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清华(重生之我是慈禧)(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543

  “那就好,阿弥陀佛。”瓜尔佳氏念佛道,“也真是奇怪,大姐儿倒是投太后的缘,把丽贵太妃的荣寿公主都比下去了。”
  “大约是太后和大姐儿脾气相近吧,原本以前担心她进宫受委屈,如今倒是看看,咱们家出了两个主子。”
  ……
  两个穿着旗装的少女悄然站在镂月开云的外头不说话,头顶是一轮微偏圆月,在云朵之中穿梭,星星在悄悄得眨眼,远处的亭台楼阁灯火辉煌,湖面上弥漫着水汽,恰似瑶台仙境,两个少女边上站了乌压压的一群宫女太监,都低着头不说话,为首的年纪稍大的少女大气爽朗,后头跟着的少女一脸温婉,犹如空谷幽兰,后头的少女等着有些倦了,拉着前头少女的袖子,“姐姐,这皇额娘的心里是不是还是很难受。”
  “这是自然的。”为首的少女悄然说道,“明个就是正经日子了,皇额娘当年可是没瞧见皇阿玛最后一眼,也难怪她心里难受,等会咱们说话可要注意着点,虽然皇额娘不乱发脾气,可若是咱们不小心戳到了皇太后的痛处,那就是咱们的不孝了。”
  两个人正在窃窃私语,不远处又走了两排灯笼过来,候在镂月开云外头的人见到来人,连忙跪下,就连两位旗装少女也是半蹲行礼,来的人正是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穿了一身月牙白的绸袍,见到众人行礼,连忙摆手让他们起来,“大姐姐,二姐姐,皇额娘出来了吗?”
  “还没呢,皇上要不要进去劝一劝?”荣安公主说道。
  “不敢进去,皇额娘素日里那样要强,都不轻易红眼睛的,这会子肯定是心里难受极了,哼,都怪肃顺那伙子,来人,陈胜文,你传我的旨去军机处,让肃顺去海南岛,再把端华载垣流放到吉林去!”
  “好了。”牡丹台传出来一个声音,慈禧太后慢慢走了出来,“咋咋呼呼的,端华等人怎么又得罪你了?”
  三个人俯身“皇额娘”,“皇额娘请别伤心了。”同治皇帝说道,“肃顺等人骗着皇阿玛去热河,让皇额娘和皇阿玛都不能见最后一面,实在是该死。”
  “昔日已经已定惩处,怎么能突然再加。”慈禧太后摇头,“我知道你的心思,这就好了。”
  荣安公主是知道咸丰皇帝逝世时候的场景的,女孩子懂事的早,也知道丧父之痛,搀住了慈禧太后,“皇额娘,您说,这世间上有鬼吗?”
  慈禧太后犹可,身边的安德海眼神发亮,竖起耳朵就等着慈禧太后的回答,同治皇帝的眼睛也看着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微微思索,“或许有,或许没有,我原本以为是没有的,后来觉得也可能有,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逝去的人,不会再出现在当下了。”
  “那皇阿玛呢?”
  “你皇阿玛?”慈禧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抬头看了看天边的群星闪烁,突然来了灵感,“他变成了天上的一颗星星。”
  “变成了星星?”
  “是啊,你皇阿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时时刻刻保护着你们。”慈禧太后搂住了三个人,仰起脸,瞳孔之中反射得都是闪闪星光,“他在天上看着你们呢,看着你们慢慢长大,慢慢变成大人,看着你们相亲相爱,看着你们成家立业,看着这个国家,慢慢得变好起来,皇帝,你别怕,你的皇阿玛在天上看着你呢。”慈禧太后微微叹息,“希望这日子能越来越好起来,当然我也这么觉得,肯定是越来越好起来。”
第337章
北国七月(二)
  中元节的节礼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西边的都不甚喜欢,后来大家打听到了那一日在园子里的事儿,也就知道了,母后皇太后为什么心里不痛快,无非是想到昔日太平天国的叛乱致使先帝骤然崩逝,如今这新疆南北又是大乱连连,恰好遇到先帝的祭日,难怪皇太后心里不痛快,一时间圆明园内众人都收了笑脸,又让地下的宫女太监时刻注意,不要不长眼,让皇太后不爽利。
  皇太后自己调整了一番,到了八月初,自己就和慈安商议着,看看中秋节怎么办,又下懿旨,命“各家亲贵女眷格格入园饮宴。”外头又起了风声,说是这时候大概是为了给皇帝选后选妃的节奏,丽妃有些好奇,毕竟她自己个的荣安公主都还未指婚,慈禧太后也淡淡笑着,不置可否。
  这一日大家又在养心殿议事,说到大军已经到了玉门关,杨树声率先出战,击败了白彦虎麾下大军,阵斩生吃人心,大杀各族百姓的恶魔马伟寿,一时间玉门关百姓欢呼雀跃,白彦虎部闻风而逃,玉门关一时已经肃清,军机处稍微说了几句,又把僧格林沁的报捷文书拿上来,读了一遍,一时间勤政殿内喜气孜孜,虽然是小胜,毕竟也是开门红了。
  “还请太后下旨嘉奖杨树声。”文祥磕头说道,“军机处也准备好命陕甘两省,并蒙古诸部供给粮草,户部的意思,粮草可抵扣田税。蒙古诸部的粮草以蒙古所需的茶叶丝绸铁器置换。”
  “可!”慈禧太后点头,“大军在外,一定要注意后勤,西北之地,原本就是收不上多少钱来,这户部的账本记得清楚,如今大军在陕甘,先紧着大军用,虽然如今不同汉朝的时候,西域之地乃是天朝疆土,可土人、各族人甚多,那里就没有多少是中枢派过去的,说起来,也是异域。”
  “是,如今皇太后已经任了新疆如此多的将军,新疆又有了督抚道台,这局面是会越来越好的。”恭亲王说道,顺便从袖子里拿了一个折子出来,“这是后续去新疆、甘肃等地任道台、知府、知县、县尉、县丞等职的单子,请太后定夺。”
  安德海接过了折子,递给了慈禧,慈禧翻开看了看,都是同治元年恩科以来录用的新进士居多,“怎么,吏部。”慈禧问文祥,“都没有几个老人愿意去新疆?”
  “是。”文祥有些无奈,“回太后的话,正是如此。”
  “也罢,这些人,到底是爱惜自己的,新疆如今乱的很,不是富贵险中求的人,是不敢去的。”慈禧太后合上折子,“这名单我瞧着很好,也有些前朝留下来一直没选上官的,也有些是捐官里的翘楚,是不是金子,去新疆炼炼总是好的。就按照议政王的办。”
  “是。”
  “还有什么事儿?”
  “是,太后。”今个进来没有说过话的李鸿藻开口了,“左宗棠目无王法,肆意妄为,臣弹劾左宗棠。”
  三日之前,钦差大臣左宗棠、北洋水师提督彭玉麟联袂用八百里加急上报,兴兵问罪苏禄国,苏禄国王交出了国内欺凌中国人的罪犯,并在和乐岛港口一律处决,此外,苏禄国王请求北洋水师为其主持公道,将西班牙人逐出苏禄国。
  左宗棠还请总理衙门派出大臣与西班牙吕宋总督协商,务必要确认苏禄国的天朝藩属地位。
  一时间石破天惊,大家都被左宗棠的肆意妄为给惊呆了,特别是跪在皇帝和太后面上的这个帝师李鸿藻,他可是一直认为,北洋水师不过是巡游南海罢了,没想到,居然去了苏禄国!
  如今这天下地图市面上都有的卖,李鸿藻也叫家人买了一副极大的地图来,用放大镜细细看着,看到了苏禄国的位置,这也离得福州实在太远了!
  “左宗棠身为钦差大臣,目无法纪,不尊旨意,肆意将北洋水师驶出国门,若是英法等国心怀不轨,在海外将北洋水师伏击,这同治元年以来的国之重器,岂不是毁于一旦?再者,西班牙大使已经暴跳如雷。”当然,目无余子的李鸿藻怎么会真正在意这些洋鬼子的心情如何,但是不妨碍他现在拿这个做筏子,拿这个来攻击浙闽总督,“若是影响到和洋人的关系,那岂不是又要重现先帝朝的不忍之事!”李鸿章说的难得在理,也不闹那些玄乎的理学话,一时间众人脸色各异。宝鋆张大嘴巴,却又是没有说话。
  恭亲王有些不悦,虽然当初一听到左宗棠炮击苏禄国的事情,自己也恼怒万分,但是洋务新政是自己一手策划的,自己可以训斥左宗棠,但是李鸿藻却是轮不到如此说话,“李中堂此言差矣,太后的旨意给左宗棠,其中就有一条便宜行事,自然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自然可以代天巡守南洋,不过是一个苏禄国而已,如何去不得?”恭亲王勉强看在皇帝的面子上,没有直呼李鸿藻的名字,“再者,这西班牙人狼子野心,侵占了吕宋国不说,又准备要灭苏禄国,这苏禄国内的事儿左宗棠说的清清楚楚,就是西班牙商会的一群人挑拨起来的,等到苏禄国内大乱,西班牙吕宋总督名正言顺的出兵,维护西班牙在苏禄国的利益,虽然是海外遗民,到底也是天朝苗裔,任由洋人杀害,说到底也是说不过去,而且左宗棠也上报了西班牙的舰队在吕宋岛附近遭遇过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如今安然无恙。”恭亲王不由得有些得意自豪,“可见北洋水师之力!”
  这事儿在场的人都听说过,原本西班牙人暴跳如雷,叫嚣着要给“中国人一个像虎门、大沽口之战那样的教训”更是连续串联俄罗斯等国使节,联合和总理衙门施压,一定要求北洋水师立刻退出西班牙的势力范围,保持吕宋岛周围非武装存在,“将苏禄国的事情交给苏禄国人民自己解决。”可左宗棠的折子一到,听说了和西班牙人的远东舰队小部分遭遇了,没想到素日趾高气扬的西班牙人都是退避三舍,不敢动弹,如此以来,朝野轰动,没想到这还不到三十年,就已经河东河西换了,昔日在海上耀武扬威的洋鬼子,居然面对这大清的北洋水师,不敢动弹了!
  西班牙大使顿时偃旗息鼓,何况英美法三国在中国具有最大利益的国家都表示观望的态度,西班牙人就有着俄罗斯人掺合着,无济于事,况且,俄罗斯人也不会做帮别人火中取栗的事儿,西班牙只好联系了葡萄牙大使,但是葡萄牙大使已经在总理衙门坐了许久,要知道,澳门可还在葡萄牙人手里!
  和苏禄国不同,澳门虽小,毕竟是直接的领土,旧年被葡萄牙人以晒货物为名慢慢得占据了澳门岛,这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顺,如今修炼几年的北洋水师出动,轻而易举收拾了苏禄国,当然,也不是灭了苏禄国,可葡萄牙人在远东就只有澳门这么一个落脚地,比不上西班牙在南洋家大业大,有着吕宋这个香料之岛,在远东更是没有什么成建制像模像样的海军力量,甚至不需要北洋水师出马,只要广东水师围攻几个时辰,葡萄牙人就要被赶下海了,这个时候又突然冒出来说,西班牙的舰队不敢对北洋水师动手,葡萄牙大使自然更不会说是和西班牙人混在一起,只是日日缠着总理衙门的章京们,一定要求请保护好澳门的葡萄牙人。
  西班牙大使也软了态度,恭亲王避而不见,他找到了宝鋆,只是说,“请大清尊重和保护西班牙人在吕宋的统治。”别的就一概不讲了。
  恭亲王把这些细细说了,大家才明白,这样似乎没什么任何效果的炮击苏禄国,居然有了如此多的成效,恭亲王继续说道,“再者洋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太后秉政以来的政策,是远交近攻,尽量防着俄罗斯人,对着英美法等夷以安抚为主,这些年和洋人做了这么多生意,也是有这一层意思在的。”
  “西班牙人已经要求和总理衙门签订条约。”文祥极为开心,脸上涨的通红,“苏禄国依旧是天朝藩属,西班牙人只要保持吕宋的治权即可。”
  “苏禄国左近几个小岛的土王也已经去苏禄国拜见左宗棠,要求归属天朝藩属,这里头,苏禄国王有连横之功。”
  “就是吕宋岛附近还有许多岛屿,若是无人,就给苏禄国王,愿意归顺天朝藩属,一概优待,自然北洋水师要为他们撑腰。”吕宋岛实在是富裕,稻米一年三熟,但是如今不能和西班牙人完全撕破脸,虽然在南洋,西班牙人不如中国,但是要是西班牙人一狠心把别的地方的舰队调过来,这南中国海还不是自己说的算的。
  “国朝藩属,大部分都在南洋,苏禄国一向对天朝恭顺,若是不加以安抚,会寒了藩属之心,南掌已经不朝,吕宋也已经灭国,若是再不经略南洋,将来,这些洋人们的手可离着中国越来越近了。”
  众人心里都是明白,这些藩属虽然大部分都一心向着天朝,可撑不过洋人列强的船坚炮利,不得不俯身做小,这才对着大清若即若离,可如今这苏禄国一亮刀剑,让大家瞧见了天朝的气势,不是只有仁德,亦有王霸之道,这样的趋向性变化,怎么表扬都不为过,“只不过这英法美大使对于左宗棠率领北洋水师行驶近吕宋岛极为不安。”恭亲王不得不说这么一句,“吕宋岛已经在西班牙治下,左宗棠此举确实有些孟浪了。”
  “是。”贾帧也接话说道,“礼仪上也有些不通,苏禄国已经让王世子随军北上准备朝见,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北洋水师劫持了苏禄国世子。”
  “左宗棠行事却有瑕疵,军机处想个法子,申饬一番,爵位也降一降,下旨去福州,让浙闽按照郡王的待遇接待王世子,由陆路进京,贾中堂说的是,倒是像俘虏来的,不像话,就让理藩院庆海接手这件事吧。”
  “是,总理衙门准备和西班牙签订一个协议,明确苏禄等岛之主权。”
  “可。”慈禧点头同意,“法国人牛的紧,在南边还蠢蠢欲动,我的意思是和几个国家都签订这个协议,明确南洋诸国藩属之事,不过想着他们虎视眈眈,总是没法子,咱们也没那个力气和英法叫板,就先放着吧,一个个得谈,总是好事儿。”
  八月初九,军机处下旨,左宗棠行事无端,削去三等候的爵位,改为二等伯,东阁大学士进文华殿大学士;苏禄国世子进京,赐苏禄国金印,国王亲王衔,世子加恩郡王衔,随侍天子侧,入京读书,八月十三日,总理衙门与西班牙国签订《中西关于吕宋、苏禄等岛屿治权北京条约》,苏禄国为中国治下附属国,中国承认西班牙对吕宋的治权,两国应对交叉管辖区域保持沟通协调,确保南洋局势稳定。与葡萄牙签订《中葡关于澳门岛租借事宜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对澳门享有治权和主权,澳门的具体商贸业务有葡萄牙负责,每年租金五千银元,租借期限为二十年。
  不费一兵一卒就换来这样的局面,有一些不懂事的老儒甚至都叫着要祭告太庙了,慈禧太后却是摇摇头,“人的性子都是得陇望蜀的。”她对着同治皇帝说道,“苏禄国只不过是添头而已,这吕宋才是南洋的第一大岛,只不过,形势比人强,还没到将吕宋纳入治下的地步。不过听说原本吕宋国王是一个高危风险的行业,做不得几年就要被西班牙毒死,如今怕被咱们问罪,现在的国王倒是能不那么担惊受怕过上几年舒坦日子了。”
  “这苏禄国倒是事儿完了,那个苏禄国世子和儿子说,元旦国王是必然要入京朝贺的。”同治皇帝笑道,“这个人倒是不错,人也机灵,就是不吃猪肉,实在是无趣。”
  “入朝就入朝吧,今个看看。”慈禧太后有些无谓,“苏禄国王要给他体面,这可是南洋诸藩里头的头等忠心之国,就算是演戏也要演好看些。”
  “洋人们的心思都不在苏禄,所以,也别觉得好像咱们占了多大的便宜,这苏禄国原本就是天朝的藩属,无非是多了几个小岛。”
  “那皇额娘,这些洋人们的眼睛都看着那里呢?”
  慈禧太后微微沉吟,“且不说他们在全世界的关注点是否在亚洲以及我们大清,就说这英法美俄罢了,英国人自然是在印度,捎带着缅甸,俄罗斯人看着新疆,这英国人也分了一部分注意力在新建,就等着看阿古柏怎么样,能不能把新疆给独立出去,这样,俄罗斯人可以名正言顺的到玉门关外头叫嚣了,英国人也可以从阿富汗源源不断得把鸦片运进来;法国人的眼光都在泰国南掌,美国人么,眼下看来是最好说话的,在我们这里只是为了赚钱,如今是没有说想着要咬一口的。皇帝,这诸国相争类似春秋战国,不以一次胜负定国运,臂如下围棋,就算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吃了别人的几个棋子,但是对于整个大局来说,不一定是好事,我们也不一定占有优势。”
  “是。”同治皇帝深受其教。
  慈禧太后抬起头,望着西北方向,“如今就看这新疆的事儿怎么了了,希望僧格林沁稳扎稳打,用尽全力,灭了这些跳梁小丑。”
第338章
大漠孤烟(一)
  大漠黄沙漫天,破旧的官道上滚滚洪流正在迅速前进,才是上午时分,天就已经发威,烈日的太阳照射了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的通红的,但是身上却是一滴汗都没有,褂子上全是白色的盐渍,没想到从凌晨天还没亮就急行军,才几个时辰,日头还是半斜,就已经毒辣成这样了。
  军纪虽然严苛,队形也未曾散乱,可若是叫这些人,特别是京中旗人出身的人不说话,那可真是要比杀了他们还要难,有一个人脚下走的飞快,嘴里也是说的飞快:“我的天老爷,这难不成是唐僧师徒到过的火焰山吗!都已经八月低了,怎么还是这样的热。”他用力摇了摇手里的水壶,“若不是把总们提醒过,我这里头的水是半滴都不会剩下来!”
  “是啊。”另外一个搭话的人脸上通红,嘴唇都已经裂开,“这些叛逆,自从咱们出了玉门关,就不准备和咱们正面交战了,他们心里想着,怕是要等着咱们行军,被日头晒的精疲力竭,出来打秋风,占便宜呢!”
  “正是做他的春秋大梦!”那个人不屑地说道,突然之间,一阵羽箭飞到他的跟前,有一只虽然射在他的身上,却是因为距离甚远,力道已竭,那个碎嘴的人吓的一大跳,一把抽出了身后的弓箭,弯弓搭箭,准备还击。
  “敌袭!”队伍顿时有些散乱了起来,带队的把总抽出刀,眼睛凝视官道左右,发现有一些穿着黄色长袍手里拿着弯刀的异族模样的人,骑着马,嘴里喊着叽里呱啦的杀过来……
  还有零零碎碎啪啪啪的几声枪响,“这些垃圾玩意,又来偷袭了!”那个弯弓搭箭的旗人士兵怒不可遏,刚才的手忙脚乱让他被同袍们取笑,旗人最在乎的就是脸面,旗人士兵瞄准了一个冲在最前面的人,双手放开,羽箭就腾空飞起,闪电般唰的一声,射中了那个人的小腿。
  血迹顿时漫了出来,染满了黄色的长袍,这些人根本不需要步兵出马,砰砰砰,火器营的火枪兵出马,排成三列,几个呼吸之间,就已经让那些人丢下几具尸体,大呼小叫撤退了。
  大军也不分兵前去追逐,只是前去检索了一番尸体,就摆在官道边上,一只青色的海东青展翅飞在高空,看了看这一头的战事,迎着烈烈热风,朝着长蛇般的队伍后头飞去,一阵鹰鸣,身子俯冲,落在了一个骑着黄马的中年将领手上。
  僧格林沁拿了一条鲜肉出来,扔给搭在自己手肘上的海东青,海东青吃了之后马上飞到后头的笼子里头休息,这时候报信的兵也到了,禀告了前头小规模的遭遇战,僧格林沁不发一言,挥手让传令兵退下,大军继续前行,过了半个时辰,到了一片石林,大军暂停休息,生火做饭,等到中午日头最毒的时候过去了,再开拔。
  僧格林沁坐在帐篷里面闭目养神默不作声,武云迪走了进来,头上脸上全是黄沙,抹了一把,对着僧格林沁说道,“大帅,这天气还是如此的热,我瞧着这日间行军怕是不太好了,军中中暑发病的人越来越多了。”
  僧格林沁点头,“我也有这个打算,等今日早点出发,到了石门县,休整一番,就晚上行军,白日休息,眼下出了玉门关。”僧格林沁长吐一口气,“就到了阿古柏的老巢,什么时候都要小心谨慎。”
  “是,大帅,入疆之路一直有两条,南北疆分路,大帅,如今已经到了新疆,您看,咱们该怎么走?”
  “阿古柏的根据地在喀什,南北疆都能过去,如今我们再次来了这里,就是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在这里,咱们是人生地不熟,若是只是一路进疆就怕阿古柏正面打不过我们,化整为零,散入他处,到时候难不成叫我们大军呆在这新疆几年不成?”僧格林沁有些无奈,这都是流贼的套路招数,当年的林凤祥和捻军就靠着这样东跑西窜支撑了许久,那可还在内地,在这地方,他们更是如龙入海了。“阿古柏以回教起事,若不能一次性灭掉,他一定会如同杂草一般春风吹又生,我们只能靠着大军,耕田一般犁过去。”
  “阿古柏若是逃入俄罗斯,那也是无法,只要他还在新疆,还在中国,就别指望能逃得过去,击鼓升帐。”僧格林沁对着中军将说道,“已经过了玉门关,下一步怎么走,好好谋划一番!”
  于是行军至哈密附近,僧格林沁定下策略,过吐鲁番之后南北线分别进攻,新任新疆巡抚梁镇坐镇哈密转运粮草,又令陕甘绿营肃清陇右古道,“诸位。”僧格林沁目光炯炯,对着满帐文武官员说道,“旧年白彦虎死灰复燃,本王心中惭愧的紧,太后却是不以为怪,可为将者不能不知道自己的轻重,这白彦虎未曾剿灭,昔日陕甘回乱未曾平定!今日恰好白彦虎又与阿古柏勾结在一起,很好,省得日后各个突破,咱们一举歼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5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