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339

  在这十年的时间里,魏无忌不知有多少次回忆起这里的风,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不知有多少梦到自己驾驶着马车,在魏国的乡野里迎风飞驰...可是当他真正的赶到这里的时候,他却并没有激动,甚至也没有觉得开心。魏国与赵国不同,这里的风显得要柔和一些,轻轻的抚摸着归乡人。
  信陵君老远就看到了自己的兄长。
  经过了这十年,魏王也有些老了,他的发须有些灰白,他就在群臣的围绕之中,有些期待的,踮着脚尖,朝着信陵君的方向看着,他的视力似乎也有些不太好,他盯着信陵君看了许久,这才认出了他。魏王只是看着魏无忌,快步的朝着他走了过去,周围的大臣们急忙跟了上来。
  魏王越走越快,越走越快,而信陵君却停下了脚步。
  信陵君看着迎面走来的兄长,俯下身来,正要拜见,魏王就冲到了他的身边,双手伸开,直接抱住了他,魏王忽然哭了起来,他哭着叫道:“无忌啊...无忌..你回来了...你回来了。”,信陵君有些不知所措,从出生到现在,他都不曾见过兄长哭泣的模样,哪怕是当初父亲逝世,兄长都哭不出来,险些出了大事。
  “兄长...我回来了。”
  魏王只是抱着他,哭了许久,这才放开他,开始打量起他来,魏王擦拭着眼泪,握着信陵君的手,说道:“从前的事情,都是寡人的过错...是寡人愧对与你...”,魏王说着,便拉着信陵君朝着马车走去,两人坐上了马车,马车朝着大粱缓缓行驶而去,群臣都跟在马车的身后。
  “无忌啊...寡人发誓...再也不会听信小人的谗言...没有人再能离间我们的关系...”
  信陵君始终都是一声不吭,低着头。
  “你看,你还记得这里嘛?当初我常常带你来这里玩,我还带你去狩猎,那个时候你还很小....”
  “我记得,您曾将抓住的兔子烤了给我吃....”,信陵君看着远处的山林,脑海里也是不断的浮现出很多的回忆来,他呢喃着。魏王笑了笑,这才说道:“你还记得,你还记得啊!你当时不过五六岁,还记得你很害怕兔子..就是不知道寡人还有没有机会跟你再去狩猎...”
  “寡人已经很老了,已经拿不动弓箭了...”,魏王感慨着,兄弟两人看着道路上的一切,在这里,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回忆,年少时的魏王就非常的喜欢外出,他每次外出都会带上魏无忌,大梁内外,就没有他们兄弟俩不曾去过的地方,而父亲的木棍,也因为他们而打断了一根又一根。
  “哈哈哈,还记得这里吗?当初我们为了骑马,将父亲最爱的那匹骏马带到这里,结果那骏马给跑了,父亲险些将我打死!”
  “还有那片小溪,当初我带着你,还有簇在这里玩耍...比试谁的石头“点水”次数最多,结果你的石头砸中了簇的头....你知道吗?我一直都觉得你当时把簇的脑袋给砸坏了,不然她后来为什么会吵着要嫁给平原君呢?”
  兄弟两人哈哈大笑。
  庞公坐在马车上,就跟在他们的身后,而龙阳君却是在他的身边。两人看着亲密的兄弟俩,庞公忍不住的感慨道:“若是一直都能这样该多好啊。”,龙阳君一愣,方才说道:“您这是什么意思呢?”
  “没什么。”
  魏王和魏无忌走进了王宫,庞公也进来了,群臣分别坐在了周围,魏王这才看着众人,说道:“如今秦国侵犯魏国的疆土...寡人的信陵君带着赵国十万军队前来救援...寡人也要将魏国的十万军队交给信陵君来统帅...楚国的名将景阳率领六万人驻扎在魏国的启封..燕国的勇将剧辛带着五万军队也正朝着大梁赶来!”
  “韩国的...”,魏王看向了龙阳君,龙阳君低声提醒道:“公孙婴...”
  “对,韩国的公孙婴也带着两万士卒驻扎在中阳。”
  “这些人都要服从信陵君的命令,由信陵君来带领这三十万大军!迎战蒙骜!”
  魏王说的很坚决,同时,他还下令,国内众人都要听从魏无忌的命令,无论他是需要物资,还是需要别的什么,例如任命和惩罚,大臣们都要无条件的听从,甚至不必再来询问自己的看法。魏王可以说是将整个魏国的权力都拱手交给了魏无忌。而魏王如此,群臣都被吓坏了,不知情的怕是要认为魏王要禅让了!!
  就连龙阳君,也是被吓了一跳,他几次想要开口,最后还是保持了沉默。
  信陵君是最惊讶的,平日里,兄长是那样的忌惮自己,此刻,怎么会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自己呢?
  魏王此刻看起来,倒是有几分雄主的气势,他挥了挥衣袖,傲然的说道:“请诸君同心!力挫暴秦!”
  群臣顿时大叫了起来,纷纷表示自己要战死在沙场上。
  信陵君却没有再浪费时间,他即刻颁发了自己的几个命令,第一,要求魏国拿出自己的储备粮食,借给赵国的军队,第二,他要求大军即刻开往中阳,并且命令景阳,剧辛等人也要赶到中阳,他要在这里设立防线。第三,要求魏国的官吏帮助韩人撤离在前线的百姓,焚烧那里的房屋,毁掉那里的井水....
  魏王只是认真的坐在一旁,看着信陵君朝着众人发出命令,他喝了一口酒水,然后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双手已经不抖了。
  魏国即刻开始了行动,包括撤离前线的百姓,焚烧房屋之类的行动,而大军也是朝着中阳防线移动,更多的百姓被征召为徭役,负责制作箭矢等军械,或者是去加固中阳地区的长城防线....魏无忌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来提供给这三十万人的大军,同时,他又请求魏国内的大臣贵族也能帮忙。
  信陵君的朋友很多,他们甚至愿意为信陵君赴死,何况只是拿出自己的家产呢?
  魏无忌亲自带着军队来到了中阳地区,并且沿着中阳开始设立防线...他设立了两道防线,并且在这里储备了大量的军械,同时,他也见到了韩国和楚国的统帅...韩国的统帅唤作公孙婴,信陵君完全不曾听说过这个人,他为人沉默寡言,看起来也不是很强壮,而楚国的景阳,信陵君是认识的。
  这位景阳将军,是如今楚国的救星。
  在长期与秦国的战争里,这位将军变得非常的谨慎,非常能抵抗住压力,在防守方面,大概没有人能做得比他更好,信陵君非常的开心,景阳在这里,这让他对战胜蒙骜有了更大的信心...若是兵力充足,景阳绝对是能挡住秦人一段时间的。而韩国的那位将军,虽然默默无名,听闻是国相最近举荐的,可是他做事也的确认真,肯听从信陵君的号令。
  这就已经很不错了,若是来个像韩王那样的人,只怕魏无忌就不会如此有信心了。
  而做好了战争准备的蒙骜,在得知各国要以联军抵抗自己的时候,就已经出兵了,不过,他也并没有把五国的联军放在心上,哪怕对方的联军加起来,士卒也没有秦国的多,而且,从战斗力上来说,联军也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何况,联军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本身,不同国家的军队联合在一起,命令不通,彼此不服,矛盾重重。
  他根本不相信,魏无忌能凭借这样的军队来挡住自己前进的步伐。
  于是乎,蒙骜带着主力大军休整,又令蒙武为前锋,带着五万士卒,从市丘出兵,占据联军的中阳防线之外的地区。
  可惜,蒙骜的前锋刚刚离开了市丘,就遭受到了魏无忌的伏击,这是魏无忌亲自带着魏人的十万精锐,所进行的一次伏击,蒙骜根本没有想到信陵君敢主动出战,原先信陵君的一切作为,都像是要死守,因为蒙骜的疏忽,他吃了大亏,前锋大军被魏无忌击破,魏无忌杀死了两万多人,这才急忙回撤,等到蒙骜派兵支援的时候,魏无忌早已不在。
  这次小胜,让联军军心大振,而魏无忌只是笑着告诉左右:这是蒙骜没有挨过白起的打!不知道行军要谨慎的道理!
  信陵君给蒙骜上了一课,蒙骜作为老将,自然也是立刻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不再敢小看联军,他谨慎的以主力军队缓缓前进,而信陵君就趁着这段时间,继续加固自己的防线....蒙骜发现,联军撤走了在前线的百姓,烧毁了这里的民居,井水,什么都没有给秦人留下。
  蒙骜带着大军与信陵君对峙。
  双方的损耗都是巨大的,在对峙了半个月的时间后,蒙骜主动的发起了进攻,秦人铺天盖地,从六个方向同时开始了对联军的进攻,而信陵君则是要求士卒们死守...箭矢呼啸而过,石块撞击在城池之上,士卒们不断的死去,到处都是尸体,天空之中满是飞着的箭矢,每一刻,都有士卒在死去。
  秦国悍不畏死的连番进攻,的确是联军所不能承受的,在如此交战了二十多天之后,信陵君主动放弃了第一道防线,全军有条不紊的退守第二道防线,并且又开始修建第三道防线。
  秦人几乎是踩着尸体来前进的。而在这个时候,后续的燕国主力也赶来了,楚国再次派出了四万军队,而魏国也咬着牙,征召出六万人的军队来,这让联军的军队数量高达四十万...虽然蒙骜只有三十万人,可是信陵君并不敢拿着这四十万人去跟蒙骜决战,因为他知道,联军的战斗力跟秦国的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信陵君便让景阳将军来负责第二道防线,在这里留下了二十万人,筑为连垒,虚插信陵君旗号,坚壁不战,以拒蒙骜军。
  而他自己,却是带着赵,韩,燕三国二十万大军,沿着太行山南麓向西疾行,这支大军只带三天干粮,没有任何多余的辎重。因为秦国强大的请报能力,蒙骜也很快就知道了联军有一路大军沿着南太行山往西,疑似去往大河之北攻打野王等重要城池,不过那里城高池阔,蒙骜认为,暂时不用顾及。
第两百九十九章
千万不要惹出那个男人啊!
  在前线的广武,厘,衍,管,中阳,华阳等城池,秦军开始了全线上的压进,蒙骜带着主力部队在中阳朝着中牟猛攻,而前锋大军可以能够看到大梁的城墙,这对秦军上下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们只要突破中牟防线,就能攻进大梁,直接灭亡魏国,而秦国的偏师则是从光武,华阳等地区进行推进。
  在华阳的偏师攻打新郑,这里离新郑也是非常的近,韩国危在旦夕。
  而联军则是借助当地有利的地形,在山地里组建防线,完全的抵御秦人的进攻,蒙骜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不断的组织进攻,韩国和魏国都仿佛成为了人间地狱,处处都是尸体,河流泛红,处处都是废墟与火焰,浓烟滚滚而上,遮天蔽日,韩国与魏国的天空,是那样的阴沉,见不到半点的阳光。
  越来越多的士卒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在将领的号令下,迅速朝着敌人的城池扑了上去。
  近六十万人的军队聚集在这狭小的土地上,开始互相杀死对方。
  每一刻,都有一个士卒在痛苦之中死去。无论是秦军还是联军,都已经看不到半点的欢乐氛围,他们已经完全麻木了,只知道在将领的命令下进行冲锋,登城,或者防守,与登城的敌人同归于尽...这些的父母所爱的孩子,妻所倾心的良人,孩子们所尊敬的父亲,杀死了一个又一个父母的孩子,妻的良人,孩子的父亲。
  带着二十万军队守卫在这里的将军,是景阳。在有足够粮食的情况下,景阳死守不出,打退了蒙骜十几次的大规模进攻,不计其数的试探性进攻,景阳就站在城头,举着长矛,怒吼着,杀死了又一个登上城池的敌人,随后打出了旗号,令军队去支援那些即将崩溃的防线。
  景阳并没有让所有的士卒都来防守,他留下了一支战车队伍,让这些拥有高机动性的军队能够随时前往支援各地....而在负责进攻的蒙骜也并不好受,在短短的时日里,他麾下的将士大量的牺牲...他从不见过信陵君这样的统帅,有好几次,他的士卒都已经在新郑,中牟同时登上城墙,已经占领了半个城池,最终却还是被全部杀死。
  蒙骜站在帐内,看着面前的舆图。
  张唐站在一旁,蒙骜所带来的那么多将领里,只有一个张唐,幸运的没有受伤,而其余众人在登城的过程中受了伤,如今还在进行医治,就连蒙骜的儿子蒙武,如今也是昏迷不醒,他被守城军队刺伤,并且从城墙上摔了下去。蒙骜也去看望了那些受伤的士卒和将领,唯独没有去看自己的儿子。
  “将军,既然敌人在中牟这几个城池设立了防线,那其他地方肯定是空虚的,请让我带着一支偏师北上,绕靠这防线,直接去袭击后方的大梁....”,蒙骜摇着头,认真的说道:“大梁城池高大,若是您带着少量的士卒,是没有办法攻下来的,而若是您带着主力的军队,我们的粮食辎重都是通过水路运输过来的,您要如何保证物资运输呢?”
  张唐顿时说不出话来。
  蒙骜认真的说道:“我听闻,信陵君分兵,让偏师北上...带队的人很可能是楚国的景阳,他是想要攻打野王等城池...我们还是安心的等待后方的援军,联军苦守这么多天,又进行分兵,他的兵力肯定是不足的,只要等到援军到来,他们就再也没有办法击退我们的军队了。”
  “请您带着军队继续攻城,不要给联军休整的机会...他们坚持不了多少天了。”
  “唯!”
  蒙骜想的很对,若是双方继续对峙,联军的物资是绝对没有办法继续供应的,而秦国可以耗死他们,当然,蒙骜还是不断的骚扰,不给联军休息的时间,蒙骜的军队可以轮番的进攻,每一次攻城,都有士卒可以休整,而联军不行,他们必须要全力防守,否则城池可能就要被夺走,而蒙骜只要夺走一座城池,防线就会被他撕开。
  就在这个时候,信陵君已经过了河,迅速的通过了野王,武遂却并没有攻打这些城池。而联军的忽然杀来,让这里的秦人都陷入了惊惧之中,他们一方面征召百姓来守城,另外一方面则是急忙报告联军的去向,信陵君甚至都没有去看这些城池一眼,他只是不断的催促自己的驭者,疯狂的朝着西北方前进。
  联军上下,都不知道信陵君的目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这里,他们只是不断的前进,前进,前进,不顾一切的前进,他们看着远处的信陵君的旗帜,跟随在那旗帜之后,而随行的庞公和剧幸,此刻也是一前一后的坐在马车上,跟随着信陵君前进,信陵君本来是不想要带上这两个老人的。
  毕竟他是要长途奔袭,他很担心这两个老人无法来承受这样的奔波。
  可是他们都要求自己跟随,并且答应信陵君,绝对不会拖累行军速度,信陵君无奈的答应了。庞公时不时的看着身后的剧辛,两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认识了,因为政见理念上的不同,两人最终是分道扬镳...两人已经有四十多年不曾见面。庞公都有些认不出自己的这位老朋友。
  当夜晚降临的时候,信陵君终于命令全军休息,做好通过山路的准备。
  而庞公则颤颤巍巍的去找剧辛。
  剧辛正在巡查燕国的大营,等到他返回自己的驻地的时候,就看到庞公正在篝火前等待着他,剧辛皱了皱眉头,还是走到了他的身边,庞公笑嘻嘻的站起身来,朝着他俯身行礼,这才问道:“您还认得我吗?”,剧辛看了他一眼,说道:“四十多年了,您丝毫未变,我当然是认识您的。”
  “当初,是您在众人面前羞辱我...这样大的恩情,我怎么会忘记呢?”
  庞公一愣,方才无奈的笑着,两人坐了下来,庞公这才开口说道:“当时我们都年轻...只是因为一些争执,就吵得不可开交,如此想起来,却是有些好笑...当初的那些人里,也就剩下了我们两个人。”,剧辛摇着头,说道:“您说的不对,跟我同龄的人,还剩下不少,而跟您同龄的,恐怕就剩下您一个人了。”
  “不对啊,不是还有个荀况吗?”
  “荀子??您第一个儿子都比他要年长三岁啊!”
  庞公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两人又聊起了这些年里的事情,回忆着从前的事情...聊着聊着,剧辛忽然问道:“您还是在坚持您那些荒谬的道理吗?”,庞公大笑,说道:“是啊,那您呢?也是在坚持着您那些错误的道理吗?”,忽然间,两人便争执了起来,坐在周围的那些将领们,惊讶的看着这两个老者吵得面红耳赤。
  最终,还是庞公气呼呼的离开了这里,不再搭理这位老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