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之路(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630

  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一个乡镇——巴古乡,陈明亮下车之后就再也不肯往前走了。
  同行的人还劝他,“既然来了,那就深入一线嘛,不去看看山顶的贫困悬崖村,你就没来过大凉山。”
  “我就不去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不是探险家。”
  陈明亮不去,留在巴古乡里就不再走了。
  公益团队工作组的人都走了,只有陈明亮的助手留下来陪他。
  巴古乡说是乡镇,其实也就是个大村子。
  跟陈明亮家乡的那些村子也差不多。
  路边有小卖部,那就进去坐坐呗。
  里面有几个中年人在斗地主,打的10块的,还有很多人围着看。
  陈明亮一边看一边问,“你们怎么不出去打工啊,很多咱们这个年纪的人都出去搞建筑了,一年能赚不少钱呢。”
  陈明亮的长相混迹在中年群里果然没有一点点违和感。
  “不得去,不得去,还是留在家里巴适,有政府给的补贴,已经够活的了,要是家里头瓜婆娘给你生个野娃儿出来,那不是白忙活咯。”
  后来陈明亮出来,来到镇机关,一介绍是陈明亮,他们立刻表示了热烈欢迎。
  陈明亮询问工作人员,“为什么这些人不出去打工呢?”
  工作人员都是支边干部,新时代的大学生,这个配置是很奢侈的,他们也很无奈。说这里的习俗就是“喝在酒上,穿在银上,用在神上”。
  “真的不是我们不帮他们,他们自己没有要改变的意愿。”
  曾经有位过来深入调研的大领导,回去写的报告里面就有描写这里的特性,说他们是:“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得过且过的生活观、重农抑商的生产观、温饱第一的消费观、共产平均的分配观、崇拜鬼神的文化观、重义轻利的伦理观、忠守故土的乡土观和多子多福的生育观。”
  怪不得后世过来做慈善的谷歌和微软都走了。
  这些人哦,送来的果树苗当柴烧了,送来的家禽下酒吃了,送来的种子卖钱花了,这里人只要鱼,不要渔,果然足够豁达。
  反正这些跟陈明亮此行的目的并不冲突,他这次带了200多万,准备拿来捐的,现在只打算捐给学生们了。
  热心公益团体们回来了。
  有几个女孩子眼睛红红的,这里的人们生活太不容易了!每次下山就是搏命,孩子们上学都要跨过几座山,非常危险。
  “陈先生,咱们要不要给他们捐助一条上山的路呀,他们实在太难了。”有位热心志愿者在劝说陈明亮。
  “可以啊,我精神上支持你们,不过他们其实可以不去山上住的啊,也可以下来的,出去打工不比什么好。”
  “可是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的家呀?”
  “我知道,但是政府也劝说过他们,让他们下来,给他们提供安置地点,但是他们说下来就收不到捐款了,不肯来。”
  “可是孩子们是无辜的呀。”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清白的,他们平时已经实现了住校,而且他们是知道你们来了这才特意出学校跑出来迎接你们的。”
  “孩子们有没有告诉你,其实他们还有一条更缓和的路,从那里上来不用冒这个风险。”
第352章
新农场,新生活
  陈明亮从工作人员那里听来的这些话,同行的那些热心公益人士是不相信的,或者说不想相信。
  但是陈明亮信。
  人家那位工作人员是沪海人,交大毕业,过来一个贫困乡镇是为了说这些谎话的吗?他的背景就让陈明亮相信他说的是真的,那些公益人士走马观花即使是亲眼看到的也未必为真。
  “我们自己去现场看过的,而且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才上去的,如果我们不为他们做点什么,我们岂不是白来这一趟,我们不能心安。
  陈先生,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给他们捐建一条上山的路,将来做新闻报道也会好看一些。”
  还是有人坚持应该做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我不反对你们去做,大家过来都是善举,无论具体做了多少事,起码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陈明亮已经决定要把钱花在哪里了,不愿意掺和他们的那些事。
  “可是陈先生,我们力有不逮啊,您是不是可以慷慨解囊,也赞助一点呢?”果然是为了吃大户的。
  “那你们想过修一条这样的路需要多少钱吗?你们自己又筹备了多少?”
  “他们这边早有计划书的,方案做的很详细,我们看了都觉得很可行,只要四十几万就可以了。您也知道,我们过来也是拿自己的钱做善事,小门小户的,我们这边可以动用的活动资金只有8000多了,不然的话我们就不能坐飞机回去,坐火车您也知道有多难受。”这几乎就是想让陈明亮一个人全捐啊。
  “我觉得你们应该先问一问,当初做计划书的人为什么没有给他们修建这条路,为什么政府没有支持,山顶上只有十几二十户人家是吧,真要是有了40万,为什么不花钱把他们搬迁下来?”
  “我们问过了,当初做计划的人提了各种无理的要求,非要从外地叫来施工队,本地那么多闲散劳动力不去用,后来发生了冲突,修路的单位拍屁股走人了。”
  “我觉得就是我拿了钱这条路也一样修不起来,我也不准备用当地人。你们过来凉山一趟要捐多少钱我不管,哪怕只有一分钱也是做善事。
  可是我自己赚的钱,想捐在哪里也请你们不要管。我的钱只会用于捐给学校,捐给学生们,我觉得他们接受了教育,将来怀有感恩之心的可能性更大,起码不会收了我的钱还骂我人傻钱多。”
  陈明亮这几年做慈善做的多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事情都有,但是仔细比较,还是能够发现区别。
  贫穷并不可怕,懒惰才真可怕。
  真的不要说他们上山采茶多辛苦,他们找野生菌有多累,他们有时候是比较累,但是不能长久的累,今天辛苦一天,明天和后天必须休息。
  为什么在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当地的汉人也比较富裕。
  真的不是汉人有文化,是他们更勤劳,更愿意吃苦。
  出门打工,打10天零工,必定要休息二十天,把赚来的钱花完了才重新回去干活,这种生活潇洒是潇洒,怎么可能致富,靠贩D吗。
  就拿陈明亮的母亲来讲,虽然有各种不好,但是她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天都要坚持出摊,就连现在有钱了也是一样。乡亲们也不会觉得她是陈明亮的母亲就不该出来干活,就是这种坚持最为难得。
  陈明亮农场里有一对夫妻也是这样,他们和陈明亮同辈,年龄比他大一些。
  从云阳来到京城,发现除了干农场的活之外还可以蒸馒头卖馒头卖包子赚钱。
  每天干完农场的活立刻就睡觉,每天都是凌晨三点钟起床去蒸包子蒸馒头,他们哪一天不辛苦,可是他们愿意坚持。
  后来陈东方也看他们太辛苦,就不给他们安排农场的活了,让他们全职去卖包子,赚钱比农场多的多。可是他们不忘本,就是不拿工资,也天天在农场干活,说不能让村里的老少爷们戳脊梁骨。
  陈明亮捐完计划要捐的钱就回来了,回来的路上还有人抱怨没有拍摄到好的宣传素材。
  当然没有什么好素材。他们这趟公益之行其实是来旅游的,一个家庭过来一趟花费一万多,实际捐款还不到两千;陈明亮这个捐款大户就离谱了,他把钱直接放在学校里,说免除学生的学杂费,用完为止。
  很多人是不认同他的做法的,当地那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了,怎么还能读书。
  这个陈明亮也没办法,他只能帮助那些愿意改变命运的人。
  经过一番荡涤心灵之旅,回到京城,陈明亮终于内心不愧疚了,可以坦然面对那些债主施工商了。
  这才发现,他的新农场工地上监工是真的多,这里简直成了农大学生们的实习基地。
  蔬菜大棚要怎么建,水果大棚怎么建,花草大棚怎么建,滴灌管道怎么铺,同学们讨论的都很热烈。
  就连普通的民用建筑该怎么修,规范是什么,图纸上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要更改,钢筋粗细怎么测量,混凝土标号怎么检测。
  这些人果然比监理还难缠,而且精力旺盛容易较真。
  施工商天天小心翼翼的,反而不用专门去打点监理了,因为没什么用。有一点小毛病早就被同学们给查出来了。
  那些农业大棚里的秧苗能够及时的种好,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肯定不是白忙活,陈明亮指示陈东方按天给他们发工资呢,而且还管饭,工资也就比小工少一点,但是比出去发传单多多了,很多人在这里乐不思蜀了呢,大四的学生们更是吃住都在这里,晚上打牌都要在大棚里,得出的结论说是牛粪的味道要比鸡粪好闻。
  新基地这里也践行了老冠军农场一些好的做法。
  他们还在学生中开展沼气池设计大赛,获奖的学生都有一笔不小的奖金。
  而且,他们群策群力,将建筑中的卫生间巧妙的和沼气生产系统衔接起来,洗手洗脸洗澡的水是排放到生活排水管道里,卫生间的水会直接流进沼气池,里面再填充上树叶,发酵之后不但杀死虫卵,还是上好的有机肥。
  用不完的肥料还可以和土搅拌,做成花肥出售。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秋意渐浓。
  天气渐渐冷了,蔬菜大棚里的第一批小黄瓜马上就要下架了,西红柿也已经开花。
  冠军农场俱乐部重新开业就在眼前了。
  俱乐部的位置选的很好,依山傍水。
  这座山是人工堆积成的土山,旁边的水是开挖的人工湖。
  从农场经过的是有一条小河,但是为了取水方便,设计师还是把原来村庄周边几个池塘深挖,然后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人工湖。
  放满水进来,里面再撒上鸭苗鹅苗,水里撒上鱼,小河进出农场的位置都布下天罗地网,河底铺上大卵石,水很清,还能看到大鱼在水里游,那里面有些是陈明亮家里养的锦鲤,繁殖太快,他的四合院已经养不下了。
  现在整个新基地,除了一些个功能性建筑还在建设,绿化和种植区已经率先完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