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清华(重生之我是慈禧)(校对)第4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7/543

  旗人最好的就是面子,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还大,就算是至交的亲戚朋友,也绝不说什么家中银钱短缺,求接济一二的话出来,所以钮祜禄氏也绝不说自己是家中没钱准备新的朝服,只是说自己疏忽,慈禧太后难道还不知道其中的内情不成?就算是不知道,这么一推测,也知道的八九不离十了,“说这个做什么,快坐下吧。”
  “今个天气如此不好,你还进宫来,有什么急事?”慈禧太后干脆了当地说道,“我知道你的性子,没什么急事,是不会来我这里凑热闹的。”
  “圣明无过太后。”钮祜禄氏咬着牙,犹豫了一会,“臣妾有事儿和太后禀告,桂祥,桂祥他,想求见太后。”
  慈禧太后的脸上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了十分复杂的神色出来,她的脸上十分白净,这个时候也忍不住似乎血气翻涌,带出来了一抹胭红,“怎么,想了这么多年,终于想通了?”
  “是,桂祥他十分的懊悔想着向太后请罪。”
  “他还懊悔?”慈禧太后微微冷笑,“那怎么还这么不成器的样子摆出来!原本是他犯下大罪,我实在是看在是我亲弟弟的份上,昔日额娘去世的时候,拉住我的手,让我发誓要照顾好他,我才是容忍他留到现在的,那什么事儿,这么多年,想必你也清楚的。”慈禧太后耳边的红宝石耳坠子闪闪发亮,“还害的我受了那么大的委屈。结果他是如此的不中用,我原本让他在家里头闭门思过一段日子,等到风声过了再让他出来,没曾想,他这么不争气,居然还沾染了大烟。”
第848章
香腮艳雪(三)
  慈禧太后是最讨厌鸦片的,这个和当时的流行风尚完全不同,大部分的人只是觉得鸦片的进口戕害人的身体,危险是有的,但是只有一点点,算不上什么大事,户部的官员认为,鸦片的进口造成了白银的外流,也是十分的讨厌,但是慈禧太后知道后世之事,毒品对于一个人的危害是最大的,桂祥沾染上了毒品,家中败落不足为奇,而吸毒的这个人,不仅是祸害了家庭,他自己本人也永远的没有了出息。
  慈禧太后十分的不悦,不用发怒,厌恶的语气就已经透露满满了,钮祜禄氏连忙站起来,“是,太后教训的是,只是桂祥他旧年伤心婆婆过世,伤心过度,这才不知道从那里学到了抽大烟,这自然是不成的,臣妾也劝过许多次,只是桂祥不愿意,臣妾也是没法子的事情。”钮祜禄氏泫然欲泣,慈禧太后听到这里不免嗤笑,随即忍住,“罢了,别抹眼泪了,这有什么好哭的,八旗的老爷们,有差事的不多,多少人也和桂祥这样整日吃喝的,也没什么大毛病,你且说。”慈禧太后审视的目光看着钮祜禄氏,“为什么突然桂祥转了性子?”
  “臣妾也不知道。”钮祜禄氏显然是得了桂祥的吩咐,推说不知道,“大约是在家里头想通了,这才想着赶紧来和太后娘娘请罪,他的身子一向都不太好,今年冬天更是吃了无数的药,现如今还是不见好。”
  “哼,吃着大烟,什么补药都吃不好。”慈禧太后冷哼一声,她吩咐李莲英,“叫太医去瞧一瞧,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转过脸对着钮祜禄氏说道,“既然他愿意谢罪,自然可以,等过些日子,让他身子好些了,递牌子进宫吧。”慈禧太后这么一说,就是意味着桂祥软禁的日子马上结束,钮祜禄氏大喜过望,连忙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多谢太后娘娘!”
  “谢我作甚,起来吧。”慈禧太后淡然说道,“这好不好的,也只有自己人知道,桂祥不谢罪,我是不会原谅他的,不仅仅是他犯下了无法弥补的大错,更是因为他是我的亲弟弟!只要是他做的一切事情,都会归在我的头上,所以他可以犯错,但是不能故意犯罪,那会被人认为是我的意思,明白吗?这话你不明白没关系,桂祥一定要明白。”慈禧太后说道,“他是我的亲弟弟,虽然杀了人,坏了事儿,没关系,我担着就是,但是他不能不受惩罚,任何人做错事,都要承担,不仅仅是他,我也不例外。”
  “是,臣妾谨遵太后教诲,一定也将这个话儿告诉桂祥。”
  慈禧太后点点头,把手托在了炕桌上,“知道就好,你出宫之前,带一些克食出去,家里头的孩子多,你算是有福气的。”太后有些怅然,“有福气的人,我羡慕啊,把克食带出去,让家里的人都尝尝鲜。”
  “是,多谢太后恩典。”
  “你们家的二女儿。”慈禧太后想到了什么,“今年几岁了。”
  “已经十八了。”钮祜禄氏不妨太后突然提起静芬,心里扑扑乱跳。
  “叫什么名儿啊?”慈禧太后喝了一口红枣汤,想了想,“是不是叫静芬?似乎不怎么进宫。”
  “是,她怕进宫在太后这失了礼貌,故此不怎么进宫。”其实凡事母女两个人进宫,基本上不会来慈禧太后这里凑,都是去瑛皇贵妃的住所,因为瑛皇贵妃主管内外命妇的事情,慈禧太后只管理政事,每天见大臣都忙得要死,若是诰命福晋们也时不时的来拜见,这日子就没发过了,只要每天见人就不得了的忙,“家中也不能缺人管家事,所以都是她留在家中照看。”
  “平时读书吗?”慈禧太后若无其事的问道,“女孩子家,总不能只学针线,当个睁眼瞎吧?”
  “以前的时候上过女学,文理倒也粗通。”
  “什么时候得空了。”慈禧太后挑了挑银汤匙子,“带进来给我瞧一瞧,接下去马上就要撤帘,每家每户的女孩子,不知道的居多,若是没有这些花朵一样的女孩子陪着,只怕将来要无聊死。”
  “是。”
  她显然是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着边上垂手伺候的李莲英说道,“上次说李鸿章的女儿,要进宫朝见,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回佛爷,您是十九说的这事儿,大约过几日,李大人的女儿就会入宫了,要不要奴才催一催?”
  “这有什么好催的。”太后笑道,“李鸿章的差事没定,只怕他也没有这个心思让女儿进宫应付我,我稳坐钓鱼台,一点儿也不急!”
  小朱子进来打千禀告,“王大人来了。”
  “叫进来。”慈禧太后点点头,她对着钮祜禄氏说道,“今个不得空,也没时间和你唠嗑,过几日,等桂祥进宫之后,你再带着静芬进宫,咱们好好说说话,先跪安吧。”
  钮祜禄氏感激的离开,小朱子也一同下去,预备着去小厨房带新鲜的克食,王大人走了进来,鞠躬行礼,“太后。”
  “你在毓庆宫当差,怎么跑我这里来了。”这时候宫女端了一碗核桃过来,慈禧太后自己用着银夹子,夹碎核桃,慢慢的吃着,“皇帝是仁心的人,可你也不能这样,肆无忌惮的跑来跑去。”
  “是。”王恺运对于慈禧太后的态度差,毫不在意,微微一笑,脸上十分的从容,“今日来是有件事儿向西圣禀告,前些日子,有个人寻到了微臣的家中,向微臣求一个机会。”
  “什么人值当你亲自来说这个?”慈禧太后拿起了一块核桃,“想必是什么重要的人物?恩?”慈禧太后猜到了一个人,“难不成,总不会是李鸿章吧?”
  “李总督怎么会来找微臣呢。”王恺运说道,“李大人是太后娘娘的心腹,和我,没什么干系。”
  “那是谁。”
  “袁世凯。”
第849章
非洲有土(一)
  “袁世凯?”慈禧太后果然犹如王恺运所猜测的那样,放下了手里的银夹子,转过头来,“他找你做什么了?”
  “他来找微臣,要微臣帮他找一条出路。”王恺运说道,“所以我来禀告西圣。”
  “出路?”慈禧太后一挑眉毛,“袁世凯他要什么出路?”
  慈禧太后没问袁世凯是谁,显然他是知道这个人是谁的,那么为什么万万人之上的太后,会关心一个无名小卒呢?而袁世凯如此的大胆,径直就想着来投奔天下最有权势的两个人之一,这种巧合,实在是太有趣了,王恺运嘴角勾起了微笑,“是,他赋闲在家中这么久了,想着要起复,我虽然不知道,可大约猜得到,他在别的地方没有找到出路。”
  皇太后以目视李莲英,李莲英弯腰说道,“他之前去了李鸿章的府邸,没有见到李鸿章。”
  “这么说,他是走投无路了?”慈禧太后摸了摸下巴,“想着来你这里撞大运。”
  “是。”王恺运笑道,“所以微臣斗胆问了问,问他要去烧哪一位的高香,太后还是皇上。”
  慈禧太后一挑眉毛,“你的胆子很大。”
  “微臣不敢。”
  “那袁世凯选了我吗?”太后问道。
  “是,前几次,袁世凯再来寻我,定下决心,说是要愿意效忠太后。”
  慈禧太后微微一嗤,“天下人想效忠我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他袁世凯一个人,我只要招招手,无数个像袁世凯一样沉沦不得志的年轻人,都会匍匐在地上,等着我的重用和青睐,那么,壬秋,你说。”慈禧太后盘腿坐在炕上,意态安适闲暇,“我为什么要提携一个无名小卒袁世凯。”
  “自然,天下的官员不计其数,但是杀伐决断的人不多,当然,太后您说,上位者自然会杀伐决断,那是位置使然,而不是本性如此,微臣我观袁世凯,在朝鲜这样小小的位置上就可以如此大开大合,这是很难得的性格,西圣的大业还未完成,将来需要更多的是冲锋陷阵的大将,而不是运筹帷幄的军师。”王恺运说道,“袁世凯倒是可以一用,他的才干,也是出众的,自然,若是现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到了雨露天恩,他自然为感恩戴德为西圣效死,俗话说,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容易让人感激涕零。”
  “我马上要撤帘了,只怕这个袁世凯看不清楚形式啊。”太后用胳膊撑在靠垫上,“还来寻我?就不怕日后寸步难进吗?”
  “本朝以孝治天下,断不会如此的,人不在其位,政也不会息。”王恺运说道。
  太后微微一笑,“壬秋在毓庆宫说书,如今是越发的口才便给了。”
  “微臣不敢,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微臣的心思,西圣是最清楚的,只是为了西圣揽才,绝没有别的心思。”
  “既然这个袁世凯这么值得你珍而重之的提出来——我记得你这么多年,除了第一次要肃顺复位之外,其余的人可是没有这么专门举荐过的。”慈禧太后说道,“英雄惜英雄,想必这个袁世凯也是人才一个,既然你说出来的,我多少要给你卖一个面子,说吧,他想去哪里。”慈禧太后转过身子,继续用银夹子来敲核桃,“我且听一听。是不是去地方当一方诸侯啊?”
  “太后若是想直接给袁世凯巡抚布政使的位置,微臣也会劝谏请太后收回成命的。”王恺运笑着说道,“袁世凯的能力是够了,只是还不能提拔到这么高的位置。”
  “那去哪里?”太后也不抬起头,低着头在笃笃笃敲着核桃,灯光投影,眼皮底下有一片鸦青色的阴影,“那是想入新军?”
  “太后圣明,他是想回朝鲜。”
  慈禧太后用力的敲了一下,那个纸皮核桃应声而碎,碎的一塌糊涂,核桃肉和果壳碎的飞溅把炕桌都布满了,太后看着满桌的狼藉,露出了一丝古怪的微笑,“袁世凯,不错。”她点点头,转过头来看着王恺运,“他有这个心,我就成全了他。”
  “是,那么微臣代袁世凯谢恩。”
  “是要代他谢恩,他还要给你谢恩,若不是你来说,我是不会理他的。”
  “那让袁世凯来聆听圣训?”
  慈禧太后挥挥手,李莲英就把炕桌上的果壳都拿走了,“他还没到四品,没有资格见我,就等着他在朝鲜立了功劳,升到了四品以上,我再来召见他吧。”太后的眼里露出了一丝难以琢磨的兴趣,“拔苗助长,这种事儿,我是不会干的。”
  “不过他既然来找了我,朝鲜的事儿,他就要多尽心了。”太后继续恢复了意态安适闲暇的样子,“入了我的法眼,当不好差事,随便敷衍,罪过可是比别人来的要大!”
  王恺运应诺了下来,“既然你壬秋来了,也别想着躲懒,这里有件事儿要你参详参详。”太后继续说道,“柏林会议,这个事儿,咱们要怎么办,是要连法还是连英?或者是和东道主一起干?日本人也不知死活,去了柏林,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变数?”
  ……
  德国,柏林。
  德国人的性格是十分严谨而且不张扬的,所以对于柏林会议并没有安排什么盛大的舞会或者是欢迎晚宴,也没有特意安排什么住处,有外交关系的,就搬到了各自的大使馆里面,没有外交关系的,那么就自己掏钱住酒店,到了第二日各国派来开会的大臣就各自前往在柏林的威廉宫,这是威廉二世为了纪念其祖父统一德国的丰功伟绩所营造的洛可可式宫殿,十分壮观秀美,柏林会议刚开始的事务,就是在这里谈判的。
  曾继泽下了马车,无暇关注头顶那些巍峨的大理石雕像,就被德国的外交部长给迎接了上来,这是一个很隆重的礼遇,一国外交部长亲自出迎,不是一般的国家可以享受这种待遇的。
  曾继泽伸出手,对着德国外交部长李威利说道,“感谢您的迎接,谢谢,部长。”
  曾继泽是精通德语的,说来奇怪,曾国藩这样传统士大夫的家庭居然会让自己的长子来专门研究外交事务,曾国藩的二儿子也不算是什么正途,是工部最出众的营造工程师,唯一的解释就是曾国藩知道月盈中亏的道理,他已经是人臣鼎峰,若是盛极而衰,将来必然反噬子孙福报,还不如另辟蹊径,不至于祸害后代,这个讲法是通的,所以两个儿子出仕,干的活兢兢业业,也不至于会染上什么政治风波,都是当差的差事。
  “您太客气了。”部长朝着曾继泽点头示意,“鉴于我们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私人友谊,我必须要来迎接你,大臣阁下。”
  现在的外交部长就是上一任的驻华大使,曾继泽的德语口语差不多就是在北京和他学的,所以有这么个私人交情一说。
  两个人说说笑笑并步走进了威廉宫,到了“法兰克福厅”,曾继泽以为这是他自己单独休息的地方,于是解开了大衣——这是西洋制式的呢绒大衣,露出了里面的朝服,这个时候的柏林,还是十分寒冷的,壁橱里面火烧的很旺,曾继泽对着火炉搓了搓手,对着边上的驻德大使安澜说道,“柏林的气候,倒是比京师还要冷一些。”
  安澜点点头,对着曾继泽身后点点头,曾继泽转过头来,见到李威利还站在原地,而仆从已经将这个会客厅议事厅的门给关闭了,厅内只剩下了三个人,曾继泽十分惊讶,他看了安澜一眼,又对着李威利说道,“部长大人,我以为你要去迎接各国的与会人员的……”
  李威利摇摇头,“不,今天我的迎接任务已经完成了,其余的迎接任务,会由我的副手们来完成,我想。”他邀请两个人坐下,“趁着正式的会议没有开始之前,先来进行一下我们两国之间的商谈。”
  这是意外的安排,曾继泽十分的惊讶,虽然他表面上没有表露出来,而是直接的坐下来,时刻准备着李威利部长的说话,在外交上来说,任何意外的会面和洽谈,都是代表了一种不稳定的因素,这是值得警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7/5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