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通天(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283

  “男女授受不亲……”
  “半大个孩子,哪来儿的那么多臭毛病。”
  “师傅说方外人不近女色……”
  “佛门俗家弟子都可以娶妻生子,何况你个小道士,还女色,你懂得女色是什么。”
  “慈悲,慈悲……呼,呼……”
  被梅三娘抓住硬扯到床榻上的小道士,没说几句就沉沉的睡去。
  他太累了,不仅是连日里的奔波,一次诛杀上千人的经历,也让徐言那颗小小的心儿疲惫不堪,尤其是囚禁住心里那头出笼的猛鬼,更让徐言心力交瘁。
  夜光透过窗棂,照在女人白皙的脸庞上,望着沉睡的少年,梅三娘的眼睛里有泪光闪动。
  如果小城没死的话,也该是眼前的少年这般大了,她失去了弟弟,被匪人囚禁了五年,终于大仇得报,这种辛酸实在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了的。
  还好,上天又还给了她一个弟弟,至少此时在梅三娘的心间,身边这个与她历经过生死小道士,已经是她的亲弟弟了。
第54章
丰山城
  天亮的时候,徐言与梅三娘草草吃过早饭,在小黑呼噜噜的抗议下,早早地来到了镇西的一间大药铺。
  药铺的确是梅家开的,即便是徐言都能一眼看得出来,因为药铺的牌匾上就写着“梅家药铺”四个大字。
  早起的小徒弟推开大门,抻了个懒腰,准备扫洒门前,一抬头看到了一个脸色苍白的女子和一个邋邋遢遢的小道士。
  “二位这是要看病还是抓药?”在药铺学徒的小徒弟撑出个笑脸,道:“如果是抓药,方子给我就成,如果看病的话,您二位可得等等了,先生还没睡醒呢。”
  “现在的掌柜是谁,是不是吴宽?”
  梅三娘当先问了一句,她已经离家五年了,李家镇上还有梅家药铺,可是药铺里的掌柜可未必是原来的。
  小徒弟一听顿时摇了摇头,道:“我们家掌柜不姓吴,姓周。”
  糟了,梅三娘心中一沉,周姓的掌柜,她根本就不认得。
  身上可没有证明身份的东西,梅三娘是聪明人,她知道留在这里等掌柜也是于事无补,不如趁早想别的办法。
  徐言看到梅三娘的脸色就知道情况不大好,再听到小徒弟摇头说掌柜不姓吴,更说明这间梅家药铺换了新掌柜,梅三娘的确是梅家的人,可是人家不认得,根本不可能白给你药草,更不用说拨出钱来。
  没钱就雇不到马车,没有马车梅三娘的毒可就更麻烦了。
  两人来到药铺一旁,梅三娘将头顶插在发髻里的一枚银簪子拔了出来,她身上没钱,可是带着头饰呢,梅家是大户富商,这枚簪子是她十几岁的时候家人给她买的,价值不菲,即便被掠进元山寨,这枚簪子也始终被梅三娘随身带着。
  “走,去当铺。”
  梅三娘指点着方向,当掉银簪子,至少雇佣车马的钱就足够了。
  正当两人朝着当铺的方向走去的时候,几个皮衣皮帽打扮的商贾正好经过药铺门前,为首一个青年人好像也来药铺里抓药,和梅三娘与徐言几乎是走了个面对面。
  “你是……”
  两拨人已经错身而过,那为首的皮衣青年忽然回过头来,皱着眉头盯着梅三娘,疑惑地说道:“梅三姐?”
  听到对方喊自己,梅三娘这才仔细辨认了起来,半晌后面露喜色,道:“你是李家的老三,贵小子!”
  “你真是三姐!”皮衣青年明显高兴万分,齐国民风彪悍,也不介意什么男女授受不亲,拉住梅三娘欣喜地说道:“是我啊三姐,我是李贵!”
  “五年没见,贵小子都长这么大了。”梅三娘看到熟人,心头一暖。
  李家与梅家常年有生意来往,两家的关系十分不错,李贵小的时候更是经常往梅家跑,跟在梅三娘后边像个跟屁虫一样,和他这位三姐十分亲近,没想到一别五年,李家老三已经是大小伙子了。
  “三姐,你没死真是太好了,小城呢?”
  梅家在五年前出事,李家自然清楚,不但梅家认为梅三娘已经不在人世了,就连李贵也认为他这位三姐早就死了,没想到在李家镇遇到。
  听到对方询问小城,梅三娘的脸色顿时苍白了几分,身子摇晃了一下,要是没有徐言搀扶,恐怕她都能摔倒。
  “小城死了。”梅三娘沉声说着:“他的仇,已经报了。”
  “小城死了?”李贵听闻也是愤愤不平,咒骂了几句那些可恶的山匪,问道:“三姐这是要去哪儿,老头子让我走些商铺,谈几份买卖,三姐要是不急就等我半天,我忙完回来在招待三姐。”
  这位李贵倒是热情,并无虚伪做作,看起来他对梅三娘的确很亲切。
  “我才逃出魔窟,要立刻回家。”梅三娘微微犹豫了一下,说道。
  “三姐这是要回丰山城吧,也好,等过一阵子我也会回去,到时候在去看望三姐。”
  李贵还有事在身,准备就此告辞,他倒是个机灵的,发现梅三娘眉宇间有些犹豫好像有什么话不好开口,而且身边连个包裹都没有,顿时吩咐几个手下仆人拿出十贯钱来,道:“三姐刚刚逃出生天,这点钱算是贵小子送给三姐的路费。”
  梅三娘推辞不过只好收了下来,两人就此道别。
  这下不用卖簪子了,徐言嘿嘿傻笑了起来,看来世上还真有贵人,要不人家怎么叫李贵呢。
  “见钱眼开的小道士。”
  梅三娘的心情也变好了起来,笑骂了一句。
  两人先到梅家药铺购买了一些药草,虽然不足解药的一半,但也聊胜于无了,而后赶往车马行,雇了一辆马车,挑了位手背宽大的赶车人,在街边备足了干粮,这才离开李家镇,赶往丰山城。
  还有至少一半的药草没有凑齐,不过齐国重镇丰山城这种在齐国数一数二的巨城,应该能凑齐解药才对。
  齐国的马的确很快,赶车人更是经验丰富,一路上虽然风尘仆仆,倒也安然无事,七八天的路程,只用了六天多点。
  越是深入齐国,徐言发现途经的城镇会变得越大,而城镇越大,城墙就越高。
  当他在丰山城下仰望着十多丈高的巨大城墙之后,小脸上全都是惊讶。
  这哪儿是城墙啊,这分明就是一座山嘛。
  小村镇出来的少年人,自然没什么见识,赶车的车夫笑着说道:“这可不算高,大齐皇城的城墙那才叫一个高,天塌下来都能给顶住。”
  用城墙顶住天,徐言可不信,不过用人山人海顶住天,或许能成。
  穿过巨大的城门,入眼一片繁华景致,街边店铺林立,行人如织,有小贩沿街叫卖,方言一喊好像唱戏一般,还有挑着扁担的行商语出如珠,说了一大溜徐言是一句没听懂,不过扁担里的吃食到是飘着浓香,更有小小的娃子仗着身小轻盈在行人中穿梭个不停,碰碰这个拍拍那个好像迷路,却翻手从人家衣兜里顺出一个荷包。
  哦,原来那就是传说中的贼了。
  丰山城也被称之为丰都,城里的人山人海,带给徐言除了嘈杂热闹之外,还有深深的震撼。
  临山镇上的人已经不少了,可是一来到这座齐国最为著名的大城丰山城,徐言发现临山镇在丰山城面前就像大树底下的一根荒草,根本就比不了。
  恐怕一百个临山镇,都抵不过这半座丰都。
  顺着十丈多宽的大街,早已放慢速度的马车停停走走,一路上的热闹景致让徐言看了个够,待他回头想要问问梅三娘为何丰山城里最大的商铺不是酒楼客栈而是一家巨大无比的船行之际,他忽然惊觉回到故乡的女子已经昏了过去,嘴角还残留着一缕鲜红。
第55章
梅家
  梅家大宅就在丰山城的南街,随便打听一下都能找得到。
  车夫驾着马车来到梅家,管事的一看是梅三娘回来了,立刻慌慌张张的喊来下人,昏迷不醒的梅三娘是被几个婢女给抬进的家门。
  五年没有音讯的家人,早已被梅家人差不多忘干净了,一些闻讯赶来的梅家子弟除了衣着华贵之外,脸上大多没什么焦急之意,反而显得有些好奇。
  梅三娘的父亲梅辛举有四房妻妾,梅三娘是他的三女儿,梅三娘有两位兄长,下边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自从五年前出事之后,梅辛举更是多纳了两房美妾,这五年来又添了四个子女。
  大户人家,钱财无数,少了个儿子缺了个女儿,人家还能补回来,不但补回来,还要多补两个。
  梅三娘被抬进了梅家后宅,家中管事早就吩咐去请大夫,而徐言则被留在了门房,他面前还蹲着一条硕大的黑狗。
  外人是进不了后宅的,除非是通家之好,徐言一个邋邋遢遢的小道士,没把他轰出去就算梅家心善了。
  询问过徐言也是与梅三娘同样落在匪寨的来历之后,管事的心里一阵鄙夷,表面上倒是没有显露出什么,只让徐言在门口等着,他需要通报老爷。
  匪窝里出来的,能是什么好饼,在管事的看来,但凡能在匪窝里活着出来的,都能规划到匪类。
  牵着小黑猪,徐言老老实实地等在门房,梅家的大狗出了名的凶恶,不过这次却叫都没叫,看着徐言脚下的小黑猪四条狗爪直哆嗦,总想往门后钻,要不是被铁链子拴着,这条大狗恐怕都得逃之夭夭。
  徐言其实心里焦急万分,可是他人生地不熟的,人家把梅三娘接回家里是天经地义,他这个小道士注定了无人问津。
  没人搭理不要紧,徐言担心着梅三娘体内的剧毒。
  刚才的昏迷已经是毒发的征兆了,没想到马车跑得很快,毒发作得更快。
  毕竟是个女人,而且这五年来始终提心吊胆,梅三娘的体质在元山寨那五年来已经虚弱了太多,比不得寻常的壮汉,徐言估算的十天毒发,在梅三娘身上提前也就成了必然。
  很快,背着木匣的老大夫匆匆而至,从徐言身边一阵风似的步入梅家,看起来气质不凡,犹如神仙中人,身后还跟着两个小药童。
  这位就是丰山城里的名医之一了,姓黎,号称黎快手,治病那叫一个快,不论什么毛病只要让他给瞧瞧,保准三天痊愈,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2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