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清华(重生之我是慈禧)(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543

  陈孚恩站了起来,朝着贾桢深深做了个揖:“下官知道中堂大人虽然不在军机处,可资历深厚,又有首倡垂帘之功,太后也颇为仰仗中堂,时不时就国家大事咨询与中堂大人,下官无法,还请中堂大人救一救。”
  “子鹤,你这是作甚,坐下坐下。”贾桢连忙说道,见陈孚恩站着仍然不肯坐下,贾桢摇摇头,“你来问我这个久不在中枢之人,岂不是问道于盲?”贾桢到了同治元年的差事是和周祖培等人一起编撰《文宗实录》,这样的事儿,两个正牌的一品内阁大学士都心照不宣地将差事丢给底下的人,日日翘班回家喝茶会友,只不过是偶尔到了内阁处对照检查一番罢了,“说起来,老夫手里头的差事还不如你重要,你可是手握天下兵马粮草的大司马,怎么能比得上我这埋头故纸堆之中要来得强吧?”
  陈孚恩虽然心智慌乱,可也听出来了贾桢言语里面的微微酸味,就连忙跟着贾桢的话打蛇随棍上,“是呀,说起来,孚恩倒是要为老大人不平了,老大人从道光六年进了榜眼之位,在朝中历练多年,乃是三朝重臣,更是掌握文衡多年,门生故吏满天下,就连恭亲王当日也在御书房守了中堂大人的教导,见到中堂大人也要叫一声师傅,到了同治年,想必老大人也听说了,太后原本是要让两位相国入值军机,奈何被恭亲王一句两位相国年纪大了,不堪军机事务繁重打发了回去,要知道他岳父桂良可是比中堂大人还要大上几岁的,也被他弄进去了军机,也倒不是说桂公不能入直,可如今才改元,他就卧床不起了,这实在是不吉……军机处几个人,全是恭亲王一党,哎,倒是委屈了中堂大人。”
  贾桢微微一笑,“这原是小事儿,哪里不是当差的地儿?文宗实录,圣训也是极重要的事儿,原该我这些老臣担当着,入不入值军机也无妨。”
  “是,中堂大人高风亮节,下官倒是学不来。”陈孚恩眼见说开了,也就坦然言之,“下官到这里,还是来求中堂大人救一救了!”
  “请中堂大人念在同为翰林一脉,给下官指点迷津。”
  “出主意倒是也没什么主意,我一个老头子,能有什么主意。”贾桢微微笑道,“尚书大人,你却是找错了庙门,拜错了菩萨,我来问你,当初是谁保下你的?”
  陈孚恩瞠目结舌,脑海之中闪过一道闪电,山羊胡子上沾满了茶水也毫不自知,他刷的站了起来,“是……”
  “解铃还须系铃人,子鹤,你当局者迷了。要知道,这天下,这国朝,并不是恭亲王一人当家。”贾桢笑眯眯地拿起茶盏,“尚书大人,你说是不是?”
  陈孚恩脑中飞快转动,脸上又惊又喜,站了起来深深得做了一个揖,要说之前那个是乱抓救命稻草勉强为之,如今的这个是真心实意的感激之意。
  贾桢微微一笑,双手虚扶,“子鹤何须多礼,请坐下吧,难得春日和煦,不妨安心赏一番美景。”等到陈孚恩依旧坐下,贾桢想了一想,“你觉得如今朝中局势如何?”
  “还能如何?”说到这里,陈孚恩微微有些不屑,却又有点无奈,“太后垂帘,亲王秉政,这叔嫂二人,君臣同心,实在是不辜负这‘同治’之意啊,太后对着恭亲王言听计从,上次御史弹劾军机处不能照章行事,太后反而嘉奖军机处,这原本是许多人等着看热闹,末了,倒是失望的居多。”
  “呵呵,子鹤啊,你倒是看的不错,老夫那时候原本也是失望之极,不过。”贾桢挑了挑花白的眉毛,“回头细想想这事儿,另有乾坤啊。”
  “哦?”陈孚恩心中大石落下,此时心情好极,听到这些事儿,不禁来了兴致,“还请筠翁指点一二。”
  “眼下自然是君臣同心同德的,可这事儿老夫就看出来了端的。”贾桢微笑捻须说道,“太后要办英烈祠,这事儿是好事儿,可惜错了章程,这原本是小事儿,可这御史一上折子,明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没想到这沛公没上当,霸王倒是撂车了!”陈孚恩眼睛一亮,显然是明白了贾桢话里的隐语。
  恭亲王此举就是摆明了要表明自己对皇太后擅自违背垂帘章程的不满的表现,上请罪折子,说难听点,就是为了逼皇太后罪己罢了!
  “中堂大人说的极是,这个御史怕也有恭党的影子,皇太后大度的很,不与他计较,另外一个方面,也怕中枢停摆,如今这局面来之不易。”陈孚恩越说越透亮,“可见这君臣,不见得是一心!”
  “这是小事儿,算不的什么,你往日是在肃顺麾下的。”贾桢笑道,“你冷眼瞧着,如今这恭亲王和肃顺有何差别?”
  “筠翁的意思是?”陈孚恩半是疑惑半是了然地问道。
  “肃顺重用汉人督抚,重用曾国藩,恭亲王也是如此,肃顺整顿吏治,恭亲王如今也要办京察的差事了,这些事儿都是一样的,咱们这位议政王的招数和肃顺差不了多少,对了,大概不同的地方约莫是恭亲王分外看重洋人,办了一个总理衙门罢了,如今瞧着,也不怎么样。”贾桢对着总理衙门不以为然,“所以说到底,这恭亲王和肃顺也是一样的人儿,只不过恭亲王是先帝亲弟,皇上亲叔,位份尊贵,不比肃顺这个暴发户,皇太后容不下肃顺,就能容得下恭亲王?”贾桢放下茶盏,“且看将来吧。”
第274章
九流宾客(二)
  陈孚恩在摇摇摆摆的轿子里若有所思,“这中堂大人说的似乎极有道理,如今看来,也只能如此了。”等到自家府前落了轿,伴当掀开轿帘,陈孚恩这才停下思绪,抬起头环视府门,见到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人影,陈孚恩不禁冷哼一声,甩袖子进了府邸。
  刚坐下还没坐热乎,丫鬟才奉茶上来,管家用手拿起长袍的下摆,猫着腰拿了一个名刺进来,“老爷,有人来拜。”
  “哦?如今我这鬼憎神厌的地儿今个倒是有人来?”陈孚恩嘲笑地说道,“不拘是何人,一概请进来。”陈孚恩懒洋洋地打开名刺,见到里头的署名,忍不住就抖擞了精神,长眉一抖,眼中精光四射,“快,快请进来!”
  ……
  “陈孚恩?”慈禧太后疑惑地挑眉毛,刚刚和太后禀告过引见的杨庆喜点了点头,“是,是他递牌子求见的。”
  “恩?”太后点点头,这会子还是午时不到,上午的时刻,慈禧放下看的折子,揉了揉脖子,“叫吧。”太后站了起来,就着安德海的手到了明黄色纱帘之后,安坐下,内奏事处的太监就引着兵部汉尚书陈孚恩进了东暖阁,陈孚恩连忙跪下行礼如仪,“起来吧,陈尚书。”太后的清朗声音在帘后响起,“有什么事儿?”
  自从太后垂帘,一应废话也不想多问,按照母后皇太后的话来讲,“日常请安问好的话在折子里都看的腻了,难得和臣工议事,就不要多讲废话了。”这是陈孚恩求见太后,不是太后召见,故太后有此一问。
  “太后,微臣请致仕。”陈孚恩伏在地上也不起身,就这样说了一句话出来。
  太后长眉一挑,“这话从何说起?”
  “微臣原本就是戴罪之身,附逆在先,又驽钝在后,实在是不堪大用,恰巧京察在即,微臣自觉无用,不如退位让贤。”陈孚恩隐隐有了些凄惨的声音,悲切溢于言表。
  “这话说的实在无理。”太后的声音冷漠了下来,叫陈孚恩一时间不敢说话了。
  “当年本宫就已然承诺,只诛首恶,从者不论,再者,肃顺等人为非作歹,也是在行在之后,你陈孚恩远在京师,怎么谈得上是附逆呢?可见大谬,再者,这么些差事办下来,本宫也都瞧得清清楚楚,你陈孚恩是有才的,本宫昭告天下,唯才是举,不论出身,更不论说跟着谁过,这都是无稽之谈,你不用多想了。”
  “太后盛德浩荡!”陈孚恩仿佛吃了一个人参果,十万百千个毛孔都分外的妥帖,整个人都轻飘飘了起来,心中大石落下,跪在地上宛如跪在云端一般,“微臣感激不尽!”
  “怎么了,这时候,你突然递牌子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太后有些疑惑。
  “微臣听闻京察在即,要清算微臣这些跟着顾命大臣过的臣子,故心下惴惴,想着若是被革职,不若自己个致仕求去,反而留个体面。”陈孚恩今天说话特别得直接,直接就把外头的事儿,和自己心里所想的都一股脑的说出来,反而倒是皇太后有些不适应,过了许久,帘子之内没有动静,“京察者,整顿吏治也,不论何人,不论何党,若有违规违纪者,均需处罚,你陈孚恩若是做错了事儿,自然也要罚,做对了,当然要赏,你若是一心为国,本宫和皇帝自然不会亏待了你。”
  “太后圣明。”陈孚恩又山呼不已,这时候他分外钦佩给自己出主意的那个人,没想到居然算对了皇太后的想法!“微臣斗胆,想给太后举荐一人。”
  “哦?”太后有了兴致,“你有人要举荐?”
  “正是,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若不得人,良政不行,当年王安石若得正人施行新法,宋祚不会只有这么几百年,前明张居正主持变法,后继无人,也是一般的结果,可见若为善政者,首先在得人,周武王得吕尚打下八百年周家天下,昭烈帝三顾茅庐赚得天下三分,苻坚失王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败涂地,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太后不可不察。”陈孚恩侃侃而谈,“如今太后盛德,议政王勤勉,若是得人不当,也是无用。”
  “这话倒是没错,这经就是再好,被歪嘴和尚念歪了,也是邪门歪道。”太后点点头,说了这么一句,“就凭你这番见识,吏部尚书是尽当得了。”这个陈孚恩倒是眼界不错……难道他也想来一出“元直走马荐诸葛”吗?
  “太后圣明,微臣愧不敢当,敢问太后,当年肃顺门下五子,可有听说过?”
  “肃门五子?隐约似乎有这几个人,具体却是不详。”太后对着肃顺有关的一切事情都不感兴趣,谁会对着想杀死自己的人有好感?听到陈孚恩说起这件事儿,太后的声音顿时冷淡了下来,却也没有拉下来脸,只是淡淡得问道。
  “正是,微臣知道肃顺这厮对太后,对皇上大不敬,实在是该死一万遍,太后仁慈,这才没有要肃顺的命,微臣等心有忐忑,却又是感恩戴德,实在要肝脑涂地,才能报答太后恩德万一,故冒天下之大不韪,斗胆向母后皇太后举荐一人,愿太后摒弃前嫌,唯才是举,简拔俊杰于漩涡之中。”
  “这人是谁?”
  “江苏吴县署理知县高心夔!”
  ……
  “部堂大人,大学士已经让你朝着太后,这不是极为简单的事儿?照做便是。”那递名刺见陈孚恩的人就是高心夔,他虽然面带微笑,但是神色之中还是有着隐隐的郁色,祥福茶馆的茶客们若是能登门拜访兵部尚书,并被邀入书房密谈,必然会讶异,那一日在祥福茶馆喝茶的年轻人居然是知县。
  “伯足啊,你久不在京里,不知道这里头的事儿啊。”陈孚恩摇摇头,对着高心夔的轻描淡写不以为然,耐着性子“如今哪里还有咱们的立足之地,顾命八大臣一夜之间被推翻,这里头的人,谁不胆战心惊?要知道除了那八个,老夫这个兵部尚书,就算是最大个的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这日也愁,夜也愁,愁着这身家性命怎么样才能安然无恙,愁地头发都白了!”
  “是,门下今个看到部堂大人,见部堂大人比旧年看上去老了许多。”高心夔看着陈孚恩满头华发,默然点头,不怪陈孚恩心惊胆战,自己在南边难道也不是寝食难安吗?
  “是啊幸好在北京的时候,听从太后的差遣,从来不使绊子,勤勤勉勉地把粮草兵饷团练的事儿办了下来,风风光光地赢了这次大仗。”陈孚恩脸上尽是红光,“这事儿,就算搁在恭老六那里头,我也是敢挺直腰板说话的!”
  “可是先帝宾天,哎,行在有了八大臣,肃顺又是如此不智,派人行刺太后,无怪乎太后要扳倒他们了。”陈孚恩长叹一口气,脸色迅速得暗淡了下来,“太后虽然没夺老夫的兵权,可老夫也不敢去联络肃顺,好让他知晓太后金蝉脱壳,用计赚他,这是我的不对。”陈孚恩的肩膀垮了下来,彷佛老了十岁,“这事儿我对雨亭终生有愧。”
  高心夔无声息地叹了一口气,“大人无需自责,门生虽然在南边,可也听说过,那时候,太后已然和恭王联手,又有僧格林沁、胜保、武云迪等兵权在手,周、贾相国,在京六部尚书鼎力支持,东翁他,他就算事先知道,也是大罗金仙,劫数难逃!就算大人您冒着自家风险暗通款曲,也是无力回天了。”
  “总是过不了自己那关,如今我失了气节。”陈孚恩惨笑,“唯一留下来的这点名利却是再也不能失去了!伯足,你瞧着,有什么法子?我知道当年肃顺幕下,你是第一个谋士,就算壬秋(王闿运的字)也比不得你堂堂正正杨某之道,你若是给我出谋划策,老夫必然能躲过这节。”
  “大学士说的没错,老大人就去求太后便是。”高心夔眼中若有所思,闪烁着莫名的光芒,“门下仔细瞧了瞧太后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用惊世憾俗是吹牛了些,可用锐意进取实在是得当无比,恭亲王那些东西,怕是太后满足不了!”
  ……
  “哦?本宫怎么满足不了?”太后听到这句话,来了兴致,忍不住就开口问道,等到开了金口,才发现这满足不了,实在是有些隐晦,忍不住暗暗骂了一声,却又是竖着耳朵听陈孚恩怎么说。
  “高心夔道:恭亲王之举和肃顺并无差别,若论开拓之举,只有洋务一样,洋务之事,心夔虽不了解,可心夔知晓如何筹谋划策,运筹帷幄!”
  陈孚恩见太后来了兴致,越发觉得高心夔识人之明,“老大人,你只管直接说就是,无妨的,太后此人喜用阳谋,坦坦荡荡,你若是说开了,她必然不见怪,反而会夸你坦诚,将来听从太后做事,将差事一切摆到明面处,马首是瞻,坦坦荡荡,这就是您安身立命的根本了!”
  “那伯足,你想要什么?”陈孚恩看着高心夔,疑惑得问道,春日温暖,在这暗室之中确实秋风飒飒,寒意入骨,“难不成?”
  “不错。”高心夔脸上惨淡一笑,“若是永居地方,我这身上打着的‘肃’字永远地去不了,只能沉沦下僚,一辈子兴许也就这样了。原本也是这样想的,没曾想见新朝有了新气象,这才到了这首善之地,再试试运气,要知道,门下这样的人,靠着自己一个人的力气,是成就不了什么事业的,上次误押十三元,以后也没这个机会再科举了,若是这次承蒙天上人青眼,自然是极好,若是不成,我也就回南边,安心守牧地方,横竖曾总督,也不为难我。”对于高心夔这样的人来说,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是最最难受的地方。“老大人,您别瞧不起我……”
  陈孚恩唏嘘之余,又快速地把思绪拉了回来,只见太后还在沉思,太后无意识地用手打着手边的垫子,胸前的东珠朝珠熠熠发光,这高心夔?算是毛遂自荐吗?若是人才,倒也使得,就怕是个嘴尖腹中空的人物儿,“倒是有趣,本宫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胆之人。”太后微笑道,“龚澄人品极差,不过其父诗文却是极好,本宫最爱那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若是高心夔有才,本宫不会顾及什么的,传旨,叫内奏事处排好秩序,召见吴县署理知县高心夔!”
  “喳!”
  “太后圣恩浩荡!”陈孚恩山呼不已。
  “你且别忙,这些日子,醇郡王找过了你了不成?神机营的事儿,别耽误了!还有那英烈祠,虽然素日里是别的衙门在操持,可一干事宜你也不是坐视不管的,之前武云迪纵兵扰乱城南驿站,我已经处罚他了,可那个驿丞实在可恶,你兵部可是将士们的娘家人,就这么坐视不管?”
  一个“娘家人”词说的陈孚恩心中火热,连忙大声应下,“微臣这就盯着,务必要让将士们有个安身之所,这样才能为国朝鼎力相助,为太后娘娘扫除障碍,成就不朽伟业。”
  “如此最好。”太后满意地点点了头,“如今这洋人虽败,发逆虽灭,可这兵事还远未完结,兵部做的事儿,还多的很,日后有你忙的时候,你跪安吧。”
  太后看到陈孚恩磕头出殿,站了起来,对着案上的折子,也失去了再看的欲望,吩咐内奏事处的太监,“拿到军机处,请六爷他们先拟吧,午后再办事儿。”
  “喳。”安德海挥手让太监们把折子抱下去,太后没看见德龄,一般自己召见大臣的时候,德龄都是会在场的,“德龄去了哪里?”
  “彷佛出宫去了。”安德海想了一下,似乎有些不太确定,“大约是这样。”
  他老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也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太后暗暗嘀咕,也不再理他,“咱们回宫去。”
  “喳,太后起驾类!”安德海拉长了腔调,叫了个花牙子,倒是把太后逗笑了,一行人打着华盖,提着香炉,执着羽扇,跟着太后一起走回了储秀宫,刚到了正殿,太后用了茶,又翻了几页书,又逗了逗一只山东德州进的狮子猫,那狮子猫两只眼睛一只黄色,一只翠碧,矫捷灵敏,肉球一般在炕上滚来滚去,太后十分的喜爱,如此过了半个时辰,唐五福又来报,“武大人夫妇进宫朝见。”
  太后哼了一声,“叫进来。”
  武云迪和帆儿进了正殿,只见太后端坐“大圆宝镜”的牌匾之下,两人行礼如仪,太后摆摆手,“起来吧。”又叫人给帆儿搬凳子坐下,说了一会养胎的事儿,许久不理武云迪,武云迪也只是尴尬得站在地上,过了一会,还是帆儿心疼自家丈夫,笑着对太后说道,“太后,臣妾这会子把这个胡闹的人带进来,让太后亲自发落。”
  太后这才看了看武云迪,“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这是小事儿,只是太难听了些,武云迪,我说你也该长长脑子。”太后有些恨铁不成钢,“这事儿原本你是占理的,如今倒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
  “太后恕罪。”武云迪有些讪讪。
  “以后做事要注意方式方法,如今虽然是大快人心,但是也落人把柄,行了,罚了俸,又降了官,这事儿就过去了,不过那个人该打!以后注意着些就够了,别在这里杵着,滚过去瞧瞧皇帝的马术如何,等会再来接你夫人回去。”
  信息量有点大,武云迪有些困惑,还没来得及等他回神,内奏事又送了一个折子进来,这时候显然是急件,太后打开一看,眼睛眯了起来,不由自主叫了声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5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