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752

  起初,修士们并没有轻易相信这怎么看都很荒谬的谣言。但不久之后,便有出身名门的修士在本门典籍之中查证了这种说法,并且详细补充了其中的内容:
  五运乃是天地造化的大气运,但它们不仅仅是气运,也是一种责任。得天运者,需要治理天下,繁荣国家;得道运者,需要著书立说,教化苍生;得福运者,需要行善积德,造福一方;得文运者,需要诗书万卷,著作等身;得武运者,需要投身军旅,征战沙场。
  假设一个人得了运势却不履行责任,运势之力就会渐渐累积起来,不能给他应有的好处。而如果这个人并不想要这份好处,也坚持不履行这份责任,运势之力便会积累到一个惊人的地步,最终等他死后消失在天地之间,等待下一个应运之人。
  有时候,这个人在临死的时候会突然改变主意,重新履行责任。这就如同在大坝上开了个缺口一般,长久积累的运势之力会如同洪水一般倾泻出来,磅礴浩荡,势不可挡。
  临死之前的一点努力,自然不可能将长久欠下的责任全都补上。所以这人死后,那些没有补上的责任便会伴随着残余的运势之力散开,这时候只要有人发愿心继续履行责任,运势之力就会落在那人身上,化为气运加持。
  “也就是说,你们打的是等我兄弟死后接收遗产的念头,对吧?”吴解笑了笑,直接了当地问。
  二人犹豫了一下,不安地点头承认。
  “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运势也是一样。”吴解笑了笑,浑然不以为意,“你们愿意接替他完成文运的责任,我没意见。不过这跟你们跑来看大门,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觉得,离得近的话,他死的时候,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最早发愿。”
  “你们还真是煞费苦心了!”吴解愣了片刻,摇摇头,感叹了一句。
  既然这两个人并不打算对林麓山不利,他也就懒得再管,正打算放了他们,却又想到了一件事,问道:“这相府里面,冒充家丁的修士还有多少?”
  “大概十来个吧。”
  “……我兄弟生活简朴,相府的家丁总共就不到二十人,居然有十来个是修士?!”吴解大吃一惊,急忙追问,“那么,原本的家丁们呢?”
  二人顿时显得有些犹豫和窘迫,不敢回答。
  吴解的脸色沉了下来,冷冷地问:“他们人呢?别告诉我说已经被你们杀了!”
  “没有没有!我们只是把他们送到了千里之外,还给了他们一大笔钱呢!”见他眼中杀气毕露,一个修士急忙回答,“我们可没有杀人啊!”
  “这么说,就是也有杀害无辜的,对吧?”
  “……是。”
  吴解冷笑起来,眼中的寒气让二人看得心惊胆战。
  “带我去见那几个杀害无辜的家伙。”他冷冷地说,“杀人偿命,修士也不例外!”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但很多修士并不这么觉得,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是超乎凡人之上的存在,凡人对他们来说只是蝼蚁,随手杀了也不算什么,别说是偿命,就连在意都不值得在意。
  比方说,杀害了相府的两个家丁,顶替了他们身份的那两人。
  他们当然不可能像真的家丁那样每天忙着做事,当吴解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在厢房之中修炼。
  “就是他们没错吧?”
  “没错,他们是积云山苍龙洞——”
  “我对他们的来历没兴趣。”吴解打断了介绍,手一扬,两道火光飞了出去,化作两条赤红色的绳索,将二人捆得犹如粽子一般,更用真气封住了他们的穴窍,令他们昏昏沉沉睡去,再也不能挣脱。
  “前辈!您这是要怎么处罚他们?”一人不安地问。
  “送到官府,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吴解淡淡地说。
  “……这,不大好吧?”
  吴解眉头一皱,反问:“有什么不好的?”
  “我们修士早已脱离红尘,就算有什么过错,也轮不到人间的官府来审判啊!”一个修士面露不忿之色,“前辈您觉得他们做错了,让他们一命还一命,我们没有意见。可送他们去官府,折辱他们,却又何必呢!”
  吴解目光一冷,看得这人心惊胆战,但却没有低头的意思。
  过了片刻,吴解点了点头,目光渐渐缓和:“你说得有理,修士是红尘之外的人,不该走红尘里面的法律流程来判决。”
  “前辈明鉴!”
  “既然这样的话,我也就懒得多花时间了,这事情交给你们去办。”吴解接下来一句话,让他们的笑容顿时变成了苦色。
  “可是……以我们的本事,哪里镇得住场面啊!”
  “如果谁有意见,就让他来找我。”吴解转身朝着相府内院走去,只一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话音在空中缭绕,“我叫吴解,要找我的话,可以来安丰县城或者青羊观,随时恭候!”
第四章
千古风流
  从见到这两个修士开始,吴解一直没有挑明自己的身份。二人显然对于林麓山并不熟悉,也不知道这位大楚国宰相的结拜兄长就是名满天下的小火神吴解,直到此刻吴解自报家门,他们才明白了吴解的身份。
  于是他们顿时愣住,过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青羊观吴解吴知非!”
  “小火神吴解!”
  两人面面相觑,眼睛瞪得简直比鸽蛋还大。
  东海仙山的那一战,吴解以一人之力压制住了上百名散修,更以一敌众,击败接近十位炼罡中期以上的高手,甚至还和魔门凝元长老过了一招,这份战绩,放眼当今天下的炼罡修士,大概没第二个人再能做得到。
  如果说这一幕还不够惊人,那么他随后凝聚火焰化为巨刀,将偌大的仙山一刀两半,甚至连茫茫沧海都一刀劈开,就更加令人瞠目结舌。
  斩山分海,这已经不是“厉害”可以形容的事情,乃是那些名门大派长老级别才能拥有的大神通大法力,莫说他们这些通幽境界的修士,就算是一般门派的掌门人,也未必做得到啊!
  这一战之后,吴解已经被誉为天下炼罡境界之中的最强者,或者至少是有资格角逐这个称号的那寥寥几人之一。对于他们这些通幽修士来说,简直是需要把脑袋仰到连脖子都痛了,才可以仰视到的人物!
  “我竟然跟吴解争执?!老天啊!”刚才和吴解争执的那个修士摸了摸脖子,只觉得凉飕飕的,心中满是后怕,“没有被他一把火烧死,真是太走运了!”
  “是啊!原来这独秀公林麓山的结拜哥哥居然是小火神!他的运气可真好!”另一人却想到了别的,“要是我也有这么一个结拜哥哥该多好啊!他手指缝里面漏一点点东西出来,我就享用不尽了!”
  “是啊!当初他可是把那座仙山里面的东西刮走了十之七八啊!光是顶级法器就有二十多件,其中据说还有从法宝退化下来的——那种宝物,只要带在身上温养个上百年,就很可能重新变成法宝的!”
  “如果我有一件法宝的话,就能开宗立派了……”
  “呸!就咱们这点修为,开宗立派有什么用?还不如把法宝献给那些散修宗师们,这样他们一定愿意收我们为徒。有一位凝元宗师指点的话,突破炼罡境界岂不是易如反掌!”
  二人你一言我一句,说得热火朝天,心中都激动不已。
  不过等他们的激动之情平息下来,看着那两个被捆得如同粽子的同道,兴奋之色便荡然无存,变成了愁眉苦脸。
  再怎么美好的幻想,终究也只是幻想,眼前的这个难题,却是实实在在的啊!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咬咬牙,一人提着一个,驾起遁光飞出了长宁城。
  吴解指派的任务,他们是绝对不敢推搪的。所以就算是再怎么麻烦,就算是后患无穷,他们也只有咬着牙硬着头皮把这件事办了。
  而且在他们的心中,还有一个小小的念想——如果这件事能够办得妥当,办得漂亮,能够让吴解满意的话,没准自己可以得到一点好处……
  吴解这种大高手给予的好处,就算只是一点点,也很了不起了!
  于是这两人便分头出去联络长宁城中的各路修士,将他们聚集起来,将吴解的话公诸于众,并且当众处死了那两个随手杀人的修士。
  可怜那二人修炼上百年,好不容易踏入了通幽境界,结果却因为杀害了区区两个凡人而稀里糊涂送了命——不知道他们泉下有知,会不会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这些事情吴解暂时都不知道,他交代了那件事之后,便来到了相府内院,找到了正在书房奋笔疾书的林麓山。
  林麓山的身体瘦得惊人,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给吹倒。但他的精神却很好,眼中精光四射,更有一股无形的气势油然而生,令吴解这在天下修士之中已经赫赫有名的大高手都为之一震。
  每当他写完一句,身上就有青光一闪,然后天空中那条白色气运凝成的游龙便会翻滚,犹如是在为他欢呼一般。
  也不知道林麓山已经写了多久,只见书房之中此刻已经满是青光,久违的文运不断散发出来,似乎将书房中的一切都罩上了一层迷蒙的青霞。
  林孝也在书房之中,正在给父亲磨墨。他的神情显得有些悲戚,但却也有一分喜色——一直以来,林孝都是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的,故事里面那位文采盖世的东南魁首林独秀,是那么的传奇,那么的出色,那么的卓尔不凡,令人为之心折。
  但在林孝记忆之中的父亲,却根本和“文化”二字搭不上关系。他先是户部的尚书,每天都在跟钱粮数字打交道,后来虽然当了宰相,也只是每天忙于政务,提起笔来不是写奏折就是批文书,从不见他写诗作文。
  甚至……就连他平常交往的人物,也多半是长于事务而不善诗书的。
  传说中的独秀公和现实中的林宰相,俨然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
  林孝智慧开得很早,小时候就问过母亲,询问为什么父亲和传说之中完全不像。杜丹儿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摸摸他的头,笑着说“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现在他已经长大了,二十多岁的年纪,无论在那里都是足以撑门抵户的大人了。他已经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会从传说中诗文盖世的独秀公变成记忆力整日忙碌的林宰相,理解了父亲的选择,也对此十分赞同。
  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还是期望着父亲能够有朝一日放下那些繁杂的政务,重新提起尘封已久的笔来,写下一篇篇精彩绝伦的诗文,重新恢复成那位传说之中才冠天下文盖东南的大才子林独秀!
  而此刻,他所期待的事情,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眼前!
  林孝小心地磨着墨汁,侧过头注视着父亲。父亲正在专心地推敲文字,完成一篇讲述东南风光的散文。
  此刻的父亲,眼神中有他从未见过的璀璨光芒,整个人散发出他从未见过的强大气息,和父亲相比,过去见过的那些所谓才子文豪,全都成了土鸡瓦狗。
  那些人并非没有才华,并非没有气质,可如果他们是高山大河的话,此刻的父亲就是师父带着自己去过的青羊山!或许不是那么高大雄伟,但却有无以伦比的灵秀之气,足以将名山大川对比成不值一提的小土丘,小沟渠!
  纵然明知父亲现在的光芒是燃烧生命而来的,但他心中却欣慰多于感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7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