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52

  “舍了这阖府上下的性命,绝了宁王一系的血脉,就为了给自己求个仙路?你这也太狠了吧!”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和自己比起来,父母妻儿亲友,都是可以放弃的。怎么你们魔门中人,还没我这个凡人看得透呢?”
  两位修士面面相觑,都觉得惊骇莫名。
  而他们看向朱权的眼神,也终于多了几分敬重。
  这敬重无关法力道行,而是对于朱权那冷酷坚决到令人战栗的意志。
  “师尊曾言,你是天生的修道种子。我之前还一直不信……现在看来,师尊果然高瞻远瞩、算无遗策!”六师兄长叹一声,“若是你不在求道路上提前倒下,我们这一辈弟子之中,大概反而是你要后来居上……”
  “自古常言,仙缘好求,尘缘难断。你竟然能这么干脆利落地斩去尘缘……难怪你能做得了这番大事!”十五师弟满脸佩服和敬畏之色,朝着朱权深深作揖,“日后若有机缘,请务必提携一二!”
  “那些话都好说,我们快点动手吧。”朱权眼中的寒光令人毛骨悚然,言语之中的冷淡之意更是让人汗毛倒竖。
  “真的要这么着急?再等等其实也无妨……”
  “不用等了!既然这次大事未成,就说明我的确没有在人间称皇称帝的气运,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斩了尘缘入山修道。或许过几十年我修道有成,再回首看这一番谋划,就如同大人看小孩子的游戏一般,不过一笑而已。”
  两位修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点了点头,便出门去了。
  片刻之后,诡异的黑雾罩住了整个宁王府。
  十月底,吴解等人终于和赈灾车队一起抵达了南屏郡的首府,南安城。
  不知道为什么,南安城城门紧闭,无论他们说什么都不肯开门。直到吴解拿出圣旨,城门官才如释重负地跑来开门,并且低声报告“王府出了大事。”
  “什么大事?”
  “好像是失火……具体事情下官也不清楚,不过那一带已经好几天不许接近了。上头下了死命令,不仅不许接近王府,而且还要关闭城门,不许进出……”
  闻言,吴解和沈毅急不可耐地奔向位于城南的宁王府。他们并不关心究竟出了什么大事,一心只想要把宁王朱权抓住,质问他为什么做出那种丧尽天良的事情来。
  他们已经做好准备,谁敢阻拦,轻则打昏了扔到路边,重则直接打死——在赈灾过程中,他们发现各地百姓早已积累了极大的怨气,不止一处几乎就要酿成民变,更有不少身手高明来历诡异的人在暗中捣乱。若非吴解和沈毅分头行动,奔波于各地镇压,只怕早就已经闹出大事了!
  这几天他们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到处跑,刚摆平了这里的麻烦就要赶到另外一处去解决问题,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也正是靠着他们非凡的武力和体能,才算是把危如累卵的局面稳定下来,没有酿成大祸。
  一直到今天,车队才抵达南安城,他们也才可以腾出手来,找罪魁祸首“亲切交谈”一番了!
第十八章
事了
  但吴解他们还是来迟了。
  “整个宁王府上下,全都被妖人所害?!”当守在宁王府废墟门口的官兵们告诉他们这个消息的时候,两人都呆住了。
  他们设想了很多种可能,偏偏没想到这一种。
  “怎么可能!他自己不就是妖人的头子吗?”吴解忍不住叫出声来,“他不害人就是好事了,谁敢去害他!”
  然而事实是明摆着的:几天之前的夜里,宁王府突然起火,火势来得极为凶猛诡异,粘在人身上扑都扑不灭,不尽快泡到水里去的话就会直接烧死。
  整个宁王府上下男女老少上千人,一个都没能逃出来,而从找到的一些尸体看来,所有人都是在着火之前死的,他们一个个身上都找不到半点伤痕,只是面带诡异的笑容,显然是被妖人所害。
  这场诡异的大火只烧了很短的时间,火焰也没腾起多高,却把整个宁王府几乎烧成了一片白地,从火场里面连一具稍稍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
  “难道我们冤枉他了?”沈毅不禁有些疑惑,“如果他真的是罪魁祸首的话,怎么会落到被人杀了满门?”
  “哼!冤枉?”吴解不屑地冷笑一声,眼中杀意森然,“为了掩人耳目,拿整个王府上千条性命玩了这么一出金蝉脱壳,真不是一般的心狠手辣,真不是一般的杀伐果断!”
  “师傅啊,他很有你当年的风范哦!”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年神君那么大的本事,终究还是没能逃过神雷灭顶。这朱权难道就逃得掉吗?……卫疏逃了十年,我倒要看看他能逃到什么时候!”
  罪魁祸首跑了,可麻烦是不会跑掉的。
  受灾严重的南屏郡,依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吴解去做。
  不过这次,需要的不是他的武力,而是他的智慧——正确地说,是他作为医者的才能。
  “喝水要注意!要首先用夹着木炭的布滤过,然后再煮开……不要跟我说什么‘很麻烦’之类!只要让我发现有灾民喝不到干净水的,我就找你的麻烦!”
  吴解摆出了钦差的威严,恶狠狠地将一个官员骂了出去,并且用半个南安城都能听到的声音大吼:“脏水里面有瘴气!不想拉稀拉出血来的,就给我老老实实喝干净水!”
  宁王死了——暂且当他死了吧——南安城里面目前身份最高的就是他这个钦差,各种命令执行起来都还算方便,在吴解看来,这大概是朱权那个混账这辈子做的唯一一件好事。
  凭着钦差的身份,吴解综合自己当年的生物学和医学知识,设计了一整套减灾防疫的措施,并且对各地官员下了死命令,要求他们“理解的赶快执行,不理解的就在执行中慢慢理解”,总而言之,必须按照他说的去做。
  这些做法无疑是有效的,地球上的人们早已用实践证明过。或许它在这个仙侠世界没有在地球那么可靠,但肯定还是能够有些效果的。
  吴解如此期盼着。
  他深知大灾之后往往会伴随着大瘟疫,事实上瘟疫造成的伤害远比单纯的水灾更麻烦,死人更多。所以他心中十分紧张和焦急,既害怕官员们阳奉阴违不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又担心那套方法效果有限救不了多少人,再加上其它的各种事情也很多,几乎夜夜不能安睡,即使以他的身体,也渐渐地有些疲惫不堪。
  不过,好在一切都还算顺利。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灾情渐渐平复,原本让人心惊胆战的大瘟疫也没有爆发。这让之前对吴解的那套命令将信将疑的官员们终于死心塌地,心悦诚服。
  “不愧是钦差!年纪轻轻的,不仅功夫了得,更是学究天人!”
  “虽然老朽还是不明白钦差大人说的那套话,不过只要办法好用就行!”
  “是啊,暂时不明白,日后慢慢琢磨就是。”
  诸如这样的说法,在官员们之中渐渐流行。而在民间,则已经有很多灾民自发地给吴解立了长生牌位,甚至还有人赌咒发誓说夜里梦见神明显灵,传下弟子什么的。
  “老四,这段时间你已经多了六七个师傅,还都是有大本事的。”杜若一边吃着根据吴解提供的思路自制成功的糯米糕,一边笑嘻嘻地说,“救难菩萨、药王神、长生大帝、普济尊者……今天终于连瘟神老爷都来插了一脚,我觉得他老人家应该现在恨你入骨才对吧!”
  “那些算得了什么!一群草头神罢了!”茉莉很不屑地撇撇嘴,“要不是我出不了天书世界,一只手就能掐死几个!”
  这口气大得离谱,杜若顿时噎住,一口糯米糕呛在嗓子里面咳嗽了半天,最后化身灵体才让它掉下来。
  “呼……果然鬼魂也有鬼魂的好处!如果我还活着的话,没准这一下就噎死了……”
  “被糯米糕噎死的先天高手……老三你还能更搞笑一点吗?”
  “难道比‘瘟神老爷的弟子发明防瘟救灾的办法’更搞笑吗?”
  吴解的吐槽被毫不客气地顶了回来,只得捏着鼻子灰溜溜去做事,无法和杜若再争辩。
  过了一会儿,杜若忍不住又说:“我说老四啊,咱们哥儿几个从小同吃同住,为什么我从没见过你有这种本事?你不是前世里的事情都被雷劈得忘光了吗?”
  “我又不是只有神君那一世的……在我转世到这边之前,还在一个很厉害很繁华的世界过了一世,严格的说,那才是我的前世。前世里面,我学会的东西可多着呢!”
  “哦?这次拿出来的这套办法……也是前世学会的?”
  “是啊,可惜我前世不是什么专业学者,能想出来的也只是一些大众化的东西。要不然,或许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吴解轻叹一声,“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师傅你这可就错了!你帮他们,是你大慈大悲;你不帮他们,那才是人之常情。以你为他们做的事情,他们拿性命来报答都是应该的……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就算当年你神通还在的时候,也不敢说万事都随心所欲啊。”
  茉莉的话有点偏,但至少最后那句还是挺有说服力的,说进了吴解的心坎里。
  不是他不想为灾民们做得更多,而是他的能力有限,做到这个程度就已经尽力了。
  “如果我现在有昔年神君的那种本事,想必这场天灾一下子就能平息吧?”他默默地想着,再次坚定了求道成仙的决心。
  他在南屏郡忙碌了差不多一个月,十二月初的时候,灾情终于初步平息,朝廷的使者也终于姗姗来迟。
  这位使者倒是熟人,姓熊名秋夜,是当今皇族旁支,大楚国禁军教头之一,也是吴解的老师之一。
  熊将军很显然并不喜欢这个差事,他宣读了圣旨之后,就像逃难一样急急忙忙躲进了一间道观去闭关,而让自己的副手负责各种具体事宜。
  这份圣旨的内容大致如下:首先,肯定了南屏郡文武百官在宁王的带领下抗击天灾的贡献;然后哀悼了不幸被妖人残害的宁王,并表示将寻找高人出马为他报仇;接下来盛赞了吴解在赈灾防疫方面的伟大成就,封他为济世侯;最后则宣布免除南屏郡三年的赋税,并且调拨大量的物资。
  总的来说,皆大欢喜。
  而这个时候,吴解也终于准备离开了。
  他的原意是要出门求仙,只是眼见灾难发生,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罢了。如今灾难基本平息,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
  他婉拒了南屏郡官员们的挽留,分别拜访了熊秋夜和沈毅,向二人单独告辞之后就悄悄离开了南安城,来到了南屏郡西北的一个小镇。
  前一阵子赈灾的时候他曾经路过这里,遇到了一个给他留下很深刻印象的年轻人。
  那人叫陶土,生于富裕的陶商家庭,因为遭到被洪水从山里赶出来的毒虫袭击,全家人死得就剩了他一个。如果不是吴解正好赶到的话,连他自己也肯定只有死路一条。
  被吴解救下之后,面对着全家遇害的惨状,陶土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悲痛欲绝,显得很镇定,只是目光中很有几分寂寥之色。
  “繁华一世,转眼成空。”加入赈灾队,解决了当地的一些问题之后,他如此感叹,“我们这里以前很热闹的,可一下子就萧条了;我家以前有钱有势,宾客满堂家族繁盛,可一下子就只剩我一个人了……俗世里的这些东西,真是太脆弱了!”
  “是啊!所以我打算赈灾完了就去求仙。”吴解应道。
  “能带我一起去吗?”陶土的眼神亮了起来,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我家有个传说,说祖上求仙未成,但得到了可以拜入仙门的信物。吴大侠如果有兴趣的话,我愿意把这个信物送给你,只求你能带我一起去求仙!”
  吴解这一趟过来,就是找他一起去求仙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