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校对)第4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9/752

  (阳神真仙?长生不死境界的前辈?)
  (是啊,据说这位前辈停留在真仙境界已经好几万年,早已准备妥当,可以将元神寄托虚空,踏入洞虚真君的境界。但元神寄托虚空的风险大得很,万一失败的话,要么身死道消,要么化为天魔……)
  (他打算在踏出这一步之前,尽量多结一些善缘。所有人听道之前都要对道心发誓,日后若是他冲击洞虚失败,大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多多关照他的弟子家族;而若是他化为天魔,大家还要设法帮他斩去那借他躯壳而生的悟道天魔,为他了结身后事……)
  吴解闻言,不由得有些唏嘘。
  一位阳神真仙,已经成就长生不朽的人物,但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惜冒着生死道消的风险,还要在冲击之前先准备后事……通往那至高境界的道路,果然是崎岖坎坷!
  结束今天的联系之后,他将此事告诉了茉莉。
  “元神寄托虚空……”茉莉忍不住叹道,“我修炼了这么多年,却还没能找到元神寄托虚空的道路!看着别人将要踏出那一步,真羡慕啊!”
  “元神寄托虚空,究竟是怎么回事?”吴解忍不住问。
  “等师傅你成就阳神真仙之后,自然就会明白。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无须提前了解。”茉莉长叹一声,有气无力地说,“我自己都还没头绪的呢……没准师傅你反而比我先成就洞虚真君……”
  吴解宽慰了茉莉两句,却见她始终怏怏不乐,念头一转,笑着说:“对了,我前段时间得到消息,百年一度的蓬莱海市正在举行,咱们去看看热闹怎么样?”
  “一群小角色做生意,有什么好看的……”茉莉嘴上如此说,眼睛却亮了起来,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开来。
  吴解笑了笑,传音将吴日民叫来,向他询问有关于蓬莱海市的详细情况。
  “禀掌门,所谓蓬莱海市,其实就是在群星列宿大会召开之前,蓬莱修士们之间互通有无的一次联谊会。”吴日民乃是个人精,虽然脸色死板,可生就一颗七窍玲珑心,说起话来更是滔滔不绝,“群星列宿大会,乃是群仙会百年一度,召集整个蓬莱的全部真人、尊者,共商大事的会议。因为当年第一届的时候,有十二尊者,三百六十真人,正应了周天十二主星、三百六十星宿的数字,故此得名。”
  “每一次的群星列宿大会,都要决定很多影响未来百年甚至数百年的事情。很多的利益交换,协商和争端,都会在大会的时候进行。一些有仇怨的真人,也会选择在大会之际,当着整个蓬莱的面,和仇家做个了断。”
  “协商的,需要利益交换;寻仇的,需要早作准备。为了群星列宿大会,许多真人都要设法准备一些东西,以用来交换,或者是对付仇家。故此,在第一届大会之后不久,便有一些真人经过讨论,决定在第二届大会之前十年,召开一个大型的联谊交流,大家互通有无,为十年之后的大会预作准备——这就是蓬莱海市的由来。”
  “那岂不是有些重复了?”吴解好奇地问。
  “不重复,海市的规矩是在商言商,而且参加海市的不仅仅只有阴神真人,更多的是金丹修士……筑基的就算了,连门都进不去。”吴日民眉毛微挑,这就等于是哈哈大笑了,“如今的蓬莱海市,已经发展成百年一度的商家盛会。比方说我们吴家,就在海市上有一间专门的阁楼。”
  “当然,海市的重头戏,依然是真人们之间互通有无。但其中详情,就实在不是我们区区一个凡人家族可以了解到的了。”
  吴解这才明白,点了点头,沉吟一下,问道:“如果我要去参加蓬莱海市,需要不需要什么引荐之类?”
  “掌门您是阴神真人,无须引荐。”吴日民立刻回答,“您打算去看热闹吗?要不要为您安排一些随从?”
  “何必那么麻烦……我一个人去就好。”吴解笑道,“只是去看看热闹而已,没必要弄太大的排场。”
  “既然如此……这样吧,弟子最近正好没有多少事情,就由弟子做个向导,如何?虽然弟子修为不高,当年却也曾经在海市上站过柜台当过小厮,倒也算是熟门熟路呢。”
  吴解闻言大笑:“好!不过这次你可要好好露个脸……我且给你一件东西,给你壮壮威风!”
  说着,他便取出一把用红丝穿着的短刀,此刀乃是赤玉炼制,通体火红,上有无数符箓层层叠叠,乍看上去只是繁复的花纹,但仔细看却便会不由得被这些符箓吸引住,连心神都要为其所夺。吴日民忍不住多看了它几眼,便觉得头昏眼花,几乎要站立不稳。
  吴解笑了笑,法力化作无形之手将他扶住,更施法遮挡住了玉刀上的符箓。
  “此乃我炼制的一件法器,虽然只能用一次,但这一刀的威力,却足以击退大多数的阴神真人。有道是‘皇帝不差饿兵’,我把它送给你。这东西还有一个妙用,你佩在身上,气息便会变得宛如阴神真人一般。哈哈,有趣吧?”
  吴日民大喜,急忙拜领宝物,然后急不可耐地将其挂在了脖子上。
  说来也怪,这玉刀一挂到他脖子上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他身上原本金丹修士的气息骤然一变,变得炽热澎湃,虽然并不很出色,却实实在在是阴神真人的层次了。
  吴日民连连拜谢不止,吴解却只是微笑——这东西是他按照雷部正法里面的记载,仿照当年那位雷部斗神留下的秘宝制成。不过因为雷法过于凶猛激烈,所以他将其中根本大法换成了火法。
  只是火部正法的和雷部正法大有不同不同,所以制造出来秘宝大相径庭,却另有妙用。
  能够制成这件秘宝,意味着吴解终于将雷火二部功法融会贯通,本身的根本功法方面再无缺憾,凝炼神通法相的最后一个难关,也已经顺利跨了过去。
  剩下的,就是一点一点积累了。
  吴解要出门,却也不能随便一走了之。蒹葭派之中有不少事务需要他这掌门真人处理,不预先做好准备的话,只怕会惹出乱子来。
  所以他召集了诸位真人,言明自己突然心有所感,打算出门一趟,将各种事情一一交代——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许多修士便是在追寻心中突发的灵感之际得到了机缘,或神通大成,或突破境界,当然……送了命的,也是不少。
  诸位真人自然不会阻止吴解去寻找机缘,相反,他们对此乐见其成。掌门如今已经是这般神通广大,要是再得到什么机缘,比方说铸就法相的话……那绝对可以横扫整个蓬莱,就算是未名老人,也决不是他的对手!
  他们齐声答应会好好看家,将门派中的事情处理妥当,请掌门放心地去游历……只是呢,最好能够早点回来……好让他们也早点沾光……
  数日之后,吴解便在吴日民的陪同下,乘着一艘寻常的飞鱼快船,前往蓬莱海市。
  但同行的除了吴日民之外,还多了一个人。
  柴韬得知杜大师要去蓬莱海市,急忙追上,理由也很简单——他最近刚刚构思出一道或许能够得到大师肯定的菜色,但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那些材料在蓬莱海市上肯定能买到,到时候就地制作,吃个新鲜。
  这理由实在很有说服力,不仅杜若深表赞同,连吴解也忍不住笑了。
  飞鱼快船是蓬莱群岛之中一种小型船只,它体积不大,也和坚固二字无缘,既载不了多少货物,也载不了几个乘客。它最大的或者说唯一的优点,就是“快”……这种小船的速度,快到接近很多昂贵法船的地步。
  所以这种价格不算太贵的船只在金丹修士之中很流行,甚至连不少身家丰厚的筑基修士都会准备一艘。
  吴解他们乘坐的这艘,是吴日民自己的。他自从成就金丹之后,就攒钱买了这么一艘。结果买来这几年一直都闲在那里,今天才是第一次使用。
  吴日民显然很擅长驾船,或者说他平日肯定经常练习。飞鱼快船在他的操纵下当真如同一条肋生双翼的飞鱼一般,在海面上疾驰,后面留下两条细细的波浪。从天空看去,就像是一片长长的柳叶,煞是潇洒。
  只可惜他修为不够高,驾着飞鱼快船走了四五个时辰就精疲力竭,不得不停下休息。而除了他之外,无论柴韬、杜若甚至于吴解,都根本不会开这种很需要技术的小船。
  最后,还是吴解施展神通,直接以大法力催动飞鱼快船,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在海面上疾驰。于是船后的波浪顿时变成了两三丈高两堵水墙,看得一路上懂行的船夫们目瞪口呆。
  天下竟然有这样的飞鱼快船?!真是奇哉怪也!
第二十三章
出风头
  蓬莱海市的地点并不在哪个岛屿上,而是在位于蓬莱海域核心地区的一个大漩涡里面。
  飞鱼快船是不可能接近那个大漩涡的,吴解他们抵达距离漩涡最近的“临阙岛”后,就把这艘小船收了起来,考虑该怎么进入那漩涡的问题。
  虽然漩涡尚在十余里外,但轰鸣声却已经震耳欲聋。临阙岛上到处都是隔音法阵,若非如此,这地方便实在住不了人。
  临阙岛上有山,并非天然的山峰,而是前辈修士运来无数石材,以法力堆塑而成。这山颇为雄峻,山顶又有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眺望远处的大漩涡,却也是人间难得的奇景。
  “真是惊人!”远远看着那轰鸣奔流的巨大漩涡,柴韬忍不住赞道,“虽然以前听说过,可亲眼见到之后才明白,真是太……太厉害了!”
  这胖子肚子里面没多少墨水,支支吾吾半天始终没能说出什么感慨来,只憋得脸色通红。
  吴解他们并未取笑柴韬,因为他们也同样被远处那壮观的景象震撼了。
  一座至少有五六里宽的大漩涡,正在茫茫沧海之中缓缓旋转。之所以看上去旋转得不快,是因为它实在太大了,大到漩涡之中的水流明明很湍急,乍看上去却显得有些平缓。
  从漩涡的边缘,海水猛地陷落下去,犹如瀑布一般。但这瀑布却弯弯的首尾相连,形成了庞大的圆环。圆环之中,水帘如幕,先是近乎笔直地坠落,然后陡然开始旋转,一边旋转,一边倾斜,化为漏斗的模样。
  这是吴解此生见过的最大的“漏斗”,从远处看去,就像是有鬼斧神工,在浩瀚沧海上直接画了一个圈,然后将这一圈中的海水层层剥去,最后一直剥到海底,形成了足以将整个临阙岛装进去的大漩涡。
  漩涡之中水气弥漫,一道道彩虹交相辉映。仔细看去,彩虹之下,水汽之中的海底,居然有许多的亭台楼阁,更有一座宫殿,蔚为壮观。
  “蓬莱有三大漩涡,一曰帝阙,二曰墟境,三曰冥渊。冥渊阴森而不能接近,墟境深沉却一无所有,唯有这帝阙位于富饶的内海之中,交通便利,物产丰富——相传上古之时,有王者君临蓬莱,建都于这大漩涡之中,帝阙之名,由此而来——但这只是凡人之中错误的幻想罢了。”吴日民又习惯性地开始喋喋不休,援引了许多前人的文章,来证明这个传说的错误。
  吴解已经在蓬莱住了好一段时间,对于风土人情也已经充分了解。三大漩涡、帝阙……这些典故和传说,他都是知道的。
  但他终究不是蓬莱人,心中对此地没有多少归属感,所以始终不能体会吴日民、柴韬等人那种激荡的心情。
  在他身边,杜若倒是看得大呼小叫,兴奋异常。她很用力地拍着吴解的后背,大叫:“快走吧!我们过去看个清楚!”
  “直接飞过去?”吴解问。
  “不行吗?”杜若反问。
  “……我没看到有人这么做的,三姐,你确定要这么出风头?”吴解看着好几艘正在开着防护法阵,沿着倾斜的水面驶入漩涡的大船,有些心虚地问。
  “老四你要端正态度!你现在是整个蓬莱最顶尖的强者,有义务给别人看看你的派头啊!”杜若一挥手,俨然指点江山的气势,“依我说,你直接挪移一个亭子,我们坐在亭子里面,缓缓地飞进去!”
  “这……这也太招摇了吧?”柴韬和吴日民同时吓一跳,他们当然也想要早点过去看热闹,但却绝对不敢想象这种方式——对他们来说,最实际的就是等下一班前往漩涡中心帝阙城的航班,事实上,他们也正是这么想的。
  “掌门,就连大多数阴神真人,都是跟着航班进去的。”吴日民低声劝道,“这帝阙漩涡之中风势极大,更有肉眼看不到的奇异湍流,想要强行飞进去……难过登天啊!”
  他不这么说,吴解或许倒也算了。但他这么一说,吴解却忍不住冷笑起来。
  “登天?呵呵。”他笑了两声,深深地吸了口气,双手猛地一拍,熊熊烈焰腾起,顷刻间化作一座赤红的亭子,飞檐斗拱、雕栏玉柱,美不胜收。
  “都进来吧,就像三姐说的,我们直接飞进去好了。”吴解举步走进亭子里面,向愣在外面的柴韬和吴日民招手。
  二人还在发愣,杜若却抿嘴一笑,纵身跳进了亭子。
  听到吴日民说“登天”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事情成了——因为当初飞升时候被迫和尹霜分开的缘故,吴解对于“登天”这个词很有一点神经过敏,一旦被触到这一点,他常常就会保持不住冷静。
  就算他之前不想要出风头,一旦生气之后也会忍不住。在某些老成稳重的人看来,这是还不够成熟,但杜若却很喜欢义弟的性格。
  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点可以让你激动的东西。若是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冷静淡定,那绝对不是成熟,而是脑子有问题!
  嗯,杜若杜大小姐,一向是这么认为的。
  她觉得自家弟弟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老成稳重,太少激动,太少大喜大怒。修道数百年,神通广大,理应快意人生才对。高兴就大声笑,难过就大声哭,有什么关系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9/7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