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39

第二十八章
赵国多义士
  郑朱虽然还没有回来,可是他失败的消息,众人却已经心知肚明,只因为秦人又展开了进攻,若是他已经成功,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故而,赵国的众人就好像遗忘了还有这么一位使节,没有人谈论他的事情。失败者是不值得被提及的,可是郑朱的驭者回到了邯郸之后,赵王还是想要见一见他。
  大概是心里还存着一丝丝希望,又或者是想从驭者这里打听一番关于秦国的事情。
  驭者被接到了王宫之内,赵王丹,大臣楼昌,虞卿两人坐在两侧,三人都在打量着面前这位驭者,驭者并不是第一次来到王宫里,作为郑朱的家臣,郑朱被赵王宴请的时候,他也是以家陪臣的身份曾进过王宫的,可这次又不太一样,这次,他是独自一人前来的。进了王宫,驭者朝着赵王俯身长拜。
  “寡人派遣郑朱去往秦国议和,他也曾发誓要完成使命,如今,他自己不敢来见寡人,怎么派了身份卑微的人来邯郸呢?”,赵王看起来非常的生气,皱着眉头,愤怒的质问道。
  “家主没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也没有颜面来见上君,已经自杀了。”
  “那你为什么还活着呢?”
  “我是因为要传递家主的话才忍受骂名苟活到现在的啊!上君你怎么能这样侮辱我呢?”,驭者抬起头来,激动的说道。赵王这才起身,将他扶起来,让他坐在了一旁,有些惭愧的说道:“是寡人说错了话,请您说吧,郑朱有什么话要告诉寡人呢?”
  驭者这才将郑朱的遭遇如实的说了出来,三人认真的听着,驭者又说道:“范雎以千金贿赂我家主,求家主在暗中诋毁马服子,勿要让他为将,家主不从,要我告诉上君,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驭者认真的说道,赵王一愣,随后看向了自己的两位大臣。
  驭者说完,便站起了身,朝着三人长拜,说道:“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可以去追随我的家主了,请您看在家主往日的功劳上,不要问罪他的家人。”,随后,他转身走出了宫殿,赵王伸出手来,想要说些什么,最后,却也只是无奈的放下,目送他离去,摇了摇头,感慨道:“赵国的义士何其多啊。”
  赵王看向了虞卿,问道:“寡人想要赏赐郑朱的儿子,您觉得如何呢?”
  “恐怕不行。”
  “这是为什么呢?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可也没有丢了赵国的颜面。”
  “因为他的儿子先前被秦人俘虏,已经被杀死了。”
  赵王顿时说不出话来,长叹了一声,虞卿这才生气的说道:“如今不是感慨义士的时候,郑朱他是中了范雎的计策,范雎是一个狡诈的小人,他之所以款待郑朱,并不是因为将他当作朋友,而是要使离间计,让赵国失去外援!如今,诸侯们不愿意来帮赵国,秦国准备全力进攻!这都是楼昌的功劳啊!”
  “楼昌!以你这个功劳!你可以去秦国做国相了!!”,虞卿一直都很反对与秦国议和,反而是楼昌促成了如今的局面,他当然是非常生气的,面对他的斥责,楼昌低下头来,羞愧的说不出话,而赵王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毕竟提出计策的虽然是楼昌,可自作聪明,同时使用两种计策的,却是他赵王。
  赵王恼羞成怒,愤懑的说道:“寡人要亲自前往上党郡,统帅大军,与秦人决一死战。”
  虞卿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若是上君要去,请您立下太子,留下您认为合适的人辅佐太子,然后再去,这样一来,秦人就能知道您的决心,赵国士卒也会军心大振,会拼命跟随您杀敌,即使您死在战场上,秦人也不会再敢有灭亡赵国的想法。”
  赵王一愣,思索了片刻,方才讪笑着说道:“寡人想了想,寡人的儿子还是太年幼了,寡人并不是害怕战死,只是担忧赵国的继承者太年幼,会葬送了赵国,不知道您还有没有别的计策呢?”
  虞卿深深的看了赵王一眼,方才说道:“如果这样的话,请上君将自己家的牲畜全部送到上党去,分给将士食之,如此一来,将士们定然会感怀上君您的恩德,为您死战。”,在三晋地区,封君几乎都拥有自己的财产,而赵国内最大的封君赵王自然是拥有最多的财产,光是为他放牧的家臣就有数百人。
  赵王有些心疼的问道:“只留下一些够寡人食用,其余的全部送出去,您觉得如何?”
  虞卿大怒,起身就要离去,赵王急忙拦住他,叫道:“您别生气,寡人这就派人都送过去!!”
  ......
  有人在邯郸城外发现了一具尸体,此人倒在道路上,身边还停着一架马车,他胸口插着匕首,朝着西北方向,以一种跪拜的姿势死掉了,而那匹驾车的老马,就在他的身边哀鸣着,得不到主人回复的它,焦躁的摩擦着蹄子,格外的不安。有路人报官之后,郑朱的家人认出了尸体,为他收敛了尸首,将他安葬。在他死后,老马不食不饮,整日哀鸣,与四日后暴毙。
  而在这个时候,赵括也做好了出门的准备,他召集了门客,方才对这些门客说道:“我从应侯范雎那里得到了消息,秦人要用白起来做秦国的将军,与廉颇将军死战,我要去平原君的府邸上,跟他商谈联合诸侯,讨伐秦国的大事,在我离去之后,有几件事,请二三子牢记在心里。”
  门客们都非常的惊讶,有几个人则显得非常开心,自家少君终于要讨伐秦国了,秦国终于不能再继续这样嚣张了!随后,他们又恭敬的说道:“请少君吩咐。”
  “第一件事,在我离开之后,请二三子多帮帮乡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千万不要再出现饿死的情况。”
  “第二件事,若是有人来寻求我的相助,请二三子能帮则帮,勿要索要钱财。”
  “第三件事,在我离开之后,请二三子能代我常去梓乡拜见乐毅将军。”
  说完这些,赵括看向了一旁的幸,说道:“幸你就留下来,来负责家里的事情。”,戈忽然开口说道:“幸多劣迹,少君将他留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请您将他带在身边,另派他人。”
  赵括摇了摇头,笑着看向了幸,说道:“我信任他,他一定不会辜负我的信任。”,幸听闻,沉默了许久,方才朝着赵括大拜,肃穆的说道:“请您放心,我绝对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听到幸这么说,戈没有再多说什么,上了车,因为路途遥远,赵括又给随行的李鱼找来了一匹骏马,上了车,辞别了众人,赵括方才离开了马服乡邑,从某些方面来说,戈的确是个不错的人才,他对赵国的地理是非常熟悉的,他去过很多地方,去往赵国境内的任何地方,都不需要四处问路。
  因为这一趟是要去平原君的府邸上,所以这一路上,戈都是没有怎么言语的,这对于赵括而言倒也是件好事,不用听戈的冷嘲热讽了,据说,当年赵奢让自家的门客去投平原君,平原君接纳了所有人,唯独没有接纳戈。戈自己常说,他是为了要照顾赵括,方才没有去投平原君。
  不过,知道戈秉性的赵括,大概也能猜出平原君为什么不会要戈,要不是他这几十年的资历,有些赵括都很想赶走他,何况是平原君呢?
  李鱼骑着大马,跟随在一旁,忽然开口问道:“少君是真的要找平原君来商谈联合诸侯的事情吗?”
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无敌
  “我当然是希望平原君能够请来援军,就算不能请来援军,就是能发动众人为上党郡的士卒们送些粮食,也是可以的。”,赵括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戈嗤笑了一声,摇着头,说道:“少君真的是高看了平原君。”
  李鱼也说道:“在来投效您之前,我也曾去过东武城。”
  “那您为什么又离开了呢?”
  “因为他与少君您不同,少君您行事仁义,帮助他人是因为您善良仁慈,而他帮助他人,爱士则是因为他追求名声。”。
  “这有什么不同吗?”
  “平原君是一个自私的人,平原君杀妾的故事,或许您听过了,我就是因为这件事而离开了他,他本来是没有理会那个残足者的,只是那人后来找到平原君,对他说,天下的士子是因为您爱士才来投效您的,你若是因为她是您的妾就不杀死她,就再也没有人会追求您,您怎麽能允许自己的妾来侮辱一个士呢?”
  “于是,他无情的杀死了自己的侍妾,而那个时候,侍妾甚至还怀有他的孩子。”,李鱼很平静的说道,而赵括却是毛骨悚然,惊讶的看着他,李鱼继续说道:“他可以因为名声做出任何事情来,从头到尾,他看重的就不是什么仁义,他曾驾着马车冲撞平民,也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后来有门客劝说他,只有善待百姓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他这才连忙去跟那位受了伤的百姓道歉,因为这件事,他在赵国的名声果然更大,从那之后,他就满脸笑容的对待百姓,再也不敢无礼。”
  “他纵容自己的亲族霸占农田,不缴纳税赋,昔日马服君严格处置了他的亲族之后,他又想杀死马服君,马服君说出只有赵国强大,您的名声才能更大,才会更加被人尊重之后,他方才笑着释放了马服君,还举荐他为官。”
  “他曾收留了一个善长剑法的门客,乐毅将军的儿子乐间曾来赵国拜访他,乐间将军麾下也有一位擅长剑法的人,于是与平原君的那位门客进行切磋,最后,平原君的门客不幸落败,双手被砍去,平原君大怒,认为门客丢了自己的颜面,将他驱逐了出去,也不为他医治,此人最后饿死在了东武城。”
  “他收留了不少的亡命徒,为他们遮盖罪行,他还能收留叛逃者,而不顾国家的安危,这就是为什么我会离开他的原因了,他看似爱士,实则是爱惜名望,看似仁慈,却草芥人命,看似忧国,实则是赵国灭亡之后,他平原君的位置不存。”
  “少君您这次去,若只是以赵国的安危,百姓的疾苦来劝说他,他一定是不会帮忙的,现在的赵国,尚且还没有到达灭亡的边缘,士卒的死活,自然是与他无关的,除非赵国即将灭亡,邯郸都被敌人围困,危及到他本身,他才会来帮忙吧。”
  李鱼的一番话,直接击碎了赵括对于这位名声极大的战国公子的所有幻想,赵括有些不敢相信,可是李鱼说的似乎又没错,赵括不由得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请你在见到了平原君之后,勿要提及赵国的危难,便以私人的身份,向平原君寻求帮助,若是您以国事请求他,他一定不会帮忙,可您若是以私人的事情去请求他,无论能否做到,他都会去帮忙的。如今您在赵国的名望很大,请您暂时谦卑的对待赵胜,这样,他就不会为难您了。”
  “他与我的父亲关系那么亲密,难道他还会为难我吗?”,赵括有些惊讶的问道。
  “昔日,我跟随平原君的时候,曾有人在他当面提及您的名望来,他一言不发,脸色却甚是难看。”,李鱼又说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赵括原本以为,就是看在自己父亲的颜面上,赵胜也一定会听听自己的想法,好在李鱼提醒,不然,按着原先的想法,自己定然是不能说服赵胜的。
  当那华丽的外衣缓缓掉落,露出令赵括鄙夷的内在的时候,赵括反而不担心了,在面见乐毅的时候,他非常的紧张,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令他自惭形秽的人,而如今,他却并不紧张了,他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路途上的亭,驿,都是可以休歇的地方,赵括在这些地方都受到了很大的礼遇,当知道来者是马服子之后,无论是驿夫或者住宿的过客,都很是惶恐,急忙前来拜见赵括,即便旅途有些劳累,赵括也是很温和的接见了他们,从谈话中得知,这些过客大多都是地方乡吏。
  他们是要前往邯郸求援的,各地都出现了灾情,与往日不同,这次的灾情跟干旱,蝗虫都没有关系,只是缺少了耕作的青壮,使得粮产大幅度下降,而邯郸又要求他们缴纳更多的粮食,要送往战场,他们就连自己用的粮食都没有了,哪里还有缴纳的粮食呢?他们这次就是要去邯郸,请求免除缴纳的粮食,还希望邯郸能够救济各地,以免更多的人饿死。
  赵括沉默不语,他心里自然知道,他们这都是无用功,耕作的人都在前线,他们需要粮食,而耕地需要他们,这是一个无比恶劣的循环,邯郸如今也隐约有些支撑不住,只能不断的从民间征粮赋,又怎么能救济各地的百姓呢?赵括之所以想要找平原君帮忙,也是怀着能够为百姓们减少一些粮赋的想法。
  “我们听闻,秦人最害怕的就是您来担任赵国的将军,为什么上君还是不用您来击败秦人呢?”
  有乡吏问道。
  “诸君不要担心,秦人很快就要溃败了,秦国范雎是想要偃兵的,他对秦国的将军白起也有很大的怨言,有他来帮助我们赵人,战事一定很快就能结束。”
  “若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自从发现秦人的奸细分布在赵国各个地方之后,赵括就在不断的想办法来宣传范雎与赵国的亲密关系,他隐约记得,白起最后就是因为与范雎之间的矛盾而落的被杀的下场,他想要挑起秦国内部的一些矛盾,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么做到底有没有用处,但是,这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东武城距邯郸并不近,旅途上有着李鱼与戈,赵括倒也不会太无聊,这两人都是有见识的人,每到一个地方,都能说出些关于这里的情况,以及一些趣闻,赵括听的津津有味,同时,他每到一个地方,也会登上一处高地,暗自预想着该如何在这种地形下布置兵力。
  .........
  上党郡,光狼城。
  这里从前是冯亭对抗秦军的一个重要据点,在经历了数次溃败之后,冯亭早已撤军到了长平地带,而这里也就成为了秦人的进攻的一个桥头堡,秦人的主帅王龁就是驻扎在此处。
  城内的一处小院落里,一位身材修长的儒雅文士正在看着竹简,他面相温和如玉,气质犹如齐国之内的那些学者,在他的右侧,挂着一副甲,在他的左侧,则是放着一排不同样式的长剑,墙壁上还竖着几杆矛,他认真的看着手中的竹简,时不时的点点头,脸上带着笑容,正在此时,忽有人走进了室内,朝着他俯身长拜,方才说道:
  “武安君,赵国密报。”,他将怀里的竹简缓缓放在了白起的面前。
  白起有些惊讶的拿起了那些竹简,又认真的看了起来,前来的那人恭恭敬敬的站在他的面前,丝毫不敢打扰,白起看了许久,方才咧嘴一笑,说道:“这赵括,还是有些意思的,这是要对我施反间计?让我带人去杀死范雎吗?”
  “这...白起将军的所在本来就是赵人不知道的,而范雎又曾与赵国使者独处,派他的驭者为他传递消息。范雎他本来就不是很尊重您,我听闻,他是个睚眦必报的人,或许他是真的想要勾结赵人来击败将军您呢?”
  “你放心吧。”
  “全天下....没有人能击败我。”,白起温和的笑着,很是谦逊的说道。
第三十章
一举必要多得
  “如今赵国遍地都在相传,您将白起将军的事情透露给赵括的事情,赵人多以您为心善仁义,赞不绝口...”,家臣面色古怪的说道,范雎坐在木案前,正在处理着政务,听闻家臣的汇报,忽抬起头来,眯着双眼,问道:“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赵人爱我,这有什么不对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