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清华(重生之我是慈禧)(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543

  听到这话,光绪皇帝倒是闹了一个大红脸,“你还说嘴呢。”太监们拿上来了茶,慈禧太后喝了一口茶笑道,“你也是皇帝的母亲,到底是叫你一句丽娘娘,怎么什么事儿都不管?如今都要选秀女了,你倒是来说打趣的话儿,要正经来帮衬着选一选好的才是。”
  “臣妾瞧着哪一位都是好的。”丽皇贵太妃笑道,“这些年眼神越发不济了,戴着老花镜都瞧得不真,以前最喜欢的针线活都做不动了,说起来,这次进了几幅老花眼镜还算不错,要谢谢皇帝了。”
  光绪皇帝摇摇头,丽皇贵太妃继续说道,“老眼昏花的,那里敢去选别人呢?只是到时候有人来敬茶,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你这个要求倒也不算高,还怕没人敬茶呢?”慈禧太后转过了脸,看着光绪皇帝,点点头笑道,“皇帝今年二十岁了,大婚的时候,刚刚好。”
  光绪皇帝连忙站起来,“儿臣还不想这么快大婚。”
第818章
宫内宫外(二)
  慈禧太后微微诧异,“这话是怎么说的?”她看了看光绪皇帝,“这个年纪也应该是成婚的时候了,怎么,还不想大婚吗?”
  “是,儿臣还年轻,古人云成家立业,儿臣自觉还不够好,自然不能够就这样大婚。”光绪皇帝连忙解释道,“还想着在亲爸爸膝下多侍奉您老人家几年。”
  “这话说的不通。”慈禧太后微微一笑,她转过脸,对着丽皇贵太妃说道,“看看,皇帝真是孝顺。”
  “这是自然的。”丽皇贵妃点头说道,“皇帝从小入宫,娘娘又要打理前朝的事儿,又要每天注意咱们皇上的起居,说句不尊敬的话,那真是如同外头老百姓讲的,是又当爹又当妈,这么多年操持下来的,宫里头,宫外面,谁不清楚,大家伙嘴上不说,心里是明镜似的,皇上长大了,自然懂得孝顺,古往今来的明君都是这样的。”
  慈禧太后点点头,“你们也是辛苦多年了,还有瑛皇贵妃,也是帮了大忙,现如今,皇帝终于长大了,那么接下去咱们就可以好好享福了,好好让皇帝孝敬咱们,一味的听戏玩乐逛园子罢!这个大婚是一定要的。”慈禧太后捡了一个蜜汁樱桃慢慢的吃了,“世祖圣祖都是十几岁都大婚,那个年纪似乎早了些,皇帝今年二十岁了,读书读的不错,论起勤学,先帝是连你的一个脚趾头都比不上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如今行万里路还没有,万卷书是达到了,成家立业成家立业,自然是一起的,你大婚了之后,有了皇后,有了媳妇,就有了责任,就自然是大人了,大人就要有大人该做的事儿,将来的朝政,这一副千钧重担就交给你了。”
  显然慈禧太后听懂了皇帝不愿意这么早大婚的真正原因,皇帝又连忙站了起来,“儿臣没有经验,也不怕亲爸爸笑话,儿臣心里实在胆怯的很。”
  “坐下,坐下。”慈禧太后慈祥地笑道,“我知道你的孝心,可外头的言官上了好几年的折子,说尽快奏请皇帝大婚,我想着也不错,再者也要顾及到外面臣子的意思,总不能说是让正牌的皇帝在边上看着,我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太后还垂帘听政,妹妹你说是吧。”
  说到朝政的事情,丽皇贵太妃就不敢随意插嘴了,只是微微一笑,低头喝起了茶来,假装没有听到这句话,“外头人这么说,总是有些人有这个意思的,这是自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连军机大臣也要时常换,我垂帘这么多年,估摸着许多人也厌倦了,倒不是说他们讨厌我,只是大约有一种腻歪的样子,这太正常不过了,再好看的角儿,再好听的戏,日日唱,也会腻的。”
  “中法之战后这么些年,事儿办的不多,但是都这么平平稳稳的过下来了,左宗棠在外面,得罪了不少人,算是急流勇退了,八旗的事儿,料理的差不多了,原本这开始的试点,一部分人有了差事,可还有许多,眼巴巴的看着前头这些人,然后想着自己今后如何,所以这需要慢慢做,别的事儿,都料理的差不多了,和西洋各国如今关系也不赖,外面风平浪静,国内呢几年了都没有大的灾害,算的上风调雨顺,如今交给你,我也放心。”
  “再者,我年纪也大了,再怎么说,累了这么多年,也要好好休息,好好玩几年,这才是晚年生活嘛。”慈禧太后笑盈盈地说道,“你若是真的有孝心,那么就别让我再继续这么累着咯。”
  皇太后这么说,皇帝也无法,只好站起来垂着手听吩咐,这个时候膳房的太监前来禀告,说是午膳的时候到了,太后也站了起来,“你们两个今日倒是有口福。”她拉着丽贵妃,“知道来我这里蹭吃蹭喝的。”
  三个人一起到了体仁殿,这里是慈禧太后吃饭的地方,慈禧太后面西而坐,光绪皇帝和丽贵妃南北对坐,朱执义在殿门外,拍拍手,一溜的太监就捧着食盒进来了,当着帝后的面,把盒子一一打开,将一碗碗菜端了出来,今天的菜式大部分都是苏式的,樱桃肉,松鼠桂鱼,这两样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菜,昔日有一名苏州来的御厨唤作冬官者,发明了樱桃肉,就是一大块五花肉,只是在肉皮上划出一个个小方块,等到煨烂之后浇上酱汁,看上去犹如一颗颗的樱桃放在碗中,十分鲜艳,这两样都是有些酸甜口味的,还有一样蟹粉狮子头,用阳澄湖的大闸蟹蟹粉加上猪肉打上劲,搓制成肉丸,再用鸡汤烧熟,放在盅内,配上清脆的绿叶子,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别的菜式有太湖二白,太湖二白是银鱼和鸭蛋白烩的羹,味道也是很清淡,除了苏式菜外,干烧鹿筋,琵琶大虾,白果烧羊肉,挂炉鸭子,这是北方的菜了,主食有韭黄盒子和荠菜肉丝银丝面,慈禧太后喜欢吃米饭,又上了一份胭脂米饭,这是从越南的田里出产的,比北京庄子里的红米饭颜色更深。慈禧太后是不太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三个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慈禧太后问光绪皇帝,“今日的课上的如何?王恺运讲的好不好啊?”
  “好的很,儿子很感激亲爸爸把王师傅拨给儿子,让儿子可以听他的高见,王师傅今日讲了史书,实在是让儿子大开眼界。”光绪皇帝说起了王恺运,原本有些拘谨的样子,顿时来了兴致,他把今日的授课内容简单的说了一说,“儿子还不知道这六国之败,居然是各有不同,且各自都可以参照当今世界各国,这样中外比较,儿子对于政治得失看得更清楚了。且王师傅看世界大势,犹如掌上观纹,许多以前不明白的事儿,他这么一说,儿子就明白了。”
  慈禧太后点点头,“王恺运最出众的就是他的这些权谋之学,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帝王之术,不过他也崇拜法家,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家伙都应该按照规矩来办事,然后在规矩之内争权夺利。”她微微一笑,继续吃碗里的狮子头,“这话我倒是也觉得不错,若是大家伙都斯斯文文的,也不会有这么的烦心事。他既然说的好,那你就多听听,为君者,当然是不能够只是读圣贤书,自然这圣贤书,陶冶道德情操是极好的,但是若是听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怕是要糟糕。”
  光绪皇帝称是,不一会就用好了午膳,三个人出来,沿着廊下溜了溜,丽贵妃知道皇帝这些日子每日都是将政事那里请示皇太后的,这会子肯定要商议政事,于是借故退下,回寿康宫去了,皇帝亲自扶着慈禧太后,将今天的事儿禀告,先说了军机处的人选,“礼亲王选了六个人上来,儿子来请亲爸爸的旨意。”
  “恩,军机处其实就是前明的内阁,实际上的宰相,军机大臣,若是选的不好,那么朝政就是有问题,这个干系重大,是要斟酌着好好选。”慈禧太后听了这六个人,微微思索,“都不算差,外交的军事的文教的都察院的,都一应俱全,宗室亲贵翰林,也都在,都是好人选,一个个资历够,倒是难选,也难为你定不下主意了。”她转过脸见到了光绪皇帝的脸色,突然想到了什么,“皇帝你还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啊。”
  “儿子没有,听亲爸爸的。”
  慈禧太后微微一笑,“用人如何,我现在做个主,将来还是瞧你的,不过我倒是可以把这个选人用人的心得说给你听听,且不说这六个人,我只是问你,这军机大臣,总理朝政,接下去这一段时间的执政主线,或者说是执政的要点是什么。”
  光绪皇帝微微沉思,“既然是八旗改革还要做,那么此事必然是重点,别的事儿,倒是不能太急。”
  “不错。”慈禧太后赞许的点点头,“不能太急,这四个字一语中的,再也没错处了,不能太急,自然就要求稳,你亲政在即,一切求稳,军机处里头就不能太杀伐过多,所以肃顺和荣禄,不宜进军机处。”
  “肃顺管着都察院,这些年拉了多少官下马?饶是在军机处外,就已经是人人侧目,人人胆战心惊了,我是支持他搞吏治的,毕竟这吏治不清,政策再好,也是打折扣,如果他进了军机处,外头的人必然以为,咱们是要杀尽天下的官儿了,这官儿,自然是抓不完贪的,所以这个,还需要一个控制的度,所以他不能入阁,倒也不是我小气,我自然让他起复,昔日之怨早已一笔勾销,不再计较,他在军机处外发挥的作用更大,他自己个估摸着也不乐意进军机处,整日被这些繁琐的事儿困着,施展不开。”
  “亲爸爸的意思,儿臣明白了,若是肃顺入军机处,抓太多的官儿,就是军机处的意思,是中枢的意思,更是亲爸爸的意思了。”
  “就是这个道理,你说礼亲王喜欢银子吗?还有那个奕劻,都喜欢银子喜欢的要死,如今这个还暂时没法子,只能是迁就他们,只要他们用心当差,吃一点拿一点我也只当做看不见了。再者官场的陋俗,这些冰炭孝敬,太多了举不胜数,肃顺在外面搞这些腥风血雨,倒是让大家伙收敛了不少,这是好事儿,但是不能变成全国都做的好事儿。”
  “既然不能见杀戮,自然这个荣禄也不用入了,这些年,内外都平静的很,如今并不是战时,所以他的才干还用不上,各国关系颇好,咱们大清如今是大国了,国内的任命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他国的注意,他若是转任他部,我又不放心新军交给别人,所以还是让他在兵部上再干几年,等到两任满了,再让他入阁吧。”
  肃顺没有入阁,倒也不算奇怪,毕竟他年纪大了,而且脾气也不好,昔日端华载垣等都是奉他为尊,可如今礼亲王虽然温和,到底也是亲王之尊,八旗勋贵最讲究的就是面子,如果到时候闹得下不来台那可就麻烦了,而且肃顺最喜欢做的就是指手画脚,他昔日最擅长的差事就是户部尚书,如今阎敬铭的脾气也不算好,两个人将来不冲起来,那么就真是见鬼了。肃顺不入不奇怪,但是荣禄乃是慈禧太后一等一的亲信,主持新军建设劳苦功高,中法之战更是赫赫战功威震天下,饶是如此,她居然也没有让荣禄入阁。
  这大约也只能用大公无私来解释了,这里面两个就被否决了,“你六叔昔日为什么权倾天下,不是因为那个什么议政王的劳什子头衔,而是一手抓了军机处,一手抓了总理衙门,一个内政,一个外交,都尽数握在手里,以内政压洋人,以洋人之势影响国内,故此有这样赫赫的威风,所以,日后一般情况下,只要是总理衙门大臣,就不要入军机了,除非他辞了这个总理衙门大臣,不过我想想奕劻这样的人,应该是舍不得这个总理衙门大臣的,毕竟比来军机处当空筒子的一个大臣,要来世实惠多了。再者,他还那么年轻,如今才四十多吧?日后有的是机会。”
  “是,那么就剩下郭嵩焘,许庚身、张之万三人了。”
  “张之万么,倒也可以,许庚身,恩,这两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显山露水,为人谦和低调,宰辅之臣,不能一个个都个性鲜明,调和阴阳的任务更多一些,他们两个可以入值,庆海去世后,外交的事儿,稍微懂得人就没有了,郭嵩焘也可以进。”慈禧太后点点头说道,“他功劳有了,也是左宗棠的亲家,还是湘人,这么多年来,湘人就在军机处没有断过,这是个传统,有资格的湘人,咱们当然不能拦着。”
第819章
补入军机(一)
  若是以反肃顺的人来选拔,许庚身和张之万是符合的,许庚身昔日在军机处担任章京时,就屡次和肃顺作对,张之万更是在祺祥政变之后,力主要诛杀肃顺,似乎看上去这些人选对着肃顺十分不利,不仅仅是以前,就是现在这些人也经常上折子攻击肃顺主掌都察院,杀戮之心过甚,毫无体恤之心,这些人对于肃顺不利,似乎也就是表明了,太后对于肃顺并不是十分待见,但是今日这话一出,光绪皇帝就明白了,肃顺在慈禧皇太后的心里,还是十分重要的,或者说,慈禧太后可以不喜欢肃顺,但是明白肃顺的作用。
  所以还有昔日在肃顺门下为幕僚的郭嵩焘入直军机,以表示中枢对肃顺还是隐晦的支持,这样的用意,大家伙都看得出来,所以也不仅仅是光绪皇帝一个人可以看得出来。
  “张之万诗文书画俱佳,是文教里头的极好人选,他之前办理《英宗实录》这个差事不错,在教育部当差也妥当,许庚身家室渊源,天文地理风土人情都知道一些,将来处置地方政事不至于下面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两个人不错。”
  慈禧太后这么说,光绪皇帝连忙点头,“是!就请亲爸爸用印到军机处吧。”他见到慈禧太后心情甚好,“折子儿臣也都看了,别的事儿倒也没什么特别的,都是寻常之事。”
  “这倒罢了,横竖每天都那么多折子,事关国家大计的,没有多少,军机处的设置就是让他们去办理这些庶务的,不要亲力亲为,凡事都要操心,既然没什么要紧的事儿,那么就等着下午叫起吧。”慈禧太后打了个哈欠,显然是午睡时间到了,光绪皇帝十分识趣,扶着慈禧太后进了西暖阁,就要告退而下,慈禧太后说了一句,“下个月就是三月了,八旗选秀的旨意已经下去,这些日子内务府就在张罗着这事儿,三月份差不多就要正经的选秀了,前头英宗皇帝的时候,我也是让他自己个立自己称心的人当皇后,如今你自然也是一样,所以有空叫身边的太监去打听打听,哪家的秀女好,先有个数,日后就不会乱选一通。”
  光绪皇帝红着脸称是退下了,慈禧太后笑眯眯的看着光绪皇帝离去,这时候,李莲英端了一碗奶茶上来,慈禧太后喝了一口,淡然问道,“小李子,皇帝你瞧着如何?”
  “万岁爷自然是好的,看着有孝心。”李莲英说道。
  “你既然这么说,自然就没错了。”慈禧太后点点头,“劳累了这么多年,若是说不愿意继续执政,不是假话,可若是自己没有了权柄,将来大清会变成什么样子,那我也实在不愿意在边上看着,皇帝长大了,总是要历练着办,不能什么事儿都我自己做主了,俗话说,当家三年,猫狗也嫌,何况我都当家了二十多年了,早就是天怒人怨了,还是早点抽身好,这么说起来,到底还是左宗棠聪明,该做的事儿都做了,然后马上就要辞官,绝不恋栈,我倒是不好意思留着他。”
  宫女红枫上前伺候太后午睡,李莲英退了出去,一时间储秀宫内,垂帘布幔,暗香沉沉,人影声皆无,廊下的画眉也收着翅膀歪着头打盹,一时间储秀宫就安静了下来。
  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太后睡醒,宫女们梳洗妥当,给太后披上了一件满地绣着月牙白色兰花的葱绿大氅,太后精神抖擞,“走,上班去。”
  太监宫女们响亮的喊了一声“嗻!”随即簇拥着慈禧太后一同出了储秀宫,刚睡醒慈禧太后有些犯懒,于是就叫了轿辇,搭着慈禧太后到了养心殿的后头,光绪皇帝已经在后殿候着了,上前扶着慈禧太后下了轿辇,转过了两个多宝阁,上面叠着许多册子,然后穿过一道偏门,就到了养心殿的东暖阁,军机大臣已经到齐,见到帝后来临,低头鞠躬行礼,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升座,慈禧太后坐在了纱屏之后的宝座上,光绪皇帝就坐在纱屏前面的宝座,“不必多礼了。”慈禧太后非常有力气的声音响起,“今个有什么事儿,一个个都说来吧。”
  礼亲王先出班说军机大臣要增补人选,请皇太后定夺,“这事儿,皇帝已经和我说了,我们娘俩商议了一番,就补三个人入直军机吧,郭嵩焘、许庚身、张之万。”
  “是。”军机大臣都没有什么意见,两旁伺候的御前大臣,一个惇亲王一个庄亲王,自然不会有意见了,慈禧太后继续说道,“三个人的职务要动一动,总理衙门管外交的协办大臣,这个位置,还是要郭嵩焘继续做,所以他暂时不动,许庚身的兵部尚书,张之万的教育部尚书都卸任,把这些位置空出来,礼亲王,你们新一任的军机班子,再选人上来。”
  这几乎是恢复了昔日前明的制度,慈禧太后当年在光绪初年就下诏,说明一个制度,绝不会从军机处提出的备选官员之外擅自提拔官员,这是一个自我约束的行为,显然是深得人心的,军机处的人十分满意,这样子就增加了军机处的权柄,和以前的内阁,几乎就差不多了。这次也是一样,军机处提出来的六个人,慈禧太后选了三个人,都是在这三个人的名单里面简拔出来的。显然,她不准备逾越自己划定的这个界线。
  “六部九卿,还有地方的督抚,吏部应该好好查一查,那些人时候到了,说好了十年一期,自然就不能够在任上一直呆下去,查一查那些人到了,就换,或者是升,或者是降,总要是个说话的。”慈禧太后说话了,“还有内蒙古和外蒙古两个总督,这是新设的,两个人选,也要好好选出来,我的意思就一个,不要选那些年纪大的,在内陆地方养老倒也罢了,蒙古两个地方,地广人稀,气候也不好,要肯干事的年富力强的人去当差,才能胜任不是?”
  外蒙古就是乌里雅苏台和北海,北海已经设省,但是乌里雅苏台还没有设置行政机构,只是各地设了提督将军等军事职务,原本的乌里雅苏台大臣继续保留,只是在乌里雅苏台和北海省两个上面再设一个外蒙古总督,内蒙古诸部再设置一位总督,这样的话,基本上军事的官员机构设置都可以放下去了,这直接的原因就是中法之战后,许多有功的军官退役之后需要安置,军官安置除了地方上的警察署县尉等官员属于行政系统外,其余的都是安排到地方团练,或者是进入讲武堂丰台大营或者兵部任职,士兵好说,当着警察是最好的工作,但是这军官们有品级的就不能去当普通没有品级的警察了,可上述的这些地方到底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安排不了许多人,于是也只好是拿着西北或者是北疆这些地方来安排军官,这些地方自然不是不如内陆省份,可胜在品级高,倒也算是弥补,这只是解决士官的一个办法,其余的法子还有,不过和这事儿无关,暂且不提。
  虽然总督没设,但是两蒙古底下的游击参将总兵将军或者是提督,以及都统协领等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兵部选好了人,额勒和布把折子拿出来,李莲英接过,将折子递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翻开粗粗的看了看,上面原本的官职品级,和拟任的职务看了看,不仅仅是两蒙官员,还包括了一些陕西甘肃青海东北等地的任命,她点了点头,递给了李莲英,李莲英再把折子捧给了光绪皇帝,“皇帝你也瞧一瞧。”慈禧太后说道,“若是没有什么意见,就明发吧。”
  “儿臣没有异议,一切听亲爸爸的吩咐。”光绪皇帝侧过脸,连忙说道。
  “且不急,你先瞧一瞧,然后若是有什么疑问,让荣禄来告诉你。”慈禧太后说道,“看几天再发下去吧。”
  “是。”
  孙毓文又来上奏有关于出使德国参加柏林会议的人选,拟定曾继泽,曾继泽是曾国藩的长子,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外交家,昔日在伊犁交涉北海归属问题,就是他在圣彼得堡担任大使期间主持的,后来担任驻英大使,协调了购买军舰之事,他的才干很是了得,如驻外领事部署,何地当设,何地宜缓,何地不应役,都随时向总理衙门各国事项建议,差不多外交系统就是他创建的。还改进驻外公使与国内联系电报通讯办法。在外交界享有声誉,与郭嵩焘齐名,时人并称“郭曾”。
  这个人选可以,重要的是他还年轻,如今不到五十,刚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要知道郭嵩焘已经七十多了,慈禧太后原本就属意他在郭嵩焘之后,继任为外交事务的主管官员,这个机会可以拿来给他增加履历的厚度,并且柏林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事关大局,不容有失。
  “德皇的来信说的很清楚,这是一次各国在非洲寻求权利的会议,那么自然,咱们也不能干巴巴的看着各国上阵,咱们在边上看戏,昔日战胜法兰西,就足以证明我们大清可以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争夺之中,所以这一次,一定要谨慎小心把握,曾继泽可以就职,既然去和各国外交部长会谈,或者是说在谈判桌上厮杀,官位低了不好看,如今本官是什么?英法股员外郎兼任理藩院侍郎?太低了些,加总理衙门协办大臣吧,出使德国。”
  慈禧太后下旨,“过些日子出洋的时候,让郭嵩焘和曾继泽一起递牌子,到时候我还要面对面的说些事情。”
  “嗻。”
  柏林会议原本要在中法战争之后就召开,但是在这一空间之中不知道为何拖延到了现在,慈禧太后分析,大约是欧洲的力量得到了改变,原本在中法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国把战略重心都放到了海外,德国在欧洲本土受到的法国压力现在变大了,他不得不先应付欧洲事务上面对法国的挑战,那么无暇出手来涉足非洲事务,显然现在可以进行有关于非洲事务的决定了,德国也必须要通过类似英国举办世博会一样的事情确定自己在国际事务上的名声,并且用一个方式来宣告,自己必须要在世界事务上有发言权,在相关殖民地上,必须要存在自己的利益。这一点慈禧太后是十分赞同的,因为中德两国,说句不厚道的话,都是借着踩法国人的脸上位的,都需要在国际利益上发声,那么自然,要求各国给自己分一杯羹。
  另外一个问题,大约是布尔战争的变化影响了英国的整体布局,第二次布尔战争没有和第一次战争那样迅速的结束,布尔人不知道何处来了动力和资金,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军事器械和英国殖民军继续战争,这一场战争已经断断续续维持了七八年的时间,这在任何一个地方,对面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这么长的战争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他就是发生了,这个原因到底如何,德国和慈禧都心知肚明,布尔人肯定是发现了金矿,并且用金矿和德国就近的东南非洲殖民地发生了某种不可告人的交易,借此,英国人也暂缓了他在非洲的战略政策,“两C”从开普敦到开罗,纵贯北非南非的战略被迫卡在了布尔地区,但是英国人也不是笨蛋,从军械的制造出处,以及那些在布尔人的军队里面出没的日耳曼军官,都很容易推测出这件事情肯定和德国有关系的,毕竟布尔人的祖宗荷兰人,现在已经是死螃蟹一只了,那么英国人也必须要在一个适合的场合内和德国人寻求妥协,交换什么利益,让德国人撒手,不要再去管布尔人的闲事。两个大国都需要这个会议,那么这个会议自然就要举办了,当然直接举办柏林会议的诱因,不仅仅是这些。
第820章
补入军机(二)
  不过这些暂时都和国内无关,国内如今重要的事情,除了军机大臣的人事案之外,最关键的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要发行新币,“新币的事情,我已经听银行上折子说过了,这里头的事儿,我的意思还是要快这些,自然,你阎敬铭说的缓办,是老成谋国之言,不过这新事物,推行的太慢,只怕是将来反对的声音更多,皇帝马上就要亲政了。”慈禧太后放下了手边上的折子,对着帘子外的军机大臣们说道,“下半年归政之前,我是一定要把这个事儿办好的,第一个,咱们缺银子,不管是八旗的事儿,还是军务,都要银子,如今虽然是税收收的不少,岁入也比文宗朝翻了两番,可到底还是不够用,家大业大,开销也大啊,所以要想法子找银子。第二个,也是顺应潮流之举,西洋人自然不用多说,就连日本也已经发行纸币,这是世界大势,银元虽然比以前的碎银子方便妥帖,可到底没有纸币轻便,而且如今市面上这么多票号,我自然是都知道的,这么多票号,明里暗里还是用散碎的银子来冲击市场,搞的银元的价格一直偏低,这是最大的隐患。重病需要猛药医,错不了,所以,这事儿不能缓,安排好具体的计划,就准备发行吧,等过几日,你和胡雪岩一起递牌子,咱们再商议吧。”
  慈禧太后有了决断,阎敬铭也不好说什么,于是这事儿也定下来了,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建新的园子,“之前建园子的事儿,军机处商议的如何了?”
  孙毓文看了礼亲王一眼,见到礼亲王半合着眼眼神,也不开口,他只好出班奏对,“工部和内务府已经在西郊选定了地点,就靠着清漪园在北边的建一个大型的园子,样式雷已经准备好了烫样,就等着呈送西圣御览了。”
  “很好。”慈禧太后赞许地说道,“那么到了后年八月份,就派的上用场了,不过也要抓紧,时间来得及?要知道,就剩下两年而已了。”
  “工部已经会同建筑师等进行了合算,如今用钢筋水泥来建房子,极为迅速,原本是不需要这么久的时间,只是要尽善尽美,务求处处周到,故此需要两年的时间,将花草树木等一概都要准备齐全了,这才是大功告成。”孙毓文喜滋滋地说道,“西圣说要办的这事儿是破天荒的第一遭,那么这个园子自然也要处处都好的。”
  “那就好,不着急慢慢来。”慈禧太后赞许的点点头,“这事儿我就不管了,日后交给皇帝。”
  “是。”光绪皇帝说道,“儿子知道了。”
  孙毓文看了一眼光绪皇帝的脸色,随即低头不再说话,退回到了班内,然后又商议了一些别的事情,山河总督李鸿章一任满了,调动还是继续留任,这也是个问题,不过显然,慈禧太后今日还没想着此事,只是问礼亲王,“皇帝选秀的事儿,你要多操点心,你是长辈,这事儿,长辈要多管着!”
  礼亲王连忙说是,“是,奴才尊皇太后的旨,只是有一样,奴才还要请旨,是否仿照英宗皇帝的例子。”他显然是从内务府那里得到了准信,知道以前的旧例,“将民人秀女也选进来。”
  “如今也没什么旗人民人了,所以这个倒是无妨。”慈禧太后说道,“不过若是大规模的选秀,只怕是物议沸腾,你冷眼暗地里瞧一瞧,那几家是合适的,就先报上来选一选,不用大张旗鼓的了。”
  礼亲王是内务府大臣,这事儿原本也管的到,原本有些暗地里揣测帝后关系的大臣,这会子也熄了心思,这当母亲的给儿子这样积极的张罗婚事,绝不是说关系不好的母亲该做的事情,今日的事儿差不多已经结束了,其余琐碎的事儿也一一定下来,饶是如此,差不多也过了一两个时辰,“好了,今日就先这样,你们跪安吧。”慈禧太后吩咐道,军机大臣和御前大臣鞠躬行礼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5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