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339

  可是秦王曾有令,群臣将士要想尊敬秦王那样尊敬武成君,赵括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向自己行礼。
  蒙骜带着赵括走进了函谷关之内,周围的将领们低着头,跟随在他的身后,当赵括走进了函谷关的时候,他更是感觉到了这里的士卒们的那种颓废,函谷关修建的很大,可是并不能说他就可以完全的容纳二十万秦军,故而,秦人的数个营寨都是设立在函谷关之内,关内的士卒们,此刻看起来也是非常的颓废。
  秦人已经很久不曾战败了,在打赢了无数次的战争之后,忽如其来的惨败,让他们在一时间都陷入了不安与躁动之中,这次的战役,摧毁了他们的自信,严重的减员,更是让他们痛苦...而战败之后,他们是得不到什么爵位的,这又让他们觉得很失落...诸多的负面情绪夹杂在一起,这就是蒙骜不敢再出战的原因。
  赵括认真的打量着秦国的军队,同时,秦国的将士们也在打量着他,武成君的到来,大概是他们所不曾想过的,那些在想办法激励士气的军官们,终于是等到了一个绝妙的机会,他们挤出了笑容来,夸张而浮夸的对士卒们说:武成君是能能武安君交手的名将,有他在这里,联军是再也不敢猖狂了!
  赵括一言不发,跟着蒙骜走进了帐内。
  他坐在了上位,吕不韦已经将全军都交给了他,蒙骜等人都要听从他的命令,秦国的将军们,分别坐在了他的身边,蒙骜,胡阳,司马梗,乃至年轻的王翦,羌,杨端和等人...赵括看着他们,这才开口问道:“战事怎么样了?”,蒙骜再次起身,朝着赵括的方向,俯身说道:“将军...战事非常的不顺利。”
  “敌人的主力在曲沃,偏师分别在虢山,焦,石门山,吴,常丞山等地...上党,三川,河内,南阳等地,都遭受到了敌人的进攻...楚人更是将抓住的秦人带到函谷关前处死...”
  赵括皱着眉头,点了点头,蒙骜这才坐了下来。
  司马梗严肃的说道:“武成君...您曾告诉我们,仁义的军队没有敌人...如今的我们不再去杀害俘虏,不再去残害百姓,可是做着这些暴行的敌人却击败了我们,来残害我们的百姓...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司马梗的话更像是质问,蒙骜等人脸色大变,蒙武急忙起身,对赵括说道:“司马梗将军就是这样的性子,请您不要怪罪。”
  赵括摇了摇头,这才站起身来,认真的说道:“仁义的军队,的确是没有敌人,仁义的军队或许会暂时的被压制...可是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仁义的军队...”
  “那就请您来带着我们取得最终的胜利...如今联军正在四处攻打我们函谷关之外的城池,残害我们的百姓...他们都在等着我们的救援!”,司马梗继续说道,司马梗这个人,就是地道的老秦人,为人严谨,严肃,不苟言笑...可是众人并不讨厌他,赵括看向了一旁的蒙骜,他认真的说道:“即刻犒劳大军...三天之后,我要亲自带兵出征。”
  蒙骜惊讶的看着他,点了点头。
  当天,赵括亲自赶往各地来看望将士们,蒙骜拿出了刚刚送到函谷关内的粮食,来犒劳三军,其实,秦国只有在胜利的时候,才会去犒劳军队,在出征之前,很少有犒劳三军的做法,毕竟秦人的士气,是不需要去激励的,可是如今却不同,一次大败,严重的影响了秦国的军心,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别的办法来激励他们的士气。
  当赵括出现在驻地的时候,士卒们纷纷起身,不敢继续吃喝,赵括只是笑着,挥了挥手,让他们都坐下来,这才陪着他们吃烧饼,吃肉食...秦国的士卒们跟赵国的不同,赵国的士卒,还敢凑上来跟赵括聊天,秦国的士卒就不敢这样了,因为爵位体系,秦国的社会等级是非常严格的。
  并且因为秦国的社会风气,坐下来聊天,开着玩笑,其乐融融的画面,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在这里,也不会出现士卒向将军诉苦,或者检举军官的事情。不过,赵括的这次看望,也不能说毫无作用,他告诉秦国的将士们,自己来到了函谷关。武成君的出现,本身对秦国的将士就是一次激励。
  秦人迅速做起了准备,在三天之后,赵括召集诸将,这才发出了自己的第一道命令。
  “蒙骜将军,请您带着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让蒙武,胡阳等人来辅佐您,您出兵北上,渡河前往魏城。”,赵括下令道,蒙骜一愣,方才又听到赵括开口说道:“请您保持与我的联系,不断的派遣斥候,若是遇到敌人的小规模军队,可是攻击,可若是遇到大队人马,就不要急着交战。”
  “唯!”
  函谷关内忽然杀出一支秦人来,他们却没有去攻打正前方的曲沃,反而是迅速北上...秦国的动向,很快就被曲沃的联军所查清了,当斥候将秦国的消息带来的时候,信陵君不由得眯着双眼,认真的打量着面前的舆图,而卫庆就站在一旁,皱着眉头,说道:“秦人这是想要做什么?我们驻扎在曲沃,他们还敢分兵?”
  “看来,括已经赶到了函谷关...哈哈哈,好啊。”,魏无忌大笑了起来,他即刻对卫庆说道:“派去斥候,告诉驻扎在石门山的庞煖...让他即刻带兵去攻击秦国的偏师...另外,您可以带着三万人的魏国军队,赶往河岸,阻断这支偏师与函谷关的联系!!”,卫庆点了点头,即刻离开了。
  蒙骜在渡河之后,就发现了赵国军队的动向,庞煖正在带着赵国的大军朝着他杀来。而赵括迅速派出了斥候,告诉他,让蒙武带着一些人在河岸缠住庞煖,蒙骜带着人继续前往魏城。很快,卫庆带着人来截断了河岸,可是在这个时候,蒙骜已经赶到了卫城,并且从魏城通过水路来与赵括取得联系。
  赵括再次令他分兵,让胡阳来镇守魏城,蒙骜继续带兵去攻打石门山。
  而庞公这边,也是察觉到了不对,他的军队来到河岸,就被蒙武所缠住,蒙武边撤边打,而秦人的大军杀向了魏城,蒙武一路撤到了魏城,他们躲进了城内,而蒙骜已经攻下了石门山,将赵国的军队围困在了河岸之地。信陵君急忙下令,要求庞公一路撤回焦,另外一路赶往吴城。
  就在这个时候,赵括派出了第二支偏师,这次人数要略多一些,有八万人,以王翦为将,众人也不明白,武成君为何如此的看重这位没有什么功勋的年轻人,他参与了不少的战事,可是一直都没有什么大功劳,就是靠着从背后袭击之类的做法来混了一些军功而已。
  赵括令王翦带着司马梗,杨端和等人赶往南方的常丞山...信陵君皱起了眉头,急忙命令在常丞山的景阳做好防守工作,而景阳亲自带着人去阻击秦人,可是,他没有想到,秦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攻陷常丞山,秦人绕开了常丞山,直接攻占了他身后的阴成。
  信陵君自己也出动了,他令人准备攻城器械,准备攻打函谷关。
  而在这个时候,北方的蒙骜将士卒聚集在石门山,再次朝着盐氏城出兵,信陵君急忙派遣庞煖去攻打石门山,令公孙婴去支援盐氏山,而蒙骜令胡阳在石门山防备庞煖,令蒙武在盐氏城与公孙婴纠缠,而自己则是带着大军直接杀向了安邑...而南方,景阳谷去攻打成阴,王翦留下司马梗来缠着楚人,自己却是带着主力继续难进,去收复宜阳。
  秦国这些行动令人摸不清头脑,也让人完全不知道他们是想要做什么...信陵君也是有些懵,赵括这是什么战术,也不去攻城,也不正面作战,只是不断的突进,不断的改变进攻方向..信陵君坐在营帐内,看着面前的舆图,认真的思索了片刻,瞬间,他脸色大变。
  他的目光聚集在了渑池,敌人的北方偏师通过安邑,再南下就能渡河赶到渑池,而敌人的南方偏师,却是通过宜阳能杀到渑池,等两军会合,三十万联军就要被秦人包围...信陵君瞪大了双眼,倒吸了一口气,多年不见,括真的是愈发的厉害了,自己来个千里迂回,这家伙是要来两个千里迂回啊!
  而在明白了秦人的想法之后,信陵君即刻做出了应对的办法,庞煖和景阳也发现了秦人的怪异之处,只是,他们并没有像信陵君这样看的清楚...信陵君命令庞公停止攻打石门山,直接进军景山,防止秦人的北部偏师南下渑池,另外一方面,他命令景阳收缩兵力,直接出发赶往蔷,蔷在渑池之东,只要占据这里,就不怕秦国的大军成功会师。
  很快,庞公进驻景山,景阳进驻蔷,就在信陵君觉得自己已经毁掉了赵括的战略部署的时候,庞公派人传来消息,秦人再次绕靠景山北上,已经赶往闻喜...而在南方,景阳也是传来消息,秦人继续东进,绕开了蔷,直接攻打高都,信陵君一时间就懵了,他命令庞公继续东进进驻王垣城,而秦人便又突进到了平山。
  在南方,景阳刚刚进驻河南城,而秦人便又来到了伊阙...
  信陵君揪着自己的头发,再次看着面前的舆图,北路的秦人的目的似乎是武遂,如果他们继续突进,就能通过武遂来杀到巩县,而南路的大军,也可以通过九里城来赶到巩县,双方将在巩县会师,将联军包围起来...信陵君带着主力军队强攻函谷关,奈何,函谷关非常的雄伟高大,秦人的士气也很高,信陵君完全没有机会攻破。
  信陵君即刻带着主力军队撤到了渑池,待在曲沃,实在是不利于他号令全军。
  而在这个时候,赵括带着主力轻易的攻破了曲沃,再次与信陵君对峙。
  信陵君看着巩县,只能无奈的要求庞公去防守武遂,景阳去防守九里,防止秦人会师...当然,结果就是秦人再次绕开这两个地区,再次进行突进...这些秦人所进行突进的地区,都是秦国的本土地区,在这些地方,秦人能不断的得到补给,甚至能补充人力,行军速度极快,而蒙骜和王翦,都是在遵从赵括的命令,突进,不断的突进,不与敌人正面作战,只管突进就好!
  赵括与魏无忌一个突进一个防守,将两方的战线拉开了数千里,秦人还是在不断的突进,而魏无忌却没有办法再召集大军了,因为他的大军分散在数千里的战线上...这样的战争,是从不曾出现过的,而赵括的突进战略,更是让所有人惊讶,除却信陵君,并没有人能看出赵括的部署。
  他们只是看到赵括的两支偏师在不断的行军,而联军的军队在不断的堵着他们的道路。
  再这样下去,秦国的两支偏师就要杀到邯郸和大粱去了!!
  将军们都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秦人不是被压制住了嘛?为什么现在的战场看起来是秦国在不断的进攻,不断的胜利,而联军只能被动的挨打呢??
第三百零六章
让我给你一个拥抱
  千年后的来客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同时继承了原身的记忆。
  当两种不同的记忆会合在一起之后,共享着彼此的情感,又渐渐融为一体。当然,来自与信息爆炸时代的记忆,并不是一个贵族少年所能媲美的,可同时,贵族少年的情感又在不断的影响千年后的来客,对母亲的爱,对故土的依恋,对父亲的崇拜,以及那些所阅读的兵法。
  若是论用兵的理论,这位贵族少年是可以击败父亲的。
  只是他不擅长实践,当他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又加上了来客数千年的经验之后,这种加成就非常恐怖了,他能一眼看出敌人的缺陷,能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时机来进行不同的部署,同时,他还能制定出很多远超这个时代的用兵理论...赵括在来到函谷关之后,就迅速的想出了制胜的办法。
  赵括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就没有放弃过读书,他读的书越来越多,他所知道的也就越来越多,虽然不再像原来那样只读兵法,可是他所接触的兵法书籍也不少...他分析如今秦国所面临的困难,五国的联军占据着数量上的优势,并且占领了函谷关外所有有利的地形,将秦人围困在这里。
  而联军的缺陷和短板,也是有的,第一,联军并不是一个整体,信陵君的命令未必就能被各国军队完全的执行。第二,联军的战斗力并不高,从武器装备到组织力,各个方面,联军都是不如秦军的。第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秦国是本土作战,而联军并不是。第四,秦国的中下层将领的能力远超联军。
  按着联军的这四个短板,赵括迅速制定了突进战略,或者说是突进牵扯战略,就是不断的通过牵扯,分兵来攻占更广大的领土,从而形成一个极长的战略线,这样的作法,首先是让信陵君没有办法更好的号令全军,斥候来回都需要很多天,信陵君没有办法及时的下达命令。
  其次就是削弱对方的人数优势,削弱对方的地形优势,而最终的目的,是完成包围圈,也就是俗话说的包饺子战术,这种的战略,在历史上多次被运用,后来的蒙古骑兵,就喜欢通过不断的突进来拉长战线,再通过高强的机动力迅速集结起来吃饺子,这饺子吃的欧亚大陆的各国哇哇大叫。
  到后来的二战,这种战略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不断的拉扯,挺进,是否很熟悉呢?
  不过,在当今这个时代,这样的战略还是太冒险,因为当今的士卒缺少机动力...可是赵括还是觉得这个战略可行,因为这是在本土作战,一方面不需要担心补给问题,另外一方面是秦国的组织力远在联军之上,若是说奔溃,那联军肯定会在秦军之前奔溃。另外,施行这样的战略,赵括就不能及时的统帅自己的两支偏师。
  可是,北方的军队是蒙骜所带领的,南方的军队是王翦所带领的,对这两个人,赵括完全的放心,他只需要将自己的战略意图和打法告诉这两个人,他们就能自主的去完成牵扯和突进...赵括就在曲沃这个地方与信陵君继续对峙,到了如今,他们谁也不能奈何谁,主要战场渐渐变成了北方和南方的战事。
  赵括就像是将自己的两个拳头从两面打出去,然后想要将信陵君紧紧的抱住,闷死他!
  而信陵君则是在不断的让自己的两个拳头往后扯,想要握住赵括的拳头,让他不能将双手合起来。
  赵括不断的要求两支偏师突进,他的两个拳头开始不断的变长,而信陵君也是发了狠,也是朝后不断的让自己的双手边长,而两人的胸口则是不动的。这是突进战略第一次出现在这个时代,这不是简单的迂回,这是一种包括穿插,牵扯,突进在内的全新大军团作战理论...若是说影响,只怕在南统帅大军的王翦,感触是最深的。
  信陵君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他发现,自己没有赵括长。
  他全力朝后伸出的手,已经伸展到了极致,可是赵括的拳头还是在不断的往前伸,信陵君思索起了解决的办法,他直接下达了命令,他要求庞公和景阳停止跟进,直接聚集军队将这两个拳头从中打断,可是,这个拳头不只是可以朝着前方延伸,必要的时候,他也能朝着侧面延伸,秦人开始了继续拉扯,边打边撤,甚至趁着联军调动的时候,聚集兵力迅速穿插包围...
  信陵君咬着牙,他再次放弃了渑池,无奈的继续撤退,这一次,他撤到了蔷,信陵君为什么总是不战而退呢?这是因为他的两个拳头的距离不够了,他必须要后退一步,才能拉长自己的双手...当然,赵括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即刻全军出击,占据了渑池,在这个时候,秦国大军已经将两边的焦,常丞山给包围了。
  赵括命令几个裨将出兵,配合自己的拳头,迅速夹击在包围下的联军,成功的击溃了两岸的联军兵力。战争还在继续,两边的统帅都发了很,战线越来越长,蒙骜都已经打到了野王,而王翦已经攻到了市丘...双方就在这连绵不断的战线上进行拉扯,赵括意识到时机已经成熟,即刻下达了歼灭的命令。
  于是乎,在这边境战线上,秦国迅速的聚集兵力,完成了小范围的包抄,在两个战线上,顿时就形成了无数个小饺子,因为是在外作战,联军无法及时的得到补给,在被切断了联系之后,他们就只能被困在城池内,利用城内的物资来进行防御...可是赵括的想法,从来都不是要包小饺子,蒙骜和王翦开始朝着广武出发,一旦他们杀到了这里,就能完全切掉联军与本土的联系!
  魏无忌将会失去粮食补给,三十万的军队,都要被困在秦国的本土上...这才是真正的大饺子。当然,这样的战略,若是想要继续挺进,那就不现实了,因为再往后就是韩国,赵国等地区,在这里秦国也得不到补给,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攻打城池,可是好在秦国的疆域足够达,信陵君也算是深入腹地,这才给了赵括可趁之机。
  信陵君也感觉到了危险,赵国和楚国的军队无法再继续跟进,他们在这漫长的战线上的消耗太过巨大,若是继续跟进,那秦国就要去包更多的小饺子,他们就要完蛋了..此刻,离赵括加入战争,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就在三个月的时间内,秦国和联军的攻防局势顿时转变,秦人也从劣势变成了优势。
  而战局对联军非常的不友好,他们甚至都不明白,为什么在占据着有利地形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的就会被秦人翻盘...同月,信陵君带着主力迅速北上,进攻焦,等赵括出兵的时候,信陵君已经夺走了焦,并且派出军队来杀向安邑,他是要以主力直接切断赵括的左手,歼灭蒙骜。
  赵括并没有去追击信陵君,他直接全军掩杀,开始了在正面的突进...继续通过两边的军队来进行夹击...双方的战争正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信陵君从安邑突围,随即继续朝前突进,他在追赶蒙骜的军队,而赵括则是在不断的派遣援军,支援两边的战场,同时又在正面进行进攻。
  当信陵君杀到了武遂的时候,蒙骜已经与王翦完成了合兵,信陵君并不在包围圈内,他算是成功的突破了,可是赵国和楚国的军队此刻却被围困住了...赵括开始带着主力来吃掉这些小饺子...而信陵君真正的灾难爆发了,当赵国的军队驻守在城池上,看到远处的戎车,拿出了必死的决心的时候,他们在戎车上看到了马服君。
  赵国认识马服君的人不少,他当初带着赵国的军队出征的时候,他总是喜欢跟士卒们一同吃饭,而那些军官,也总是来找他,只想要能见他一面...而那些见过赵括的人,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马服君...当这些赵人被困在城池内,绝望的看着周围的秦国士卒的时候,他们忽然看到了戎车上的马服君。
  “马服君??”
  “那是马服君?!”
  “真的是马服君...他是来救我们的嘛?”
  “他...为什么会在秦人的那一边...”
  “他是来杀死我们的嘛?”
  城墙上的赵人迅速陷入了骚动之中,他们大叫着马服君的名字,那些绝望的赵人,似乎在一瞬间就活了过来,是我们的马服君来救我们了嘛?可是当他们看到马服君身后的秦国旗帜的时候,他们却都说不出话来了...他们不敢相信,他们最敬爱的马服君,此刻却站在了敌人的那边。
  “马服君...您为什么要抛弃我们啊?!!”
  士卒们大叫着,他们哭着,有人跪在了城墙之上,赵人完全崩溃了,没有什么比在敌人的阵中看到自己最爱的人要更加的让自己痛苦,赵括抬起头,他听着熟悉的赵语,一时间,他也有些呆住了...他看到那些赵人撕心裂肺的大哭着,有人正在撕扯着自己的头发....
  信陵君在面对赵括的时候一直都处于下风,因为他不敢用战斗力最高的赵国士卒来对付赵括,这些士卒若是看到马服君,很大的可能是他们会造反,会叛乱,会失去战斗能力...而赵括,也是一直在避免与赵人见面,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些乡人...赵人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就放弃了抵抗。
  秦人很轻易的攻破了城池,也俘虏了这些赵人。
  赵括站在城池门口,却迟迟不敢走进去...他迟疑着,看着秦国的军队不断的走进城内,最终还是坐在戎车上,缓缓的走进了城内,城内的赵人都被聚集在了开阔的城市中心,秦国的士卒们举着强弩,对准了他们...当赵括来到了这里的时候,赵国的士卒抬起头来,纷纷看向了赵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