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852

  当日礼部会试之前,他名动京师,就有人评价:宗道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
  翁宗道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时,沉默了很久,抬头看着自己的老师,眼中露出坚定的神色,道:“恩师,弟子以为: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反而是,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吾辈读书人,理当劝谏。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翁宗道这一番话,引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说的铿锵有力。雍治天子为一己之私欲,想要册封兄嫂为贵妃,践踏礼仪、法度。读书人,秉承天地正气,身为圣人门徒,理当劝谏。
  夫子说:君子,不需要用小事来考验,却可以接受重大的任务。劝谏天子的后果,无非是个死字。正所谓:时穷节乃见!丹青史书,必定留名、歌颂。
  因为,天地有正气!
  刘飞白还能说什么?他喟然长叹,道:“我不如兆震也。”刘大学士这话说的光明磊落,亦是性情流露。宰辅重臣,是什么级别?却当着一个小进士的面,自承品格不如。胸襟坦荡。
  ……
  ……
  翁宗道并非有接受刘大学士的建议,偃旗息鼓。而是利用自己的名声,在公开的场合:酒会、宴会、文会之中,述说他的理念,想法:阻止天子册封贵妃。
  从儒家推行的礼仪来说,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天子,一后一皇贵妃,两贵妃。四贵妃,这明显的越礼了。
  再者,当今士林,风气奔放。读书人诲淫诲盗。和明朝末年士子一个德性。四方有德君子时常痛骂: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崇尚奢侈,见利忘义;淫风炽烈,恬不知耻。
  但是,不管读书人在私下里怎么做,诲淫诲盗,有如何千万种丑态,放在明面上来,就绝对不行。先兄之嫂,册封为国朝的贵妃,如何能行?
  两三天的时间之内,京城之中,翁宗道的清名更胜。翰林本来就是清流。清流再“刷”清名,那声望是直接爆表。现在士子们,都要说一句:福建翁兆震,风度峻整,正人君子,清流之望!
  在翁宗道逐渐的成为舆论的焦点,抨击天子所作所为之时,士林、朝廷的舆论,越发的声势浩大。
  而弹劾天子、贾政的奏章,都被天子留中不发。文官集团不畏死,不怕流放,前仆后继,愿意以死谏君王,雍治天子能如何?他要达成目的,就得把六科清洗成自己人。
  而他已经清洗了两遍,六科的言官们,还是不消停,再加上舆论的呼应,而文官领袖何朔不愿意出面灭火。天子要是第三次清洗科道言官,估计名声就臭了。
  任何一个圣君,绝对不会堵塞言路!
  如果像明朝嘉靖皇帝那样搞清洗:大礼议,亦要数年之功才能完成。短时间内就不要想了。大礼议历时三年,下狱者一百三十四人,停职者八十六人,廷杖死者十六人。而明世宗嘉靖皇帝绝对算不上什么明君,史书评价不高。一个重用严嵩这样的奸臣,祸乱国家数十年,算什么明君?
  庚戌之乱,鞑靼人长驱直入,在京城周边地区祸乱数日,烧杀抢掠,最终扬长而去。脸都被打肿了,算什么明君?一个玩弄权术,彻头彻尾的利己者而已。
  局面,趋向于僵持。
  但,天子心中的恼火,可想而知。
  八月十日,天子在大明宫中召吴王、大学士谢旋下棋。金秋时节,大明宫中后湖的敞轩之中,微风徐徐,水波浩渺,眼界之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雍治皇帝在棋盘上落下一粒白子,感慨道:“别看朕为天子,亦常不如意。皇弟又有何可愁的?”
  吴王是一名中年男子,穿着亲王服饰,年纪比雍治皇帝要小,苦笑道:“臣弟家事不宁,让圣上费心。”他的儿子吴王世子非常的顽劣,他很是头疼。
  雍治皇帝哈哈一笑,“教子,要以名儒教之,言传身教。”
  旁观的谢旋沉默不语。心中,想着,当前的局面,若是僵持下去,只怕对天子不利啊。而破局又缺少契机。
  ……
  ……
  时间,回溯到一个月之前,彩云之南更南处,骠国境内的一处平野中,杀声震天。枪声、炮声隆隆。
  云贵总督,都察院右都御使,齐驰指挥两万精锐大军与数名藩王、部落的十万土军在此决战。而随着日暮渐渐到来,周军大部切入联军阵中,斩将夺旗,鼓声如雷。随后,战场之上,到处都是说着鸟语的溃兵,狼奔豸突。
  中军大帐中,一桌一椅。齐驰淡定的翻着书。中国枪利炮利,如何会战败?
  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渐渐的远去。几名身穿甲胄的将军带着血迹走进中军帐中,齐齐半跪。为首的将军大声汇报道:“大帅,下官等不辱使命,大获全胜。阵斩土王四人,擒一人。俘虏不计其数。大约有三五万人。”
  又一人道:“此战奠定胜局。大帅拓土千里,乃国朝二十年来罕见之战功。属下等为大帅贺!”
  齐驰一身文士衫,放下书,微微一笑,点点头,道:“辛苦了。令有司记功,犒赏三军。选土王、土官三百人押送京师。其余者,斩!垒京观,告诫土人。”
  众将齐齐领命。
  齐驰轻飘飘的一句话,数万人生死议定。
  中国之土,华夏之民,自古就是天朝上国。蕞尔小国,胆敢作乱犯境,杀!
第496章
溃败
  流血漂橹,千里无人烟。拓土千里,设三县。
  八月十一日凌晨,八百里加急的捷报自南方发回京师。军国大事,自是飞报天子,不得有半点耽搁。
  大明宫中,凌晨时分,夜宿在贺贵人处的雍治皇帝起身,赶到勤政殿后的书房中,拿着大太监许彦呈上来的捷报,再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明亮的宫灯之下,一身明黄色龙袍的雍治皇帝看起来还略有些没睡醒的样子,而后,白胖的天子,仰天大笑,“哈哈,齐驰真是本朝名臣。这封捷报来的好!”
  八月十二日非常朝日。雍治天子回去补了一个回笼觉之后,于上午在大明宫勤政殿中召集群臣。而此时,来自云南的捷报已经传变整个朝廷。
  无论是在家里休息的官员,还是在六部、三法司坐衙的官员,还是城内外办事的官员,或者在大明宫中随驾的官员,全部都得到消息。西南大胜,拓土千里。可以献俘于午门前。
  勤政殿中,正五品及以上的京官全部汇聚于此。翰林、科道方阵亦汇聚于此。
  山西道掌道御史赵俊博担任监察御史,在大殿之中纠察风仪,敢有喧哗、失礼者,必定被他纠正、弹劾。
  已经销假重新“上班”的贾环,此时也跟着在青色的官袍,站靠前的翰林方阵之中。韩林在名义上词臣,属于天子近臣,方阵比较靠前。其实,这也是翰林清贵地位的一种体现。
  然而,相比于大殿之中的兴奋之情,翰林方阵之中,气氛微微有些压抑。
  翰林院,全部都是科举出身的文官,而且,都是文官中的精英。在八月初这段时间和天子僵持、对持中,翰林院人人都上了奏章。当然,贾环除外。
  百善孝为先。他不上奏章,并没有人会当面指责他。当然,背后都要嘀咕几句。
  此时,翰林方阵的风暴眼,就是站在距离贾环不远处的翁宗道身上。他这些天很出彩,俨然舆论领袖人物。但是,西南大捷,和天子僵持的文官集团精英们,都已经预料到他们的失败。
  天子之功,文治武功。文治,向来是不好评定。但是武功就非常好确定了。西南大胜,拓土千里,拿下三县之地,这是国朝近二十年以来的大胜。大涨国朝的威风、士气。
  现在,舆论再骂雍治皇帝,就很难形成合力。君不见,当年明太祖、明成祖将文人大臣杀的上朝之前要给家人告别——生死离别,但根本不损两位皇帝的英明。
  翁宗道表情严肃。
  贾环则是神情沉静。让人看不出他是心情。在想什么。
  而同为翰林院新人,一科的榜眼,周慎行却是微笑着。他的计谋得逞了。现在,状元翁宗道要倒霉,探花贾环名望一落千丈,那么,今科的进士领袖,非他莫属了。哈哈!
  ……
  ……
  天子御座下方,为首的是四位宰辅大学士。往下数便是文武重臣。顺亲王、吴王、北静王、成国公,魏其候等王公大臣都在武臣序列中。文官大臣则是亲一色的绯袍,六部九卿齐聚。
  北静王打量了一下对面的文臣,英俊的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四王八公等旧武勋并没有在其核心人物之一贾政遭受弹劾时发声。此时,自然不用说什么。
  天子威望大涨之际,要做什么不能?
  而其他武将,就要笑的要放肆的多。给何大学士当面训斥过的魏其候就是一脸的笑意,笑眯眯的在都察院、六科的方阵中扫来扫去,这等会将是重灾区啊!
  通政司的方阵之中,贾政努力的压着自己的喜意。在今天来大明宫的路上,他的庶子已经给他分析过:文官集团大败。败于这个来自西南的捷报。真是造化弄人。而他去福建当提学的任命,则必然会通过。
  净鞭响过后。大学士谢旋出列奏道:“云贵总督、右都御史齐驰于西南大胜,开疆拓土,臣为陛下贺。”谢旋为领班军机大臣,正式的捷报现在在他手上。
  谢大学士开口就拍雍治皇帝的马屁。而在如今的舆论氛围下,整个朝堂,并没有人出列骂他。开疆拓土之功,太大。
  御座之上的雍治天子心情极佳的开口道:“非独朕一人之功。军机处运筹,兵部供应,齐驰指挥,前方将士用命,方才由此大胜。”
  五军都督府右都督魏其候出列,奏道:“圣天子临朝,才有此大胜。天佑我皇周。臣奏请陛下,封赏齐驰、前方将士。”
  前文说过,兵部在此时只是个后勤机构。掌管武官升迁、任命的是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牛继宗已经率大军出征,征讨西域。现在五军都督府当家的,就是右都督魏其候。
  即便是,齐驰是文臣,指挥军队,立下如此大功,魏其候一样要开口给将士们请功。再者,文臣和勋贵,不是不可以互换的嘛!
  雍治天子哈哈一笑,道:“齐卿立此大功,朕何惜封赏?封齐驰为安南伯,令其酌情灭掉骠国。蕞尔小国!其余将士封赏,由五军都督府拟定、执行。”
  云贵总督齐驰立下如此大功,天子封侯,满朝官员无人有异议。这是应当的。正所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西南数十州。请君且上凌烟阁,做个书生万户侯!
  当即,便有谢大学士带头,满朝文武都是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
  雍治天子极其畅快的大笑几声。一连十几天和文官们较劲的憋屈一扫而过。
  这时,以善于揣摩天子心意著称的光禄寺少卿袁壕出列,高声奏道:“臣闻四海升平,必是圣主当国。敌酋枭首,必有名臣。齐总督,国之名臣。世所公认。则陛下为圣主,臣等何敢再疑?”
  这完完全全的是拍天子马屁的话。满朝君子,还没来得及劝谏,就有三名朝臣抢出班列,对天子歌功颂德。他们和袁壕是同一条线上的人。在朝廷这个江湖中,隶属于天子面前红人派。
  雍治天子笑道:“卿等言过其实。当罚俸禄三月。”
  户部尚书卫弘出列,道:“臣遵旨。”
  袁壕几人笑呵呵的,并不以为意,不少人都骂这几个家伙无耻,不要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