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校对)第600部分在线阅读
做完这一切的时候,人们惊奇的发现,楼乐语后脑勺长长的伤口鲜血已经凝固下来。
这一幕出来,现场的人包括电视台和考古队的工作人员全都捂住了嘴。
这……太神奇了吧!
年轻男子将楼乐语交给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站起身来静静说道:“行了。等120过来。”
电视台的人弱弱的问道:“乐乐的腿还在流血,你能不能给她再用点你的……药粉?”
年轻男子瞥了这个人一眼,冷冷说道:“做梦!”
冰冷的语气让周围的人浑身一震。
旁边躺在地上的郑教授伸出颤抖的手,颤声说道:“医生,我……我的脚,我的脚断了……帮我看看吧……”
年轻男子看了看郑教授一眼,淡淡说道:“不用看,死不了。”
冷漠的样子加冷漠的语气让郑教授哭笑不得,身子扭动,这下痛得更厉害了。
两米外的坐在地上的摄像师弱弱的举起手来:“医生,我……我头晕得厉害……”
年轻男子冷冷说道:“你那是中暑。”
这句话出来,摄像师啊了一声,呆立当场。
这时候,金鱼池下面的人越围越多,里三层外三层,无数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的乱喊乱叫,现场情况接近失控。
好在110的这时候已经就位,迅速将吃瓜群众跟路人们分开,组织人手将伤者接力送上岸边,等着救护车到来,迅速拉走。
半个小时后现场终于恢复了清净,出了这么大的事,考古发掘也只能暂停下来。考古小组纷纷撤离现场。
安保人员迅速的在金鱼池的周围拉起警戒线,还在金鱼池下各个鱼窖也设置了警戒线。
在金鱼池的东南北三个方向,还布置了人手看护,严禁游客和路人靠近。
很多本地和国家电视台的记者正在搜寻那名脾气古怪、态度冷漠的见义勇为者。
这位见义勇为的好心人在救完人以后,就平白无故的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名字和线索。
没一阵子,记者们也纷纷感慨,各自走人。
没人会想到,那位见义勇为的年轻人这时候,正在那坍塌的鱼窖之下静静的闭目养神。
不用说,这个脾气古怪的年轻人就是金锋了。
趁着刚才现场混乱无比的时候,金锋悄然倒退,一步踏进坍塌的鱼窖之内,就地隐匿起来。
等到现场被封锁,四周再听不到一点声音的时候,金锋猛然睁开眼睛。
手里拿着的是一组探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洛阳铲。
这是摸金狗们盗墓的必备大杀器,上个世纪初有盗墓之王李鸭子发明,铁匠陈印娃打造。
北邙山上埋的万千帝陵们十墓九空,大部分全拜洛阳铲所赐。
后来有著名的考古学家将洛阳铲发扬光大,现在已经成为了每一位考古工作者们的必备的考古工具。
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这位考古学家姓夏,名鼎!
自己来北京城并没有配置工具,顺手牵了考古队的探杆。
等待周围没有任何声响,金锋开始了行动。
拿着探杆在鱼窖里四下敲敲,根据回音的不同很快确定了方位,用探杆戳起西方这一块地方的泥土。
上面几个方向都有安保人员看守,所以金锋的动作很轻。这里是地下鱼窖,回音会很大,被人发现了,那就万事休矣。
探杆插进去戳了两下,带出一些泥土,已经湿透。
连续两次之后,金锋猛力一顿,探杆轻而易举一没到底。
瞬间,一股污浊的淡水冲流出来,顷刻间就把鱼窖底部淹没。
淡水散发着浓浓腐臭的味道,也不知道积攒了多少年。
继续再扩大洞口,等到鱼窖的水淹没了自己的腰部,等到水淌完毕,一个黑黑的黑洞张着狰狞的大嘴露了出来。
虽然是六月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黑洞里传来阴风阵阵,森然恐怖。
静静的等待,让黑洞里的空气与外面的空气对流,两个小时后,金锋取下两个包包,拎在手里,没有任何犹豫,俯身钻了进去。
金锋知道,这鱼窖里面,是一条密道。
在修建金鱼池的时候,这里的十几个鱼窖窖窖相连,也算是金鱼池的一绝。
第451章
乾隆御制
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英国跟法国洗劫并烧毁了圆明园,但还有大部分的建筑没有遭到毁坏。
随后的几十年时间清朝政府陆续修缮了这些地方,其中就包括这座金鱼池。
到了慈禧那会的时候,光绪搞变法被慈禧阻挠,大臣荣禄提出要废了光绪,让老佛爷继续垂帘听政。
光绪听说以后很惊恐,叫谭词同去找袁世凯,让袁世凯起兵干掉荣禄,立不世之大功。
袁世凯这老贼表面上一口答应,慷慨陈词。
“如皇上在我军营里,令我下手,那么,杀一荣禄如杀一狗耳!”
不过谭词同刚走,袁世凯转过背就把戊戌六君子给卖了。
慈禧肯定不会放过光绪帝,于是就把光绪软禁起来。
当时有几个地方供慈禧选择,第一就是这圆明园。
第二则是瀛台。也就是那座小孤岛。
第三,则是玉澜堂。
当时金鱼池的鱼窖是连通的,还有一条密道通往隔壁的蓬莱瑶台,为了防止光绪逃跑,于是荣禄就下令将鱼窖全部封死。
满清灭亡以后,圆明园被废弃,成为了各个新晋贵胄们的香饽饽,缺什么材料只管来拉就是。
时间推移,到现如今,这个秘密知道的人已经全部死绝。
金锋原本也没想过会来这里,因为这里是景区,随时随地都有人守着的。
不过,这一次的发掘和意外,给金锋创造了这个机会。
不利用这个机会,天理难容。
进了密道以后,小小的密道一下子变得大了起来,足有一米五高、一米宽的密道阴森而恐怖,冷风阵阵,寒冷刺骨。
密道的周围砌的青砖还渗着层层的水雾,脚下有些积水,最深的地方都能浸过脚背。
越往深处走,身后的出口变得越来小,渐渐成了一个西瓜大的光点。
外面是高达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里面却是冷如初冬,越往里走,愈发的寒冷。
这条密道,已经整整尘封了一百五十年,今天是第一次打开。
密道的长度并不长,也就二三百米,走到尽头,再回头望的时候,出口的洞口已经变成了蚂蚁一般大小。
尽头之处是一道不过一米宽的木门,年深日久,木门大部分已经腐烂,还能看见上面的一些残留的朱漆。
透过腐烂歪倒的木门,手机照明下,木门之后一片漆黑。
轻轻踢开木门,拿着手机慢慢走进这个未知的场所。
眼前是一间面积并不大的房间,不过二三十平米,高也不过两米,显得很压抑。
房间的另外一边,也有一道木门,是通往蓬莱瑶台的。
1860年,在八国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之后的没多久,额尔金又下令放火,驻守在圆明园的数千名太监宫女侍卫和杂役被烧死打死五百多个。
当时建造圆明园的杂役和工人们就跑进这条通道里面避难,逃过了那场劫难。
打着手机走了几步,房间里的一切东西一目了然。
几个角落里就只有几个普普通通的青花、粉彩和珐琅彩的瓶子,再无其他有任何东西。
金锋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