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5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9/852

  贾环回道:“这件事,我回去查明真相。”再对王夫人一礼,道:“太太,要请你去宫中求见元妃。她精神不佳,请她向天子求情,回府省亲。我要和大姐姐见一面。”
  血债血偿这种话没有必要在贾母面前说。以贾母的心思,必然是:忍一时之气,求阖府之安。贾府的贵妃牌,确实废掉了。元春对天子将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但是,贾环有太多的事,想和元春谈一谈。她认定的凶手是谁?宫中是何缘故、情形?他要给她一个承诺:贾皇子之仇,他会报!这是她多年为贾府付出,庇护贾府,应该得到贾府的“回报”。
  还有,她的前途、未来!
  贾环给贾母说的理由,只是要安抚贾府的众人而已!若是贾府人心散了,必然要生很多事端。树倒猢狲散,谁不想谋一个好生路?只有稳住贾府,他才能施展他接下来的复仇计划。
  贵妃都不顶用,就算政老爹为三品侍郎,又顶什么用?那些人连贾皇子都敢杀,会和贾府就这样善了?不要太天真!这已经是撕破脸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杀光他们!
  连一个四个月大的小孩都要害死。害的天衣无缝。呵呵。人和畜生,讲什么道理!有什么道理可以讲?需要讲?
  ……
  ……
  第二天上午,贾环并没有去通政司“上班”,他一贯是迟到早退。接连着几日,贾府内的访客,一波连着一波,都是和贾环比较亲近的人。
  真理报的同学:萧梦祯、罗君子、庞泽、乔如松等人都没有避嫌,直接过来探望。问贾环的打算。萧梦祯劝贾环要忍一口气。庞泽、罗君子、乔如松等人支持贾环为贾皇子、贾贵妃讨一个公道。在贾府中,商议对策、计划。
  另有卫阳、许英朗送口信而来,还有梁锡、方宗师、魏翰林、赵侍郎、蔡宜、汤奇的家仆来送信。
  再有,冯紫英、卫若兰,陈也俊等交好的勋贵子弟来拜访。北静王、西宁郡王、永昌驸马等交好的勋贵请贾环过去吃酒。方方面面的力量,大部分都在劝贾环不用冲动,戒急用忍。要查贾皇子的死因可以,但不宜大闹。
  北静王在府中小亭中,向贾环解释京中变故,他无法阻止的原因:南安郡王和旧武勋集团内的一些勋贵走的近,他们要上书,我如何拦得住?名利动人心。
  旧武勋集团认为北静王胆子太小,跟着南安郡王,想要推一个皇后出来。这同时,也是在逼迫贾府表态。
  永昌驸马在教坊司胡同中的酒席上向贾环解释:永昌公主,绝对没有参与谋害贾皇子。他以人头担保。
  十几天的沟通下来,贾环了解情况的同时,以向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他要追查他外甥的死因。他的想法、观点,锦衣卫都已经报到雍治天子的案头。雍治天子的想法,自是无从得知。但按照朝堂明眼人的推测,多半是不满的。
  夜色,浓郁的如同墨汁一样,弥漫在京城中。除了,偶尔的闪电,刺破那厚厚的乌云。夏季雨多。
  正南坊,六宫都太监夏守忠的府中。客厅外,大雨如豆。灯光明亮如白昼。
  夏守忠和来访的贾环分宾主而坐。悠然的喝着茶,尖着嗓子笑道:“贾大人要咱家说什么?”
  贾环脸上没有任何的笑意,沉默着从袖袋里拿出一叠银票,放在桌几上,轻轻的一推,“一万两日升昌的银票。夏公公,我只想知道,谁是主谋?夏公公久在宫中,不会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吧?”
  贾环离京之前,还让贾蓉给这狗日的夏太监送了厚礼:五千两银子。但,贾皇子出事时,夏太监送袖手旁观。否则,以其在宫中的地位,起码可以做到示警。
  夏守忠看看银票,拿起茶碗喝茶。气氛变得很安静。
  贾环没说话,再从另一只袖袋里拿出一万两,盯着这老太监的眼睛,“夏公公,两万两,我只要一个消息。”
  夏守忠目光扫过桌几上的一堆银票,眼睛流出贪婪的神色,笑起来,赞道:“贾大人家里不愧是京师大族。咱家只听了一点传闻,刘公公在春节前后,时常出入永寿宫。言语,对贾贵妃颇为不利。”
  贾环点点头,起身,拱手一礼,“谢夏公公告知。”干净利落的转身离开。
  “轰!”
  连续的惊雷忽而滚落,仿佛在人的头顶炸开。蜿蜒若龙的闪电刺破苍穹,瞬间的白光,照亮了贾环行走在大雨中的背影:没有打伞,挺拔如松!
  ……
  ……
  得益于贾环执掌真理报后,将史家、王家的小辈恨恨的折腾了一回。眼见贾府有失势的迹象。但四大家族内部,还算平稳。史家没有再脑残的接湘云回府。
  王家亦没有再搞聚会,围攻贾环。当然,王家的王承嗣、王子胜、王仁等人私下里怎么骂贾环,就不得而知。
  四月下旬,夏季已深。贾府,梨香院中,忽而忙碌起来。虽然不是离京的好日子,但贾环决意派薛蝌往江南行商,按照他和薛姨妈的约定,薛蟠带人随行。
  这天上午,贾环和薛宝钗到梨香院中,给薛家的商队送行。正厅中,薛姨妈拉着薛蟠叮嘱。薛蟠不耐烦的晃着大脑袋,道:“都知道,都知道。这次还有柳贤弟随行,我又什么可怕的?妈,你太操心了些。”
  薛蟠再向薛宝钗抱怨:“妹妹,贾环他什么神经,夏季让我们去江南行商。别又是借机整我吧?我才和几个汉王、魏王的子弟结交上。准备帮他们府上采办东西。”
  薛宝钗劝道:“哥哥,他有他的难处。你去江南行商,一路小心。”
  薛蟠不满的哼了一声。但也知道没法。他妹妹已经出嫁,必然是向着贾环。
  然而,薛蟠却是不知道贾环将他打发出去的原因:清除身边的隐患。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残酷死斗。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而呆霸王薛蟠就是他身边的定时炸弹。
  所以,贾环要将他打发的远远的。
  这一点,宝钗知道,但没法和哥哥明说。她哥哥就是这样的一个性情。
  贾环在前院里正在叮嘱薛蝌往南多走走,最好能到泉州、广州、交趾等地。明天秋天之前回京即可。
  正说话时,小厮来报,“三爷,蜀王、燕王、吴王世子来访。”
第646章
燕王、太监、祖师爷、你不行
  梨香院就在荣国府北街,对着贾环的住处无忧堂。
  夏季上午的微风穿窗而入,叫人感受着京城四月底的燥热气息。
  “先生!”燕王宁淅哽咽的喊了一声。
  贾环轻轻的拍拍满脸泪水的宁淅,沉默的做个手势,示意来访的蜀王宁恪,永清郡主宁潇,宁澄落座。
  永清郡主宁潇今日依旧是改妆而来。一身白衣,身姿修长,容颜俊美,手拿折扇,翩翩浊世佳公子。与一旁英俊、倜傥的蜀王不相上下。有一种很妖冶的美丽。
  小厮上了茶。
  贾环坐下,缓缓的对几人解释道:“我回京有一段时间了。有些事情耽搁了。宁澄和宁淅的功课先自学为主。我暂时分不出身。”
  宁潇抿抿嘴,丹凤眼看着贾环: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贾探花。打她弟弟宁澄时的暴烈;关其小黑屋的意志;忽悠她的轻松;反击她和九哥质问的随意;武英殿中,如同绝世剑客般的风采!
  而现在,她看到了什么?
  她感觉贾环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很有些慢,仿佛看到他就能看到他身上沉重的压力。还有他那清廋、疲倦、平静的脸庞下所蕴含着狂暴的雷霆。
  心有猛虎。
  宁澄看看自家姐姐,对贾环道:“贾先生,你府上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还有淅哥儿的事。我们本来等你回府就要来,我姐说你应该会比较忙。所以今天才过来看你。先生,死者已矣。你不是常说,真正的猛士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你不要过度的忧伤,当往前看。”
  贾环看看宁澄,自己这个十三岁的学生,这番话,宁澄说不出来。笑了笑,没说话。
  京城中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要追查贾皇子的死因。但,雍治天子、朝廷都已经有定论,明文发出,夭折于时疫,将其安葬。他如何能将定论改掉?
  改不掉。也没有必要去改。有些事情,不需要证据,只需要看法!在直接下手的太监或者宫女已经死掉的情况下,他为贾皇子的复仇,干掉幕后黑手,就是对小皇子,对元妃的交待!
  在宁潇和宁恪两人眼中,贾环笑的有点刺人。能从那平静的笑容中,感受到他锋利的复仇意志。
  宁恪忍不住将他此行的目的说出,道:“贾子玉,我姨娘绝对没有参与这件事。你不是说欠我一个人情吗?我不要了。但,请你务必相信我的话。我以人格担保。”
  贾环看了蜀王宁恪一眼,微微有些诧异。他对蜀王的印象一般。两人在吴王府中有些小冲突。这时,对蜀王的印象倒好了些。蜀王放弃对他提条件,在此时帮杨贵妃说话,知恩图报。杨贵妃往日没有白对他好。
  但蜀王,有点天真!
  贾环见过杨贵妃,那是一个聪明得讲究“不争即是争”的美丽女人,在争宠上,非常的恐怖。而且,在宫中,谁都不得罪,小心翼翼。以贾环对她的了解,谋害贾皇子,杨贵妃肯定没有牵扯在其中。
  然而,很多人都没有始终明白一点:害死一个四个月大的婴儿,能有多难?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仅仅是炎症(六个月以前的幼儿很容易由感冒转肺炎),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可以干掉贾皇子。
  难点,在于如何善后!而刘公公显然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杨贵妃在善后的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恐怕,没起什么好作用!
  贾环轻声道:“我信。”
  宁恪长长的松口气,看贾环顺眼了许多。然而,在政治斗争中,还属于一般选手等级的蜀王,显然不明白贾环的心思:
  贾环当前的要务,是集中一切资源、力量,干掉刘公公!此时,表露对杨贵妃的不满,殊为不智。
  宁潇明丽的凤眼看了贾环一眼,但最终什么都没说。她体谅贾环悲愤的心情。不想节外生枝。
  当然,同时也因为她并不看好贾环的行动。毕竟,杨贵妃是九哥的姨娘。
  即便,贾环在权谋,政治上,很擅长,给了她很多意外。但外臣,怎么影响宫中?如果能,第一个触怒的,便是当今天子。
  贾环不再讨论这个话题,对正在无声哭泣的宁淅道:“周贵妃已死。淅哥儿该长大成人了。为师今日给你加冠礼。请你们几位观礼。淅哥儿,你的意思呢?”
  古代男子的成年,不是看年龄。而是看是否行了冠礼。比如贾环,早早的就在闻道书院加冠,表字:子玉。
  贾环给燕王加冠,有点犯皇家的忌讳,但说的过去。他毕竟是燕王行过礼的老师。而这个举动之后,他和燕王就是非常正式的师生关系。天地君亲师!
  远超贾环和宁澄这种启蒙老师的师生关系。一个读书人,一生中会有很多学生。但赐表字,加冠礼的,一定是非常亲近的学生。也是被士林所承认的弟子。
  贾环是在回报周贵妃的人情。周贵妃在宫中照顾元春,又因照顾贾皇子染病去世。这是很大情分。周贵妃所追求的,无非是希望燕王一辈子荣华富贵。
  周贵妃身死,周家立即衰落。她死了,他管!他保蜀王一世富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9/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