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752

  熊炯显然早已知道这件事,他显得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整个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收拾一下东西。”吴解淡淡地说,“我陪你回大楚国一趟——看你的样子,不回去看看,恐怕是没办法安心的吧。”
  熊炯大喜,急忙道谢,然后便匆匆忙忙地去准备了。
  吴解看着他高兴和忙碌的样子,不由得暗暗叹息。
  大楚国的国运,恐怕真的是要到头了……
第二十六章
皇子还乡
  对于三皇子和济世侯的归来,大楚国朝廷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和欢喜。
  无论是宫中还是府中,无论是皇室还是重臣,至少他们接触到的那些足以决定大楚国命运的人们,对于熊炯和吴解的态度,都是礼貌、尊敬但却又有一些隔阂。
  熊炯对此大惑不解,吴解却明白是为什么。
  一直以来,吴解对于大楚国,都是一个类似救世主的角色。无论国家遭遇到什么样的危机,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无论威胁来自于人类还是妖怪,他都能够将其一一平息,护佑国家的安宁。
  因为这样的原因,吴解在朝野之中的声望之高,简直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歌颂赞美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甚至于原本应该被严厉禁止的生祠,也在很多地方官员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之下,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楚国的各地。
  对此,吴解并不感到高兴。
  这大概就是当年忌前辈曾经享受过的待遇,被盲目地信任着,被高高地捧上神坛,成为顶礼膜拜的对象……最后,成为让国家延续下去的牺牲品。
  他无意侮辱那位老人三百年的默默奉献,但他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
  他是吴解,不是忌老人;他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大楚国一把,但不会为此而牺牲自己。
  更何况,他为大楚国做得已经很多,多到快要触及仙凡相隔的铁律了,这样已经很足够,非常足够!
  所以这次没有能够帮上忙,他并不感觉到愧疚或者遗憾。
  即便以他的智慧和阅历,已经看到了日后大楚国灭亡的景象,他也不会为此而不安。
  人也好,国家也罢,都有灭亡的一天,大楚国延续至今,几次从危机之中走过,最后还能有一个不错的收场,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
  做人,要懂得知足。
  但大楚国上下显然不这么认为,他们既然将吴解视为了守护神,就理所当然地希望他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守护自己,不论他是否有空,也不论这是不是会给他带来麻烦。
  而这一次,吴解却没有能够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守护大楚国,直到事后才出现。
  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就是觉得吴解背叛了自己的信任,辜负了自己的祈祷——这就像是那种信教的人,在危急时刻朝着自己的神佛大叫“为什么不保佑我!”之类的感觉吧。
  青羊观一位祖师曾经在笔记上说:“凡人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当他们觉察到来自强者的善意时,往往会加以崇拜,然后将这种崇拜转变成和强者之间的保护契约,将原本并不应该由对方负责的事情,转变为对方理应担负的责任……然而他们的崇拜,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是能够让我们修为进步呢?还是能够让我们过得开心呢?”
  那位前辈大概经历了很多令他不愉快的事情,语气有些愤懑:“明明没有为我做任何有价值的事情,他们为什么就那么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应该为他们付出呢?我愿意拯救他们,可不代表我欠他们什么!凭什么我就必须无论什么情况都要能够帮得上忙?就算是我,也还有师长同门朋友全都来不及帮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呢!”
  “真烦透了这些家伙!恨不得一锤子把他们统统砸死!可看到他们有麻烦,我却又忍不住要去帮他们——我一定是有些犯贱的……”
  笔记的后面,另一种和之前的笔记有些相似,却更加刚劲有力的笔迹批注道:“今天,我走到了尘世的尽头,就要准备去迎接天劫了。不论是否能够成功,累世的修为终于到了一个开花结果的时刻。出发之前,回头看我这一生,真是很有感慨。”
  “后世看到这份笔记的弟子们,作为你们的长辈,我要劝你们一些话,希望你们好好记住!”
  “我们修仙者,归根究底,是走在自己的路上。你好或者不好,高兴或者难过,想做什么或者不想做什么,应该问你的内心,而不是看别人的态度。”
  “古修士有云:人誉我,乃求于我也;人恶我,乃求于我而不得也;人惧我,乃恐失于我也;人憎我,乃已失于我也。然则,彼誉、彼恶、彼惧、彼憎,于我何干?我自求道也!”
  “古修士的自私态度固然不可取,但我们修仙的人,却是必须要分清‘仙’和‘凡’的。我们是仙,不是神;我们不依赖于人间的信仰,我们也不需要为那些信仰做些什么。”
  “相反,如果你把自己跟信仰捆绑起来,将人们希望你做的事情视为自己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你的仙路将没有前途,还不如转走香火信仰之路,做一个人间神灵算了!”
  吴解当初曾经将这份笔记反反复复地读了很多遍,从中看到了两张截然不同的面容,一张面容年青,充满力量,他关切地看着人间,充满了愤怒和无奈;另一张面容已经苍老,充满了睿智和成熟,他平静地注视着人间,云淡风轻。
  这本笔记,是本门推荐给每一位炼罡飞仙的参考书之一,类似的笔记还有不少,都是前辈们的心得领悟,字字句句之中都包含着真挚的情感,记录着毫无虚假的人生经历,足以给他们提供最宝贵的营养。
  所以吴解一下子就看穿了大楚国皇室和重臣们对自己产生隔阂的原因,而且他没有半点的生气或者不满,反而觉得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他从来就没有想要当什么守护神,那只是大楚国人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如今幻想破灭,正好可以让他们重新审视吴解应处的位置,日后也少了很多的麻烦。
  要知道,日后大楚国灭亡的时候,吴解是肯定还没有飞升或者坐化的,但他也是肯定没办法阻止的。
  要是真的被千千万万人的信仰给挟裹了,那对于他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相对于吴解的淡然,熊炯就非常的难过和郁闷。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家都用那种礼貌却暗藏隔阂的态度对待自己,难道说自己修仙了,就不是大楚国的皇子了吗?
  他更不能理解的,是众人对吴解的态度。
  “大师兄,他们究竟是怎么了?”某天,他终于忍不住来找吴解询问,“我真的不明白!明明你拯救了他们那么多次,为什么他们却对你摆出了这种态度?难道你欠他们什么吗?”
  “或许在他们看来,我的确欠他们的。”吴解笑道,“你有没有注意过,这大楚国有很多我的生祠?很多百姓家里都有我的牌位,天天烧香供奉?”
  熊炯一愣,仔细回忆了一下,点了点头。
  “他们既然向我祷告膜拜,那就是希望我能够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保佑他们。以前我做到了,但这次我没能做到,他们当然觉得我欠了他们。”
  熊炯愣了好一会儿,瞪大了眼睛,露出不敢相信的神情:“这……这太荒唐了!”
  “一点也不荒唐,如果这次你表现得好,很可能会取代我的位置,成为他们供奉和膜拜的对象——那么或许日后你也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吴解笑了笑,全然不以为意。
  熊炯气得几乎要跳起来:“他们怎么能这样!我们是修仙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山上修炼。事发仓促帮不上忙,有什么好奇怪的?不!就算我们当时在,也不可能出手去对抗大汉国的军队啊!他们当时又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吴解笑着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冷静一些。等他平静了少许,才点头赞道:“很好!你的想法,我非常满意!”
  “啊?”
  “熊师弟,我一直担心你或许会因为出身大楚皇族的缘故,对于大楚国怀着超出仙道中人应有程度的关心——要知道,你的身份很特别很敏感,很多时候,你的行为是否会触犯仙凡相隔的铁律,真的是有点模糊的。如果你对于大楚国太过关切,抱着太过沉重的责任感,那对于你自己来说,将是巨大的灾难!”
  熊炯沉默了一下,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算什么皇子啊!要不是有个预备修士的身份,只怕早就死在宫廷斗争里面了……大师兄你可能不知道,我并非正式的妃嫔所生,而是父皇在民间游历,一世风流留下的。我的来历和身份,对于很多骄傲的皇族来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污点……”他说着,不断摇头,不断叹气,“要不是因为这种原因,父皇怎么会冒着皇室可能断绝的风险,让我去修仙呢?要知道他总共就三个儿子,虽然两位皇兄都还算康健,但谁能保证他们日后不出点意外?”
  吴解微微点头,他对此也一直有些疑惑——熊炯身为皇子,理应作为皇位继承的保证。但大楚国现任的天子却在这个三儿子还年幼,甚至于不能确定他两位兄长是否能够活到继位的时候,就已经决定送他去修仙……要说这其中没有一点猫腻,谁信啊!
  只是他素来对这种宫廷隐私不感兴趣,也从没想过要追查究竟。直到今日,他才真正了解熊炯的身世。
  原来如此!
第二十七章
仙人出使
  面对着吴解的询问和关心,熊炯感动不已,说出了自己身世的秘密。
  原来……他这个“三皇子”其实是个私生子,而且是皇帝一夕风流之后,留在人间的野种!
  以他的这种出身,在宫廷里面肯定吃了很多的苦头。甚至于连皇帝都担心保护不了这个小儿子,不得不给他找了一个预备仙人的身份来当护身符。
  想到这里,吴解不由得又想起了当初自己在宫中遇到熊炯时候的情景。
  那时候,这位本应身份尊贵、周围前呼后拥的三皇子孤零零坐在皇宫角落的院子里面,身边没有半个侍者,附近也看不到半个护卫。陪伴他的,只有当初见证历史的那棵枯树,还有早已没了住客的地洞。
  那个院子,曾经是大楚国皇宫里面最隐秘的禁地之一。但随着忌前辈去世,他留在人间的痕迹也已经消失,这座院子的来历,就成了“昔年长公主所居,长公主死在东山郡王之乱中,英灵不散,化为枯而不死、坚如钢铁的大树,依然在这里默默守护着大楚国”。
  说得这么好听,其实还是鬼屋。
  忌前辈的弟子绿姬住在接天台下,跟平时住在接天台附近观星台下的萧布衣师侄宁风是邻居。绿姬也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老师,在她的印象中,自己是长公主捡到的孤儿,因为资质不凡,得到了路过的神秘剑客传授,并且借助吴解所赠灵药一举突破先天之境,如今正按照长公主的遗愿守护大楚皇家。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绿姬很少来造访这座她曾经居住了很久的院子。吴解猜测,这大概是人道修改了她的记忆,同时为了避免让她触景生情想起什么,特地伪造了诸如“因为伤感”或者别的什么原因。
  所以这座院子,就成了大楚国皇宫之中一个被人有意无意遗忘的角落,正好适合同样被人有意无意遗忘的三皇子殿下。
  “既然如此,想来你对于大楚国应该也不会有太多的归属感——呵呵,我说错了,对于大楚国的皇室,你能够不记仇,就已经是好事了!”吴解笑着说,“我知道你不喜欢他们,但你要记住,他们只是你人生之中不起眼的区区过客,在你数百年上千年的人生之中,他们连一个小小的片段都算不上,所以他们不值得你厌恶,更不值你憎恨!”
  熊炯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丝笑容。
  “你说得对,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曾经侮辱我、想要我死的,都不过是连片段也算不上的小人物。我根本没必要记得他们!”
  吴解满意地点头微笑,此时他已经不担心熊炯可能被背负国家责任了,以这孩子当初的经历来说,得多么脑残的人,才会把这些东西往他头上硬栽啊!
  但他还是小看了皇室中人的下限,数日之后,一位拥有大楚皇室血统的使者来造访了位于京城之中的济世侯府,向吴解和同样住在这里的三皇子熊炯,传达了天子的诏书。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请他们作为大楚国的使者去出使大汉,宣示彼此友好之意。
  吴解并没有做出拒不接招的行为,他用传音阻止了两位弟子发怒,客客气气地接下了诏书,客客气气地送走了使者,然后看着眉头紧锁,满脸都写着了“我很不高兴”的徒弟和师弟,笑了。
  “你们为什么生气?”
  “这也太看不起人了!”林孝怒道,“也不想想师傅您是什么身份!就算不考虑您凝元真人的身份,至少就辈分来说,您也是当今皇帝的长辈吧!这家伙怎么敢厚着脸皮对您下诏书!他忘了当初是从谁手上接过蕴含气运的灯火,才得到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吗?”
  “对啊!这种事情……最多我们去做就好,您去,不合适!”一贯和善温厚的乔峰也露出了怒色,“我们去,就已经是给他面子了。您乃是匡扶大楚先帝即位的重臣,是当今天子的长辈。由您来做使者,而且负责的还是什么狗屁不通的‘宣示友好’……这简直有辱国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7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