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852

  宋溥道:“陛下,是的。”他和尹言谈过。尹言建议他主(落)动(井)出(下)击(石),打压纪兴生,扩大政治基本盘。而在尹言看来,他隐约意识到,宋溥宋大学士有可能成为他的政治盟友,支持杨皇子登基。
  卫弘心里叹口气,纪兴生麻烦了。刚才纪兴生的应对很有效果,但宋溥这样的横插一竿子,让纪兴生很被动。
  此刻的情况,用游戏画面来比喻一下,或许会更加的清晰。此时的政治斗争,就像LOL,王者荣耀里面偷袭抓人、与反被抓。纪侍郎被华大学士偷袭抓住时,应得很得体,即将脱困。谁知宋大学士又跳出来。让纪侍郎的情况就变得很不妙。
  这时,华墨再补一刀,作揖一礼,进奏,朗声道:“臣无实据,实不敢断言汪璘是何人。臣请圣裁。”
  雍治天子点点头。他大致上明白是怎么个套路了。目光看向纪兴生,有些意味深长。
  衡量一下华墨和纪兴生在天子心中的份量,答案不问可知。
  此时,纪兴生的大脑正在紧张、高速的运转着。心情,则是很有点复杂:郁闷、无奈、忐忑。
  第一,他没想到,纪家数代高官显宦,为国尽忠尽责。但在宁家天子心中,其实并没有什么用。还是,要看遇到哪个天子啊。听闻太上皇就很有人情味。
  第二,他是不想用和贾环商量的策略的。他待贾环,如同晚辈。曾经直言指点贾环,天子活不过五年。但是,这不代表着,他要支持贾环和楚王作对。
  他的立场还是想中立。但是,形势到了这一步了。他再不用,他自己就危险了。
  第三,他和贾环商量的策略用出来,能否有效呢?五五开吧。
  ……
  ……
  纪兴生再上前半步,跪下,脸上带着悲愤的神情,道:“陛下,臣父曾为朝廷宰辅,臣大伯曾为朝廷重臣,纪氏是闽中望族,此是朝廷天恩。臣正是因为与汪璘交好,所以才敢为他担保。臣刚才言道华丙章查案并不是真相。臣有下情上奏。京中三大皇商之一,刘子宁酒后对人说:青美人内媚,此乃韩先生之计谋。以此观之,永昌公主有罪,但罪不致死,臣请陛下从轻发落。”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政治套路里面,有很重要的两招:转移议题、指东说西。纪侍郎全部用上。
  就像刚刚华墨诱导天子的套路,宋溥突然跳出来抢功的套路。
  纪侍郎的意思:第一,天子昏迷这事,锅不能让永昌公主全背了。青美人有一份功劳,楚王的智囊韩谨在设计天子呢。
  第二,满朝文武,包括天子,心里都明白,查玉观音案就是要追究永昌公主的责任。既然永昌公主的罪,没那么大,那玉观音案,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呢?
  臣请陛下从轻发落!
  纪兴生的话说完。空气里似乎有一声惊诧声,“嚯……”
  含元殿中,仿佛在无声之中,有一种哗然状!这是个猛料!三位大学士都是庙堂老油条,养气功夫极佳,不会出声,但在那么一瞬间的眼神却全是诧异!
  第一次听说此事啊!
  而御前的公公们,早就是优胜劣汰,被训练出来,天大的事情,都不会有惊叹的声音发出来。因为,这里不是他们发声的地方。
  雍治天子本来有些苍白的脸色,微微一变,目光盯着纪兴生。
  华墨预感到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劲,侧身质问,语气严厉的道:“纪侍郎从何处听说?一个皇商的话能说明什么?”
  纪兴生针锋相对,冷声反讽:“华大人,青美人是刘子宁从江南物色回来的。你说的他的话能说明什么?”
  宋溥皱眉道:“纪子初,你从何处听说这些话的?你在御前,就是这样奏事?”
  纪兴生避实就虚,没理会宋溥,人还跪在地上,叩首奏道:“臣请陛下下旨锦衣卫彻查。若臣有虚言,请陛下治臣之罪。”
  华墨很干脆的向天子奏道:“臣请陛下治纪兴生御前无礼之罪。以不知道何处听来的虚假消息,公然在御前奏事。罪当削职。”
  宋溥上前半步,弯腰行礼,道:“臣附议。”
  两位大学士持有相同的意见,而且还是领班军机大臣,一般而言,天子会同意。然而……
  雍治天子摆摆手,轻声道:“不必让锦衣卫查了。准卿所奏。”青美人是不是内媚,雍治天子品尝过,自然是一清二楚。
  含元殿中,一片寂静。三名大臣间,剑拔弩张的气氛,在雍治天子作出裁决后,荡然无存。而华墨、宋溥看着纪兴生的目光,有些疑惑、低沉。神情复杂。这些消息,纪兴生是从哪里得来的?
  纪兴生翻盘了!
第738章
一剑西来
  毕竟京城四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初夏的日光,在上午九点许,并不算炽烈,柔和的光芒,落在含元殿带着鲜明皇家风格的琉璃屋顶、殿外的朝房,殿后的寝殿。
  “臣等告退……”
  四名朝廷重臣行礼后,从含元殿的寝殿中离开。走在廊檐中,四人俱是一言不发。
  纪兴生落后三名大学士半步。心中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此时,忐忑的情绪自然是没了。贾环的消息不知道从何处得来,但看天子的反应,恐怕真的不能再真。
  都让人有一种错觉,贾环似乎和天子有默契,当他说出青美人内媚这个消息后,天子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而作为一名政治老手,他很清楚这种错觉,意味着什么:雍治天子的脉络,被贾环完全摸透。
  仿佛,令人穿越时空,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的那个舞台上:严嵩一封奏章的最后几句话,令徐阶失势;严世蕃一言而定人生死;徐阶隐忍老辣,一封定罪奏章,令嘉靖皇帝御批,斩严世蕃。
  看今日之朝堂,谁主沉浮?纪兴生心里禁不住冒出这个念头。随即,失笑。收拾起自己的心情。
  天子同意他的请求,对汪璘从轻发落。这其实,意味着华墨对他的攻讦,到此为止。这令他摆脱“麻烦”。
  但,要考虑到华墨作为宰辅的威望,在奏章都已经上来,朝堂内外都知道的情况下: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学士汪璘被贬出朝堂,玉观音案就此落定!
  这让他在解决自己的麻烦同时,又为友人难过。汪璘的才干,都是很不错的。可惜,没有再为国效力的机会。同时,作为闽中官员的领袖,他心中对此次政争,很有看法,有些话要说。华墨明显是拿他立威。
  纪侍郎心中的情绪混合着,跟着三位大学士走出含元殿。阳光落在,他的身上。
  含元殿的寝殿中,重臣们的脚步声远去,逐渐不可闻。殿中寂静无声,雍治天子坐在塌椅上,眼中阴冷的目光一闪而过:刘子宁酒后对人说:青美人内媚,此乃韩先生之计谋。
  ……
  ……
  荆园中,北湖东岸,韩谨和哼哈二将一起等待含元殿中的消息。楚王在北湖西岸的书房中。从京城中而来的消息,会先送到楚王的书房中,再送到韩谨这里。
  虽然,楚王在书房中没有任何的幕僚陪着。但是,罗、童两秀才心中有些惶然。这明显是不大亲近的表现。而他们在京中的权势、地位,全在楚王。
  时间,逐渐的走过。到上午十点左右,一名太监送来消息:汪学士被贬西域,玉观音案结案。白尚书根本没有进入含元殿中。
  “怎么会这样?”
  韩谨一身水蓝色的文士衫,身姿修长,一张俊朗的国字脸,看着很有风采。此时,手里拿着楚王书房里传来的便条,轻声呢喃,有些难以置信。
  他并不关注华墨和纪兴生的斗争。他关注的是他和贾环之间的较量。今天之前,他和刑部尚书白璋彻底的谈过一次。谈的很深入。其中就包括,今天白尚书面圣之后,对付贾环的策略。
  是的,贾环目前对他站着舆论优势,但是舆论优势,不代表胜利。他准备着反转局势。
  想想看,贾环除了对他表妹监守自盗之外,真的就再毫无弱点吗?未必。纵观雍治十三年冬,废太子起兵起来,贾环屡屡活跃在朝争中。这么跳,天子不反感他?
  贾环这次在真理报,京城日报,调用御史,戏曲等手段将他骂的狗血淋头,体无完肤。但是,这同样是一把双刃剑,你叫天子心里如何想?
  然而,然而……
  罗子车看到韩谨脸上失望的神情,试探地问道:“韩兄……”
  韩谨轻轻的叹口气,将消息纸条递给两人,“唉……我白谋划了。白尚书根本没有进到含元殿中。”
  童秀才安慰道:“子恒,或许是有其他的原因,导致天子并非召见白尚书。你也不必太在意。只是失去了一次反杀贾环的机会而已。还有会有下一次的。”
  罗子车颌下一个黑痣,连忙点头,附和道:“是的。”
  韩谨点点头,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振作了一下情绪,有点不甘心的道:“嗯。这次其实是很好的机会。贾环估计都没看到他露出的破绽,若是在天子面前挑拨一两句话,当可收到奇效。可以解决一个大敌。可惜!”
  就在这时,韩秀才的小院外头忽而传来一阵喧闹声,似乎来的人很多。
  “怎么回事?”韩谨和罗、童秀才起身,迷惑的看向院子门口。他这里一向寂静,很少有人来。
  片刻后,院子门口涌进来一大批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各自拿着腰刀,火铳。为首的是一名英武的千户,身姿挺拔,三十多岁,精明强干的模样。正是和贾环私交不错的锦衣卫千户,锦衣卫指挥使邢佑的心腹,张辂。
  张辂伸手拿出一张驾贴,脸色平静的道:“阁下便是韩谨韩子恒?这是锦衣卫的驾贴,跟我们走一趟吧。”
  “什么?”罗子车失态的大声吼道:“这里是楚王别业。你们怎么能闯到这里来……出去……”
  张辂嘴角淡淡的一笑,道:“我家指挥使大人正在和楚王在书房里喝茶,你要去见见?天子下令,楚王殿下以何理由阻拦?”说着,似笑非笑的看向韩秀才。
  锦衣卫正式捉拿大臣,需要驾贴。否则,大臣可以怒骂。并拒不前往锦衣卫。当然,敢骂锦衣卫的都是狠角色。
  韩谨看到驾贴时,脸色顿时就变了。这时,再听到张辂的解释,一脸的颓然摆摆手,制止了要护着他的罗子车、童秀才,叹道:“不必多言。我跟你们去。”
  韩谨说话的语气很镇定。但,脚步走的很慢。仿佛,脚下没有力量。而他的脸,三十多岁的人,仿佛在瞬间苍老了十几岁。以他的智商,要是还想不到被贾环阴了,那怎么可能?
  含元殿中,发生了他未知的事情,而消息还未传出来。果然是图穷匕见。稍不注意,就是杀机。
  贾院首……
  “走吧。”张辂撇撇嘴,让两名手下,搀扶着韩谨,带着麾下两队锦衣卫离开了韩秀才的小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