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339

  龙阳君瞪大了双眼,他惊惧的朝着魏王俯身大拜,这才急忙说道:“请您不要再这样说。”
  魏王摇着头,他说道:“寡人已经年迈了...寡人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魏王顿了顿,这才说道:“寡人逝世之后,魏国又该怎么办呢?增他性子软弱,根本不像是寡人的儿子..”,龙阳君这才说道:“公子增为人善良...在将来,他会是一个仁义君王的。”
  “如果是在魏国最强盛的时候,一个仁义的君王也没有什么不妥,可是在如今这样危难的时候...”,魏王摇了摇头,这才说道:“寡人倒是觉得,还是无忌更适合接替寡人,乃何,他的门客实在是有些心急!”,龙阳君顿时就说不出话来,魏王这才问道:“对了,增的情况怎么样?”
  龙阳君这才说道:“我听闻,因为与魏国交战的缘故,秦人想要杀了增,好在增正在马服君的身边学习...秦人不敢伤害马服君的弟子,故而放过了他。”,魏王听闻,只是点着头,却没有再多问,他又问道:“秦人造出的秦简...怎么样?我们的匠人们造出来了嘛?”
  “按着您的吩咐,那些定居在魏国的墨者正在全力的制造...嗯,已经取得了成果,很快就能造出来了。”
  魏王这才笑了起来,点着头。
  其实,这些匠人完全没有任何的成果,可是龙阳君还是没有如实相告,因为他很了解自己的上君,若是得知没有成果,他一定会驱逐这些墨者,不愿意继续投放人力物力来做这件事情...上君很多时候都看的很明白,奈何,他这暴躁的性格,让他常常失控,龙阳君很想要过去安抚信陵君,可是他又不敢。
  而此刻的信陵君,却已经在收拾家当,他的门客脸色都是非常的阴沉,他们刚刚帮助魏王击败了秦国,一转眼魏王就夺走了对信陵君的全部赏赐,并且要求他离开大梁,返回自己的封地反省,该反省的人是谁呢?通过这一战,信陵君的大名传遍了天下,没有人敢小看魏国。
  可惜,魏王与楚国冒然开战,却是在很快的时间内就改变了天下人的看法,不是魏国不可以轻视,是有信陵君当统帅的魏国不可以轻视。
  信陵君拿着酒袋,看着众人忙碌着,他只是傻笑着。
  “您怎么还在笑呢?您遭受到这样的侮辱,连我们都因为羞愧而恨不得自尽,您却毫不在意?”,终于,有门客恼怒的询问道,信陵君看着他,他开口说道:“当初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前往拜见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大梁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恐慌,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就在这时,一只鸱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鸱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想用你的魏国来恐吓我吗?”
  信陵君眨了眨双眼,方才说道:“如今魏国有一种鸟,他的名字唤作酤酌,酤酌不停落在没有朋友的地方,它不喜欢喝以黑黍和郁金酿造的酒...同样的是,他对腐臭的老鼠是没有兴趣的!”
  门客们哄然大笑。
  很快,信陵君就带着自己的门客们离开了大梁,他坐在马车上,跟着自己的门客们放声唱着歌,一路朝着自己的封地赶去。道路边的百姓们,都忍不住的停下来,看着这一幕,时不时跟信陵君合唱,信陵君大喜,就从马车上走下来,也不顾什么身份礼仪,就邀请这些庶民来陪自己喝酒。
  而信陵君离开大梁的消息,在传到了咸阳的时候,吕不韦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吕不韦笑着,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李斯,认真的说道:“没有想到,您安排使者所说的一句话,就让魏国失去了自己最强大的壁垒啊,如今信陵君不在大梁,我就不必再担心诸侯们会联合起来讨伐秦国了。”,李斯只是摇着头,他说道:“这并非是因为我的谋略,而是因为魏王的短视愚蠢。”
  “同样的计策,在赵王,楚王等人的身上,就未必能得到施行。”
  “怎么?离间廉颇的计策失败了?”,吕不韦一愣,方才笑着问道。
  李斯点了点头,这才说道:“是我小看了赵王,赵王根本不为所动...甚至还继续加封廉颇,奖赏廉颇...”,吕不韦轻笑了起来,他点着头,说道:“我了解赵王这个人,虽说天下人都因为他逼走了武成君而耻笑他,可是这个人,也并非是毫无建树的君王,他渴望贤才,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能完全的相信自己的大臣...”
  “当初应侯安排武士成为信陵君的门客,并且发动叛乱,赵王却还是能继续相信信陵君...这样的事情,若是发生在魏国,魏王早就派人去杀死信陵君了!”
  李斯虚心的听着,时不时的点着头。
  等到李斯离开的时候,吕不韦脸上的笑容这才消失了,李斯又怎么会看不出廉颇是不能被离间的呢?做成一件大事,又犯下一个微不足道的失误...这个年轻人,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啊,吕不韦暗自思索着,不过,他并没有理会,李斯根本没有威胁到自己的能力,他越是如此,自己也越是能对这个被自己看重的继承者安心啊。
  嬴政坐在学室里,听着赵括讲学。
  “我听闻: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
  嬴政认真的记载着这些言行,因为他如今的身份,已经没有什么人敢坐在他的身边了,而在他的左右位置上,也只有昌平君熊启,以及魏国公子增,这两位的贵族身份让他们能够坐在嬴政的身边来听课。即使嬴政并不在意跟其他师兄弟们坐在一起听课,可是其他人也不敢靠近他,更不敢像从前那样随意的对待他。
  于是乎,嬴政在学室内的朋友,也就剩下启和增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嬴政从前很期待自己能登上王位。
  他渴望着能成为秦国的王,想着要超越自己的父亲,在从前,他请教荀子如何才能超过自己的父亲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成为一个国相,或者是将军,又或者是学者,都是没有办法来超越父亲的,因为父亲在这些方面所做的事情让人难以媲美,而只有成为了秦国的王,他才有机会能超越自己的父亲。
  他的心里,全部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雄心壮志,他要改变如今的天下,他要实现父亲心中的那个世界。他要建立一个一王天下的世界,做出一番超越所有人的伟业。奈何,当他真正成为了秦王之后,他就感受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因为他还年幼,他无法亲政,也就无法去做那些自己所想要去完成的事情。
  这让他有些不满,可是当他看到了吕不韦在做的那些事情之后,又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真的能做的比吕不韦要更好么?答案是否定的,他还没有能力去负责那样庞大的工程,更不要说那些官吏的任命,奖赏,还有各地跟雪花似的奏表,嬴政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好这些事情,想要当一个贤明的君王,不能只是空有志向。
  像如今的韩王,魏王,他们就有大志向,可是他们能算是鲜明的君王嘛?显然是不算的。除却这样的大志,还得有相应的能力才行,嬴政一直在思索着,该如何让自己拥有与吕不韦媲美的能力呢?自己到底要学些什么才能像吕不韦那样治理好一个国家呢?
  除却这些让秦王感觉到失望的事情,随即而来的更多的事情,却是让秦王感觉到有些不安。
  他原先的朋友们,就是在学室里的那些朋友,他们已经不敢再来找自己玩耍了,每次自己在学室里遇到他们,他们都会迅速俯身行礼,脸上满是惶恐,再也没有人敢笑着跟自己角抵,就连原先那些欺负过自己的,跟自己打过架的孩子,此刻看到自己也是哭着请求原谅。
  嬴政顿时失去了朋友,似乎也失去了敌人。
  他的出行,有着严格的安排,他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随意的走动,大部分的时间里,他都是在冰冷的王宫里,独自一人。而学室是他最喜欢的地方,虽然这里的人也不敢再亲近自己,可是自己却可以假装混在他们之中,就好像是过去那样,他不仅不能外出游玩,甚至都没有办法去拜访自己想要去见的人。
  他不能待在家人的身边,只是偶尔过去跟他们住上几天。
  他无论去哪里,身后总是跟着一大群的武士,这些武士们会警惕的盯着每一个靠近他的人,包括他的家人,他们就好像一道冰冷的墙壁,将嬴政与外界隔开,嬴政曾愤怒的要求他们不用要靠的太近,武士们自然是要遵从的,可问题是,哪怕这些武士不在,那道隔绝了外界的墙壁却依旧在那里。
  幸运的是,赵康还会跟他打闹,甚至会弄些恶作剧来整自己,嬴政以前有多讨厌他的这些行为,如今就有多喜欢...因为赵康并不将他当作王,而是当作自己的哥哥,这是嬴政很开心的。当然,父亲母亲,大母这些人,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变化,他们还是一如往常的爱着自己,父亲还是会训斥自己,从不顾及自己的身份。
  当然,父亲的那些门客们,就有些懵了。
  当狄得知嬴政做了秦王的时候,他傻笑了一整天,他四处对人说,自己要升官了,因为当今秦王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吕不韦本来是准备给他升官的,结果就因为他的多嘴,吕不韦反而不好给他再升官了。这让狄非常的不满,不过,他有些时候还是会来找赵括,在对待嬴政的时候,也是一如往常,还询问他,小时候你曾说过要做我的女婿,你还记得嘛?
  当然,狄这些都是玩笑话。
  而戈公,已经在床榻上躺了近两年了,他无法起身,身体的情况越来越恶劣,还出现了耳背的情况,常常无法听到他人的话,大概也听不到自己的话,他以为自己很小声的在说别人的坏话,殊不知他的抱怨却被别人听的一清二楚...狄是看望他次数最多的人。
  除却他们之外,幸公对嬴政的态度也没有改变,幸公随着年龄的增加,愈发的富态,而且孩子的数量也是在不断的增加,据说,他已经有了六个孩子...而他的富态,也是常常被其他人所嘲笑,除却他之外,还有李鱼,他步步高升,如今在担任上党郡的郡丞....或许,不久之后,他就可以担任一个郡的太守了。
  如今的嬴政,几乎没有同龄的朋友,而与他关系比较好的,也只有昌平君和公子增,大概是因为身份差距不大的缘故,他们跟嬴政之间的那种壁垒并不是很坚固。昌平君熊启,正是当今楚王的长子,他为人非常的和善,人缘广泛,虽说有着楚国的血统,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秦人,他在咸阳有不少的朋友,并且他也乐意将自己的这些朋友介绍给嬴政。
  而公子增,就是他介绍给嬴政的。
  公子增是当今魏王的长子,可是他的性格,实在是有些软弱,常常受到秦国年轻贵族的欺辱,他即使遭受到了欺辱,他也不敢出声....嬴政跟昌平君的关系最好,这不仅是因为昌平君是嬴政的亲戚,更是因为,两人有着同样的身世。昌平君的父亲当初作为质子来到秦国,生育了启之后,却抛下他离开了。
  而启可能要比嬴政还要苦,因为在父亲离开后没多久,母亲也离开了人世,他没有什么亲人,好在昭襄王并不曾忘记这个外孙,将他抚养成人...他在辈分上是嬴政的长辈,可两人都将彼此当作了朋友。
  在学室里又完成了一天的课程,嬴政这才站起身来,启笑着问道:“我还有些事要请教老师,你们要等我嘛?”,嬴政直接开口说道:“同去!同去!”,跟赵括请教的人并不在少数,赵括也算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来学习的,他都会去教,而请教的时候,更是如此,无论问什么,他也都愿意去讲。
  他们刚过去,就看到有学子正在询问:“老师,我即将前往学室里去教导学生,我想变得严肃一些,又害怕我所教导的人会因为害怕而不敢跟我请教,我想变得温和一些,又担心他们不尊重我,不会专心的听课,您觉得该怎么办呢?”,赵括看着他,仿佛又想起了当初的自己。
  他笑着说道:“这你不用担心,在平日里教导他们的时候,你可以温和一些,友善的告诉他们知识,而他们犯错的时候,你可以皱起眉头来训斥他们.....”
  启,政他们来到了这里,那些准备来请教的人,也就不敢多问了,急忙要为他们让道,可是启并没有接受他们的好意,只是摇着头,坚持要在他们的身后排队,等到他们的时候,启这才恭恭敬敬的朝着赵括俯身大拜,他认真的说道:“老师,我听闻:过去能控制天下的人,一定是首先制服他的民众的人。”
  “能够战胜强敌的人,也一定是先战胜他的民众的人。因此制服民众的根本在于控制民众,就像冶炼工人对黄金冶炼的控制,制陶工人对泥土的使用那样,根本要是不坚固,民众就像飞鸟和野兽,有谁能控制他们呢?故而施行法治就是为了控制民众,是为了遏制民众来治理国家,可是我听您讲述律法的根本,却不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赵括点了点头,他严肃的说道:“你所说的遏制民众的律法,这是出自商君书,是商鞅所说的,我并不能说商鞅说的不对,他制定律法,是为了更好的管束百姓。而我原先所说的,律法的根本就是为了统治..故而我与商君是不谋而合的。”
  “可是如你所说的,我们之间当然也又有不同之处。商鞅所在的时期,秦国还是非常弱小的国家,有着亡国的风险,故而他要以苛刻的律法来束缚百姓,发挥出百姓的全部作用来,让秦国迅速的发展...可是我所认为的被统治者和他认为的被统治者是不同的。他以君王为统治者,以民众为被统治者。”
  “而我觉得,国家内除却刑徒之外的人,都是国家的统治者。”
  “一个国家的律法,并不是只能为了让君王更好的控制民众,而是为了让律法来约束所有的人,包括君王在内的所有人,是为了给国家一个基本的条例,告诉众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做....”,赵括说起了自己的看法,而启则是非常认真的听着,就连身边的其他弟子们,也是在听着,不少人甚至还拿出了笔来开始记录。
  嬴政也有些想要请教的东西,可是他看了看周围的学子们,还是没有去询问,在启得到了答案之后,他就离开了这里,当然,秦王和公子增也是一同离开了,他们三个坐在车上,身后则是跟着一群武士,启感慨道:“大王啊,我真的是羡慕您啊,您能一直待在老师的身边...跟他请教。”
  启是非常仰慕赵括的,他甚至曾跟韩非争吵过,仅仅因为韩非的想法与赵括不同。
  也正是因为仰慕赵括,所以他非常的羡慕,嫉妒嬴政,因为他随时都能向老师请教,嬴政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他如此感慨,故而就当作没有听到,他无奈的说道:“你若是看到他暴跳如雷的模样,你就不会羡慕我了...从小到大,他都是这样,我只要是听不懂,学不会,他的吼声就能把屋顶给掀翻了...”
  启瞪大了双眼,看着一旁的嬴政。
  “您怎么额可以惹老师生气呢?若是他为了吼您而气坏了身体该怎么办呢?”
  嬴政一愣,忍住了想要给他一个头槌的想法,这才别过头去,不再看这个狂热的赵括追随者,他看着公子增,询问道:“你知道吗?你跟你的仲父长得特别像!我当初在马服曾见过他,你长得几乎跟他一模一样...”,公子增一愣,方才低声询问道:“是信陵君嘛?”
  “废话,除却信陵君你还有别的仲父嘛?”
  “没有...可是我跟他一点都不像。”,公子增继续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他说道:“的确是这样,他身上是很臭的,总是散发着浓浓的酒味,而且总是摇摇晃晃的,从来没有见过他正常的模样...你跟他不亲近嘛?”
  “当然亲近,小时候他总是带我去玩,可是有一次他带着我喝酒,我喝完酒后就病倒了,父亲跟他大吵了一架,就再也不许我去见他,他们说:仲父是故意想要杀死我....”
  嬴政一脸的不屑,他摇着头,说道:“不,你仲父虽然是个难闻的醉汉,可是他不会这么做,他可是我父亲的好友啊,你想想,如果他真的是那样的小人,我父亲会将他当作自己的朋友嘛?”
  公子增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您说的很对。”
  三个人一路聊着,回到了王宫里,嬴政常常邀请这两位来王宫里,以他们的地位,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何况启本身就是昭襄王的外孙,也算是秦国的大贵族,他们坐在诺大的王宫里,嬴政让武士们离开之后,他们就开始聊了起来,他们什么都聊,什么都说,从历史,天文,地理,聊到各国的君王。
  当然,他们是不会谈论楚王和魏王的。
  就在他们聊着天的时候,赵姬忽然带着宫女来到了这里,嬴政一愣,这才皱起了眉头,无奈的告别了自己的两个朋友,看向了自己的生母,赵姬的脸色看起来有些苍白,她捂着自己的头,有些委屈的对嬴政说道:“政儿...我身体不适,想要换个住处,我实在是没有办法适应这里的天气...”
  “这件事,您为什么不跟丞相说呢?”
  “丞相他是外人,你是我的生子,我不给你说,要给谁说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