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清华(重生之我是慈禧)(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543

  “嗻。”
  “既然对付英国人要让步。”慈禧太后转了转眼珠子,突发奇想,“法国人就不能太软了,不然英法两国一起跪舔,想着也憋屈,小李子,明白了吗?”
  “奴才明白吗?”李莲英微笑道,“奴才会抓紧派人去南边的。”
  “明白就好。”慈禧太后十分满意,点点头,“法国人败给了德国人,又是割地,又是赔款的,休养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缓过神来,想着在东南亚占点便宜,重新震一震他法兰西帝国的威风,我瞧着,怕是不能那么轻松如愿了。”
  越南,保胜城。
  红河的水有些浑浊,泛着红褐色的样子,若是总理衙门或者是清华大学堂懂一些洋务化学的人一看河水,就能断定这一代必然有极好的铁矿,保胜城的对面,就是云南的河口,两城隔岸相望,光景却是大为不同,河口再往北一百多里,就是一个极好的露天铁矿,连带着河口都较之往日热闹不少。
  保胜城却有些凋敝,凋敝的缘故无非是越南连年战乱,阮朝的宗室、逃入越南的什么黄旗军,白旗军、太平天国的余孽连番作乱,扰的越南北边的城镇都是十分冷清,所幸三宣副提督刘将军驻扎此地之后,倒也不甚荼毒地方,又靠近中国,两地交往频繁,渐渐的复又繁荣了起来。
  一个穿着黑色对襟的士兵疾步走进了写着“三宣副提督府”字样的府邸,他的胸前有一块白色的圆形,上面却是没有任何字,头顶也包着黑色的头巾,他跨过大门,到了正厅,正厅之中,如今的越南三宣副提督英勇将军刘永福已经在了。
  刘永福如今已经是四十五岁了,但是脸上一根胡子也没有,眼眶和脸颊深深的凹了进去,嘴唇薄薄的,但是抿的很紧,看上去就是意志十分坚定的性格,他正用棉布仔细的擦着自己的腰刀,一丝不苟,刀鞘刀柄刀刃处处擦拭干净,来的士兵禀告,“军主,河内的法国人派了人过来。”
  “法国人来干什么?”
  “他不肯说,说要见了军主才愿意说来意。”
  “无非是红河的那些破事。”刘永福冷哼一声,“叫进来吧。”
  来的使节是一个法国人和一个越南人,越南人是通译,法国人朝着大马金刀坐在正厅上的刘永福弯腰行礼,“提督大人,您安好。”
  “您好。”刘永福继续擦着自己的长刀,“这位先生来保胜城做什么?要知道保胜城可是许多孤儿寡母的父亲丈夫都死在贵国的火炮火枪之下的,这里,不是很欢迎贵国。”
  “还是为了红河的通商而来的,我们法国有好些商船被提督大人拦住不许运到中国境内,所以我们的领事大人和商会,派我来和提督大人商谈一二,希望提督大人行个方便。”他拍了拍手掌,两个越南人扛着一个铁皮箱子进了正厅,法国人把那个箱子打开,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只要提督大人行个方便,每一年都有这一箱的银子拿来孝敬给提督大人。”
  刘永福眼皮眨也不眨一下眼睛,淡然说道,手里的棉布还在擦着刀把,“红河通商的事儿,不用谈,不准。”
  法国人又耐着性子说了好多话,刘永福只是淡淡得不说话,丝毫不理会法国人,法国人刚刚炮轰升龙府,又兵临城下要和越南人签订协议,把越南囊括其中,正是自诩为越南的太上皇帝,今日只不过是有求于刘永福,这才耐着性子赔笑一二,见刘永福如此不上道,不免勃然大怒,阴阴地说道:“提督大人是铁了心和我们法兰西共和国作对了?”
第571章
情义大者(二)
  “你怎么才知道这件事?”刘永福冷哼一声,看了看刀身,刀身上雪亮,照映出他的眼眸,“我黑旗军,从来见洋人就是杀的,你今天是客人来送礼,中国人最是讲究礼数,我们不乱来,拿着你的银子滚回升龙府吧!”
  “你既然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盘踞在越南的保胜城!”那个法国人嚷嚷,“那你为什么不回中国去。”
  “我是中国人,更是越南国王封的三宣副提督,英勇将军,怎么,你一个法国人,有意见?”刘永福慢慢站了起来,把刀咔擦一下,收回到刀鞘,“再说了越南乃是中国之藩属,怎么,我这个中国人还不能在越南呆着了?”
  “越南马上就会成为法兰西的属国,刘将军,我相信这一点您不会不知道。”法国人阴险地说道,“到时候,什么中国人都不能在越南生存。”他挺起了胸膛,“特别是自以为是的中国人,绝对不能在越南继续生活下去。”
  “有我一日,就不要做这样的梦。”刘永福把刀连刀鞘放在案上的架子上,转身瞥了法国人一眼,“越南这块地方,在北圻,法国人说了不算。”
  “说了不算?刘将军,我相信您不是没有脑子的,干嘛说这样的气话,您虽然在越南是将军,在大清国内,可是一等一的反叛,被那个姓冯的将军像什么,对了,丧家之犬一样撵到了越南。”他朝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呸,你还在我们法国人面前装什么,我们早就把你的底子摸透了,我劝你还是识相一些,不然等到我们的大军开到这里。”他踢了踢地上的铁皮箱子,发出了哐当的一声巨响,“这些银子可就没有了,有的只是尸体、流血和哭喊声了呢。”
  边上的亲兵大怒,纷纷都抽出了长刀,大声呼喝,法国人的脸唰的变白了,“我刘某如何去处,不劳你们费心。”刘永福坐了下来,挥挥手,让亲兵们把刀收起来,“我在这保胜城,背靠中国,领着越南国主的俸禄,已经很满足了,不想再和你们这些洋鬼子扯上关系,不过你的嘴巴也要放干净点。”刘永福拿起了茶杯喝了一口白开水,“你真以为我不敢杀人吗?”
  他的眼角露出了杀气,那个越南人已经瘫倒在地上,法国人还强自忍住恐惧,不过这时候也不再用强硬的手段了,“刘将军,我们通商红河,经过保胜城进入到中国,只不过是为了做生意,越南皇帝承诺给你们收税,我们也愿意交税,只要大人把红河的航道打开让我们的商船运到中国去,将来我们法国兼并越南,我们还是愿意给将军和现在一样的地位,这是升龙府领事亲自告诉我的,甚至将军可以领取我们法兰西的爵位,您的地位可以比越南国王更高。”
  法国来的使节大肆许诺,刘永福不屑一顾,“说这些真是脏了老子的耳朵,老子是叛贼不假,但也不会给法兰西当狗,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要做什么。”刘永福站了起来,抚了抚身上的马褂,“你们不就想把鸦片和军火偷运到国内?我告诉你们,不能够,快滚,不要污了我的保胜城!”
  “你这个该死的黄皮猴子!”法国人大怒,破口大骂:“装什么忠臣义士呢?我们把这些东西运到中国,对你没有任何坏处,你干嘛要阻拦我们的生意。你在中国也是叛逆,谁会理会你这个东西呢!”
  “干嘛阻拦?”刘永福原本已经转身要退到后堂去了,听到法国人的叫嚣,又转了过来,背着手凝视气急败坏暴跳如雷的法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告诉你,我是大清国的反叛不错,但我还是中国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和朝廷怎么闹,那是我们自己个儿的事儿,我反的是大清朝,不是中国,轮不到你们这些外人来废话指指点点,少管闲事。不过你们这些洋鬼子是听不懂这些的,我就告诉你们,你们把军火偷运进去,搞那些叛乱,把鸦片偷运进去,害的都是我的骨肉同胞,害的都是我的父老乡亲,据我所知,我可还是中国人,我告诉你们,只要我刘永福,黑旗军在保胜城一天,你们法国人运这些东西的商船就别指望能进中国。”刘永福翻着怪眼,“我原本让你全须全脚的回去,但是你如此无礼,那总要留下点什么东西来吧。”到底是太平军出身,刘永福匪气十足,他淡然发令,“把这个法国佬他的耳朵割下来一只,给他一点教训,银子嘛不嫌多,咱们收下来就是。”
  法国人和越南人被拖了出去,亲兵回来禀告:“耳朵已经割下来了,那个法国人还在痛骂,要不要一刀杀了。”
  “杀了他算什么本事,要和昔日一样。”刘永福捡起一块银元,对着日光看着成色,上面的字是:“同治元宝”,中国的货币早就在越南使用开了,信用比越南本地的货币还要好,刘永福拿着银元,脸上不知道是什么表情,“在战场上杀了安邺,真刀真枪的,才算是本事。”
  黑旗军在河内郊外罗池与法军开战,击毙了法国主将安邺这个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其部属百余人也成了黑旗军刀下鬼,取得了“诱斩安邺,覆其全军”的罗池大捷。法军被迫退出河内。这是刘永福捍卫国疆,支援友邦抗法的首次战功。越王擢升刘永福为三宣副督,又赐印信一颗,文曰:“山西、兴化、宣光副提督英勇将军印”。以彰表功绩,并命刘永福扼守红河两岸。
  这是刘永福在越南得到官职的首功,后来陆陆续续又有平叛的功劳,越南国王这才给了刘永福保胜城,让他收税养军,黑旗军差不多是越南国内的藩镇之一。
  “军主,我们没有多少火枪火炮啊。”那个亲兵首领担忧地说道,“现在法国人正在和越南国王谈判,万一到时候谈崩了,我们黑旗军是肯定要上战场的,就靠这些长枪大刀,是打不过法国人的。”
  “打不过也要打,我刘二的人生之中,没有知难而退这个词。”刘永福摸了摸下巴,吩咐亲兵,“把银子抬下去,再找到升龙府或者顺化去,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卖洋枪洋炮给咱们,哎,你说的有道理,靠着大刀长枪只能是偷袭,得一时之胜,却不能长久啊。”刘永福有点沮丧,“法国人看着嚣张,也只是因为越南人都是软蛋,全特么的都是废物,有那么点血气的,在十来年前就都死绝了,不然越南人这么好心,会给咱们这么一块地方?要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筵席,越南人指望着咱们给他挡枪眼呢,我这里强硬点,越南国王那里谈判起码就有了筹码,这也不枉费他给了我一个提督的官职,黑旗军在越南,也不至于白来。”
  “那个法国人的话不全然是骗人的吧。”亲兵有些担忧,“只要法国人拉下脸对付越南人,越南是肯定抵抗不住的,到时候必然只有投降一条路,就靠着咱们黑旗军,只怕是……”亲兵看了一眼刘永福,随即掩口不说。
  刘永福叹了一口气,“管他娘的,我只要守住保胜城,别让洋人把军火鸦片运进中国也就罢了,其他的,随遇而安吧。”
  他不得不说出随遇而安这样的话,黑旗军原本就是太平天国的余部,之前在广西征战,却被冯子材一股脑儿的赶出了广西,被迫来到了越南,越南也不是好呆的地方,效忠越南朝廷,杀了法国人,这才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可若是越南人自己投降了法国人,难道自己也要跟在法国人身后讨饭吃?这是绝不能够的。
  越南虽好,可到底不是自家,众人在此地多年,却还有客居的感觉,可若是想回到中国,再做一平民,却也是不能够了。
  刘永福正在胡思乱想,亲兵又进来禀告事情,他看上去兴高采烈的,“军主!升龙府那边送了一船的军火给我们!兄弟们都检查过了,都是最新的火枪弹药,还有两门小火炮!”
  “什么?”刘永福有些失声,“一船军火?快拿上来看看!”
  一把乌黑发亮的长柄火枪被献了上来,是木质的手把,拿到手里不重不轻,枪管泛着冷艳的光芒,刘永福是识货的人,知道这是好东西,拿了起来,瞄了下准星,果然准星也十分精确笔直,他十分欢悦,“这东西,不是英国货,就是德国货。”他翻开木质手把的底部,一看,喜悦的表情却有些凝固了,下面赫然钉着一块铭牌:“金陵军械厂丙营三十二队制造,光绪六年三月。”
  “这是中国的东西。”刘永福用力握住了那根火枪,“升龙府怎么会有?”
  “中国的东西?”亲兵大惊,“这是升龙府总督陈大人差人送过来的,来的人放下了这些火枪弹药就走了,传话给大人:‘法国人穷凶极恶,将来若有不谐,升龙府必然难以阻挡,花了大代价从中国买了这些军备,升龙府的府兵不堪大用,反而浪费了,所以特来送给提督大人,只求看在同在越南的份上,北圻的安危都托付给大人了。’”
  “他怎么会和中国有联系?”刘永福脸上有了疑云,“难道是他联系了两广的官府?”
  “陈总督大人以前在中国为官,大约总是有些关系的,难道军主以为,这是朝廷给咱们的?”
  这个“朝廷”当然不会指的是越南当局,而是指的是中国的大清朝廷,刘永福听到了亲兵的疑问,自己的这个思虑反而被打消了,他不屑地说道,“朝廷怎么会给咱们这些反贼军火,他们在国内活的不耐烦了差不多,他们巴不得我们快点死了,那里会好心给咱们火枪火炮,要说阴谋诡计,朝廷的人最会,什么驱狼吞虎,坐山观虎斗,玩的那叫一个溜。不用多想了,既然是陈总督给咱们的,咱们就安心收了下来,管他是哪国货呢,有了这些东西。”刘永福兴奋的拍了拍手里的火枪,“咱们对付法国人可就有了那么一点优势了。”
  “叫文书的先生给我写一份信回复给陈大人,告诉他,只要我刘永福在,黑旗军在,一定会保住他的升龙府,因为唇亡齿寒,咱们都是一个藤上的葫芦,逃不了的。”
  陈文定吩咐人把军火沿着红河逆流而上,送到了保胜城去,转过头,对着坐在一边的清国富商衣服模样的中年男子苦笑,“师兄,你这样莫名其妙的出现,又拿了这么多火枪火炮给我,我心里实在是不安啊。”
  富翁模样的人正翘着二郎腿,笑眯眯的喝着茶,听到陈文定的埋怨,不以为然的摆摆手,“师弟啊,你说师兄来这里,还能害了你?难不成我要刘永福拿了火枪,借着你的名义,冲进顺化府,谋朝篡位不成?当然了。”他看到了陈文定脸上惊恐的表情,连忙又摆摆手,“愚兄只是开个玩笑。”
  “弟委实不知。”陈文定坦诚地说道,“师兄从何处运了这些火枪来,又为何要让我代为交给黑旗军,而不是自己送给他们,师兄在以前的时候,我记得是在礼部当差的。”
  “是在礼部当差,所以是官面上的人,而黑旗军是大清国内通缉的反贼,一个官员居然和反贼私下联系,又资助大量军火,是不是有造反的嫌疑啊?你想问的是这个吧?”
  陈文定点点头,“愚弟担忧的就是这些,没想到师兄自己都说出来了。”
  “我这些可都是正规合法的手续运到你们越南的,不是走私货,你也是知道的,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很多事情都不能过问,也不能知道的很清楚,但是这件事儿倒是可以告诉你一二,如今中国还在和法国人在外交上交涉,你可知道?”
  陈文定点点头,“多亏了天朝为我越南出面,法国人忌惮天朝几分,这才忍着没有动手,不然此时。”陈文定神色有些黯然,“越南怕早已亡国了。”
第572章
随风入夜(一)
  “只是可惜啊。”来人摇头晃脑假意哀叹,“我们大清能帮着越南的也不过是如此了,法国人是不会太过忌惮我们的抗议的,吞并越南,是他们的既定计划,最多是延迟,绝不会更改。”
  陈文定伤感的沉默了,“不过师弟你也无需太过忧伤,愚兄这不是就来帮你了吗?”他站了起来,在陈文定的耳边悄悄地说道,“我们不能先动手,明白吗?”
  陈文定刷的站了起来,胸口里的心脏似乎都要砰砰砰的跳了出来,他拉住了来人的手,手心全是汗,“师兄!你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快把你的手放开,湿乎乎黏嗒嗒的,恶心死了。”来的人挣脱了陈文定的双手,朝着自己的袖子上摸了摸汗水,他的脸上浮现了正色,“越南虽然不甚恭顺,但还是天朝藩属,上国仁德,自然不能弃藩属于不顾,且法人无礼,更是需要一力拒之。别的往事,不用我说,你在中国,所见所闻都是知道的。”
  陈文定兴奋的点点头,“我就知道天朝绝不会置之不理,可我禀告圣上,他却是十分犹豫,不知道如何处置,观望之心甚重啊。”
  “知道越南国内纷争不断,故此我也不去顺化府,只来北圻来找你这个同年,想着给你送功劳来了,不过这个功劳也要看你愿不愿意接。”来人坐回到了位置上,继续喝茶,“你若是不愿意接,我立刻打道回府罢了,反正贵国之国主也想着要投降了。”
  “圣上绝非要投降,只是不知天朝会帮越南到什么程度上。”陈文定焦急的站在来人面前,恳切地说道,“只是有些优柔寡断了些,绝非是本意要卖国给法国人!”
  “那如此就好,所以我不是就来送信心了?”来人点点头,“我知道师弟你的忠心,国内也知道你这升龙府的重要性,升龙府还在,北圻无忧,所以把上好的军火运了一些过来,供给师弟使用,不过你的府兵也忒差了,所以上司的意思,不如把军火送给黑旗军用,但是黑旗军到底是叛出中国的,若是这样贸然去接触,且不说他们心怀忧虑,我们也不自在,也怕法国人发现了唧唧歪歪,所以只能是借师弟的手送出去了,如虎添翼是坠吼滴,有了他的军队,想必能保护北圻的平安。不然南边如何动荡,你这里稳如泰山,这样才好啊。”
  “多谢师兄。”陈文定满怀感激,端端正正的行了一个大礼,来人也没有阻拦,只是端正坐着受了礼,他正色说道,“这倒也不是愚兄托大,这是代替上头的人受的,师弟,今日的话儿和今日的事儿,凡是出了这门,我是万事不认的,凡事无论是你们国王责问你,还是法国人怪罪你,都只能是你自己担着,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及时沟通消息而已,另外,北边一定要守住,不然将来,就算中国愿意出兵维护藩属,但若是国土尽丧,叫我们如何帮你们?”
  “师兄的话我都记住了,请师兄放心吧。”陈文定一脸坚定,“若是我们自己顶不住受不住,将来亡了国也是自作自受。”
  ……
  醇郡王回到了太平湖畔自己的府邸,已经是暮色沉沉了,他下了西洋马车,下人们的请安问好声都不在意,只是背着手进了内书房,换了衣服,写了几个字,到底是静不下心来,慈禧太后的话儿如同惊涛骇浪一般在他的心海之中翻滚,让他一会皱眉一会微笑一会担忧,他想了许久,最终有了决定,刚好也是晚饭时候了,于是他出了内书房问管家:“福晋呢?”
  “在内院。”
  醇亲王点点头,背着手到了福晋叶赫那拉氏的正院,到了东厢房,见到福晋盘腿坐在炕上,看着账本,醇王福晋原本就是温和娴静的性子,这几年深居简出,不理会外头的事儿,如今看上去更是有些槁木死灰一样的颜色,已经是三月的天气,还是穿着一件淡紫色出毛的坎肩,里面罩着一件半新不旧的青色褂子,她一边看着账本,一边摇着摇篮,里面睡着一个婴儿,那个婴儿头发柔顺,脸上红润像是烟台的红玛瑙苹果,双手紧握,正睡得香甜,醇王福晋爱怜的看着那个婴儿,就连醇亲王进来了也没发觉,醇亲王看到如此温馨的一幕,心里不觉一软,他走进了内室,醇王福晋抬起头来,悄悄喊了一声,“爷回来了?”
  “洸哥儿睡着了?”
  “刚才乳母喂了奶,才睡着。”醇王福晋眉宇之间有着忧色,整个人却有些喜悦的样子,显得十分矛盾,她挥了挥手,让奶娘进来把载洸抱出去,“今日的祭祀可还顺利?”
  醇亲王看着载洸被抱了出去,“倒也顺利。”他随口说了一句,随即发觉今日祭祀其实是十分不顺利的,“不太好,有人上了折子,说总理衙门卑躬屈膝,在洋人那里丢了脸面,太后大发雷霆呢。”
  醇王福晋用手帕按了按鼻翼,偏过头看着炕上,什么话都没说,丫鬟上了茶,醇亲王喝了一口,“明日起,咱们一家人就搬到西郊园子外头的赐宅住。”
  醇亲王说话轻轻的,但是语气却十分坚决,醇王福晋惊讶的抬起头来,“住在自己家里不是挺好的?你横竖也没差事,去那里凑什么热闹。”
  窗外淅淅沥沥的下起了细雨,微微起了风,醇亲王点点头,“以前是没有差事,如今却是有了,今日太后召见,已经让我继续在御前当差了,还交代了别的差事。”醇亲王看着叶赫那拉氏,“咱们明日去了西郊,后日你就递牌子进宫瞧瞧皇帝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5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