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穿新世界(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731

  “你们,来,干什么?”泥土巨人用缓慢而干涩的声音问。
  “我们是来寻找地脉的。”熊猫说,“我们想要在地脉上建一个传送阵。”
  泥土巨人立刻回答:“地脉,是,我的!”
  “地脉不是任何人的。”剑十三说,“你只是比我们更早发现了它。”
  “我的!”泥土巨人强调。
  “这件事应该可以商量吧。”熊猫说,“我们的传送阵只是将地脉散发的力量收集起来使用而已,并不会损伤地脉。而且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地脉力量都用掉,肯定能剩下很多。如果你愿意合作的话,这部分用不掉的都归你,如何?”
  泥土巨人没有立刻回答,似乎在思考。
  按说这条件也算是凑合,虽然从感情上说,当然不如独享地脉来得舒服,但实际上这个泥土巨人并不能很好地收集地脉力量——否则白牙就不可能发现这里有地脉存在。相比之下,穿越者们打造的魔法阵可以将地脉力量近乎完美地收集,扣除传送所需,剩下的力量也不少,未必比它现在得到的分量少。
  看它似乎有些犹豫,星照说:“如果你喜欢独占地脉,我可以帮你疏导附近的其它地脉,为你制造一处九条地脉汇合的居所。”
  远距离传送阵需要的是一条强大的地脉,将几条相对较弱的地脉汇合起来,虽然力量上可能犹有过之,但却杂而不精,不能支撑传送阵。
  但元素生物就没这个顾虑了,反正纯也好杂也好,对它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就像是一个人吃饭,不管是大米还是小麦,土豆还是玉米,都是食物。无非营养成分稍有不同,并没太本质的区别,绝对没有吃米健康长寿,吃土豆就短命的道理。
  泥土巨人越发犹豫,它自然能感觉到面前这几个人的强大,知道打起来自己的胜算不大。但是它并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这块地盘,至于搬家……虽然理论上说,九条地脉汇合,才是最适合它的居所,但它偏偏就不想搬家。
  过了许久,它终于开口了。
  “不行!”它说。
  熊猫叹了口气,劝道:“再商量商量吧,你想要什么条件,我们可以谈谈。”
  “哼!依我看……”剑十三本想动手,看了看妹妹的表情,立刻改口,“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我们可比你想象得更有本事。”
  “对啊,你总有什么想要的吧。”星照也劝道。
  泥土巨人又沉默了。
  这时候,白牙低声嚎叫了几下,老萨满翻译说:“白牙说,这家伙并不像外表看起来这么淳朴,更不是什么无害的。”
  “什么意思?”
  “它并不是这条地脉原本的主人。”伴随着老白狼的嚎叫,老萨满慢慢翻译,“它是大概十年前来的,当时这树林里面住着一群别的生物,结果都被它给杀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倒也并不稀奇。”熊猫说,“我们不会因此歧视它。”
  老白狼发出低沉的笑声,稍稍有些讥讽的意思。
  “今天你们比它强,愿意跟它讲道理,可要是它比你们强的话,它却绝对不会跟你们讲道理。”
  剑十三的表情立刻变得阴险凶恶起来,看着泥土巨人,问:“它说得对吗?”
  泥土巨人没有回答。
  剑十三手上一亮,一圈蓝光落在大家的脚下,刹那间弥漫开来,将周围很大一片都罩住,于是所有人(包括泥土巨人和狼)身上都发出了蓝光。
  “不回答没关系,我只问你,如果今天我们没有你强的话,你是不是根本不会和我们讲道理,而是会直接选择杀死我们?”他严厉地问。
  泥土巨人身上蓝光闪烁,没有回答的意思。
  “那么我换个问法,如果我们没有你强,你依然会像这样跟我们好端端谈道理,劝我们离开,对吧?”
  泥土巨人身上的蓝光变成了红光。
  剑十三冷笑,拔出了剑。
  “熊猫,这家伙的态度很明显了。讲道理,那也要跟愿意讲道理的人讲才行!”
  熊猫的脸色也变得阴沉凶狠,他连水龙都打死了,又怎么会怕区区一个元素生物!之前愿意多费口舌,让出部分利益,无非是因为对方是这条地脉的“主人”,想要大家联合共赢,不愿意做强盗勾当而已。
  但现在,泥土巨人的真面目被戳穿了,他自然也动了杀机。
  三人之中,唯有星照还在摇头:“再等等吧,不要以假设给人定罪,再看看它的态度吧。”
  但是她的善意注定无法得到回报,或许是有恼羞成怒的意思在内,又或许是被拆穿之后懒得再伪装下去,泥土巨人发出了凶狠的咆哮。
  “吃掉!你们!”
  说着,它就扑了上来。
第四十九章
不堪一击
  这泥土巨人之前只露出半截身体,大概两米左右,并不算是很高。但此刻当它完全冲出地面的时候,身高顿时大大增加。
  它的体型有些短腿的趋势,腰身以下的部分似乎比上半身长不了多少,但总的加起来也差不多有四米上下,对于熊猫他们来说,真的是庞然大物。
  眼看着这么一个大家伙气势汹汹地冲了上来,熊猫眼睛微微一眯,正要出手,星照的水晶球已经光华大盛,一道浓郁的蓝光浮现在双方之间,化作六边形如同盾牌的形状。这光盾极为厚重,完全像是真正的盾牌一样,将两边彻底隔开,甚至连光都不能透过。
  泥土巨人稍稍迟疑了一下,就卯足了力气撞了上去。它不知道这光盾有多结实,也并不是很有把握能将其撞碎。但经验告诉它,面对这种身材很小的敌人,要牢牢把握体型优势,猛打猛撞,绝对不能有半点泄气。
  既然如此,无论这光盾有多结实,它都要将其撞碎才行!
  但泥土巨人一头撞过去,却发现看上起坚固无比的蓝色光盾竟然只是个样子货,根本没有任何防御力,它这一下完全落了空,整个身体顿时踉踉跄跄,站立不稳。
  熊猫和剑十三当然知道星照这一招的套路,一看她出手,立刻转到侧面,同时抓紧时将给自己施展BUFF技能,等到泥土巨人中招失去平衡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分别到了它的左右,而且一个变成了金闪闪,另一个身上五颜六色,连头发都变成了七彩,宛若传说中葬爱家族的终极撒马特一般。
  套上BUFF之后,他们的战斗力顿时大大增加。熊猫纵身跃起,整个人就像是投石机扔出来的石弹一般,带着呼啸的风声撞在巨人的左脸上。
  这一下撞得非常沉重,巨人原本就已经站立不稳,被撞了一下之后更加狼狈,双手拼命地乱划,想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却哪里保持得住,缓慢而无法挽回地朝着右边摔了下去。
  剑十三同样也跳了起来,他却没有像熊猫这样玩硬碰硬,而是在空中摆好姿势,施展出了精灵剑技的杀招。
  “星雨!”
  无数七彩光芒在他的剑上绽放,宛若星落如雨,朝着正在倒下的巨人倾泻过去。
  这一招虚虚实实,十分难缠。按照介绍,是将杀招藏在无数剑芒之中,无论抵挡还是躲闪都极为困难。在游戏里面的效果,是无视敏捷效果,能够打破诸如“闪避”、“见切”之类防御技能,而且除非对方拥有针对性的技能,否则必定会受伤,随机被挂上“减速”、“虚弱”、“眩晕”、“目盲”等效果。
  穿越之后,这一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虚虚实实的剑招变得有了规律。剑十三并不甘心,用了很多时间,才真正重新掌握了它。
  在塔拉汗的那段时间,他差不多就是在揣摩和练习这一剑。
  现在一剑出手,他已经可以像传说中那样,自由选择真正的杀招位置以及效果,无论要攻击哪里,要造成什么效果,都可以随心所欲。
  换句话说,这招精灵剑技里面的杀招,到此才算是真正的“练成”。
  泥土巨人别说此刻还在摔倒,就算稳稳当当站着,也根本抵挡不住这一剑,只能眼睁睁看着剑光如同星雨一般落下,倾泻在自己的身上。
  就在这时,星照大叫了一声:“不要杀它!”
  剑十三原本要一剑刺穿泥土巨人的魔核——那是元素生物最重要的要害,一旦被打碎,必死无疑——听到妹妹的喊声,立刻临时变招,刷刷刷刷几剑,剑光仿佛织成一张网,将泥土巨人的魔核罩住。
  下一瞬间,魔核周围的泥土就被完全切碎打飞,将泥土巨人的要害暴露了出来。
  熊猫一撞之后,在空中转了个身,用神力制造了一个临时的屏障,脚踹在上面借力,凭空转向,又冲了过来。面对这颗泛着黑色的魔核,他的手上金光一闪,神圣能量化作光罩,把魔核关在了里面。
  然后,他们两人纷纷落地,面前是被金光罩住浮在空中的魔核,以及洒落满地的泥土。
  泥土巨人的身躯其实只是被魔力强化过的泥土,这颗魔核才是它的根本。此时熊猫以神力隔断了魔核跟它身体的联系,那些泥土顿时重新还原,偌大的一个巨人,此刻只剩下了区区一颗魔核。
  但它并没有死,只要让它回到泥土之中,用不了几天,它就能重新恢复过来。要是回到之前那些魔化的泥土之中,只要几分钟,它就能复原如初。
  双方这场战斗速度极快,前后不超过半分钟,庞大的泥土巨人就变成了一摊碎土和一颗被禁锢的魔核。老萨满曾经见过屠龙之战,那场面比这还大,倒也不以为意,白牙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精彩的战斗,看得目瞪口呆,片刻之后才低声嚎叫了两声,声音里面满是赞叹之意。
  不用老萨满翻译,大家也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星照走上前去,水晶球黄光闪烁,透过熊猫的禁锢,落在了泥土巨人的魔核上。很快就渐渐幻化成一个巴掌大小的巨人模样,战战兢兢地看着大家。
  “好了,现在可以好好讲道理了吧。”星照叹道,“这世界上总是有你这种人,非要挨一顿打,才能好好讲理,何苦呢!”
  微型巨人没有回答。
  它实在拿不准对方的意思,索性装哑巴。
  “依我说砍死它算了。”剑十三摇头,“这货真心不是好东西,居然还想要骗咱们!”
  “之前它悄悄从地下接近,怕是就想要偷袭。”熊猫说,“不管什么理由,既然它想要杀咱们,那死在咱们手下就没什么可怨的。”
  星照摇头:“上天有好生之德,何苦非要弄死它呢?依我说,不如把它交给离枭或者柳道青。”
  “交给他们?这家伙能帮他们干什么?”熊猫疑惑地问。
  “离枭正在推动塔拉汗农业改革,柳道青则在指导农民们种蘑菇,这家伙身材那么大,也有力气,务农肯定是一把好手,经过它改造的泥土用来种蘑菇的话肯定也很合适。”星照说,“你们看,这不比杀了它有价值得多吗。”
  熊猫和剑十三对视了一眼,都有点脸红。
  他们倒是知道同伴们在做的事情,但怎么也没想到那个方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7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