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469

  易大毛认识这个中尉,好像叫李世明还是李世民来着,是个东北汉子,是原第25镇的起义军官,现在是1团某连的副连长。
  司机答道:“哦,这种9座的听说要500多元,另外还有几种小的雪地车,价格要便宜些,最便宜的是双人型,只要200多元,不过那玩意儿太小,加上司机都只能坐2人。”
  “不是还有种单人的吗?我看到侦察营就有那东西,就像摩托车一样,挺好玩的……”另一个军官插话说。
  “哎,同志,我说的是雪地车啊。你说的那种是雪地摩托,连个车棚都没有的东西,怎么能叫车呢?”
  那个李中尉说道:“这种车很好用啊,我们东北老家一到冬天就没法走路了,一脚一个坑,雪橇虽然可以用,但速度也太慢。如果有这东西就好了,也不知道民间有没有卖,如果有的卖,我准备让老家的乡亲们凑钱买几部用……”
  “卖肯定会有卖的,不过这种车也才出不久,肯定是先供应给军队,民间恐怕得再等等。而且我们军队是直接从厂家拿货,批量又大,都是出厂价。如果是民间卖,恐怕价格要贵些……”司机说道。
  “李中尉,你们家是东北啊,听说那边土改分的地要比关内的多呢。”另一个姓刘的中尉插话道。这家伙易大毛也认得,是个军校生,才毕业分到部队,在炮兵团服役,担任排长。成绩相当好,一毕业就是中尉,现在是师里的技术尖子。
  李中尉说道:“没错,各个地方的土改都不一样的,根据本地的情况来,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不是一刀切。我在广西的时候,就听说那边是每人2亩耕地。关内的都要少些,最多的也不到4亩。东三省就比较多,辽宁是4亩半,吉林是7亩,黑龙江最多是10亩……我家就在黑龙江,7口人分到70亩地,就是太冷,一年只能种一季。”
  刘中尉羡慕的说道:“70亩地可不少了,我们家是湖北的,每人2亩半,我家里4口人才10亩地。你们那边就算一年种一季也不错啊。而且现在政府大力推广副业,就算粮食只能种一季,剩下的时间可以去做副业,收入比种田还高些……哦,军属的农税只收2成呢。”
  “那你也可以申请移民东北啊,现在就是在招收三北移民,都有优惠政策,前三年免费呢……”李中尉笑着说道:“你如果想地多,可以移民来外蒙这里,听说这里的地方最少都是每人20多亩,最多的地方每人50多亩。而且如果是我们军人,在分配上还有优先权,可以选地方,土地数量还有加成,最少加2成,最多加一半。非军属20亩的话,我们军属起码24亩到30亩……”
  刘中尉抽了抽嘴角:“这里就算了吧,现在有政策,土地性质不能随便改,这里都是牧业地区,不能改耕地的。我家里又不会放牧,到这里分再多地能干什么?”
  “小刘,你这就不懂了……”易大毛忍不住说道:“现在种地也不是你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得按照乡里农技专家们的指导来种,种什么种多少都是有规矩的。上次政委就说过,这叫科学种田,集约化农业,能让我们充分利用劳动效率,减少浪费。如果你以后移民到这里,也是有专家指导的,你不会放牧怕什么?而且部队里也有生产技能培训,你还可以报名参加牧业培养嘛……你是咱们军队的人,组织还会让你吃亏?”
  刘中尉一拍脑门:“哎,易营长,你说得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今天晚上我就给家里写信,和父母商量下。”
  那个司机插话道:“我说啊,种地没啥意思。我家里已经种了几辈子地了,我是不想再种……现在种田放牧哪有进工厂做工赚钱。现在各地都需要司机,我已经想好了,等我退役,就去申请转城市户口,在城里当司机去,客运、公交、货运、物流都可以,咱其他不敢说,这车啊,可是玩得转的……”
  “易营长,你以后要是退役了,准备干嘛呢?”旁边有人问道。
  易大毛笑了笑:“我啊,当然是干老本行啦。现在全国都在大搞建设,我这身本事可不愁没有用武之地,告诉你们,我参军前就是唐山矿上的,哈哈哈哈……”
  ……
  众人一路说笑,没多久就到了师部。
  进了会议室,易大毛才发现他们这批是到得最晚的,现在会议室里已经做了上百个军官,都是来自第三师各个部队分队。
  易大毛发现这些家伙一个个兴奋得满脸通红,正在热烈的低声讨论着。他隐约听到什么“妹子”、“小日本”、“毛妹”之类的词。主席台上,师长庄甲雄、师政委朱常诚等几位首长都在,他们也是笑呵呵的,显然没有阻止低下讨论的意思,搞得整个会议室都是一片嗡嗡嗡的声音。
  “喂,干什么呢?”易大毛连忙拍了拍一个熟悉的哥们。
  这哥们一脸神秘的压低声音说道:“嗨,大猫,你还不知道吧,这次是帮咱们找媳妇呢,记得等会儿好好选哦。这次组织上给咱们准备了一批洋媳妇儿,咱们军人优先哦……”
  “什么?帮咱们找媳妇?还是洋媳妇儿……”易大毛顿时囧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叫大伙开会是为这个事。现在他才注意到,这次来的军官都是没成家的,怪不得这些先到家伙一个个激动得跟打了鸡血似的呢。
  等到易大毛他们入座后,师政委朱常诚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他笑着说道:“好了,人都到齐。这次会议和军事政治都无关,是关于你们的终身大事!”
  “哈哈哈哈……”下面顿时爆笑着热烈鼓掌。
  “刚才你们也私下交流了,也知道一些了。没错,这次就是组织上给你们介绍媳妇……”朱常诚笑道:“不过呢,这批媳妇都是组织从外国引进的女人,专门给中国人当媳妇的。当然,她们都是经过了培训,都会说中国话,知道我们中国的风俗习惯,也会做家务,做中国菜……嗯,基本上就是,除了国籍不同,外貌上有些差别,和中国媳妇也没什么区别……”
  “这是第一批培训好的洋媳妇,一共有1万3千多吧,下一批就得等明年了。”朱政委继续介绍道:“……组织上制定了一个分配序列,我们军队的未婚军官优先,是最先挑选。然后是各研究机构、学校的专家和基层教师,接下来是政府的未婚基层干部。”
  师长庄甲雄也一本正经的说道:“这是组织对大家的关怀,你们好好的挑,要是挑漏了,就只有等明年才有了!咱们第三师是敢打硬仗的,这次选媳妇,你们也要当成打仗,不能给咱们第三师丢脸!”
  “哈哈哈哈……”大伙爆笑起来。
  “首长,如果有2个人以上同时看中一个姑娘怎么办?”有人问道。
  庄甲雄笑骂道:“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就看两厢情愿了,这时候就该轮到姑娘们挑你们了。我刚才不是说的吗?不能给咱们第三师丢脸!这个时候你们就得拿出本事,让人家姑娘选你们。凡是输给其他部队的,回来就关2天禁闭……”
  “师长,如果我们赢了呢?”
  庄甲雄摸着下巴说道:“哼,要是赢了的,我就给他放一个月恋爱假,让他陪新媳妇玩个够,怎么样?师长我够意思吧……”
  “师长,你放心好了。我们绝对不会给第三师丢脸……”众人兴奋的表示。
  “可是,师长,如果竞争者都是咱们第三师的怎么办?”又有人问道。
  “一样的办,输的禁闭,赢的放假!”庄师长毫不犹豫的说道。
  政委又敲了敲桌子,让大伙安静下来。“好了,接下来你们先看看姑娘们的电影,先心里有数……”
  说着他对旁边的政工干部点点头,几个政工立即开始忙碌,调整放映机,放下窗帘。会议室的背后墙上已经准备好了幕布,很快就电影就开始了。
  随着影片的进行,一个个水灵灵的外国妹子出现了屏幕上,她们用普通话对话交流,虽然有些不太标准,但至少听懂没问题,妹子们在集体进行各种家务演示和厨艺演示,后面还有工作技能演示和才艺表演。妹子们胸前都挂了一个牌子,上面是她们的编号。
  嗯,搞得就跟后世的相亲速配节目差不多,其实这片子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照搬后世的相亲速配节目的介绍视频,只不过这是单方面的,而且人数比较多。
  3个小时后,影片结束,大伙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这时,政工们又抱来几十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是妹子们的照片和基本情况介绍。众军官连忙一拥而上,有的根据刚才记下的号码进行挑选,还有些刚才没看到满意的,现在就仔细看起来。
  不过易大毛却坐在原地没有动,和他一样的还有十几个。师首长很快就注意到他们,朱常诚政委就问道:“你们是怎么回事?不想要媳妇吗?大猫,说你呢,你是什么想法?这机会难得哦……”
  “呃,我……”被点名的易大毛连忙站起来,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政委,首先要感谢组织的关心。但是我不想找外国媳妇,我还是找中国的姑娘比较好……”
  “对对对……要是带个外国媳妇回去,我爹肯定不让她进门……”另一个军官也说道。其余的几个也纷纷表态,他们或由于家庭原因,或个人原因,也是不想娶外国妹子。
  朱常诚点点头,说道:“哎,那好吧,这个事情都是自愿,你们不要就算了。但是你们想找中国姑娘当媳妇的话,就得靠自己本事了,这种事情组织就帮不上忙了。”
  庄师长笑着说道:“大猫,你觉得蒙古姑娘怎么样?这次咱们过来,有些当地的家族要找我们联姻,蒙古也是咱们中国的嘛,你要是愿意,我就派你去库伦参加相亲……”
  易大毛大囧:“师长,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当媒人了?”
第143章
西门的春天
  公元1910年3月15日,四川南充市阆中县万梅乡。
  万梅乡位于阆中县南部,嘉陵江畔。本位面的中国因为一开始就搞了集村并寨,所以无论是“乡”还是“村”都比任何一个时期,包括原时空后世红朝的同级单位大得多。这个万梅乡也是如此,它集村并寨之后新设立的行政单位,下辖9个村,常住总人口达到2.5万人左右,辖区面积约187平方公里,划分的耕地面积达到6.5万亩(不算山林和丘陵),至少相当于其他时期的五六个乡了。
  万梅山是这个乡的著名景点,也是名称的由来。这座不大的山上有为数众多的梅林,据说是以前明代一位进士种的,经过几百年的繁育,已经漫山遍野,数量至少不下八万株。当地的梅子、梅干和梅子酒在附近几个县里也算小有名气。
  现在这个时节,梅树的叶子还没来得及长出来,但是每根树枝都已经抽出几朵五瓣花来。花朵的颜色大多是白色,也有红色和浅红色的。满山花海,看上去颇有一番情调,如果是骚人墨客来到这里,肯定会赏梅下酒,再吟几句诗,作几首赋什么的。
  不过,此时的西门吹雪同志却没有这种赏梅的闲情逸致,在他看来,这里万梅怒放的景致怎么也比不上翻滚的金色麦浪。他和几个工作人员站在万梅山最高处俯览四周,从这里看去,整个万梅乡都在视野中。
  西门吹雪看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这个乡比白云乡小得多啊,耕地也很不足……”
  旁边的工作人员说道:“西门乡长,南充市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耕地本来就不多。白云乡那么好的条件都算是特例了。本乡60%以上的地区都是山林和浅丘陵,适合开发耕地的不到25%……”
  “嗯,我知道。所以我们乡今后不能只靠传统农业,否则这点儿耕地根本没有前途……”西门吹雪点点头。“不管怎么说,至少比云贵、广西、福建那些地方好些……”
  是的,现在西门吹雪同志已经是乡长了,他在去年秋收比赛中,顺利击败积年老对手叶孤城,抢到了正乡级干部的名额。今年2月中旬,西门同志经过3个月的强化进修,顺利结束了重庆西南行政学院的乡镇管理专业技术培训班的学习,经过组织分配,本月初到万梅乡走马上任,成为这一任的乡长。
  昨天与前任乡长完成交接之后,西门就开始巡查全乡,仔细考察每一处地方。现在他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开始写刚才的观察结果。
  旁边的刘主任说道:“乡长,可惜现在不准开发山坡丘陵了,否则以我们科社党的技术,这些山坡浅丘都能开出梯田,我们起码可以增加一倍的耕地。”这位是乡政府办公室主任,前任正副乡长走后,就是由他负责为新乡长介绍本地情况。
  西门吹雪摇摇头,说道:“刘主任,那样是不行的。文主席有过指示,山林和丘陵都是珍贵的资源,我们不能做杀鸡取卵的蠢事,不能把子孙后代的东西都挥霍掉。要是现在我们把这些地方变成梯田了,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益,但是今后我们就会花费百倍的代价来治理。这种明显赔本的买卖,我们不能做!”
  在培训班的时候,教授就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案例,每一件都是触目惊心的。更重要的是,有一些基层干部因为急于求成,擅自开垦耕地,毁林造田,被举报查处后一撸到底,有几个比较严重的还以“破坏环境罪”进去吃牢饭了。西门吹雪现在刚刚升官,正想做一番事业出来,可不想因为这种事情被撸掉。
  “走吧,去水库看看……”西门吹雪招呼大伙骑上各自的力羊,下山了。
  到了现在,西南力羊这种新型家畜已经大规模普及了,尤其是在西南、华南地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取代川马、滇马等山地马。现在力羊已经很多山区的重要役使用家畜,拉车、耕地、驮运以及乘骑都可以胜任。毕竟马这种动物再怎么人工选择,在山地丘陵地带也不可能和山羊相比。在经济性上的差别就更大了,奇蹄目动物永远别想和偶蹄目动物拼经济性,单单一个饲料适应力,奇蹄目动物就扑街扑到街尾去了。
  ……
  “西门乡长,这水库是大约要下半年才能竣工……”在正在修建的水库旁边,施工员正在给西门吹雪介绍情况。
  “这个水库能保证本乡的用水吗?”西门问道。
  施工员很有信心的说道:“没有问题,这个水库完成后,储水量是1200万立方米,足以保证本乡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并且还能发电。”
  这个水库是万梅乡的重要工程,这个水库修好后,就能完全解决万梅乡的用水问题,意义非常。所以西门很是重视,在工地上呆了一个多小时,把情况都摸得差不多了才离开。
  他刚刚出了水库工地,就有人找来了。
  “乡长同志,陆副县长来了,他说如果你没急事的话,就马上回去……”西门抬头一看,是办公室里的文书,这家伙骑着力羊,跑得满头大汗的。
  “哦,陆副县长来了?县里没通知啊,你们知道吗?”西门吹雪一愣,就问旁边的几位。
  刘主任也摇摇头:“不知道,我也没接到县里通知。可能是什么临时事务吧,县里没来得及通知……”
  乡委书记赵刚有些紧张的说道:“会不会是什么抽查检查……”
  这话说得西门吹雪都有些紧张了。如果按照组织规定,这种不事先通知的突然袭击,一般都是什么检查之类的事情。无论古今中外,无论什么制度,基层对这种事情都是比较紧张的。
  “我们这届班子刚刚交接,工作还没开展呢。能有什么事情好检查呢?”西门很是不解。话虽如此,但领导来都来了,还能假装不在吗?
  于是,西门吹雪他们就带着一点紧张的赶回了乡政府。
  这里顺便提一下,本位面的科社党政权的地方政府结构虽然大多抄袭了原时空的红朝,但还是有区别。最主要的差别就是“X委书记”不再是一把手,而是和“X长”同级的主官,两人负责的范围不一样。“X委书记”是管党务和意识形态,以及舆论宣传、群众关系等工作,职责更倾向于“软实力”方面。对于行政机关更多是起监督作用,他有权调阅行政机关的一切相关资料和记录,行政机关的一切决议和红头文件也必须送交他过目,他也有权对行政机关进行提议和询问,但他并不能直接干涉具体的行政事务。这比较接近军队的主官和政委的分工。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