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通天(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283

  杨一看到徐言的敬佩神色,顿时得意了起来,道:“这叫术业有专攻,要不是我刻苦习练,也不会小小年纪就冲开三脉,从而战败那些对手,成为第十八位太保了。”
  很自傲的少年,徐言在心中给这位十八弟定了位置,嘴上却羡慕地说道:“十八弟年纪轻轻就有这么深的功力,再过几年恐怕大哥都不是你的对手了吧。”
  “我早晚会追上大哥的!”
  杨一挥了挥拳头,道:“十七哥,要不然我们两个比试比试吧,上次我去晚了,就看到那个什么少门主落败离开,没看到十七哥的功夫如何,怎么样,我们切磋切磋?”
  “不切不切!”徐言急忙摇头,道:“十八弟在擂台上想必赢得轻松,哥哥我可是拼了老命了,浑身的骨头现在还疼呢。”
  “真的?”杨一好奇地围着徐言转了一圈,道:“那十七哥可得好好养养,别落下暗伤就麻烦了。”
  “没事没事,我这人好养活,有伤过几天也就好了,嘿嘿。”徐言说着笨拙地挤开屋门,招呼道:“十七弟要不要进来坐坐,屋子我还没收拾,有点乱。”
  在门外看了眼屋子里的灰尘,杨一摇头道:“不坐了,十七哥好好养伤吧,我去找其他哥哥较量较量。”
  说着,少年人带着婢女离开了院子,背着双手的高傲模样,彰显着少年得志的轻狂。
  看着对方走远,徐言这才关上房门,当门缝渐渐遮蔽住他的双眼之际,他的眼神无意地扫了眼院子里那颗被杨一打出两个拳印的大槐树。
  屋子不小,只是很久没人住了,桌椅床榻一样不缺,就是蒙着一层灰尘,看摆设,这里以前应该是住过人的。
  把那些刚才还珍贵万分的秘籍随手扔到桌上,徐言开始打扫起来,以他太保的身份其实随便吩咐一声都会有下人或是鬼王门弟子前来听令,他却没有丝毫叫人帮忙的打算。
  简单的收拾灰尘而已,徐言还没那么金贵,他可不像杨一那种一旦少年得志,就将自傲显露得人尽皆知的模样。
  伪装,始终是徐言一份自保的手段,除了那些真正亲近的人,无论在谁面前,他早已习惯了将自己当成一头笨笨的猪。
  杨一的自傲并不讨人喜欢,这种少年想必年幼的时候一直在吃苦,一旦有朝一日一飞冲天,就会把持不住心头的傲气,显得盛气凌人。
  杨一的盛气凌人,徐言丝毫没有在意,比起卓天鹰隐藏得极深的城府,少年杨一实在是不够看的,甚至连丝毫的威胁都称不上。
  搽净了灰尘,推开窗子,夏日里的阳光顿时倾泻而来,树上有知了在叫,一声声鸣音仿佛鼓点一样,听得人昏昏欲睡。
  看似平静的山庄,实则正在不断的出入着人马,只是徐言的住处太偏僻,听不到那些杂乱而已。
  鬼王门的总舵所在,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各地的堂口门人来总舵办事,各处的买卖收入更需要无数人打理,还有一些专门探听江湖消息,比如正派的动静之类的探马,也会时常回报,真要忙起来,出入山庄的邪派门人根本是络绎不绝。
  齐国邪派之首,鬼王门的琐事自然繁多,不过这些琐事与徐言无关,他也从来没想过插手,只要自己装成个武痴就好,没事看一看鬼王门收录的那些武功秘籍,整天显得好吃懒做就行了。
  他可不像杨一那么锋芒毕露,徐言是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鬼王门所有人能把他这位十七太保忘了,那才最好。
  偏僻的院落,显得有些荒凉,徐言捧着一本不知是何门何派的刀法在窗前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拿起那柄卓天鹰送给他的寒铁刀比量几下。
  这处偏僻的院子可不是徐言随便选的,而是他有意为之,因为翻出院墙,就算离开了山庄,住在这种地方除了僻静之外,唯一的好处就是容易跑路了,他才不会傻兮兮的像杨一那样选了个位于山庄中心的豪宅,被一群心怀鬼胎的邪派围着,那滋味徐言可不想尝。
  晌午的时候,有山庄的仆役送来丰盛的饭食,太保的身份没人敢怠慢,一天三餐必然是精美可口的吃食,品尝着鬼王门的美味,徐言一个劲地点头,不断地夸赞着鬼王门的厨子比起梅香楼的厨子都相差无几。
  晚饭更是丰盛,不是在院子里吃,而是被大太保喊到了他的住处。
  卓少宇的住处在山庄的后方,这位大太保住着一座两层高的小楼,楼前是宽敞的大院,大院里摆着一张巨大的圆桌。
  十八太保围着大圆桌而坐,一场兄弟之间的酒宴吃得人人尽兴,在酒宴上徐言显得毫不起眼,除了闷头大吃就只有傻笑了,反而杨一在这些哥哥面前出尽了风头,不但敬酒最勤,还亲自下场练了一套剑法,剑风霍霍,身形灵动,惹得一阵喝彩声不断。
  尤其是卓少宇,对于杨一这个最小的弟弟赞不绝口。
  酒宴过后,徐言回到了自己的住处,点起油灯,继续翻看着那些武功秘籍。
  他拿回来的秘籍可不少,足有几十本,里面有刀法有剑谱,有拳术有腿功,甚至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身法,在这些功夫里面,就有鬼王门的绝学,武曲剑式。
  华月初生,院子里显得越发静怡了起来,映在窗纸上的身影毫无睡意,仍旧看得津津有味。
  徐言从没见过这么多的功夫,那本七星剑谱被他翻看了一遍就丢在一旁,初学者的功夫而已,他是没兴趣的,不过鬼王门里的这些功夫,有不少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只要练熟了几样,对于徐言也会受益匪浅。
  与其在那群太保面前装猪,还不如整天在自己的房里看书来得自在。
  夜越深,风越冷。
  虽然是盛夏,午夜的山风一样带着一丝凉意,窗纸上的身影抻了个懒腰,打着哈欠吹熄了烛火,院子里立刻变得暗淡了下来。
  哗啦啦叶片清响,院子里的大槐树被夜风吹得起伏不定,伸出来的枝杈,在屋子里投下一团阴影,当徐言沉睡之际,窗外的风已经停了,树枝没有动,可是屋子里的树影却诡谲地蠕动了起来!
第105章
深宅鬼影
  午夜梦深,万籁俱寂,宁静的山庄里依旧映着点点灯火,那是大人物们彻夜忙碌的地方,与徐言这个把自己当猪养的太保可没什么关联。
  山庄边缘的大院,显得比山庄其他的住处都要安静,不要婢女与仆人,更让这处大院显得清清冷冷。
  在徐言轻微的磨牙声里,窗外投来的树影开始缓缓的蠕动了起来,好像有什么东西隐藏在那片黑暗里,不多时,一道人形的轮廓从树影中站了起来。
  午夜来临的不速之客,就那么静静地站着树影里,犹如空气一样,没有呼吸,也没有心跳。
  那不是人,而是一道魂魄。
  深宅鬼影!
  鬼魂出现之后,始终没动,直到过了许久,才缓缓地飘向了床榻,无声无息地浮在徐言面前。
  磨牙的声音大了几分,徐言好像梦到了什么美味一样,吧唧吧唧嘴,留着口水翻了个身,原本头冲外,这时候变成头冲里了,把后背对着床头的鬼魂。
  不知过了多久,无形的鬼魂再次飘了起来,这次飘向了木桌。
  在椅子上坐了下来,鬼魂做出一副捧着书本的模样,只是它手里面空空如也,这种鬼看书的恐怖模样,如果被人看到非得吓死几个不可。
  好像一种习惯一样,坐在桌前的鬼魂显得十分安静,一动也不动,模模糊糊的双手时而晃动一下,就像在翻书,青黑的模糊头脸也会左右移动,犹如观看着书本上的字迹。
  鬼看书的恐怖景象持续了大半个时辰,桌旁的黑影再次飘到了树影里,比蚊蝇还要细小的自语从树影里缓缓传来。
  “老十七……当年,我也排在第十七位,十七太保,十七太保……”
  随着轻微到无人听闻的鬼语,树影里的鬼魂扭曲了起来,仿佛融化的冰,渐渐消失在槐树的影子里。
  月亮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于是影子就注定了不会静止,树梢的明月越发下垂,房里的树影也被自然的力量挪移到了窗外,院子里只剩下哗啦啦的树叶轻响,好像那只鬼物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无论是院子里还是屋中,全都毫无痕迹。
  天光渐渐放亮了,一夜好睡的徐言抻着懒腰坐了起来,在房里活动了一番,出门打水洗脸。
  “言太保,早饭来了!”
  门外,有后厨的婢女端来热腾腾的肉包子,还有熬得稠稠的热粥,四样小菜,一碗清汤,外加一笼屉蒸得白胖胖的馒头。
  婢女的年岁不大,二十出头的样子,长得瘦瘦弱弱,端着一个大大的食盒,饭菜摆了一桌。
  比梅香楼吃得都好啊,徐言大发感慨,看来鬼王门也想把他当猪养了,这么多吃的,足够四五个人的份了。
  “太多了,一起吃吧。”
  顺手将洗脸水泼了出去,徐言擦了擦手说道,那盆洗脸水不偏不正刚好泼在了院子里的大槐树上。
  “啊?”瘦弱的婢女先是一愣,随后惊慌地施礼道:“太保的早饭,奴婢们怎敢贪嘴,太保要是嫌弃早饭不好,您吩咐下来就是,您喜欢吃什么,明天后厨就会做什么,今天不知道太保的口味,准备的不周,请太保赎罪,请太保赎罪。”
  婢女还以为这位十七太保不满意早饭,吓得她魂儿都要飞了。
  她们这些下人都是鬼王门买回来的奴婢,放在平常人家,打杀几个官府都不会过问,这可是鬼王门的总舵,太保爷要是杀一些奴婢,别说没人敢管,被人知道也只会赞赏太保爷的威武,为奴做婢的死都是白死。
  “挺好吃的啊,就是太多了,我一个人吃不完呀。”徐言拿起碗筷夹了个肉包子边吃边说:“你拿来的这么多,就得帮我吃掉,浪费可不好。”
  一听还真是让她吃饭,婢女这才放心了下来,她可不敢真和太保一起吃,急忙说道:“言太保放心,您吃不完的东西,端回后厨奴婢一定全都吃光,连点汤水都不会浪费。”
  “让你吃就吃呗,吃个早饭而已,又不是吃你。”
  咽下包子,徐言挠着脑袋说道:“难道太保的话,在鬼王门都没人肯听么?下回我得问问大哥去,连个下人都不肯听话,这太保当得也太无趣了吧。”
  “我吃我吃!”听说这位要去质问大太保,婢女吓得急忙抓起一个包子塞进嘴里,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这就对了嘛。”徐言赞许了一句,开始大吃特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随意地问道:“你在鬼王门多久了,一直在后厨么?”
  “回言太保,奴婢八岁的时候就被家人卖给鬼王门了,一直在后厨帮忙,快十五年了。”婢女发现这位言太保还算和气,渐渐的也就放松了下来,她这种年纪的婢女,长相又普普通通,这些高高在上的太保是看不上的,或许人家就是为了找个人一起吃早饭,才叫她陪着一起吃。
  “你都来十五年了啊,我昨天才搬进来。”徐言嘿嘿一笑,道:“这处院子以前是谁住的,收拾得不错啊,就是灰多了点,很久没住人了吧。”
  “以前也是一位太保爷住这,我还送过饭呢。”婢女一边吃着馒头,一边说道:“差不多有十年了吧,当时我才十几岁,对了,那位太保爷也是排行在十七。”
  “他也排十七?”徐言不解地问道:“那我应该排十八呀,他肯定比我大,他现在搬哪儿去了?”
  “死了。”婢女的声音低了许多,道:“十年前就死了。”
  “死了啊,难怪,我还以为我这十七太保跟人家排重了呢。”徐言捧起粥碗,问道:“那位十七太保怎么死的,被正派杀了么?”
  婢女小口小口地咬着馒头,好像在回忆,道:“我记得文太保好像不是被杀,是自己练功练得太急,走火入魔,血脉爆裂而亡。”
  “死得这么惨啊!”徐言干呕了一声,放下粥,道:“文太保?他姓文么?”
  婢女摇头,道:“不姓文,叫什么我记不得了,只记得那位太保爷的绰号就叫文太保,因为他十分喜欢看书,不论武功秘籍还是诗词歌赋,只要是字,文太保就喜欢看,所以才得了这么一个雅号。”
  原来是个练功走火入魔的书呆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2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