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清华(重生之我是慈禧)(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543

  “没有关系,约翰,我们托利党在下议院占的席位不在少数,还有,查尔斯的军火生意,很多人都眼红呢。”
  “好的,首相大人。”
  1857年9月(咸丰七年),巴麦尊解散下议院,下议院改选之后巴麦尊派别获得了下议院的多数议席,通过侵华战争的提案,并派出一支侵华军前往中国。
  第七区的一个伯爵府邸里,几个辉格党的中坚力量正在茶室里喝茶下午茶,佣人们送上了中国产瓷器盛的红茶和精致的糕点之后,屈膝行礼退下,几个人抽着雪茄默不作声,一个小个子穿着天鹅绒马甲满脸精明的五十多岁男子东看西看,见没人说话,忍不住就开口了。
  “查尔斯,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该死的强硬派!巴麦尊那个小子改选了下议院,现在咱们不能阻止他要向中国动武了!”这个人是全英第二大的火药供应商,向来都是和查尔斯同穿一条裤子的。
  查尔斯抽完了烟斗里的烟,朝着酸枝木的桌角敲了敲,“没错,这眼下对我们的确是一个大难题,无法在下议院阻止巴麦尊,那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意马上就要泡汤了。”
  “现在外面对巴麦尊在下议院演讲时候说的那句话评价很高,你知道的,查尔斯,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小个子男子夸张地用咏叹调的方式复读了一遍巴麦尊的名言,“听听,多么直白赤裸裸的话语啊!泰晤士报在头版头条用巨大的黑体字重重地写了一遍,好像谁还不知道是巴麦尊说似的!”
  “前一段时间巴麦尊围攻广州的时候,在宁波的那个中国皇帝后妃的父亲,对,就是那个穆大人,已经婉转地通过我在远东的代理人,表达出对于大英帝国军事政策的极度不满,上帝啊,要知道我们永远找不到比中国人更好的买家了,要知道中国人和我们的武器差距不止一个世纪!他们从来不计较价钱,给钱也痛快的很,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源源不断地大量提供武器和火药以用来镇压他们国家内的叛乱!”这可是典型的人傻钱多。
  “你说的对,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无法阻止巴麦尊了,保罗。”另外一个听了半天的白发男子无奈地摊手说道。现在的下议院和内阁里,纺织业、鸦片种植业的势力非常强大,军火业现在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巴麦尊把我们的生意搅黄。”查尔斯慢吞吞地说道,用火柴又燃起了烟草,整张脸隐隐约约地隐藏在烟雾之后,“现在我们首先要征得宁波那个大人以及他身后更有权势的人谅解,保罗,你在宁波的那个人靠得住吗?”
  “放心吧,查尔斯,从他爷爷开始就在我家为我们家族服务,靠得住。”小个子的保罗打了响指。
  “好,那就用你在他手里的印章,别告诉我你没有,写给那个大人一封信,告诉我们对于英国政府发动毫无道义战争的立场和企图改变却无能为力的无奈,还有。”查尔斯环视众人,微微笑,“我们和中国做生意的想法一成不变。”
  “查尔斯,这可不太好,巴麦尊已经在下议院警告过我们了,不能再卖火器给中国人。”
  “‘这会造成我们国家英勇士兵无谓的伤亡~’这是巴麦尊改组了下议院之后在哪里得意洋洋说的原话。”保罗摊手,“真看不惯他那副做作样子!”
  “当然,大英帝国的利益也需要我们的维护。”查尔斯圆滑地打着官腔,“但是国家的利益当然也不能侵害到我们每个公民的权益,所以我们要在中间找一个平衡点,平衡点那就是,我们只要不卖大炮这些重型武器给中国人就好了,甚至还可以让中国人出具一份证明书,证明他们购买这些火枪是为了平叛,而不会使用到和大英帝国的战争上。”
  大家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查尔斯你的主意太棒了。”到时候只要白花花的银子赚进来,还管卖出去的火枪是拿来做什么用的。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已经在枫丹白露颁布了命令,说要和英国一起惩罚中国。”商议好了自己的生意,大家开始闲谈起这场迫在眉睫的战争起来。
  “我亲爱的斯密斯,别管他们了,我们甚至还不如法国佬,法国佬可是为了圣,战!为了宗教发动战争,那里像我们的巴麦尊首相大人,为了鸦片生意的扩大和合法化发动一场万里之外的战争呢!”第二次鸦片战争之中,法国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发动这场战争,法国国内对于西林教案十分的不满,群情汹涌,一致要求对中国发动战争。
  “其实作为军火商来说,我们希望战争越多越好。”查尔斯耸肩,“不过现在作为荣耀的英国公民,我们还是预祝英勇无敌的大英舰队旗开得胜吧!”众人言不由衷地举起骨瓷的茶杯,纷纷碰杯,言辞闪烁地举杯祝愿起来。
第129章
战争爆发(一)
  郭嵩焘拿着水晶酒杯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清脆地碰了杯子,“郭大人请用。”巴夏礼操着一口纯正的伦敦腔,举杯示意,边上的通译连忙翻译,“这是英国最好的威士忌,出自威尔士地区,那是我们国家储君的封地,用最好的小麦酿制的,请大人试试看味道。”
  郭嵩焘饮了一口琥珀色的威士忌,微微点头,对着威士忌的味道不置可否,瞧了瞧停泊在广州湾的英军舰队,郭嵩焘连忙开口,在广州城外,边上就是英夷的舰队,郭嵩焘总是觉得心惊肉跳的。
  “领事大人,酒确实不错,不过本官还是要提醒领事大人一点,领事大人去年派舰队围攻广州城,是一件非常不礼貌,并且侵害了中国主权的行为,我对此表示十分的不满。”
  巴夏礼品了口威士忌,傲慢地抬头看了看天气,十月份的广州城已经有些台风要来的迹象了,东边吹来的海风带着潮湿的水汽,巴夏礼胸前原本铮亮的金制勋章蒙上了一层水汽,巴夏礼拂去了水汽,不回答郭嵩焘抛出的问题,环视四周,“郭大人,可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我自然知道,这里是虎门。”
  “当然,这里是虎门。”巴夏礼准确地发出了虎门的发音,他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就呆在中国,更是亲眼见证了《南京条约》的签订,不过巴夏礼认为中国话这种蹩脚的语言,在外交事务之中出现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巴夏礼继续用英语自顾自地说下去,“十多年前,你们国家的广东广西总督林就是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销烟活动,二十多天里面,销毁了118万千克的鸦片,那时候的英国驻广州领事在自己的日记中是这样写着的,郭大人我可以读一段给你听听:‘一群民工先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水中,接着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池。等烟土泡透了,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向上蒸腾……’这种行为对我们的商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巴夏礼瞥了神色复杂的郭嵩焘一眼,“我们国家对中国进行了惩罚,现在也是一样,因为《南京条约》里规定的英国人可以进入广州城,到现在,这个条款还没有达成,所以我才自己率领着舰队开入广州湾,自己来进入广州城!”
  “更何况出现了亚罗号这样的极为影响中英两国关系的事情。”巴夏礼喝完了杯中的威士忌,“我不得不承认,我们两国马上就要处于战争状态了。”
  郭嵩焘大拇指上的汉玉扳指用力的硌住了掌心,对于巴夏礼蛮横的言语,眼下除了强自忍耐没有别的办法,想到皇后临行前的叮嘱,郭嵩焘强笑说道,“巴大人,对于亚罗号事件在下十分的抱歉,相关船员和货主的损失,我已经向总督大人汇报过了,总督大人已经给出了承诺,在十天之内全部交付,并。”郭嵩焘微微低头表示歉意,“并会表示书面道歉。”
  这是郭嵩焘从叶名琛那里游说再三才艰难争取来的,“大帅,为国而已,何须保全自身,在京中的殿阁大臣们得知下官要南下就任广州,处理洋人之事,纷纷耳提面命,不得失了天朝上国的身份,洋夷而已!可这洋人的枪炮船舰实在厉害,北京城之中的人那里知道,咱们若不是委曲求全,怎么能办好差事,给京师拖延到足够的时间来平定长毛逆贼?”
  郭嵩焘也将京中广为流传的小道消息细细地说给这天南封疆大吏听,“大帅可知最近京中大家都在传言什么?说这江宁城中发逆内讧,乃是皇后娘娘出的主意,皇后娘娘亲自写了诏书去江宁,说是愿意和杨秀清分江而治,这才引得洪逆在江宁城中杀心顿起,长江都染成了红色,皇后贵为天下之母,都不惜骂名,而撰写国书,只为削弱发逆,大帅身为封疆首臣,又何须如此薄薄声誉呢?全力周全好此事才是最要紧!”
  听完了郭嵩焘的话,巴夏礼冷冷一笑,像着自己在广州城外瞧见当地人在吃蛇羹时的表情,隐约有些恶心,又似乎有些不屑,“就这些丝毫没有诚意的动作吗?郭大人,那么,在我们进入广州城这个问题上,叶总督是什么意思呢?”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三元里抗击英军的活动之后,广东的排外现象非常严重,外国人(主要是英国人)外出游玩时经常会被乡民出其不意的杀害。鸦片战争后的两广总督是主持过中英和谈的耆英,他对于仇杀洋人事件持坚决镇压态度、绝不宽容、杀人偿命,因为如此不加限制的发展下去肯定又会挑起新的中英矛盾。
  为了缓和紧张的中外关系,时任两广总督耆英颇费一番心血,他绞尽脑汁,曾主动提出收养第一任港督璞查鼎的儿子为“义子”;或者很高兴的与璞查鼎互换老婆的照片或画;在送别璞总督的那封信中依依惜别之情如同伉俪情深的小两口,用极为肉麻的言语“……将来人们会说我们身虽为二,心实为一……分袂在即,不知何年何地能再觑而快晤,言念及此,令人酸恻”。
  虽然耆英比较理性的维护着脆弱的中英关系,但在普通民众和士大夫看来耆英是“洋奴”,我们应该官民一致、强硬对外,怎么可以压迫国民以顺夷情呢?所以当时广东人对他攻击的非常厉害,非要他将洋人赶出去不可。
  1846年迫于英国压力,耆英同意英国入城的要求。当时他派广州知府刘浔前去和英国人密商入城日期,结果当刘浔从英船回来之后,数千群众冲进知府衙门烧毁他的朝珠、公服,吓得他从后院跳墙逃命。当时民众的爱国排外情绪可见一番。
  1847年英国人兵临城下要以武力手段强行入城,耆英迫不得已准许他们两年后入城,希望两年之后双方的矛盾或许能够得到缓解,入城也就不成问题了(看来这位耆英大人还是颇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嘛)。但是还没等到两年后兑现承诺,耆英就由于饱受各方面(包括朝廷大员)的攻击,在广东的处境一天比一天艰难,于是道光帝就调他入京,升广东巡抚徐广缙为两广总督。
  道光帝给继任两广总督徐广缙的上谕中第一句话就是“疆寄重在安民,民心不失则外侮可弭”,当徐广缙写信给林则徐请教“御夷”之法时,林则徐的回答也是“民心可用”。时任广东巡抚叶名琛更是激烈的“剿夷派”,对待洋人的态度比徐广缙的态度更强硬。
  1849年耆英答应的两年期限到了,英国人根据条约要求入城,但是遭到广州人民的一致强烈反对,道光帝的态度是“只准暂入,不准常住”。徐广缙经过再三斟酌,最后还是决定顺应民意采取抵制态度,组织民众进行抵抗,而叶名琛则自始至终都是坚决的抵抗派,一直都坚决反对英国人入城。
  广东官绅、民众团结一致,最终取得反对英国人入城的胜利。当徐广缙把这个喜讯上奏给道光帝后,道光帝非常高兴,他说忍辱负重近十年,如今外交上取得胜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了奖励徐、叶二人的功绩,道光帝封徐广缙为子爵,世袭双眼花翎;封叶名琛为男爵,世袭花翎;同时还特降旨表彰广州百姓的英勇行为。
  拒绝英国外交人员进入广州城这是叶名琛借此深得帝心并且借此得封男爵的政治资本,就算郭嵩焘也不敢直接提及此事,但凡稍微有些涉及英人入城之事,都被叶名琛悄然转开话题,郭嵩焘苦笑地回答巴夏礼抛出的问题:“巴夏礼先生,这个问题,目前还是不行。”看到巴夏礼听见通译的传话,马上变了脸色,郭嵩焘连忙继续解释,“不过总督大人愿意在换约的基础上商谈这个问题,一定会给贵国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换约?不不不,郭大人,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换约了,鉴于你们总督对于我们英国人的不屑和傲慢态度,作为英国政府在广州的全权代表,我将不会再和你们中国广州地方政府接触。”边上一个褐色头发穿着马甲和灯笼袖的年轻英国人过来在巴夏礼的耳边急急地说了几声,那个中国的通译听到了只言片语,立刻变了颜色,豆大的汗珠在脸上滚了下来,巴夏礼听完了那个人的禀告,右边的眉毛微微一挑,满脸络腮胡得意地舞动了起来,巴夏礼双眼看天,用手一指那个紧张的通译,又用英语说了一长段的话,示意那个通译翻译给不知所以的郭嵩焘听,那个通译听到巴夏礼的话语,如丧考妣,过了片刻才颤抖地发青的嘴唇哆哆嗦嗦对着郭嵩焘听:
  “奉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陛下之命,自即日起,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对大清国展开、展开……”
  “展开什么!”郭嵩焘不耐烦地问道。
  “展开,全方位的、武力进攻。”那个通译强撑着说完巴夏礼对广州地方政府的通牒,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惧意,瘫倒在了沙滩上。
  巴夏礼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郭嵩焘,确信他已经听到了自己转述大英帝国舰队的公告,不屑地转身离开,离开了这个改变了中国一百多年国家命运,辉煌和屈辱交织的沙滩地。
  ……
  长春园不是对圆明园的简单扩展和内部增建,而是在圆明园东侧另辟一所面积约一千亩的新园。与圆明园本园不同的是,长春园是一个事前精心规划设计的作品,是乾隆皇帝御制的园林杰作。《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完成之后,乾隆皇帝的建筑热情暂时消歇。不过,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造园热情再次勃发。这一回,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说法,他是要给自己兴建一座退位后宴居的所在,尽管这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因此之故,颐养和休闲就成了长春园最大的主题。
  跟圆明园本园相比,长春园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景园,水面面积占到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二,水域的宽度大约都在一二百米之间,适足观赏远近周遭的景物。在整体布局上,长春园也更为合理,用来分割水面的洲、桥、岛、堤错落有致,安排停匀,杏贞来游览过长春园之后,啧啧称奇,套用一句现代的流行语:“处处显示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和情怀。
  长春园西洋楼观水法巴洛克石门长春园的北部是著名的西洋楼,是一组欧式宫苑建筑群,设计者是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蒋友仁等人。这是中国的皇家宫苑中第一次大规模仿建的西洋建筑和园林,算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包括六组西洋式建筑、三组喷泉和无数庭院小品。整个景区呈东西轴线布局,自东向西依次有线法墙、方河、线法山、远瀛观(中轴)、海晏堂、方外观、谐奇趣、养雀笼、蓄水楼、万花阵和大水法、观水法等喷泉。它的建筑、环境和式样采用了巴洛克式风格,而装饰细节上则有具有东方的神韵。杏贞向来对西方的建筑不甚感兴趣,只是绕到海晏堂前面,好奇地打量了一次那十二个时候被英法联军抢走的生肖头像,每个都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毛发毕现(对了,这个也是郎世宁设计的),如果现在能像后世那样一个头像卖几千万欧元,那自己一定怂恿咸丰皇帝卖掉换军饷吗,放在这里又不是很好看,写实主义嘛,大家都知道的。
第130章
战争爆发(二)
  九月夏末的时节,咸丰皇帝和杏贞在大水法的前头葡萄架下打围棋,大水法在远瀛观前平台之南,北为西洋式石龛,石龛紧靠远瀛观平台,正中有铜雕西洋式狮子头,口中喷水,落入下面的半圆形七级水台,七层水台亦层层喷水,落入池旁两岸泄水沟。水池为半圆海棠形,左右岸上,泄水沟尽头各有翻尾石鱼一座,池中左右亦有石鱼各一。西洋牌坊来水自泄水沟自上鱼口中流出,落入下鱼口中,复将水势激回,反射喷入池中。池正中有一铜鹿,南向似跑,其角分为八杈,由各角尖上喷水八道。鹿东西各有铜猎犬五只,水由口喷出,射向铜鹿。池沿岸用白玉石精雕花纹,安放带座石花盆,内植三层线法松,此喷泉俗称十犬喷鹿。水池东西石鱼北侧,又有翻尾大海猪各一,水自口中喷出,射出三丈余。大水池外,东西各有十三层方形喷水塔一座,塔在水池中,池底有大喷水管八根,塔身上有小喷水管八十根,水射高六尺。塔顶有铜蒺藜十六角,喷水十六道,落入池中。这也是万能的郎世宁设计的,号称当时世界上三大喷水景观之一。
  葡萄滕下凉风习习,不远处的大水法喷出的水汽弥漫,正是避暑的好地方,素来怕热的皇后也颇为中意此地,杏贞下了一个黑子,笑着对咸丰皇帝说道,“皇上,您再不救,我可要吃掉这个角了。”
  咸丰哈哈一笑,“皇后,朕岂能让你吃掉这个角。”在腹心之地下了一个白子,“看朕这一步,如何?”
  杏贞顿时抓耳挠腮起来,心里不由哀叹,自己的棋力果然不如咸丰,咸丰看到杏贞的囧样,不由得开口调笑,“皇后,这下难住你了吧。嘿嘿”拿起手边的香糯解暑饮喝了一口。
  远处一个小太监急急地捧着一叠折子,绕过了大水法,走过汉白玉铺就的西洋式石龛前,帆儿眼尖,瞧见了远远赶来的小太监,瞧见帝后正高兴,连忙上前想拦住那个太监,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只见那个小太监满头大汗,走到咸丰皇帝坐的葡萄架下,一下子跪在了修剪整齐的草坪上。
  “启奏皇上,八百里告急文书。”
  咸丰皇帝正欲下子的手悬在了半空中,原本极好的心情被扫的不知所踪,皇帝冷哼一声,对着杏贞说道,“瞧瞧?真是没有片刻可以清闲!”丢下了手里的棋子,帆儿连忙上前接过那个小太监手里的文书交给了皇帝,咸丰皇帝看完了折子,脸色一下子变白了起来,怔怔的不说话。
  杏贞瞧着皇帝的脸色,再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小太监,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开口问道:“皇上,怎么了?”
  “英法联军向大清宣战了。”咸丰皇帝呆滞地说完这句话,突然恼怒了起来,把折子往棋盘上狠狠一摔,几颗和田玉仔细打磨成的棋子跌落在地上,“无用的叶名琛!”
  杏贞刷的站了起来,也是惊愕莫名,“不是叫叶名琛曲意和洋人打交道,怎么会如此!”怎么会拖时间都拖不住,真是糊涂蛋一个!我不是也提醒过郭嵩焘了吗,拖,一定要拖时间!
  “西林教案和亚罗号船事件之后,洋人越发趾高气扬了起来。”皇帝闭上了眼睛,一脸灰败之色,“江南发逆未平,这洋人又想骑在咱们头上撒野了!”
  “广州兵力如何?”杏贞连忙问,挥手叫安茜帆儿收拾起围棋,“若是准备妥当,能抵挡一番也是好的。”
  咸丰摇了摇头,“怕是不能够,咸丰四年广州红兵作乱,二十多万人包围广州,此后两广境内的绿营八旗全部用来平叛,再也调不出什么兵丁镇守广州抗击洋人了。”
  “那团练呢?”杏贞追问。
  皇帝越发苦笑了起来,“朕那里得知两广还需团练!办起来的团练都没拨付军饷,军饷都一股脑的到两江去平定发逆了,眼下团练怕是都散了。”
  “预备皇上的大衣裳,叫起吧。”杏贞吩咐杨庆喜,转过来又和皇帝说道,“皇上,估摸着这时候军机们都到了,还是去勤政殿商议吧。”又安慰皇帝道,“皇上且放宽心,先帝爷时候英军入侵广州,在三元里被当地乡勇阻击,吃了不小的亏,之后英人想入广州城,广州民宗十余万人列珠江两岸誓与英军决一死战,坚决拒绝英军入城,最终,英军摄于声势不敢入城,民心可用,无需畏惧洋人。”这也就是叶名琛这个糊涂蛋能得封男爵的资本,不靠着军力而靠着人心来博得了一个爵位,叶名琛故此对外越来越强硬,过分而又无知的强硬,没有丝毫仰仗的强硬。
  “唔,皇后总能宽慰朕。”皇帝脸上的忧色少了一下,站了起来,“朕先去勤政殿,皇后你过会子也过来。”
  “是,恭送皇上。”杏贞屈膝行礼,含笑地低头送走皇帝,抬起来,脸上的笑意一扫而空,肃穆了起来。
  边上的宫人不敢说话,只有帆儿不管不顾,上前把地上的棋子捡了起来,递给了杏贞,“娘娘,这棋子儿碎掉了呢。”
  杏贞低头一看,温润的白玉棋子碎掉了小半个,凌厉的伤口提醒着杏贞玉石虽然美丽,但是毕竟是不经摔的。
  “碎就碎了。”杏贞接过了那颗残缺的棋子,放在太阳底下细细打量,半晌没说话,手里剩下的半颗棋子里面也是裂痕纵横交错,“这种漂亮却没什么抗击打力的东西,碎了那就碎了吧。”
  杏贞丢下棋子,原本被坏消息震惊的心情随着旗子抛在了地上,摇摇头,让自己的精神振作了起来,“走,先回寝殿再去勤政殿,小安子。”杏贞吩咐安德海,安德海上前一步听命,“你出园子,去承恩公府看看,有没有什么信件,都给本宫拿回来。”就不相信自己留了这么多后手,一个都用不上!
  “喳!”
  十一月,虽然已经是冬季,但是广州湾依然是波涛汹涌,水汽弥漫,巴夏礼在英军的旗舰上用望远镜仔细地看着屹立在珠江边的广州雄城,他要亲眼看军舰上第一发大炮射到广州城的城头上。
  英军舰队的船舷上,乌黑的大炮对准了广州城,一个留着八字胡的火炮兵,用火把点燃了火炮上的引线,引线冒着火星嘶嘶作响,轰的一声,炮口冒出一阵白烟,一个巨大的火花在广州城上炸起,炮声震动地巴夏礼脚下的船舰都抖了几次,“啧啧啧。”巴夏礼眯着眼睛打量着砖块火花四溅的广州城,“多么美的烟火,这让我想起了女王陛下登基时候放的烟火,和伯,你知道吗,那时候最贵的烟火还是出自我们现在炮击的这个地方,中国,英国最好的烟火匠人都比不上中国一个小小作坊的学徒工。”巴夏礼放下了望远镜,满意地看着英法联合舰队的火炮雨点般地倾泻在广州城上,对着英军舰队司令和伯说道,“可笑的中国人,我们拿火药来做子药和枪炮,他们用火药来做烟火,所以,当我们用火药来攻打这个发明了火药的古老腐朽的东方国度,和伯,你说,想想看,是不是特别的喜悦呢?”
  “巴夏礼先生,你说的很对,想到学生打败了老师,在下的确是喜悦无比。”和伯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红头发中年男子,据他自己介绍,红头发是源自自己的曾祖父,一个维京海盗,时代流传的海盗血液让自己在英国皇家海军里面如鱼得水,虽然彪悍,但是和伯并不糊涂,附和了巴夏礼的言语之后,和伯又转了话题,说了自己另外一个担心的事情来,“巴夏礼先生,我听说中国前一个皇帝的时候,我们大英帝国也想进入广州城,可是那时候中国人都站在珠江边上抗议我们,因此我们打消了进城的计划,可是为什么这次我们进攻广州城,怎么没看见激动的中国人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5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