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752

  “可我觉得……我们在四陈镇过得挺好……”杏仁犹犹豫豫地说,“这边没人管着我们,我们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吃鱼吃到吃不下,睡觉睡到自然醒,过得很快活。去青羊山的话,还能过这么自在的生活吗?”
  五十年的岁月,对于人来说很久,对于修为不高的小妖怪来说也并不短暂。虽然小柴依然还是当初那只长不足一尺,高不到一拳的灰色小猫,但杏仁已经长大了一些——这不是说她的个子高了,而是说她变得成熟了一些。
  现在的她,肯定不会再像当初那样,偷了钱买上一大堆的鱼,结果吃不完全都烂掉,把自己寄宿的屋子弄得比茅坑还臭。
  如今的明教,已经是东南一带颇有名气的门派。他们虽然势力不小,做事却很谦和,一直遵循着吴解当初订下的规矩,是武林之中著名的正派。
  东南一带那些梦想着成为武林高手,在江湖上行侠仗义的少年郎们,常常不远千里来到四陈镇,加入明教。而他们学有所成之后,又会给明教增添光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明教教主的位子依然是空着的,江湖传言,这个位子其实是用来纪念的,纪念当年创建明教的圣天女。而几位长老组成的长老会,才是这个门派的统治核心。
  目前明教共有七位长老,扣除吴解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长老,以及身为妖族不宜抛头露面的杏仁和小柴,剩下的四位长老都是先天高手。
  吴解自然也和四位长老见了面。陆危当年是在吴解的帮助下才踏入先天之境,杜雷思曾经得到过吴解的指点,这两人都对他持弟子之礼。另外两位长老,分别是来自北方大漠的马鹿和出身商家的方兴,这两位长老并不曾和吴解见过面,不过他们从别人那里听过不少关于吴解的事情,对他颇为好奇。
  “大长老真是深不可测!明明就在我的面前,我却感觉他似乎带着一股虚无缥缈之意,好像随时都会飞上天去!”
  “是啊!五十年前他就能操纵天地元气,帮助陆长老破关……不知道他现在已经到了什么境界,恐怕早已是陆地神仙一流吧!”
  吴解离开的时候,远远地还听到二人在谈论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这趟四陈镇之行并不顺利,最终杏仁还是不准备前往青羊山,小柴当然听杏仁的……
  吴解只是微微一叹,便将此事放下,又去云梦泽见了一趟敖七。
  很多年之前,敖七就说过要拜入青羊观,如今他的想法并未改变。
  吴解勉励了他几句,便告辞动身,又回到了长宁城,见到了刚刚出关的萧布衣。
  他上次来的时候,萧布衣正在闭关,思考关于如何振兴大楚国的问题,如今他虽然出关,但脸上却并无喜色,想来是没什么收获。
  大楚国自从新君即位之后,国势便开始缓缓下降。这一方面是因为旱灾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运在慢慢衰弱。
  当初摘星一战,无数的牺牲为人间换来了一场连绵数月的细雨,大大缓解了干旱的灾情。也使得很多原本已经到了绝境的人们得到了珍贵的喘息之机,不至于困顿而死。
  或许是天从人愿,从那之后,旱灾的情况就在慢慢减弱。到了现在,虽然各地依旧缺少雨水,却已经不再像当初摘星一战前夕的时候,干旱得赤地千里。
  最最起码……吴解培育的那种仙人掌,还是能顺利成长的。
  靠着这些味道苦涩的仙人掌,九州大地的百姓们艰难地在大旱之年努力维持生计。数十年的旱灾让大地布满伤痕一般的裂口,很多年纪稍稍小一点的人,甚至都没见过旱灾之前郁郁葱葱的大地。
  这是一个悲凉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好歹还存在希望的时代。
  按照萧布衣的推算,干旱还将持续十多年。但旱情会逐渐减弱,直到完全消失。
  “这场本该生灵涂炭的大灾,看样子是熬过去了。”萧布衣说着向吴解拱手为礼,“道友高义,救苍生于危难,当真功德无量!”
  吴解不由得有些赧颜,笑着摇头:“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那些辛辛苦苦抗旱的人们的功劳。我不过是种了点东西,在摘星之战的时候跑了个龙套,怎么敢贪天之功为己有呢!”
  二人长谈了一番,自然也提及了青羊观将在十年后大开山门的事情。
  “我记得当初筹备摘星行动的时候,各大门派立下誓言,愿意在未来百年里面约束门派发展,给小门派留下足够多的资源……现在才过去十年,你们大开山门,合适吗?”
  “我也不是很清楚……但从掌门真人的意思看来,他大概也不好意思真的大开山门,估计就是让我们各自找一些有资质的人,勉强凑个一期弟子,就算完事了吧。”吴解说着忍不住笑了,“萧道友,你不是一直羡慕我们名门大派福利好吗?不如趁这个机会加入青羊观吧,哪怕做个挂名的护法也好啊。”
  萧布衣一愣,闭上眼睛推算了一下,还是摇头拒绝。
  “我天生福薄,加入青羊观的话,虽然可以得到你们门派的气运以加强自身的福运,但也免不了牵扯你们的恩怨——以我的本事和运气,牵涉到那种事情里面,只怕活不了几天。”
  此事就这么作罢,但吴解却在萧布衣的建议下去了一趟大楚皇宫,见了当初从他手上接过那盏武运宝灯的大楚皇帝陛下。
  因为日日操劳的缘故,皇帝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老一些。对于济世侯的来访,他显得非常高兴。当听说十年后青羊派要招收弟子的时候,他就表示,届时会让自己的三儿子熊炯去报名试试。
  熊炯今年七岁,性格有些木讷内向,不过性情温和,品性甚佳。这孩子并非能够好好继承王位的人,与其让他做个被兄弟忌惮的亲王,还不如让他去仙山求道。哪怕是最终求道不成老死山林,也好过留在京城被新皇当作眼中钉。
  吴解暗中去看了一趟熊炯,这个小孩子比同龄人成熟得多,看起来似乎总是闷闷不乐。但他的确性格温和,与人为善,在下人之中的名声颇好。
  吴解暗中观察了几天,暗暗点头。
  这孩子,看起来的确是个可造之材!
第五章
不必忘情
  吴解这一趟走了不少地方,见了不少人。其中有让他满意的,也有让他遗憾的。
  在他预定的各位弟子之中,杏仁和小柴的心思最为纯净,最适合上乘功法。然而她们并没有向道之心,对她们来说,能不能修成大道并不重要,只要逍遥自在,日日吃吃睡睡,就已经足够。
  仔细想想,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不错。若是天下有本事的人都能这么简单就满足,或许这世道会太平很多。
  乔峰、林孝和敖七都有相当深厚的根基,通过入门考验不在话下。但敖七可以当吴解的师弟,乔峰和林孝却不行。好在两位弟子的修行早已上了正轨,这次前往师门只是确定一下身份而已,走个过场,登记个名字,仅此而已。
  离枭的情况不大好确定——如果他真的成了枭兽一族的族长,那按照九州各派约定俗成的规矩,身份就相当于小宗门的掌门。虽然说枭兽一族的数量恐怕不够叫“宗门”,但规矩就是规矩。届时离枭身为一派之主,还真不方便当青羊观的弟子,连记名都不合适……
  不过相比这些弟子,吴解最担心的还是那个才七岁的孩子。
  十年之后,熊炯十七岁,已经算是长大成人。
  他会不会还保持着现在的品行?会不会对国家产生太多的归属感?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修士也是有家有国的,然而修士又不能太执着于家国。仙凡相隔,是不可违逆的铁律。求仙之人不一定非得离开尘世不可,但他们确实必须和尘世保持一定的距离,除非为了一些能够得到人道认可的理由,否则不能过多地插手红尘中的事情。
  若是熊炯能够以纯粹的“行善”角度看待自己和大楚国之间的关系,那倒是没问题。但他身为大楚国的皇子,真的能够放得下吗?
  修士里面也有出身高贵的,比方说白帝阁的初代掌门。那位前辈是当时西方大国巴国的太子,为了求仙而舍弃了帝位。
  后来巴国内乱,继承顺位比较高的皇室子弟死得一干二净,那位前辈甫离神山,本想找个地方隐居修行,却放不下国家和亲人,只好重新踏入红尘之中,当了五年皇帝。并且将侄子培养成了合格的继承人,这才飘然离去。
  因为这段经历,所以当时同道们都称他为“白帝”。他一开始还不断解释,后来想开了,索性也就接下了这个绰号,甚至于后来开宗立派的时候,直接给自己的宗门取名为“白帝阁”。
  当代也有这样的人物,比方说白帝七剑之中的二师兄林野,就是巴蜀之间一个小国的王子……哦,按照辈分,他现在已经不是王子,而是王叔了。
  对这些身份高贵的修行者来说,国家既是他们的助力,也是他们的责任,得失之间,很难估算。
  严格来说,吴解也是类似的人物。他身为大楚国的公侯,是这个国家地位最高的贵族,和国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他不能放得下,大楚国就是沉重的责任,足以压垮任何一个神通广大的修士。
  但吴解放得下,他从来就不是那种非得将一切都扛起来的人,能够做得到的,他会帮忙;做不到的,他也只好说一句“抱歉”。
  求仙是一件漫长的事情,往往一个闭关,就是几年;从一个境界到下一个境界,就是几十年。相比这漫长的岁月,无论是凡人还是国家,都只是过眼云烟。
  就像是坐在河边,伸手去摸河里的流水。伴随着潺潺的响声,流水飞快地远去……
  交代完了各种事情,吴解就准备出发去西南火山,到大地深处去挖矿——或许,再顺便找点机缘。
  但在出发之前,他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
  “这一趟下山,本想着把一些小事解决了,就去西南火山挖矿来着。结果不知不觉,就拖了半个多月,要做的事情,比我预料中的多太多了!”悄悄来到安丰县城之外吴侯陵园,吴解坐在父母和兄长的墓前,准备了香烛纸钱和酒水,祭拜之余,也对已经阴阳永隔的亲人们诉苦,“我明明已经成了仙,本该超出尘世,逍遥自在,却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情好像越来越多——莫非这就是天生的劳碌命吗?”
  “爹、娘,你们二老应该转世投胎了吧?不知道你们今世过得可好……儿子本事低微,没办法在滚滚红尘之中再找到你们,只能祝福你们今生幸福安康!”
  “哥,你生病去世的时候我正在闭关,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得到,你会不会怪我?咱们一世兄弟,聚少离多,想想也真是有点可惜。不过你儿孙满堂,功成名就,比起我这个六十多岁还孑然一身的家伙,可过得快活多了。”
  “一世人两兄弟,最后陪我喝一杯吧。”
  他给兄长墓前供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杯酒,看着黄纸钱在火焰中渐渐燃尽,忍不住微微叹息。
  尘缘早已随着亲人们的去世而结束,就像是这堆纸钱一般,火一烧、风一吹,就不会再有痕迹。
  “其实没什么好叹息的,聚散离合,人生就是这样。”影子一闪,杜若出现在他的身边。
  杜大叔和杜预大哥都已经去世,他们临死的时候,杜若曾经去探望过。那时候她哭得很伤心很难过,但十余年之后,往日的种种都已经淡了。
  岁月是最无情的杀手,也是最仁慈的医生。它会杀掉所有的英雄豪杰,也能消弭所有的痛苦悲哀。
  吴解当初刚刚穿越的时候,每当想到地球的亲人,心中就非常难过。可到了现在,也已经看淡了。
  这就是修士的人生。
  但是,看淡了,并不等于真的忘了。而且只要还活着,总还是会有新的事情发生,遇到新的人,有新的在乎的事情……
  纵然超出尘世之外,也免不了喜怒哀乐,免不了悲欢离合,免不了各种牵挂各种恩怨。就像一片随波逐流的浮萍,也一样会跟风、跟水、跟鱼、跟小虫子发生联系,照旧还是有所牵挂的。
  或许……就像《笑傲江湖》电影里面向问天说的那样,人就是江湖,只要活着,就永远没办法退出江湖。
  吴解一仰脖子,将杯中的酒喝完,远远注视着已经成为繁华名城的安丰县。
  他的目光在济世堂和吴侯府看了两圈,笑了笑,转身离去。
  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牵挂,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做,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江州司马听琵琶曲而泪湿青衫,他吴解自问不是太上忘情的人,既然不能舍弃一切,那么就有牵挂,又怎么样呢?
  《东邪西毒》里面洪七曾说“谁说不能带着老婆闯荡江湖!”,吴解觉得,自己也不妨借用这句话。
  谁说有所牵挂,就不能修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7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