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852

  《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外命妇之号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八品曰八品孺人,九品曰九品孺人。不分正从。文武相同。宫内的妃嫔,叫做内命妇。
  所谓,封妻荫子,这就是!
  贾环入仕时间的非常短,雍治十三年春授官翰林修撰(正六品),雍治十六年罢。期间,各种风波。没有满足朝廷担任某一官职满三年的要求。
  宝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拿到诰命夫人的封赏。而此次,因贾环献策的功劳,雍治天子很“大方”的给了一个四品的恭人。以宝姐姐十八岁的年纪,这足以让天下绝大多数的女子羡慕她!
  从表面文章来说,这个封赏,酬功,肯定是够了!但是,这却不是贾环想要的。贾环从中感受到的是雍治天子险恶的权术、以及深深的恶意!
  ……
  ……
  贾府的政治活动场所,荣禧堂庭院中,冬日的微风吹拂着树叶掉光的榕树。
  枯枝摇动,哗哗作响。
  跪在贾环身边的贾蓉忍不住拉了下贾环的衣角,轻声提醒道:“环叔……!”
  贾环从出神的状态中被唤回,脸色难掩失望的神色,强制的压着自己的情绪,嘶哑着声音,道:“臣,谢陛下天恩!”叩首,起身,接过圣旨。
  夏太监笑眯眯的看着贾环,注目着他的神情。他一会回去要向天子汇报的,说道:“贾大人,陛下还有口谕:叫贾环日后多为国效力、立功,朕何吝啬赐婚?”
  贾环再次躬身,心中的郁积之气,差点涌出来。一句话,差点骂出口。压着情绪,缓缓的道:“臣领旨!”
  帝王心术!雍治天子,不会让他轻易的达成目的。而是,给他一点希望,然后,叫他继续“效力”:为内务府找钱,供其花销。
  而且,深怀恶意!
  册封宝姐姐,他难道不应该高兴吗?他敢发作吗?宝姐姐是他的正妻!那份感情,并不是假的!然而,他给林妹妹的承诺……
  雍治天子当了多年的皇帝,在权术上的手段,可谓炉火纯青。轻而易举的将他置于两难之地。这个王八蛋!
  是的,王八蛋!
  ……
  ……
  夏太监笑眯眯的对手里拿着圣旨,似乎失魂落魄的贾环点头。带着四个小太监离开。贾琏、贾蓉两人相送出府,顺路封上好处费若干银子。
  荣禧堂中,贾政内心中,长长的送了一口气。这封圣旨好。看庶子一眼,当先一步出门。
  剩下一帮贾府子弟,管事,围着恭喜贾环。封妻之事,自当可喜!消息,迅速的将宁荣两府的内宅传去。贾环,勉强的带着笑容,应付着众人。
  然后,独自回无忧堂,应对他的“难局”!
  不是如何面对宝姐姐的问题。而是,在他的内心中,已然明白,请天子赐婚的路,其实已经被堵死。他要顺着雍治天子的思路走,将会被玩的很惨!
  恐怕是功劳一堆,而最终,还是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
  祈求,没有任何的作用!
  走在冬景的大观园中,贾环在这一刻,除了深深的厌恶,还有砍人的冲动!
  ……
  ……
  贾府接到圣旨的消息、内容,在很短的时间,传遍京城。
  数日后,天子关于晋王的惩处旨意下发:令晋王在家读书,蜀中茶叶之事,尽由内务府处置。同时,晋王降爵一等:为晋郡王。
  圣寿节后,夺嫡之局,由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第709章
大雪压青松
  雍治十六年的第一场大雪覆盖着京城。进入腊月,朝廷衙门里的官员们都开始懒懒散散。等钦天监公布如期封印,放假。
  北疆零星的战斗,西域小国零星的叛乱,都掩盖在京中铺天盖地的马球报道中。
  国朝疆域大与明朝,威压四海。几大优质的产马地区都在手中,并不缺马。当然,骏马依旧是价值千金!贾环设想当中的蹴鞠、足球并没有如英式足球般实现,而是转变为贵族运动盛行于隋唐时期的马球在京中流行开。
  寒冬腊月,年味,遮掩不住的,往人们的眼前扑来!
  雍治十六年,这个在周史上极其重要的年份,对于天下百姓来说,不好不坏。米价略微上涨,9银元一石,大体日子还过的下去。而劳役,可用银元替代,让大家可以给人做工过活。
  没有工可做的人家,自然会吃不饱,会饿死,会在冬季的寒风中冻死。当兵也是条出路,边疆在招人。是啊,大家的日子,大体还过得去!大体还过得去……
  一切细小的变化,都是慢慢的,而不被察觉。尖锐的阶级矛盾,在一条鞭法的润滑下,有所缓解,但依旧存在,而且将继续的深化下去,奔向千百年来王朝更替的深渊。宁周王朝这艘巨舰,在雍治天子励精图治的十几年后,在军机处的执政大臣被替换后,正走向暗礁密布的深水区!
  贾府,腊八粥的香味,仿佛从初七的晚上就开始飘散。无忧堂的内书房中,贾环在书桌边写他的预案。
  “咚,咚!”
  门口传来几声敲门声。贾环抬头,就见宝钗身披着暗褐色的斗篷,身后跟着如意、香菱。水灵的杏眼,正含笑着看着他,缱倦无限。轻声道:“夫君,还忙着?”
  如意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清秀的少女,笑着道:“三爷,老太太赐了腊八粥给你,奶奶带回来了。还是温的,你尝尝?”
  一声“腊八粥”,让贾环想起雍治7年的那个冬天,如意嘴馋时的模样。
  贾环站起来,歉然的一笑,“好啊!”看向宝钗,她明丽的容颜上,带着温柔、理解的笑容。贾环心中一暖,轻轻的握着她温腻的手掌,“我让姐姐费心了。”
  脑海中,浮起十一月二十六日,圣旨到贾府,到无忧堂中的情形。
  ……
  ……
  二十六日上午,临近中午时,宝钗正在无忧堂的正房中,看书写字。她才去贾府各处,坐了坐,尽了礼数回来。
  这时,常跟着香菱的丫鬟文杏一路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满脸笑容,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奶奶,奶奶,恭喜奶奶。外头传了话进来,因三爷立功,天子册封奶奶为四品恭人!圣旨,已经在三爷手中。”
  宝钗一身鹅黄色的长裙,在书桌后,素手执笔,端坐写字。听的微怔,字帖上一团墨。一副好字给写坏。
  所谓诰命夫人,并非只是一身衣服,一张文书,这么简单。这象征着社会地位。可以参加朝廷的大典,死后可以得当相应的殊荣。同时,还有一定的政治特权。
  薛宝钗在18岁时,因丈夫,而封四品恭人。社会地位飞升!这个地位,将在她参加四大家族内眷的聚会,参加四王八公的内眷的聚会中得以体现!
  这是一种荣耀。
  她的名字,将会在短时间内传遍京城权贵内府中,成为被羡慕、模仿的对象。
  宝钗性情端庄,随即恢复过来,莞尔一笑,娴雅而明丽,道:“看你欢喜的!我道是什么事情?圣旨还说了什么?”贾环请天子赐婚的事,她自是知道。
  文杏正和宝钗说着外头的情况,得到消息的林千薇、苏诗诗、林芝韵三人,先后到正房里来向宝钗贺喜,“恭喜姐姐!”
  贾环回到无忧堂时,满屋子的美人,他的三个妾室都在。正向宝钗道贺。俏丽的丫鬟们相随,厅中气氛欢乐。
  看着这一切,贾环心中,五味杂陈。这是他给宝姐姐带来的荣耀。但,他实在很难融入到此时欢乐的气氛中。因为,迟早,他会给宝姐姐带来一品诰命夫人的文书。真以为“永不录用”,可以压得住他吗?死人又没办法从棺材里爬出来。
  他为宝姐姐高兴而高兴,同时,也在内心中感到忧伤、挫折、难过。因为,这不是他要达成的目的。他要的是:和林妹妹成婚。
  可以直白的说,关于圣寿节的谋划。他失败了!雍治天子,被刷分了,但是不办事。很坏规矩,但他无可奈何。
  贾环进来,莺莺燕燕们,齐齐的向贾环行礼。贾环勉强的笑着,和妻妾们闲扯几句,与宝钗到寝室中,单独说话。窗外,冬日柔和。
  宝钗穿着水蓝色的对襟褂子,搭配着襦裙。一头青丝盘起,戴着金钗步摇。圆脸杏眼,冰肌雪肤。杏眼中水润,清澈,带着欢快的亮光。熠熠生辉!明艳不可方物!
  贾环轻轻的叹口气,“姐姐,对不起。我……”确实对不起宝姐姐,他的心情其实有些糟糕。难以在此时分享她的快乐。
  宝钗美丽的杏眼注目着丈夫,善解人意的道:“夫君,我知道,不要紧!圣旨没有提及你和颦儿的婚事。你去看一看颦儿,她现在不知道会怎么伤心着。”
  宝钗向贾环走近半步,明眸中温柔。珍重芳姿昼掩门。宝姐姐是端庄的冷美人风范。她虽然和贾环成婚三年许。但,依旧无法主动的去轻抚他的脸庞。虽然她此时很想。
  她并非善妒的大妇。而此时,她亦能感受到贾环内心的痛苦和纠结。这种纠结令他更加的真实,令她心中,感受到对她的那份情意。若是贾环在她面前笑吟吟,接着又去颦儿那里苦着脸。这样两面的男子,岂是她的丈夫?
  她想安慰下他。她知道的,不要紧。她内心里,并非毫无波澜。没有任何女人,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但,她无意去醋海生波!
  贾环将近在咫尺,如若解语花的宝钗,抱进怀中,闻着她的发香,沉默了好一会,才道:“姐姐,我请天子赐婚,决无背弃你我盟约之意。而是,我和颦儿的婚事,必将遭受到各种压力,非议。请天子赐婚,可以解除她的压力。我不想她背着各种眼光、议论,嫁给我。”
  这个局的难题,不是在于,宝姐姐和林妹妹在他家里的地位的问题。在他心中,两人的份量是等同的。林妹妹也不会去争这些东西。难题在于,世俗的议论。
  人言猛如虎!舆论杀人!
  宝钗在贾环怀中,轻轻的点头,“嗯。”
  ……
  ……
  无忧堂的书房中,宝钗微微娇羞的一笑,她不大习惯在人前和贾环亲昵。丫鬟们都在呢。宝钗亲手将贾府里最高规格熬制的腊八粥从食盒中拿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