卖掉了自己在邯郸的家产来换取粮食。郭开这样的举动,倒是改善了他的名声,让很多人都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赵王亲自召见他,看着面前衣衫褴褛,穿着破旧衣服的郭开,忍不住的落泪。
  郭开在赵王这里得到了很大的尊敬,赵王将自己的几套衣裳赏赐给了他,回到了城内一处简陋的府邸内,郭开这才忍不住的向自己的家人心腹们展示赵王所赏赐的这些礼物,礼物虽然不贵重,却代表着赵王对他的喜爱。坐在府邸内,郭开的那几个心腹却有些无奈的抱怨道:“您拿出了全部的财产,只得到了这些东西,上君甚至都没有提升您的官位,这值得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