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852

  贾环思路敏锐,大抵上明白怎么回事。欣赏着眼前的清秀美妇的容颜,身材。总感觉她有些眼熟,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问道:“裴氏的女子?谁送你过来的?”
  薛琴低着头,蚊子般的小声道:“是的。蔡知府将我从龟兹赎出来……”
  贾环听明白了。蔡知府是韩左布政使的心腹。在韩伯安失势后,这个墙头草打算投靠于右布政使。可惜被于老头卖了。踢到他这里来做事。
  这个蔡知府,做事不大行,搞这些名堂倒是很在行。他为疏勒知府,城中,什么美人搜寻不到?为什么下属们都不给他送女人?都知道当前不是享乐的时候!
  贾环伸手虚扶,温声道:“你起来吧!”美丽的女人,总是会让人心生怜悯。
  回头好笑的道:“小晴,把茶送进来吧。”他知道他的大丫鬟在门外候着的。小晴娇俏的一笑,进来给贾环倒茶,帮贾环脱下官服,换了长衫。这才出去。
  贾环坐在红檀木椅中喝茶。薛琴离他半米远。在静谧的傍晚夜色中,离的近了,看着清秀温婉的美妇的容颜,倒是想起来,他为什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她长的有点像他高中时的语文老师。
  那青葱的岁月啊!美丽的陈老师,不知道是学校多少男同学的梦中情人!人气高的比校花高一大截。那是一种青涩,朦胧的好感。还有花季雨季青年的青春冲动、臆想!
  贾环陷入沉思、回忆中,半天没动静,这让薛琴有些惶恐,小声道:“贱妾……服侍贾使君……更衣!”很艰难的将这句话说完。说完,感觉脸都红透。
  薛琴的生意非常小,但是在静谧的傍晚,贾环听的清楚,回过神,禁不住一笑,道:“你误会了。你可以走了。”
  “啊……”薛琴微怔住,美眸呆呆的看着贾环,不知所措。
  贾环做个手势,耐心的解释道:“你自由了。蔡知府那里我会给他打招呼。去吧!天下之大,总会有你容身的地方。”
  这是一个很美丽动人的美妇,清秀的容颜,兼有成熟的美人韵味。他可不是什么柳下惠。何况,他憋了许久的。至于说享乐,来一发,谁知道?
  但是,他刚把这位琴美人的公公,丈夫杀掉,灭掉裴氏。转过来,就占有她。这种事,崩人设啊!他是做不出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再一个,他不想在某晚死于非命。据闻孺子帝的某位大将就是这么死的。
  薛琴这一回听明白了,眼泪禁不住就流下来,跪地行礼,道:“谢贾使君!”大哭着离开。带着释然、宣泄。她不再是奴隶和礼物了!
  贾环摇摇头。他当不得这位琴美人的谢。她的处境,命运是他造成的!但是,疏勒大局,是他作为节度使,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会损害,改变一些人的命运!
  片刻后,小晴进来,汇报道:“三爷,我给了裴夫人两百两银子做盘缠。”
  “嗯。”贾环微笑着点点头,起身到窗口,看着晚霞消失。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插曲!
  随即,他的思绪转移到政务上。他明日将前往龟兹叙职。
  ……
  ……
  六月初,龟兹城中的大街上显得有些清冷。大量的将士,民夫被调往北庭。总督府亦将迁往北庭。而,闰五月份以来,商旅断绝。龟兹这里不再允许商旅通行。
  炎炎酷暑,艳阳高照。齐驰带着胡炽、杨渭等幕僚在城西郊的长亭等着贾环。随行的还有大批的书吏。疏勒运来的工匠和粮食,需要人手安置。
  长亭内,齐驰面前的石桌上放置着解暑的绿豆汤,加了冰块。他正和一众幕僚谈笑着。疏勒的粮食抵达。这意味着平定北庭指日可待。他心情非常好。
  这时,一人笑道:“大帅,贾子玉来了。”长亭内外的众人,纷纷看向官道的尽头。一阵尘土在马蹄下扬起。风卷如龙。一队骑兵奔驰而来。
  正是贾环的队伍。虽然有赤水连通疏勒和龟兹一千二百里的距离,但是赤水有些地段,水量不够。无法通行运粮船。实际上,粮食在安西还是走陆运。
  片刻后,贾环的队伍放缓马速,来到长亭前,贾环翻身下马,走上前两步,躬身行礼,“属下参见大帅。”
  齐驰仰头一笑,从亭中迎出来,道:“子玉辛苦了。二个月平定疏勒,真大才也!”
  贾环四月下旬出征疏勒,历时两月而还。出发前,和归来是的地位,当然是完全不一样。齐总督亲迎。
  齐总督的看法,曾季高是军略大才,类似于军师,国士啊!贾子玉擅长文政,经世济国之才。
  贾环忙谦虚道:“非我的功劳。赖大帅虎威,将士用命。方有此局面。”
  齐驰捻须一笑。
  贾环再与胡炽,杨渭等人见礼。众人纷纷回礼。“贾兄载誉而归,我辈与有荣焉。”
  “子玉为公达兄复仇,我等感激在心。”
  “贾兄弟真宰辅之才。治理疏勒,用雷霆手段得以大治。今晚我等在教坊司置酒,向家兄弟请教。”
  如果说,之前,贾环促使了北山战役之胜,在齐总督一干幕僚眼中,他是位列幕府第二的人物,那么现在,在幕僚们眼中,他是可以比肩曾季高的大才。
  甚至还略要超出。因为,贾环现在独镇一方啊!
  众人寒暄毕,骑马返回城中。交接的事宜都留给下属们办理。
  ……
  ……
  夜幕如墨,笼罩着北山南麓。龟兹城内,总督府中,灯火点点。
  齐驰下午和贾环谈完。正准备于明日启程,前往北庭金满县。府中的随从正整理着他的行李、书籍。这时,胡炽求见。
  “请他进来吧!”齐驰从书架边放了几本书到书箱中,听得身后的脚步声,笑道:“教坊司中新添了不少胡姬,他们几个请贾子玉吃酒。兴斋怎么没去?”
  胡炽五十多岁,身材矮小,一个很清廋的老头形象,穿着暗色的绸缎长衫,富商装束。苦笑道:“大帅,子玉给公达兄报仇雪恨,按理说我应当十分感激他。但是,他在疏勒的所作所为,我难以对他保持亲近。”
  齐驰笑一笑,转过身,伸手示意,要请胡炽落座。喝着茶,微笑不语。
  胡炽接着道:“大帅,子玉在疏勒完全是汉朝酷吏的做派!杀的人头滚滚。唉,我是给他吓到。”
  作为豪商,他是很害怕贾环这种当权者的。抄家不需要理由。完全是将他们当肥羊杀。只看是否需要。
  齐驰洞察人心,笑道:“兴斋是怕日后受到他牵连吧?”
  胡炽点头。汉朝的酷吏,能有几个有好下场?“子玉这酷吏的做派,决定了他的仕途上限。”宰辅未必可期。同时,他今天来,其实有提醒、劝谏齐总督的意思。
  齐驰微微一笑,看着胡炽的眼光意味深长,道:“兴斋,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路啊。贾子玉今年不过十八岁,有如此才干、能力。杨文忠公,张江陵十八岁时居何职?他的仕途晋升,不可以常理度之。”
  别看他在给朝廷的捷报从未提及贾环的名字。当今天子不喜贾环。但,他确信贾环将来必定是宰辅,而且一定会在一段时间内,执掌大周朝廷中枢!
  旭日东升,谁可挡之?
  齐驰和胡炽换了个话题,聊起北庭的物资供应,随后,胡炽告辞。这段谈话湮灭在历史中,不被他人知晓。
  齐驰没有想到的是,他一语成谶!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路。
第842章
需要时间
  大暑节气刚过没几天。龟兹地区还在酷暑中。六月初六的清晨五点许,巍峨的山峦之上掠过几许晨曦来,将雄厚的城墙染成彩色。
  城东郊,一队队的周军骑兵、步兵正从龟兹城门中穿出,沿着笔直的官道前行,火红色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尽头。这是龟兹地区最后的精锐部队。
  城门口,贾环跟着西域布政司的同僚门,送齐总督一行出征!清晨时分,气氛略安静。充满了大战前的沉默感。
  西域总督齐驰自京城带来的西征大军一共五营京营,计四万人。汇合之前左都督牛继宗溃败下来的周军,约八万战兵。北山战役后,整军补充,再在敦煌招募五万汉军。共计十二万大军。
  调拨给贾环两万汉军。剩余十万大军,这一次,全数压在北庭上!特别是精锐的八万军队。齐总督随行的是两万龟兹军,由参将荀阳率领。西域各地全部换成守备部队。
  当然,只是名义上的守备军队,实际上当中有很多负伤后痊愈的老兵。像康把总就是此类。敦煌整军已经完成后,他们划归守备府。守备府的营兵弹压地方,足够了!
  国朝地方上设三司衙门: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国朝因看到明朝卫所制度的危害,定鼎时,只继承了都指挥司的框架。各卫所都是募兵。作为地方部队存在。
  百年之后,军制变化。都指挥司渐渐的沦为空壳子。都指挥使都成了虚衔。各地设守备司,负责弹压地方。归文官节制。受上级守备司双重领导。
  而在边关地区,譬如九边,则是设立军镇、军堡的军事体系,来控制边境,应对蛮族。西域这里则是实行团练制度。
  齐总督许诺给贾环的招募十万军队的名额,其实是团练部队名额。团练,自古有之,基于保甲制度,从乡中招募。换言之,这是民兵部队。但是民兵和民兵是不同的。明末总兵秦良玉的白杆兵就是团练。著名的湘军,一样是团练。
  可以预见,贾环募兵,绝对不是奔着民兵的战力去的。
  齐总督,曾季高之所以“玩”这个名义的花样,主要是避免朝廷问罪。齐总督离京前,只向天子多要了五万汉军的募兵名额。但是,现状是,这些兵力攻占、镇守西域全境是不够的。
  封疆大吏,擅自募兵,扩大军队。特别齐总督这个军政一把抓的位置,没有一个说法,只怕得胜回朝之日,就是人头落地之时。
  其实,按理说,这十二万大军,都要有朝廷供给粮草,器械。但是,国库早就没钱。齐总督出发前,根本没有向天子要钱粮。当初大军能来西域,靠的是发行西域债3000万银元。
  所以,齐总督也好,贾环也好,募兵、养兵都得靠自己。但是,账面上的军队数目,这个形式还是要的!认认真真走形式。
  龟兹城东,众官员们辞别的寒暄完毕,齐驰穿着黑色的斗篷,踩着马镫上马。
  韩伯安,于右布政使,汪学士,贾环等文武官员二三十人,一起躬身行礼,“下官等恭送大帅。祝大帅旗开得胜,平定北庭!”
  齐驰从容的笑一笑。目光落在贾环身上。要完全平定北庭,还要看贾环在疏勒的作为啊!打爆拔野古孝德,问题不大。但是,北庭的西端重镇月弓城可是在突骑施人手中。在马上拱拱手,回礼,“借诸君吉言!驾!”打马前行。
  一众幕僚曾季高等人纷纷跟上。督标营的亲卫簇拥着西域总督齐驰一行疾驰而去。尘土飞扬,骑兵风卷如龙!
  而数万大军,一张张年轻的,坚毅的面庞,背着行囊、武器,安静的前行着,奔赴战争!“砰!砰!”只有脚步踏在坚实的土地上的声音!他们知道,他们中有些人会长眠在北庭。古来征战几人回?
  但是,又何所畏惧?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