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4/852

  带队的高子重道:“哟呵,老牛,你还怪使君打发咱们出京,没有在京城花花世界里多待?”
  “使君有使君的难处!我是心里憋屈。使君在西域一言九鼎,说一不二!怎么到京中,明明占理的事情,都要被人拿捏呢?不痛快!”
  这话说的一干贾环的亲卫都纷纷感慨起来。他们在西域跟着贾使君时,何曾受过这种鸟气?刀山火海趟过去就是,好男儿皱什么眉头!
  使君在京中,没有在西域得志啊!
  ……
  ……
  腊月三十日,贾府被顺天府的衙役光顾了一次。贾环派贾芸和顺天府的衙役交涉一番,打发他们回去。
  事情做了,当然是认下。这没什么好推脱的。但亲卫们畏罪潜逃了。这实在是爱莫能助!又隔着顺天府和华府讲讲条件。要出结果,总得等年后去。
  官面程序走到,年后随时可以开启。华淳虽然很不爽这个结果,但也无法催逼。要过年了。
  正月初一,百官进宫,至皇极殿,朝贺天子。
  这是惯例。不过,贾氏父子都没有参加朝会。贾政丁忧未起复,贾环请假返京。贾蓉以正四品的勋贵身份参加。
  正月初一时,天微微阴沉着。皇极殿中,百官三呼万岁,又有进献的新年贺词。雍治天子听了听,二十年了,他该听的好话都听过,退朝去后宫里见杨皇后、妃嫔们。
  皇极殿中的百官陆陆续续的散去。退出皇极殿,穿过广场,各自返回。新年之时,每个人脸上都是带着笑容。
  参与朝会的齐驰,跟着人流,独自的缓步离开。他在地方任职近十年,他再站在这朝堂上,旧识已经不多。他内心中思忖着雍治天子的情况。
  这是数月以来,雍治天子第一次出现在百官面前。而时年五十一岁的天子,已经非常的衰老。估计时日无多。这不得不令人思考啊!
  齐驰正想着,就见五军都督府左都督魏其候程哲被几名官员簇拥着过来。
  魏其候程哲冷笑一声,道:“齐大帅在西域打的好胜仗,当真是高明。”
  从官职上来说,如果算武将勋贵,魏其候确实算管着齐总督。毕竟,五军都督府为国朝最高的统帅部。但从文臣的角度来说,大学士位比宰相。
  当年,何大学士训斥,魏其候连顶嘴都不敢。
  而齐总督,预估会因漠北大胜,而封国公。并有很大的概率,因功升为大学士。
  所以,魏其候的举动很让人费解。他并没有训斥、嘲讽、为难齐驰的资格。
  齐驰莫名其妙,微微蹙眉,拱拱手,不卑不亢的道:“候爷这话,在下就听不懂了!”说听不懂,其实就是要解释。
  魏其候挑明他的怨气在何处,道:“国朝开国勋贵子弟,并太宗朝后的勋贵子弟,在西域大战中,近乎损失殆尽。你齐大帅一将功成万骨枯!”
  魏其候和齐驰言语交锋时,路过的官员们,都竖起耳朵,放慢脚步。这于大家来说,是难得八卦机会。听到这里,吃瓜群众们心中了然。难怪魏其候要发难。
  西域大战,自雍治十四年开始,由牛继宗率军出征,新旧武勋集团都派出了自己集团中最优秀的后辈。要子弟们博一个功名,后继有人。
  然而,至雍治二十年西域平定时,军中的勋贵子弟还剩多少?就贾环麾下的团练军中,有杨纪等十几人。其余,俱是白骨。西域真的是血战啊!
  然而,战争那有不死人的?关键是,这导致新旧武勋集团力量失衡。魏其候为新武勋集团的旗帜人物,他如何能不质问齐驰:你打的什么狗屁仗?
  齐驰脸上流露出感慨,伤感的神色,道:“侯爷,西域牺牲的将士,非是为我个人的荣誉、前途而死。而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死。我在北庭金满,设立祭庙,让将士们四时享受香火。碑文曰:吟诵道:三年以来,在西域战争和反抗胡人压迫中牺牲的大周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西域反抗胡人压迫中牺牲的汉人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三百年,从那时起,为守卫西域、维护国家完整,争取汉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好!”
  “好!”
  正在围观的几十名官员顿时纷纷喝彩。
  如此情景,魏其候还能说什么?拂袖而去。
  消息,随后传遍整个京中。碑文撰写者,贾环!
第911章
依旧倾城
  正月初一,在皇极殿前的广场上发生的一幕,随着官员们的传播,迅速传遍京城。
  正月里,本来就是走亲访友的日子。消息传的出乎寻常的快。京中的官员们都在分析内幕。
  魏其候是朝堂重臣,岂会随意的当众找齐驰的麻烦?最普遍的解读是:这是朝廷各方力量,对齐驰晋升大学士的一次阻击。齐总督有功当然是要赏的,但亦要压一压。
  正月初六,京城西城咸宜坊吴王府中,吴王设宴招待前来拜年的贾环。
  小楼之中,陈设雅致。墙壁上选着一幅名家的牡丹花山水画,八仙桌下铺着名贵的方形驼色山水图案地毯,轩窗正对着精美的花园。白雪覆盖着园林。美不胜收。
  吴王微笑着问贾环的意见,“子玉以为呢?”三年未见,吴王亦显得衰老。他今年四十六岁。穿着一件红色的亲王常服,颇显儒雅,气度从容。
  一旁,世子、越国公时年十八岁的宁澄作陪。明丽照人的潇公主已经出嫁,自是不在这里相陪。
  贾环一身水蓝色的长衫,头戴璞头,服侍装扮随意而不失华美,笑一笑,“我觉得魏其候在测试齐总督的态度。看他有没有更近一步的想法。”
  吴王禁不住笑呵呵的举起酒杯,“子玉高见!”果然名不虚传。
  若齐驰有意为大学士,魏其候如此挑衅,必然会被其痛斥!大学士位在亲王之上。虽然没有调兵权,但比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官位要高。
  而齐驰回应的不卑不亢,只怕是不愿意在此非常时刻入军机处。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贾环和吴王喝了一杯。
  宁澄一脸佩服的看着贾环,起身给贾环斟酒,“唉……贾先生若在京中,纪尚书何至于此?”
  他和燕王宁淅都是贾环的弟子,深受贾环的观点影响。政治人物不能以好坏来区分;而是,以是否合格来区分:在其位,谋其政!
  很明显,华墨华大学士,拉帮结派,贪污腐败,把国家搞的乌烟瘴气!非常的不称职!不作为。反观工部尚书纪兴生,这些年做了不少实事。至少,京中内外的道路都修缮一新。
  他的立场,不问可知。
  吴王笑着做了个下压的手势,道:“澄儿……慎言!”
  宁澄顽皮的一笑,混过去。
  贾环和吴王随意的闲谈着,涉及西域的地理,风土人情,不经意间将波斯帝国可能来犯的消息透露出去。想必,过些时日,会传到雍治天子的耳中。
  他今日来吴王府上吃年酒,其实最想问的问题是:雍治天子的身体如何?
  但,这个问题是非常犯忌讳的。所以,他只字不提。而关于雍治天子对他在西域所作所为的看法,一样是没问。这个问题,估计吴王不会回答。
  吃了几杯酒,谈了约四十多分钟,吴王便告罪离开,“澄儿,代我招待好贾先生。”吴王在京中的地位非常高。他是雍治天子的心腹,是皇族在朝堂上的代表,担任内务府大臣。
  炙手可热的权力人物!过年时,他家里的宾客早就是人满为患。也就是贾环,他才陪着吃了几杯酒,坐这么久。
  ……
  ……
  吴王一走,宁澄更加的活跃。这是三年之后,他第一次见贾先生。当日桀骜不驯的小野马,此时业已成家:狭长的脸型,显瘦,留着毛绒绒的胡须。
  宁澄扫一眼八仙桌上的山珍海味,笑嘻嘻的道:“贾先生,这几日你想必吃酒席都吃腻了。我姐知道你今日来府中拜访,亦在府里。我们到我书房里小酌。”
  贾环温和的一笑,起身道:“走吧!”
  宁澄哈哈一笑,贾先生就是痛快。和贾环一起离开花园边的小楼,到吴王府东路,他的住处。先问了妻子在不在家中,本来是想请她来拜见贾先生。
  俏丽的丫鬟答道:“世子,少奶奶不在。在正房里陪着王妃招待客人。”
  宁澄就道:“罢了。你派人去请我姐姐来。再弄些小菜米酒来。”招呼贾环在他的书房中落座。
  四合院的格局,大同小异。宁澄的书房设在正房小院的东厢房中。宽敞的书房中,布置非常文雅。书橱一排排的沿着墙壁展开。书桌面西。
  玻璃窗下设着待客的小圆桌,圆凳。俱是深红色。显得典雅。
  贾环打量着书房,和宁澄闲话,了解着他的近况。这时,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听得身后一声清脆的声音,“贾先生,你回来了!”声音平稳。但,相熟的人,比如宁澄,自是听得出,她声音中所蕴藏的欣喜。
  贾环回头,就见永清郡主,现在是永清公主,宁潇一身月白色的宫装进来。第一眼给人极其惊艳的感觉。第二眼,会看她明丽而无瑕疵的容颜。
  白腻的鹅蛋脸,清泉似的丹凤眼,尤其的明艳。挺直的鼻梁,标准的美人脸。明眸皓齿。又因她一身宫装,身姿修长、高挑,极为出众,更添她雍容的贵女气质。
  宁潇身后跟着侍女紫儿。
  “潇公主……”贾环微微颔首,含笑而立,心中喜悦,感慨难言。他又怎么会忘记雍治十八年春,他离开京城前,宁潇送别他时,展颜一笑,明艳如花!
  都说归来仍少年。三年逝去,他已非少年。西域的经历,将他改变了许多。而潇公主,依旧倾城!
  宁潇美丽、睿智、大气,这时微微一笑,将她美丽的容颜上还残留的少许的清冷驱散掉——她的婚姻,很不幸。称赞道:“贾先生在西域纵横万里,平定西域第一功。兼有诗词传唱,文采风流,我为先生贺!”
  给美丽的潇公主夸奖,谁会不高兴呢?贾环何能例外?洒脱的一笑,道:“多谢公主称赞。请!”
  宁澄在一旁起哄,道:“姐姐,哪有光说不练的,且坐下来吃酒。”
  宁潇嫣然一笑,二十岁的女子,明艳如花,伸手示意,道:“请!”
  三人落座下来,侍女们送上酒菜。宁澄便清场,三人单独一起小酌,闲话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4/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