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清华(重生之我是慈禧)(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543

  李鸿章脸上通红,“你!”
  两个人针锋相对,互不退让,算的闹出了真火,李鸿章正欲反唇相讥,慈禧太后连忙说了一声,“好了!”
  两人随即不再说话,听着太后说话,“都是宰相级别的国朝高官了,怎么还斗嘴起来了?这么上好的雨前龙井,怎么都堵不住你们的嘴啊?”
  “臣等失仪,请太后降罪。”阎敬铭有讽刺李鸿章不在中枢的资格,昔日宝鋆算是料理户部的干才,但是他自己不干净,所以对着底下人偷鸡摸狗的行为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阎敬铭不一样,到了户部就屡次和宝鋆唱反调,后来入直军机,成了宰辅,行事就更加雷厉风行,肃顺是最吓人的,可在户部当差的人里面,阎敬铭的外号是“阎罗王”,这名声可是比肃顺难听给多了,他又是那种技术性的官僚,只是看银钱的走向和动态,对于政治纷争兴趣甚少,在慈禧太后面前也无所畏惧,向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他只是看国库的银子如何用的最好,如何用的最能发挥作用,这是他坚持所有拨款去向的原则,用他的话来说,“无论铁路还是水师,是否重要,我都无需关心,这些具体的事儿,相关的负责人关心就是,我只需要考察这个拨款是否适度就可。”
  李鸿章自然也毫不逊色,在他看来,阎敬铭只是精通财计而已,不晓得什么叫大局观,如果水师不重要,只怕江南已经打成了废墟一片,到时候就算有再多的银子,也补不回来这里头的损失,阎敬铭才是鼠目寸光的那一类人。两个人原本气势都极足,隐隐在东暖阁里头对峙,虽然没有怒目相视,分庭抗礼,平分秋色,只是突然慈禧太后发话,不过是闲闲的几句话,两个人的气势顿时消弭无影无踪,一起俯身听命。
  “这里头呢,中枢的难处也要兼顾一二,少荃。”阎敬铭说了这么久的话,慈禧太后没有反驳,李鸿章大约就猜得到慈禧太后的态度了,她大约也认为北洋水师需要暂缓投入资金,李鸿章不免失言说道,“西圣……”
  “你先听我说完。”太后摆了摆手,“中枢的难处呢,是暂时的,凡事不可兼得,这个道理,不用我说你也明白,中枢的难处。”她扶着腿,站了起来,“就是在于没有多的银子,原本英国法国有几家银行想要借钱给我们,第一个,咱们缺的银子多,他们怕是接济不了;第二个,他们借款的用心啊,不单纯,不是想着在咱们这里赚利息,而是。”慈禧太后站在了一盆兰花面前,摆了摆兰花的叶子,动作温柔,眼中露出的却是十分凛冽的光芒,“想要咱们的命脉呢。”
  西方人到那里,到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德性,这个时代是这样,未来的那个位面时代也是这样,从来没有单纯的经济援助,这当然是正常的,但是没用正常的经济贷款借款行为,这个就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法国,这些国家的借款和贷款不仅仅是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而是更要付出极多的外交或者是关税作为代价,才有可能借的到借款和贷款,并且会借机插手内政,对着国内的事务指指点点,拜托,慈禧太后只是想借钱,并不是想要供几个太上皇回来伺候他们。
  英国人最想要的是各地铁路的修建权,这个修建权倒也不算什么,英国人想的就是用英国的贷款来支付给这些修建铁路的英国公司,这样英国等于么与实际出钱,但是中国背上了债务,当然这种花招每个国家都会用,日后的非洲,某国用的十分顺手,但是不应该附加许多修建的条件,比如将轨道的宽度擅自缩小,改成英国标准的宽度,或者是只用英国国内生产的钢轨,以及需要捎带一些港口的单独贸易权和降低关税的特批手续,这些都是让人十分反感的行为。
  拿了人家的手软嘴软,真是半点没错,所以政府层面从来没有借款,私人方面听说借款的代价也很高,商业方面就没有禁止了,毕竟说好开放,银行业准入还是要同意的。
  另外他们的钱若是都涌进中国,又是重演美帝大肆印刷美金的故事了。
第865章
削减开支(一)
  到时候就是中国在承担他们滥发货币的结果,而他们可以轻易的通过印刷货币来割中国的羊毛,这可是很不妙的境地,尽量要避免才是。
  “他们想要的东西太多了,我是给不了的,我当然不小气,但是也不能什么东西都给。”慈禧太后冷冷地说道,“洋人这里借不到多少银子,我也不想借,那么只能靠自己个,新币的事儿,不管怎么发,是大张旗鼓的发,还是细水长流的发,这倒是要再议一议,只是这发是一定的了,细算算账就知道了,若是不快着些准备,不要说北洋水师了,就怕是日后连百官的俸禄都发不出去了。”
  “新币发出去,再要稳得住,只怕要两三年的时间,这两三年的时间里,和你李少荃交个底,朝廷是没多少银子的。”慈禧太后放下了兰花的叶子,转过头来慢慢的走过两人的面前,“你也要体谅朝廷的艰难,这几年熬过去,接下去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短银子的事儿了。”
  “可若是目前这样的局势都停下来,恕臣直言,北洋水师的优势保不了多久。”
  “咱们的北洋水师世界第四,亚洲第一,这个地位是不容易动摇的。”慈禧太后笑道,她十分的骄傲,“位置在这里,别人想要追上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也知道是谁想追上来,无非就是那几个国家罢了,我从得了法国的军舰技术之后才知道,这海军,不是想追就追的上来的。”慈禧太后轻描淡写地说道,“也不是别人想做,就做的成的。”
  “这几年的北洋水师,不再购买新的军舰。”太后说道。
  李鸿章连忙站了起来,“太后,微臣斗胆,要请旨问一问别的款项如何。”
  “别的款项依旧,训练弹药等费用照旧。”慈禧太后拿起盖碗,又喝了一口茶,“只是不在增加了,也不缩减。这个我可以保证,户部没有银子,我从内库支出。”
  “是,是,是。”李鸿章这时候心下稍微少了些担忧,只是停止购买军舰,并不削减日常训练的费用,这的确是十分照顾的表现了,因为日常训练费用以及弹药的费用,这些折合起来,和购买军舰的费用差不离,“皇太后圣明无过。”
  “英国人之前购买的九千吨军舰马上就要到了,这是一个大家伙,无论如何,要好好利用起来,接下去各国的购买军舰,没有付钱的,都一概取消,让总理衙门去办这个事儿,不要出什么差错。”慈禧太后说道。
  这事儿必然会出差错,因为贸然停掉所有购买军舰的合同的话,外国人给的压力必然很大,一个总理衙门怕是抵抗不住,果然慈禧太后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她看着李鸿章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少荃哪,北洋水师是你管着的,那么这个不准备继续购买新军舰的主意,总是你来出吧?”
  “这个黑锅,我瞧着你来背,是挺合适的嘛。”
  李鸿章一时震惊到无言,“这……”
  慈禧太后笑眯眯的看着目前这位很明显在自己的脑海里面掀起惊涛骇浪的大臣,很显然,李鸿章很想说“no”。
  “让你来上折子报备无需新军舰,自然是有原因在里头的,朝廷现在还是要和洋人们交好的,虽然许多人总是觉得无需对洋人如此客气,若是他们不服,直接开战就可,这样好战的说法,想必你李少荃也听到过不少,不是我说,如今许多人是盲目的乐观了,当然这种乐观对于咱们国家来说,危害不大,民心士气提起来,对外交往更自信些,办起差事,有信心总比畏畏缩缩要好,所以这种势头虽然不太对,但是也没必要去堵住他,但是咱们这些食肉者,看待这些就不能够这么乐观了,冷静谦逊,凡事朝着难的程度考虑,这才是咱们敢做的。”
  “既然需要和洋人交好,那么这个黑锅就不能中枢来背。”慈禧太后笑盈盈地说道,“一下子停了军舰的购买,那么现在就要即刻得罪英德两国,甚至美国也要得罪,现在曾继泽还在柏林会议上探消息,若是他们求着咱们,自然,这个军舰订购的问题摆出来,列强们就没有什么怨言,可若是咱们在会议上有所求。”太后停下来话语,不出意外的看到了阎敬铭和李鸿章一起抬起头看着自己,她微微一笑,“这是一定的。”她的双手交叉着放在了绣着麒麟凤凰瑞兽绛紫色旗装上,“既然去了就不能白去,多少要拿些东西回来,日本人去参加柏林会议,自然就是想要东西,咱们是正经被德意志帝国邀请过去的,这个志气难不成还不如日本了?想必不会,若是要东西,原本是自己本分的自然不用洋人帮助。”太后弹了弹护甲,“可若是我所图甚大,那洋人们的帮助就是极为需要的了。”
  “要洋人帮助,但又必须在军舰的事儿上,停下向他们继续订购,这势必要得罪了洋人,少荃啊。”慈禧太后闲闲地说道,“你肯不肯为朝廷分忧啊。”
  慈禧太后话里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李鸿章出来做这个得罪洋人的角色,水师的军费看上去虽然是只是少了军舰的购买,但是这个购买军舰的费用,实际上已经占了北洋水师年度支出费用的一半,等于一下子削减了百分之五十的费用,这个降的幅度大的惊人,李鸿章得罪人是不怕的,可这样削减军费,简直就是把他手里的军权砍掉了一半,就算按照阎敬铭的描述,这个削减计划只有短短的三两年之间实行,但是未来如何发展,这个谁说的清楚呢?万一新币发行不利,出了什么篓子,户部的国库还是缺钱,到时候该怎么办,李鸿章不怕得罪洋人,但是怕这个削减的临时承诺,成为长时间的政策。
  除了这个担心之外,李鸿章也十分恼火,自己这个新科的直隶总督还没上任,这里一下子就少了千万白银的户部拨款了,这让直隶地方、北洋水师这些人怎么看自己个?但是御前慈禧太后这样的开口,将朝中的大事,柏林会议还有发行新币这些事一一相告,又是十分信任自己的样子,虽然没有入直军机,但隐隐以宰辅视之,这是很难得的殊荣,也是证明自己确实是慈禧太后十分重视的人物,李鸿章十分为难,他思来想去,只能是咬牙应了下来,“西圣所言确实,北洋水师上下必然会体谅朝廷的难处的。”
  这是同意的意思了,阎敬铭微笑,但是慈禧太后似乎有些失望,眨了眨眼睛,没想到李鸿章继续说道,“既然朝廷有难处,直隶和北洋自然要体谅,但是,也不能说是朝廷一直都艰难,西圣,若是臣不能够让北洋水师发展,那么担任北洋大臣也是素餐尸位,是不够格的,这个暂时性的削减军费购买,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微臣斗胆,请户部定一个期限下来,到底是几年,须知道这军舰是越新越强的,微臣咬着牙停上一两年不要紧,但是若是停了太久,那么就很难赶上别的国家了。”
  “一两年?”阎敬铭不满的接话说道,“至少需要五年。”
  李鸿章半合着眼,冷然说道,“若是停了五年,那么阎中堂,你不仅仅是北洋水师的罪人,更是大清国的罪人。”
  “是不是罪人,无需你总督大人来判定。”阎敬铭还以颜色,“北洋水师训练弹药等种种费用持续支付,保证不削减,如何能说我是罪人?”
  “没有削减,自然就没有增加。”李鸿章继续说道,“查诸国之军费支出,没有不是历年增加的,咱们这里没加,等于也就是减了!”
  慈禧太后点点头,“这个话,不错,就算是朝廷也是要讲信用的,说好的事儿,不能办不好,我的意思。”慈禧太后想了想,“今个是光绪十六年了,今年的军舰购买已经支付了,今年不用再说什么买不买的了,那么明年和后年的先停下来,这样如何?倒也不用担心日后没有新的军舰,南洋那里正在研制,想必再来几年就可以出成效了。”
  李鸿章微微摇头,等着南洋那里想要研制出来,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但是慈禧太后已经很明确的表示自己是绝对支持南洋马尾港的军舰自主制造的,所以李鸿章不去触那个霉头,既然是定下了两年为期,这个期限定了,但是李鸿章显然还不够满足,“此外,臣想要请旨,自筹军费投入北洋水师!”
  太后挑眉,显然对于李鸿章这个提议很感兴趣,“自筹军费?你预备怎么筹?”
  李鸿章今天是受到了突袭,被迫在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迫接受北洋水师削减军费的现实,他急切之间想出了法子,还不知道这个法子具体的方案如何,“微臣今日才知道削减军费一事,故这个自筹军费的事儿是急切之间想出来的,微臣想着天下之大,有钱的人必然不少,若是能够得到他们一点的襄助,筹到的银子虽然不能够购买军舰费用之巨,但对于北洋水师的训练和建设是有益处的,别的地方不说,就说旅顺、威海等处的炮台和港口就需要修缮和新建,原本今个微臣是来请西圣的旨,再多拨一些军费给北洋水师的,但是如今也只好是另作他想了。”
  慈禧太后目视阎敬铭,阎敬铭开口了,“旧年西圣就下过旨意,百姓拳拳爱国之心朝廷是感谢的,但是绝不会用摊派和劝捐的方式搜刮地方,攫取民间的财富,李大人,您这个尺度是要把握住啊。”
  “这是自然,只是凡事还要先拿出方案,这事儿请容臣回去仔细筹谋一番,有了准的方案,再请西圣定夺,只是,若是想要北洋水师能够不至于太过于缺银子。”李鸿章恳求慈禧太后,“请西圣准许直隶地方自筹军费。”
  慈禧太后听到了这个主意,沉思了一会,殿内寂静无声,阎敬铭和李鸿章两人沉住气等着慈禧太后的旨意,“你既然这么说,这爱国之心是不差的,能够想到自筹军费,这个事儿,我先答应下来了。”
  李鸿章起身谢恩,“先别忙着谢。”太后点头说道,“这事儿你说没有个具体的说法,是不能下去办的,所以你先把章程写出来,等中枢看了章程之后,若是好,自然没有不准的道理。”
  慈禧太后看着李鸿章和阎敬铭两人,“你们两个都是朝廷的得力干臣,寻常的时候政见不同,吵吵自然是无妨,但是绝不能因为小事儿坏了朝政大事。”
  两人称是,“少荃你这个恶人是难为你做了。”慈禧太后吩咐李莲英,“告诉总理衙门,等到这个消息确定下来,诸国的关系一定要搞好,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出来。”
  “嗻。”
  “好了少荃你先跪安吧,你过些日子就要出京的,事儿有烦,阎敬铭先留下,我还有事儿问你。”
  李鸿章沉着脸回到了安徽会馆,今个倒不是要谦虚的闭门谢客,而是真的心情不佳,毫无会客的想法,回到签押房,长随李三上来伺候着李鸿章脱了朝服,露出里面穿着的花衣,李鸿章摸了摸脑门,“杏荪到哪里了?”
  杏荪是盛宣怀的字,李三见李鸿章询问,“昨个来报,盛大人已经在通州,不日就可以前往天津候老爷的驾了。”
  李鸿章摇摇头,“让他直接进京,眼下有一件最紧要的事儿要他办,没有他在京师里头谋划,办不成!”
  李三听命下去,又被李鸿章叫住,“小姐呢?这会子在做什么?快让小姐过来。”
  才过了一会,菊耦拿着一本书款款走了过来,看到了李鸿章脸色,“爹爹今个是怎么了,怎么,朝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吗?”
第866章
削减开支(二)
  “不顺心?何止不顺心啊。”李鸿章无奈的摇摇头,一脸的不悦之色,“今个是糟心了!”他把养心殿内的这一出仔仔细细的说给了李菊耦听,“你老子为什么想做直隶总督,无非就是看重直隶总督和其他总督位置上最大的不同,就是为了这个北洋水师,洋务我那里不能搞?偏偏要在这天子脚下,束缚最多的地方搞?”李鸿章痛痛快快的发着牢骚,“就算在陕甘那里,也能搞的高,天高皇帝远的,可为什么我想要来直隶这个地方,无非就是看重北洋水师!”
  两广总督代管南洋水师,水师建造由浙闽总督代管,而北洋水师是由直隶总督直接管理,山河总督协管,载凌这样的新科山河总督,大约是插不上多少水师的差事的,这不是职位的问题,而是在于人,王文韶总督直隶的时候,他不乐意管,顺水人情送给李鸿章管,但是李鸿章总督直隶,大约载凌再想兼管,是太可能的事儿了。
  李鸿章旧年就因为海防还是疆防之争和左宗棠闹得不可开交,水师更是他最为执念的东西,这个执念在昔日被主张“疆防”的左宗棠主持两洋水师合击法军海军之后,越发的强烈起来,“可如今倒是好,我才刚上任,水师的军费差不多就减了一半,这叫我怎么和水师的上下官员将士们交代?那个阎罗王,把银子看的比他的性命还要重要,我看着他怎么把银子带到棺材里头享用去!水师的事儿,大部分的人是不知道的,和新军比较,最要紧的不是人,最要紧的是军舰,越大越好,越快越好,越贵越好,这些技术比多招几千几万的水师士兵重要多了,不用大把的银子砸下去,怎么办的好事儿?”李鸿章显然是生气极了,“若是如此削减,我倒是觉得这个阎敬铭不如昔日的宝鋆,宝鋆到底如何,只要礼数到了,款项上是绝不会有所折扣的!”
  “兵部那里可有转圜的法子?”李菊耦拿着书想了想说道。
  “兵部对于具体的水师事务是不太管的。”李鸿章摇摇头,“兵部主管新军之事,对于水师的事儿不太管,水师的事儿多在地方办,故此这大清国,地方总督里面,权柄最大的就是这沿海的几个,有水师的权柄在手里,胆气也足一些。”
  “爹爹既然想出了自筹军费的法子,想必是可行的。”菊耦点点头说道,“虽然不能够绕过朝廷来问着外国人购买军舰,只是士兵的军饷训练的弹药以及港口的营建,这些都是顶花银子的,若是能够有些补益,也是极好。当然了。”她劝慰李鸿章,“这个黑锅,既然是太后让您背的,自然背着就是了,太后从来不亏待自己人。”
  “我李鸿章从来不怕背什么黑锅。”李鸿章摇摇头,“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身上的骂名不可能会少,有人喜欢你,有人讨厌你,毁誉参半,太正常不过了,我从来不怕这些,何况,每一个重臣都是会背负骂名的,若是没有骂名的,我倒是要怀疑,此人不是王莽一样的伪君子,还是素来不干活,只是卖弄口舌之快的清流。”
  这是有感而发的话,这些年政坛上的重臣们,哪一个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人物,世人都认为曾国藩乃是完人一个,岂不知他昔日在江南杀了多少无辜的百姓,更是在金陵之内屠城,大肆搜刮民间财富充做军费,江宁一带民生凋敝,这么多年来才算恢复了元气,嗜杀之名闻名天下,两江的士子风评是十分不以为然的,而且认为他约束宗亲不利,没有管好自己的亲弟弟(曾国荃中枪);左宗棠打击和自己政见不同的政敌起来毫不手软,更是毫不保留的和李鸿章以及曾国藩相互攻讦,后来功成名就担任首辅之后就在军机处大搞一言堂,不容许任何人有任何反对意见,当然也不擅于团结下属同僚;恭亲王当差勤勉,但是胆子小,而且没什么担当;沈桂芬有计谋,但是气度小,和荣禄昔日因为书写遗诏的事儿,一直有所龃龉;宝鋆自然就更不必说了,家里富可敌国,说他是清正廉洁,只怕是一个极大的笑话;肃顺么,跋扈一直都是,始终如一,从未变过。至于如今的军机处,礼亲王这一届,更是被人笑话是“应声虫”和“点头虫”,一丁点儿主见都没有,但是他们当着官儿舒舒坦坦,别人无论如何挑刺,也不影响他们的地位,这就是李鸿章所说的,就没有干事不被骂的。
  “那父亲您在担心什么?”李菊耦疑惑的问道,“得罪洋人们也算不得什么,咱们得罪人也不在乎多洋人们了。”
  “我不是担心自己个啊。”李菊耦到底不通国际事务,李鸿章摇摇头,担忧地说道,“你还不知道这个不买军舰的严重性,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洋人们来说,只怕是十分严重的挑衅,和他们打仗是差不多的意思!”
  “没有如此严重吧?”菊耦连忙说道,“这买卖不过是双方自愿的事儿,我不愿意买了怎么还碍他们什么事儿了?”
  “道理是如此,但是国与国之间的买卖就没有这么的简单了。”李鸿章捻须说道,“买这些军舰,第一个自然是为了增强咱们水师的实力,这是表面上的理由,但是实际上的理由,却不仅仅是这个了,菊耦,我问你,咱们大清是什么时候朝着洋人开始买军舰的。”
  菊耦沉思,“是先头咸丰年间,咱们胜了八里桥之战后,和英国法国签订了条约,要大举购买两国的军舰,后来又加上了德国。”
  “咸丰末年英法来袭,借口就是为了鸦片,但是这个鸦片,为什么他们两国家要卖给咱们鸦片?”
  李菊耦皱眉凝思许久,摇摇头,“女儿不知道,世人都以为是为了毒害我们中国百姓,但女儿私心想着,必然不会如此简单。”
  “自然不会是为了如此简单,他们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就是为了一个字,钱!”
  “钱?”李菊耦疑惑地说道。
  “就是为了钱,为了银子。”李鸿章点点头,“咱们中国最有名的就是丝绸茶叶瓷器,这三样,在西洋是最炙手可热的东西,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洋人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拿着真金白银来买这些,可咱们中国是不需要外国的东西的,或者是需要的程度有限,这样一来,世界上大部分的银子因为买咱们的好东西,源源不断的流入了中国,可我们并没有买他们的东西,这样银子就永远的留在了中国,你若是英法列强,你忍得住这样的局面吗?”
  “啊!”菊耦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若是英国法国,自然是不肯的。”
  “就是此理,故此拿了鸦片来毒害咱们是一点,是他们的歹毒心肠,最要紧的是从咱们这里把银子赚回去,不至于他们国内的银子都朝着咱们中国流来,之后的纷争如何,你是都知道的,咱们吃了败仗,鸦片挡不住,银子就哗哗哗的流出去了,后来第二次也是如此,也是为了从咱们这里多赚点银子回去,不至于差距如此悬殊。”
  “所以,购买军舰的这个方案,也是为了送银子给外国?”李菊耦连忙说道,“这个。”她虽然聪慧,素来足智多谋,但是没用见过国家与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莫测风云,所以听到了李鸿章这样的观点,虽然之前听到这个,不免大吃一惊似乎为不可能之事,但低下头仔细想想,的确是半点都没错,想通了这个,李菊耦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若是冒然停下来,可是要闹出大乱子的!”
  “就是这么说。”李鸿章长叹一声,“我来做这个恶人不打紧,但我实在是担心,贸然停了这个贸易,将来,不用等将来,英国的报复肯定就会马上前来,德国也不会高兴。”李鸿章摆了摆自己的烟斗,“这么每年几百万的银子收入,突然少了,任凭是谁,都不会高兴的,他们不是乡野村夫,不高兴,乱骂一通就算了,他们不高兴,是要闹出乱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5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