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清华(重生之我是慈禧)(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543

  “哦。”张佩纶恍然大悟,那一夜有一位带着兜帽的人前来劝阻,只是载漪正在兴头上,不肯听劝,“原来是承恩公当面,下官没认出来,着实对不住。”
  桂祥微微一笑,伸手示意两人同请前去,春日阳光正好,宫墙之中的粉色桃花,悄悄的从碧瓦之中探头出来,两个人慢慢前行,“不过你这谢我到底还是要生受了。”桂祥笑道,“若不是我请了西天佛祖来,只怕那孙猴儿还要大闹特闹呢。”
  “是。”张佩纶这才明白为何那一夜突然之间为何有恭亲王的那管家前来解围,据他所知,梅亭居和恭亲王府是没有任何往来的,可那总管会来解围,原来这是桂祥的功劳。
  张佩纶又拱手致谢,不过他是知道桂祥似乎和恭亲王府不对路,可如何又有联系,恭亲王会出面,这就很奇怪了,不过这事儿,不好直接问,既然桂祥如此说,想必是有所求,张佩纶已经做好让出什么的准备了。
  没曾想桂祥也只是这么一说,末了两个人在养心门前分开,桂祥都没说什么,只是在最后别有意味的说了一番话,“幼樵你前往天津,虽然只是在海河边当差,兵备道的职位,管着朝鲜和东北三省还有北洋水师的后勤粮草,十分重要,凡事还是要小心着些,若是一不小心被小人暗算了,这可就是难为了,幼樵是知道的,如今也不是什么太平盛世,要注意的事儿,可实在太多了。”
  张佩纶有些不以为然,他这个时候正是春风得意,哪里听得进去这样的话,一心念念的就是想着如何去大展拳脚,而不是在这里听什么说教,不过碍于桂祥的解救之恩,也只好唯唯诺诺,桂祥何等人物,早就看穿了张佩纶,微微一笑,也不多说什么,就在养心门前头,两人分开,张佩纶进了养心殿,而桂祥自由自在的走过乾清门,走到了景仁宫。
  进了景仁门,皇后恰好有空,于是连忙请桂祥进来,桂祥进殿鞠躬行礼,“给娘娘请安。”
  皇后点点头,“阿玛坐吧。”她吩咐宫女端一把凳子来,“今个瞧到你的脸色还好。”她打量了一下桂祥的脸,“调理了几年,阿玛的身子也算是恢复了。”
  “那都是娘娘洪福庇佑。”
  皇后微微一笑,“静雅已经十七岁了,阿玛老是说要让我来主持她的婚事,皇上最近的日子忙的很,也不想说要八旗选秀,若是选秀,指一位贝勒贝子什么的,倒也合适,只是比不上皇太后厉害,昔日把姨妈指给醇王爷那样的位份了。”静雅就是静芬的妹妹,桂祥的第三个女儿。
  桂祥听着不说话,“皇上不选秀,那倒也罢了,那就只能是让皇上特意给静雅指婚了,皇上看中了朝鲜世子,想把他留下来,我已经请旨,让静雅指给朝鲜世子。”
  桂祥身子微微一震,这个人选,看上去是最好的人选,国内如今除了几个铁帽子王外,都是要递减袭爵的,如今可能是贝子,可没几年,估计就掉到国公去了,而朝鲜国世子,是万世不变的国王,也是万世不变的王爵,凭借静雅,皇太后侄女,皇帝表妹,皇后亲妹的身份,到了朝鲜,那是绝不会受任何委屈的。
  “世子奴才也瞧过,很是不错,一表人才。”当然唯一的美中不足,可能就是眼睛小了些,“只不过,如今朝鲜的局势混乱不堪,咱们大清国和日本人在朝鲜扳手腕子,稍有不慎,这朝鲜国的国统就怕难以保全,自然。”桂祥继续说道,“咱们大清国保全藩属之心,是绝没有二话可说的,可那个时候到底是皇太后在垂帘听政,如今皇上是什么个意思,还不知道,娘娘,若是朝鲜有了乱子,世子的位置就很尴尬,静雅嫁过去,只怕也有不测啊。”
  “无需担心。”皇后淡然笑道,“无论如何,世子到底是世子,国内有人说撤了朝鲜国,皇上是不同意的,这一点阿玛倒是可以放心,何况就算有什么危险,世子也在京中,皇上的意思,要让世子长时间的住在京师里头,世子也是这个意思,果真到了朝鲜有什么危险,那也和静雅不相干。再者说了,就算退一万步,静雅是我的妹妹,为国效力也是应该的,如今虽然不用和亲,也不用让静雅去蒙古风沙之地,只是去朝鲜赐婚而已。”
  桂祥默然无语,“这事儿,皇上已经准了,闵妃来朝,她还报着不从的想法,只可惜,这事儿,她说了不算,到底还是皇上做主。”
  “是,娘娘说的极是。”
  “我听说前些日子,张佩纶在外头闹了笑话了?”皇后颇有兴趣的问道。
  “是。”桂祥把前几日在梅亭居的事情说了说,皇后听得微微一笑,“这事儿倒是好笑,可以说给皇上听一听。”
  “却不知皇上,对着这张佩纶,是什么一个态度?”桂祥探求的问道,“折子上去,听说皇上也未曾说什么。”
  “皇上天意难测,圣心远虑,我又如何得知,只是我知道一点。”皇后笑道,“皇上暂时是不会对着日本动手的。”
  “哦,这又是为何?”桂祥奇怪地说道,“外头已经有谣言,说是我们大清国预备着先发制人,趁着日本人现如今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把日本先打垮了,这样的话,他们就再也不可能来和大清国对着干了。这不仅仅是市面上都是如此说的,就连日本人只怕也对着这个事儿,相信的很。”
  皇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鄙夷之色,“外头的谣言,什么时候真的?都是些无知之人聒噪而已,皇上对着张佩伦形象颇好,此人翰林出身,又是在越南之战中统帅广东水师,也算是有些军功在身上,何况策论、弹章都是一等一的好,皇上是喜欢文章好的人的,可没听皇上说过,觉得张佩伦此人的治术甚好,大约也只是觉得张佩伦此人是名臣,但不是能臣之类吧。”
  皇后侃侃而谈,显然皇帝和皇后平日,绝不会只谈什么后宫之事,皇后虽然号称不干政,但是皇帝只怕许多事儿,不仅是和皇后商量着办,更是会听从皇后的意见,“皇上的意思,难不成先卖李鸿章一个面子。”桂祥说道,“然后再动一动兵部?”
  皇后点点头,“阿玛说的不错,兵部的人,要动一动了,不仅仅是兵部,还要户部!”
  桂祥身子一震,“是啊,阎敬铭马上就到任了,论理儿,马上十年,他是不能再兼任了。”
  “就是如此。”皇后喝了一口茶,用手帕擦了擦嘴角,若无其事的开口说道,“阿玛想不想当这个户部尚书啊,您可是多年的内大臣领侍卫大臣了,又是一等承恩公,皇太后的亲弟弟,我的阿玛,天子的丈人,当一个户部尚书,想必是妥妥当当的,没人敢指摘什么。”
  皇后显然说话是有了些分量,桂祥不免有些唏嘘,三年之后,皇后已经成功的在宫内站住了脚跟,并且还试图通过皇帝影响外朝,这样的情况,和慈禧太后昔年何其之像也,桂祥十分惊讶,今个入宫,并不是为了跑官要官,可皇后突然如此说,他思索了一番,“皇上怕是另外有安排,地官这个位置,奴才怕是做不得。”
  “哦?”皇后笑道,“阿玛何以见得?”
  “户部尚书要最贴心的人物,之前文宗皇帝的肃顺,恭亲王的宝鋆,皇太后的阎敬铭,这都是最要紧的位置,给最要紧的人,等闲人是不可能安排的,翁同龢昔日当户部尚书,没几日就被老佛爷借故给刷下来了,还一体退出军机,丢了大脸面。奴才是皇上的丈人不假,可最要紧的还是太后的亲弟,户部尚书如此重要,既然圣上想要换阎敬铭,自然,就不会让太后的人继续当这个尚书,奴才身份多重,这个不假。”
第946章
东华之门(二)
  桂祥门清,知道自己的身份复杂,虽然行内之人都知道桂祥此人,大约还是和着自己的女儿更亲近,自然而然,应该是更贴近皇帝,可外头的人,大部分怕是没分的如此清楚,若是皇帝还是让桂祥当这个户部尚书,只怕是外头的大家伙都会以为,户部还是牢牢的把握在皇太后的手里。
  为了防止混淆视听,还是就此算了,何况桂祥也不愿意当户部尚书,“奴才自从戒了大烟,身子稍微好了些,可到底是不成的,若是当着户部尚书,当不好差事,坏了万岁爷的大事儿,就不好了。”
  皇后点点头,“阿玛这么说,也有你的道理。”她把手放在边上的靠垫上,“内大臣的事儿,若是要办,也可以办一点,内务府那边。”她的眼神闪烁了一番,“您还是要多帮一帮,安德海对着我颇好,可到底,还是不听我的。自然,我也不是容不下他,可凡事儿都要请过太后,时间久了,太后倒是觉得我太无能了些,其实也不是我想如此,安德海管着钱袋子,若是要用钱,还是要请太后的懿旨办才是。”
  “是,内务府的事儿,我自然是会帮衬着的,安德海此人昔日受了难故此,只对着皇太后十分忠心,这倒也没什么,有人管着银子,没银子,一概怪不到娘娘头上,不过户部尚书的位置,奴才还要多问几句,娘娘以为。”桂祥说道,“皇上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换?”
  “外头的事儿我是不知道的。”皇后叹了一口气,“我也劝过皇上,不要这么急,阎敬铭的性子,阿玛也是了解,对事儿不对人,也算不得是皇太后的心腹,昔日还硬邦邦的在御前说,没钱,不愿意建万国宫,差点就叫皇太后下不来台,阎敬铭管着钱财很是不错,既然如此,再让他当着也不打紧,可我劝了皇上,皇上……似乎有了决断,不愿意听,我也就不能多说什么了。”
  “这些日子有人在鼓动,要拆分户部,娘娘这事儿,您知道吗?”
  “也只是鼓动而已,算不得什么,只不过是想让阎敬铭走开罢了。”皇后说道,“户部职权,银子收的越来越多,又掌管了那么多的银行,金山银山都真真不算什么,所以户部现在,现在是越来越大,阎敬铭也是。”她无奈地说道,“在御前屡次出言无状,经验他自然是够多了,可也不应该屡次对着皇上不敬,皇上又不是昔日吴下阿蒙,亲政也三年了,多少大事料理下来,都是有自己个的主见了,阎敬铭还拿着老一套来对付着,皇上私下和我说过好几次了,对着阎敬铭实在是可恼,只是阎敬铭功勋甚著,皇上顾忌着老臣的面子,故此容忍至今,拆分的事儿,就是这个愿意。”皇后眼神一闪,若无其事地说道,“我原本属意阿玛来当这个户部尚书,皇上虽然心里有人选了,可到底,我把这利弊都分清楚了,他也不会不准的,既然阿玛不愿意,也就罢了。”
  皇后不知道为何,这事儿,也只是似乎提一提,并没有独断的意思,比如静雅的婚事,她就没有让桂祥决定什么,听到皇后如此说,桂祥似乎明白了什么,“哦?皇上看中了哪一位?”
  皇后闭上了眼,“王恺运。”
  “王恺运?”桂祥听着大为惊讶,又突然笑了起来,“皇上选来选去,这岂不又是皇太后的人?”
  “哎,满朝的洋务之人。”皇后似乎也很无奈,“都是皇太后提拔起来的,这是谁都越不过的。”
  “还有一些人,和皇太后关系不大。”桂祥笑道,“娘娘是知道的。”
  “阿玛说的是宗室和清流吗?”
  “是。”
  “宗室能干的不多。”皇后摇摇头,“翰林詹事府谏台,这些人,放到户部尚书去,办不好差事儿,丢的是皇上的面儿,这要慎重,与其让他们来办,办砸了,还不如别让他们来瞎胡闹。”
  “也还有一些人可以用。”桂祥眨了眨眼睛,“六王爷手下,总还有一批人的。”
  “哦?”皇后凝视桂祥,“我倒是忘了这里头,阿玛有什么人选吗?”
  桂祥摇了摇头,“奴才没有什么人选,奴才以为,与其选立场,还不如选人,选的好了,不怕他不尽心当差。”
  “罢了,这事儿就留给皇上头疼吧。”皇后也摇了摇头,“我先把赐婚的事儿,敲定下来,如果趁着万国大会的时候儿把这事儿定下来,那么接下去就没什么大事儿了,阿玛若是得当,自己递牌子求见皇上,皇上怕是还有话儿要和你说。”
  “是。”桂祥又说道,“七王爷的身子,如今已经很坏了,皇上是怎么一个意思?总是要有个章程。”
  皇后骤然一惊,“什么?七王爷的身子不好了?去年冬天朝见,似乎脸色都上佳,开春了天气好了些,身子慢慢调理着,总是要能好的,怎么还差了呢?”
  “肝病一直不好。”桂祥唏嘘地说道,“肝病大约是要吃的清淡些,少甘肥甜美之物,可七王爷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些,忌口难,今个春天反复几次倒春寒,身子就不好了。”
  皇后思索了一番,“这事儿,阿玛就不必和皇上说了,我挑了好功夫,先和皇太后禀告——皇太后应该早就知道了,宣礼处那一帮子人,消息灵通着呢!然后慢慢的和皇上回,免得皇上伤心。”
  说到这里,父女两人似乎也没什么可谈的了,从内朝到外政都是说了一遍,桂祥知道皇后的话儿已经说完,于是起身告辞,皇后也未曾留,只是说让桂祥,“有几匹绸缎还算不错,你带回去,给额娘和妹妹们分一分吧,之前皇上要让大哥出仕朝鲜,联系朝鲜国内之人,我已经给回了,说是才干不能,请皇上另请高明,人有多大本事,吃多大的饭,干好差事儿,别的也就不用多想了。”
  “是,娘娘思虑的周全。”桂祥笑道,“咱们家如此显赫,正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若是上赶着去那些大家都盯着的地方当差,难免成了别人的靶子。”
  桂祥起身告退,告退之前又突然想起来什么事儿,他从袖子里拿了一个红色的锦囊出来,献给了皇后,雀儿接过了锦囊,递给了皇后。“这是奴才从碧霞元君祠求来的多子多福平安符,献给娘娘,奴才已经命人查过宪书,今个是最好的时候,若是能够一举诞下阿哥,必然为天命之主,绵延五代繁华昌盛。”
  皇后的脸色僵了一下,“收下吧。”桂祥退了出来,雀儿看着皇后的脸色不太好,喊了一声,“娘娘”,就不再言语,皇后伸出手,雀儿把锦囊放在了皇后的手掌心,只见那红色的锦囊外面的花纹是百子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皇后摸了摸锦囊,“哎,真是难为他了。”皇后冷笑了一声,脸上有些落寞,又有些不以为然,“把锦囊收起来吧。”
  “是。”
  这个时候外头太监通传,说是珞嫔求见,皇后点点头,即刻通传,珞嫔红着眼圈进到景仁宫的正殿,就连忙跪倒,伴着啜泣出声了。
  “这是怎么回事?”皇后这会子心情不好,见到珞嫔在哭,有些不耐烦,却也只好忍住,温和的发问。
  “臣妾实在是,请娘娘恩准。”珞嫔带着哭腔说道,“到圆明园里头伺候皇太后,臣妾实在是做不到,请娘娘让臣妾呆在宫里头就完了!”
  “大胆!”皇后轻轻的呵斥出身,她的眉毛竖了起来,珞嫔一下子被吓住不敢再哭,“伺候皇太后是咱们这些后宫的本分之事,怎么你还敢不伺候吗?再者说了这一次你是代替着皇上和本宫一起去侍奉太后的,你难不成,逼着皇上日日从圆明园到宫里头往返吗?!”
  “臣妾不敢!”珞嫔脸色苍白,“臣妾并不是这个意思!”
  皇后虽然性子清冷,可极少发怒,这样骤然训斥,珞嫔吓了一大跳,顿时原本想说的话儿都喏喏的说不出口了,皇后这样发怒,且也知道不对,对着边上伺候的嬷嬷使了一个眼色,嬷嬷将珞嫔扶起来,“珞嫔娘娘,您先起来,主子娘娘是最慈心不过的,这么安排自然是为了全皇上和主子娘娘的孝心,也是给珞嫔娘娘伺候表孝心的时候,您怎么能说,不愿意去伺候着呢?在这景仁宫说说不碍事儿,若是传出去了,这可是不敬的大罪!”
  “是是是,臣妾并没有这个意思。”珞嫔连忙说道,“臣妾并没有不尊主子娘娘号令,不敬重老佛爷的道理,只是不愿意和珍嫔那人一起罢了。”她眼角又红了起来,“实在是不愿意和珍嫔一块。”
  “怎么了。”皇后慢悠悠地说道,“珍嫔怎么得罪你了?”
  “珍嫔这个人,每天就喜欢在皇上跟前装疯卖乖的,还老是踩着别人拔尖儿。”珞嫔气鼓鼓地说道,她长了一张圆脸,气鼓鼓的说话,越发显得脸圆润了起来,“素日在宫里头我见得就够多了,实在是不愿意去圆明园也还跟她在一块,她最是得皇太后的欢心了,我在边上只怕又要被嫌弃,娘娘,您就大发慈悲。”珞嫔恳求地说道,“臣妾愿意自己一个人在皇太后跟前伺候着,也不乐意和珍嫔一块。”
  “这事儿皇上准了,是没法子改的。”皇后拿起了盖碗,准备喝茶,不过茶早已冷却,她让雀儿拿走,又吩咐:“拿一碗蜂蜜桂圆汤来,也给珞嫔拿一碗。”
  珞嫔被嬷嬷扶着坐下,这会子还是委屈的忍不住抹眼泪,皇后微微摇头,“好了,这事儿是我定的,要你和珍嫔一起去,就是要让你在皇太后的面前长长脸,皇上是最孝顺的,你把皇太后伺候好了,皇上自然是对着你会青眼有加,你都说了珍嫔在皇太后面前得宠,那你知道她得宠,你怎么不学着点?若是能够学到她一半的厉害,你也不会在这里就会哭鼻子了。”雀儿端了桂圆汤上来,皇后示意珞嫔接过天青色烟水碧的仿钧窑梅花碗,“喝口暖和的。”
  珞嫔连忙谢恩,喝了几口这脸色就好了许多了,皇后无奈的摇摇头,“你也真是,珍嫔在皇太后面前卖乖,你也可以去学着点,这次事儿已经定了。我让你去,也不仅仅是要伺候皇太后的。”
  珞嫔迷惑地说道,“娘娘的意思是?”
  “我要你看住珍嫔。”皇后淡然说道,“她在皇太后跟前说什么,做什么,你都要小心留意着,不仅仅是你要学着点,我也要学着点,怎么学着伺候人。”
  “娘娘母仪天下。”珞嫔连忙说道,“自然不用和珍嫔学这些曲意奉承的事儿。”
  “那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皇后问道。
  “臣妾知道了,只是还不明白。”珞嫔畏惧地说道,“不过既然是皇后娘娘吩咐,臣妾是绝没有推脱的道理,珍嫔能做的,臣妾一样能做,请皇后娘娘放心,在圆明园,我一定看好珍嫔。”
  “如此就好,你去做就是了,凡事有我,皇上也会帮着你。”皇后叹了一口气说道,“过了端午节,就要准备晋一晋大家伙的位份,珍嫔是皇上心尖上的人,若是得了皇太后的喜欢,这晋位份就是妥妥的了,将来若是有个一儿半女,只怕贵妃皇贵妃指日可待,你这一次办好了,回头皇上龙颜大悦,自然也能晋你的。”
  珞嫔梨花带雨的进景仁宫,出去的时候是精神抖擞,斗志昂然,皇后见到珞嫔出去,不免一笑,“这样纯粹的性子,倒也有趣。”
  边上的嬷嬷接话说道,“也只有娘娘这样大度,才能护得住这样的纯粹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5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