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752

  更难得的是,这位散修“杜若”虽然年纪轻轻,道行却非常高深。百炼境界的修为,在散修之中已经是少见的高手了!
  所以当他客客气气地上门拜访之时,龙神庙的道士们既惊且喜,略一商量便由庙里道行最高的安闲道人出面接待。
  吴解是个敦厚有礼的人,而他百炼境界的修为则更加凸显了这份礼貌的价值。安闲道人见这位高人态度和蔼,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情便放松了很多,说话的时候也少了几分顾虑。
  喝过了茶,寒暄了几句,安闲道人便试着打听“杜若”的来意。
  “最近几年,我的修为一直没有进步,想来是所得到的功法不够高级,到目前的境界就已经是极限了。所以便在九州游历,既是想要在游历中得到感悟有所突破,也是希望能有什么机缘,得到更加上乘的功法。”
  吴解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正是散修们最常出现的情况。安闲道人琢磨一下,也没有看出问题,便暂且相信了他的说法。
  “前辈道行高深,这番游历必定能够再有所得。届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出入青冥翱翔万里,也是指日可待啊!”
  吴解见他突然变得这么客气热情,不由得有些疑惑,直截了当地问:“安闲道友,在下不是个擅长猜谜语的人,你有什么话尽管直说,这样绕弯子……让人很难受啊!”
  闻言,安闲道人满脸堆笑,小心翼翼地问:“前辈道行深厚,可否指点在下一二?”
  吴解这才恍然大悟,正想满口答应,转念一想却又先问道:“道友此言差矣。你道行虽然不及我,但背后靠着龙君这棵大树,有什么不懂的,为什么不请教龙君呢?”
  “龙君可是天下水族正统,这一系源远流长,高人不计其数。以道友目前的道行,指点一番还不是轻而易举吗?”
  安闲道人犹豫了一下,深深地叹了口气。
  “前辈有所不知,本庙供奉的龙君……已经有好几百年没有回应我们的祷告了!”
  吴解一惊,差点忍不住站起来,声音也大了几分:“龙君不回应祷告了?莫非本地的龙君竟然已经不在了?”
  “不!不!龙君肯定还是在的,每年的龙神祭,她都会降下香雨。旱日降水,雨天排涝,也从来不曾懈怠过——说实话,就老道所知,天下再无第二位龙君如我们锦湖龙君这么认真负责了!”
  “那她为什么不回应你们的祷告?难道是你们得罪她了?”
  安闲道人立刻摇头:“前辈此言差矣,您听说过被得罪了之后不报复的龙君吗?倘若我们真的对她失礼,只怕早就被雷劈水淹了,哪里还能活到现在!”
  “何况……就算偶尔有人得罪她,也不可能几百年每一代都得罪她啊!”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看来龙王庙的道士们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又没有生气,又不回应你们的祷告,而且还在认真工作……这位龙君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唉!天意难测,龙君的心意……也一样难测啊!”
  看着愁眉苦脸的安闲道人,吴解不禁为这个半老修士而悲哀。
  在百姓们看来,龙神庙的道长们法力高强,而且又有龙神庇护,当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快活逍遥。
  可实际上呢?他们不仅没有从龙君那里得到半点好处,还得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以维护民间对龙神庙的信仰。
  这真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啊!
  略一沉吟,他便应允了安闲道人的请求,表示每天可以抽出半个时辰来,回答龙神庙众人在修炼中遇到的问题,权当在庙里借宿的住宿费。
  这份住宿费实在太过高昂,安闲道人呆了半天,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头发白了一大半的老道忍不住哈哈大笑,向吴解连连作揖,然后便快活地冲出去,向师兄弟们传达这个好消息。
  吴解坐在那里暗暗摇头,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散修们的辛苦。
  萧布衣他们为了争夺布衣神相的真传竭心尽力;一窝蜂为了抢夺修炼资源无恶不作;而的这些老道们则为了得到一些指点就低声下气……
  回忆着刚才的情景,年纪只怕比自己父亲还大的老道陪着叫,一口一个“前辈”地叫着,吴解不由得又叹起气来。
  凡人都说神仙好,却不知道神仙也有神仙的烦恼啊!
第十六章
讲道
  修仙者追求的是什么?长生不朽、无上神通、纵横天地……归根究底,就是为了“超脱”,超脱天地的束缚,超脱命运的束缚……
  有一位祖师在笔记中如此说道:“虽然以我还丹七转的修为,渡劫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但我还是要去拼一拼……花了上千年走到今天,我不能忍受再从头来过!不能忍受再回红尘去转上一世!不能忍受再在人间日日消磨!要么超脱飞升,要么身死魂消,我不接受第三种结果!”
  那份笔记到此戛然而止,想来是那位祖师渡劫失败,再也没有能够把它写下去。
  这最后几句之中,自有一股决然刚烈的气势透过文字溢出,让吴解看书的时候一度被其震慑,几乎喘不过气来。
  要么超脱,要么灭亡!
  吴解并非性格极端的人,实际上和那位祖师不是同类,但人都有血性和狂气,都有一股发自心底的冲劲,既然他还没有太上忘情,就免不了受到这位祖师的影响和感染。
  面对命运的压迫,弱者无力抵抗,怯者惶恐逃跑,愚者一死了之。
  吴解是幸运的,他有天书世界陪伴身边,又加入了名门大派青羊观,得到了最上乘的功法,能够经常向修为高深的前辈请教,还能够通过阅读历代祖师们的笔记,得到珍贵的经验和教训。
  拥有这么多的有利条件,他才能够在短短十年之内,从一个修道的外行人成长为百炼圆满,站在见性通幽关卡前的修士,成为令一般的散修们要仰望的人物。
  而散修们的情况就和他截然不同,他们往往也有着坚定的求道之心,但却因为心性、资质或者机缘方面的原因进展缓慢,比方说龙神庙的这位安闲道人,年纪至少有五六十岁了,但才勉勉强强达到先天大成,因为根基不牢的缘故,若非得到吴解的指点,否则大概终生都无法踏入百炼之境。
  看着他的模样,听着他的话语,吴解在感受到他诚挚的求道之心同时,也感觉有些心酸。不知道怎么的,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而且还表示会每天为他们讲道。
  但吴解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既然相遇便是缘分,在他住在锦湖县的这段时间里面,稍稍帮助一下这些艰难求道的散修们,有什么不好呢?
  于是吴解就在龙神庙住下,每天除了抽半个时辰给庙里诸位道士讲解一些修炼的疑难之外,剩下的时间要么静修,要么就是在县里到处闲逛。
  锦湖县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云梦郡一向地广人稀,除了聚居点之外,其余的便是大片大片的荒地,甚至有很多适宜开垦的土地完全还没开发,让成长在农业高度发达地区,习惯了遍地稻浪的吴解颇为感慨。
  在昭阳郡,人们常常为了争夺一块土地打官司,闹得不可开交。可在这里,只要你有精力去开垦,想要多少土地都没问题。
  云梦郡不缺土地,只缺人口。
  吴解并没有御剑飞行,而是以散修们惯用的缩地成寸之法,一步跨过好几丈,以比骏马狂奔更快的速度在大地上行走,但偏偏动作十分悠闲,宛如闲庭信步一般。
  这既是为了掩饰他身怀御剑术的事实,也是为了证明他法力高强。
  至于对谁掩饰,又向谁证明,他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计划。
  不过他知道,一定有人在关注着自己。
  一位百炼境界的修士,在青羊观这种修炼圣地自然不算什么,可在锦湖县就很显眼了。按照他的估计,那位目前遇到了大麻烦的锦湖龙君,可能也只有百炼境界罢了。
  “杜若”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锦湖县招摇过市,肯定会吸引这里所有修士们的目光。按照吴解的估计,大概再有个两三天,就会有人忍不住找上门来了。
  情况和他猜测得差不多,第三天晚上,就有修士来到了龙神庙,恭恭敬敬地送上拜帖,来拜见杜前辈。
  这位修士虽然穿着道袍,却剃着光溜溜的秃头,兼之膀大腰圆,怎么看都像和尚多过像道士。尤其他还时不时地说上两句“善哉”之类的话,吴解实在不明白,他这种拙劣的伪装,究竟有什么意义?
  “晚辈过去的确是和尚。”当吴解好奇地问到这件事时,这位自称麻婆道人的大个子老老实实地说,“不过前几天突然心有所感,发现往日所学都是虚幻,所以决心皈依道门,追求无上大道!”
  “不过就是听说有道门前辈在这里讲课,想来旁听罢了……”安闲道人的亲传弟子空观在旁边撇撇嘴,很不屑地说。
  “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对的,前辈讲课乃是大造化,为此从佛门转入道门,有什么不对的呢?”麻婆道人显得很光棍,反而让空观无话可说。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面人,麻婆道人好歹也是百炼修士,道行尚在龙神庙众人之上,现在陪着笑脸低声下气,他们怎么也不好意思动手赶人。
  于是吴解每天讲道的时候,就多了一个旁听生。偏偏这个旁听生还特别喜欢提问题,让龙神庙众人常常怒目而视——百炼修士的问题,对于先天境界的修士来说,稍稍有点太深奥了。
  麻婆道人可不管这些,他只知道好不容于遇到一位已经走完了百炼之路的前辈高人,不趁着这个机会把一直困扰自己的那些问题都问完了,简直天理不容!
  大概在麻婆道人来了之后的第三天傍晚,又是一位修士风尘仆仆地赶来,堂而皇之地在龙神庙外面脱掉劲装换上了道袍,然后打着道门弟子的幌子来拜山。
  “你说你是道士?那你知不知道我们龙神庙山门这里供奉的两尊神像都是谁啊?”空观怒了,大声喝道,“天下道士,没人不认识这两位护法神的!”
  那个自称“西瓜道人”的修士很显然是个外行,支支吾吾半天都答不出来,眼看着愤怒的空观就要动手赶人,他急中生智,一低头一弯腰,整个人犹如一颗球似的咕噜噜从空观身边滚过去,直接滚进了龙神庙。
  这西瓜道人也有先天修为,诡异的“地滚拳”当真神鬼莫测,龙神庙众人忙了个鸡飞狗跳,却愣是没能抓住他,终究还是被他滚到了吴解暂居的厢房外。
  然后这家伙就很不要脸地直接跪在厢房门口,冲着里面大喊:“晚辈西瓜前来求道,往仙师垂怜,指点一二!”
  在这种情况下,龙神庙众人虽然恨得牙齿痒痒,却也不方便出手,终究还是让这家伙留了下来。
  好在这位西瓜道人修为平平,倒也没什么特别的问题要问,每天听道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就是捧着个笔记本,用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将吴解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然后细心揣摩研究。
  虽然这人猥琐了点,但他求道的态度和决心,却的确让人赞许。
  至于麻婆道人嘛,他自知行为稍稍有点触犯众怒,所以每天听课之余都跑到厨房里面去做菜——他还真烧得一手好菜!虽然总喜欢放点辣,但无论甜辣、鲜辣还是香辣,都得心应手,让人百吃不厌。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既然吃了他的菜,龙神庙的众人就不好意思对他太过苛责,让他得以安安稳稳留下学道。
  每天讲道之外,吴解依然在锦湖县游历,寻找各种可能的线索。
  他不断在民间寻访,打听有关于龙君的消息。但越打听就越觉得疑惑——这位龙君的性格,和寻常的龙君简直完全相反!
  一般来说,龙君都是很懒散的,除非得到了满意的祭品,否则别指望她们会为凡人做些什么;而她们往往又显得喜怒无常,一不小心就可能招惹到她们,引来倾盆暴雨和泛滥的洪水。
  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龙君们往往被视为暴君,从人们那里得到的主要是畏惧,敬爱之意几乎等于零。
  可锦湖龙君却不是这样,她对于民众的爱护,简直到了有些病态的地步。天气稍稍一热,她就会散布乌云遮住太阳,还会经常吹起和季节不符合的凉风;当旱季来临的时候,她会谨慎地控制着行云布雨的规模,让大地保持湿润,不影响耕作;当雨季来临的时候,她又会及时地疏通河道,引导水势,不让它形成洪水。
  这种工作风格,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加上她从来不索要祭品,似乎完全没有贪婪和享受方面的欲望,总的来说,简直就像是那些古代传说中的圣君一般,让人们从心底爱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7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