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852

  河北士子的圈中,与贾环有交情的朱鸿飞,羡慕的看着贾环那边的热闹、风光,眼中羡慕。大丈夫,谁不想扬名立万?
  福建士子那边,翁宗道和有人都看过来。昨天凌晨读卷的情况早就传遍。翁宗道与贾环的竞争关系很明显。
  有人晒笑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有些人就急不可耐的庆祝起来?”
  翁宗道谦和的道:“诶,魏兄,不要这么说,都是同年。”心里轻轻的叹口气,看向皇城中。第一啊!贾兄固然出色,他的才华又何尝差呢?
  ……
  ……
  长安左门,众士子相互交际时,文华殿里,雍治天子高居在宝座中,看着进殿来的十四名读卷官。
  众人拜见天子后,领班军机大臣谢旋上前,在御前的木案上拿起一份还糊名的卷子,开始读卷。
  到这会儿,糊名的卷子和没糊名的卷子并有多大的区别,一众读卷官们都是心知肚明。
  京城里都传遍的事情,以国朝锦衣卫的活跃,读卷官们拟定的前十名的名单,雍治皇帝自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份卷子便是贾妃的弟弟贾环的。
  在雍治皇帝的印象中,贾环的标签,首先是贾元春的弟弟,然后才是别的。
  谢大学士抑扬顿挫的读着两三千字的试卷。雍治皇帝并没有急着表态。身为天子,已经御极十三年的天子,他知道怎么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
  谢大学士读完贾环的卷子,就退下。然后,建极殿大学士何朔上前,依旧是从御前的木案上,取排在第二的试卷,当众读卷。这是翁宗道的卷子。
  接下来,再便是刘大学士读第三名周慎行的卷子。至此,整个天子在殿试里遴选三甲的过场便是走完。
  但是,何大学士在读完翁宗道的卷子后,并没有立即退下,而是向雍治皇帝奏道:“臣以为,此卷比方才那一份卷子更佳,所用之策更符合朝廷的实际情况。奏请陛下圣裁。”
  虽然,谢大学士昨天凌晨在东阁里“耍流氓”,动用领班军机大臣的权威,强压着出了这样一个前十的排名,但是,你得承认,他确实有资格“耍流氓”。这是规则所允许的。
  而此时,何大学士竟然在文华殿里“耍流氓”,公认的推翻之前的结论——名义上是所有读卷官共同确认的排序结果,那么,这是坏了规矩。
  当然,我们依旧得承认,“次辅”有资格在文华殿上“耍流氓”。何大学士就排在第二读卷,难道你能让他不说话?
  当即就有人出列,表示异议,对天子奏道:“何朔反复无常,大言不惭,策问如何是国策?御前欺君。理当论罪。”说话的是刑部尚书华墨。他是谢大学士一系。
  大理寺卿赵鸿云亦出列奏道:“何朔心有私利,言辞诡辩,偷换概念。罔顾大局。臣以为理应逐出殿试。”他也是谢大学士一系。
  武英殿大学士韩润看不过眼,出列道:“何高远不过是呈述已见,西域之策,非殿试而决也。今日理当先为国选材,再论其他。我以为首卷为优。”
  韩大学士虽然是帮何大学士说话,但还是亮明观点支持贾环。国朝要收服西域,当用贾环之策。用其策略,却不点状元,这不是让后辈耻笑他们这些宰辅都是有眼无珠之人?
  又有两三人出列,赞同韩润的观点,其中包括话语权很重的吏部天官宋溥。
  文华殿内,形势近乎一边倒。看似贾环占优,但与贾环有旧的户部尚书卫弘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贾环当这个风口上的状元,绝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会试舞弊之事,虽然贾环最终会没事,但在法理上,贾环身上还背着嫌疑,这个状元注定会受到舆论的攻击。名声上不好听。
  其次,因金陵户部粮案,他亲自为贾环报功,叙功要官加一级。若为状元,入翰林院,授从六品翰林修撰,官加一级,则为正六品的词臣。
  这应该给什么官职?翰林侍讲、翰林侍读。翰林院最高的职位也不过是正五品的掌院学士。还差一级就可以进位侍讲学士,就是如今读卷官蔡宜的位置。这让翰林院内的词臣们怎么想?
  再者,十三岁不到的正六品词臣,日后会走到什么位置?熬资历,都能熬出一个侍郎、尚书来。这基本可以套用前明的权臣首辅模板了。天子心中会怎么想?
  谢大学士,还是没安好心啊。这是捧杀!
  站在队伍最末尾的许澄依旧是沉默着,但心中微微有些沉重。他同样看得出来,贾环当这个状元,没什么好处。
  当今天子英明神武,不可能不防外戚坐大。心中定是倾向于不点贾环为状元。
  第一,如今的形势,大半的重臣都赞成,如果天子圣心独断,满朝上下都会知道天子要压贾环。贾环日后的日子不好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第二,若天子依照现在文华殿中重臣们的意见选定贾环为状元,心中必定忌惮日盛。当今天子不过四十多岁,可以预见,贾环日后恐有不测之祸。
  这就是阳谋。
  他的恩主谢旋,能屹立朝堂多年不倒,自有过人之处。
  ……
  ……
  班列之中,谢大学士并没有亲自下场攻击何朔,只是站着不语,眼中有冷笑、讥讽之色。他定下来的调子,不是那么容易就给何大学士突破的!耍流氓也不行!
  排名第三的大学士刘飞白郁闷的不发一言,这情况,简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还能说什么?
  何大学士站在御前,半天都没有开口,按理他是要自辩的。不过他无动于衷,等所有赞同贾环为第一的人都说完之后,何大学士晒笑一声:做事,不是靠人多的!
  何朔面向天子行礼,声音铿锵有力的道:“臣手中的卷子,其人相貌堂堂,仪表出众,足可显我朝威仪。而贾环,年不满十三,容貌平平。若为状元,只怕天下人、四方诸国,都要以为我大周无人。”
  说着,再转向文华殿中的诸位读卷官,道:“诸公以为呢?”
  文华殿中,刚才还在言辞凿凿,气势汹汹的宰辅、大臣们,都是哑口无言!气势全无。
  吏部尚书宋溥惊讶的看看何大学士,想一想,只能颓然败退。这个理由很强大!他推举贾环为状元,倒不是附和谢大学士。而是,他赞同对西域用兵。
  宋天官这个中立派的想法和韩大学士其实类似。用其策,却不酬其功,怎么说的过去?要知道,史笔如刀!他们都是注定会名留史书的人。
  这个场面,令卫弘都差点想拍着手叫好。好理由。真是一个好理由!
  何大学士的话说简单点很明白:翁宗道长的比贾环帅,所以该他当状元。
  状元要看脸,这听起来像个笑话。但在这个时代,还真不是。反而是一句实话。大实话!
  状元是朝廷脸面。天下瞩目,四夷关注。长相,必须要对得起观众。对不起观众,丢的是朝廷的脸。所以,长得帅,不一定能当状元。但状元大部分都很帅。
  贾环一个青嫩少年,和二十六岁的翁宗道比容貌,这不用比了吧?
  因而,此时此刻,文华殿中,满朝诸公,无话可说。这个理由,很好,很强大。
  刘大学士脸上表情鲜活起来,有点带笑的样子。他得承认,何朔此人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不愧是朝堂文臣中的领袖人物。
  何大学士就此扳回一局。
  坐在宝座上的雍治皇帝见气候差不多,符合他的心意,便定下来,道:“如此,以翁宗道为第一。”再道:“刘卿继续读卷。”
  天子金口一开,所有的纷争就此消失。何大学士回到位列中。刘飞白领命上前,继续读第三名周慎行的卷子。刘大学士养气功夫还是不错的,表情严肃的读卷。但读起卷子来,抑扬顿挫。结果是,文华殿里的大臣们都听出来,他心情很好。
  卫弘禁不住莞尔一笑。许澄心里也放下心来。何大学士将局面扳回,现在这种情况下,对贾环是很有不错的。即不用站在风口,又不用承受其他额外的压力。
  刘大学士读卷完成后,行了一礼,退下去。至此,整个殿试的形式就算走完。天子定了翁宗道为状元,贾环排第二为榜眼,周慎行为探花。
  文华殿里的大臣如白璋、殷鹏、俞子澄等都准备离场。乙卯科恩科的殿试终于是结束了。可谓“好戏”连连。就刚才殿中的这一幕,就是很不错的剧啊!
  然而,就在这时,坐在宝座上的雍治皇帝说道:“宋溥,你接着读卷。”
  文华殿中,氛围陡然一紧。谢大学士心中一喜,而何大学士、卫弘、许澄心里都是一苦。
  因为,天子的意思是他还要再斟酌一下三鼎甲的人选。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冲着第三名的周慎行去的。矛头,直指贾环!
  雍治皇帝这是明着告诉文华殿里的大臣们:朕要压一压贾环此子的仕途,绝不允许明朝时的权臣出现在国朝。
第449章
高手之高高手
  所谓权臣,说的不是谢大学士这样的领班军机大臣,即便他已经当了十二年的领班军机大臣。树大根深。但他还算不上权臣。
  他与权臣的区别是很简单的:雍治皇帝定下来的事,谢大学士就无法反抗。有意见也得执行。
  国朝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但又在明朝制度上做了改动:取消内阁,设南书房、军机处分管行政和军事。以六部为办事机构。这使得君主集权达到了巅峰。
  不过,时值今日,历史变迁。南书房已经裁撤,只留下军机处。但军机处与明朝内阁的地位、权利还是有差距,只是秉承上意办差而已。
  这一点,从天子对军机处大学士们的称呼可以看出来,称“卿”,还是臣下。而明朝的天子对内阁大学士称“先生”。这是显然的尊称。
  所以,以何大学士为首的一些文臣,一直希望恢复明朝时的文官政治:以文官治国,圣天子垂拱而治。天子是权力的来源和国家的象征。但行政权、事权,则归内阁、六部。以此架构,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否则,天下事,尽系天子一人,国运如何能长久?天子总有倦政时。后来的天子亦不免有昏君。
  因而,在周朝这样的政治制度之下,想要出现明朝时期的强势首辅(权臣),非常困难。
  明朝的强势首辅是什么样的呢?
  张居正说:我非相,乃摄也。这句话不用解释了吧?太岳相公活着的时候,是非常牛逼的。日月为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他和李太后不得不说的故事时常见诸于各类隐秘流传的话本、小黄文中。当然,这并不损害他的政治形象。功在社稷,罪在其身。
  大明唯一相,张居正之后再无张居正!
  稍微弱一点的首辅版本:杨廷和老先生。三朝元老,说一不二。正德帝后,嘉靖皇帝都是他选的。在嘉靖皇帝继位之前,帝位空悬的一段时间里,明帝国便是他当家作主。
  再弱一点的版本:有三杨、李东阳、夏言、严嵩、徐阶、高拱等人。详细事迹可见史书。
  周朝制度如此,但贾环的出现,则有可能打破之前的惯例。他的身份是勋贵世家、外戚。但同时以科举文臣出仕。集合了勋贵集团、文官集团两个对立集团的双重身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