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69

  易戈仁马上打断了他:“桑切斯先生,现在不是您做广告的时候。你的中介对象是什么级别,得由我们的专家来定……你可以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合作伙伴吃亏,我们的专家非常公道,您是可以信赖的。”
  ……
  在广州郊外的一处别墅,两方人也在谈关于引进女工的事情。一方是科社党的代表,另一方却是日本人。
  邓青山笑眯眯的说道:“小泉先生,我们认为30英镑这个价格是很合理的。据我们所知,在贵国乡下很多女孩都不值10英镑。更何况,你们这批女孩还有很多朝鲜的,你们花的代价就更低了。”
  他对面的日本人立即说道:“不行!30英镑太低了!你说的不到10磅那种确实存在,但那是不买断的!你们是买断,价格当然不一样。”这个小泉还不算糊涂,他知道邓青山说的例子是真实的,也不好在这方面抵赖,只能在是否“买断”的地方扯皮。
  小泉毫不脸红的说道:“邓桑,如果那些女孩从事风俗业,最多一年就能赚回30磅,按照我们开价300磅,你们都是占了便宜!”
  对于出卖本国女孩,小泉这几个家伙一点儿都没有感到不好意思。因为在日本这个是很常见的事情,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日本就不断向外国输出妹子,靠她们卖身赚钱,最主要的输出地方就是南洋、印度和中国。日本用来工业化、用来打造现代军队的钱里面,其中来自日本妹子的皮肉钱就要占不少的比例。自从他们占领朝鲜之后,各地的妓院里又多了朝鲜妹子的身影,他们对于朝鲜妹子的盘剥就更厉害了。
  邓青山摇摇头,说道:“300磅是绝对不可能的,小泉先生,你们开出这种价格也太没诚意了。你自己也说了,她们最少要一年才能赚到30磅,而我们是一次性付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我想你应该明白。而且你们这些女孩子基本上都是营养不良,健康状况极差,我们接手后还要花费很多代价才能让她们恢复健康。俄罗斯提供的女孩质量比你们好得多,给我们开的价格才70磅。”
  双方就像卖菜的小贩一样,一磅一磅的讨价还价。这次交易的起因是飞艇技术转让,当时日本和俄罗斯也和科社党商量要求转让飞艇技术,科社党也同意了,给他们开出和英法一样的300万英镑的价码。但日本和俄国这时候都资金紧张,俄国是一时周转不过来,家底还是很雄厚的,而日本就是个穷逼。
  于是科社党就表示,没有现金也没关系,可以用其他东西抵账嘛,我们接受的付款方式是很灵活的。科社党提出了向两国引进一批少女作为婚配对象的建议,这当然不是女奴交易,而是双方政府正式认可的“跨国婚姻”,没错,就是跨国婚姻!中国方面给的钱,就算是聘礼和婚介费了。
  毛熊几乎没有任何考虑就同意了,俄国国内民族人口众多,很多都是被征服民族,这些民族都是没人权的,让他们交出些妹子用来抵扣飞艇技术费完全没有问题,根本用不着拿俄罗斯本族的妹子抵账。以毛熊一贯的节操,这种慷他人之慨的事情不做才是傻了。而中国方面也不太挑剔,只要是身体健康、五官端正的亚欧人种的妹子就可以,毛熊当然也拿不出黑妹。
  日本就更不是问题了,卖妹子本来就是他们的优良传统,反正都是卖,卖给谁不是卖?何况,比起那种零零碎碎的卖,整个人打包了卖更加方便,钱来得还更快。
  于是三方就一拍即合,日俄两国从去年十月就开始运作这件事了,一方面在国内大肆收集妹子,另一方面就是和科社党讨价还价。很快科社党就拿出了一整套评定标准,按照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程度、血统基因、智商情商、身高体型、相貌姿容等二十条标准,给这些进口妹子评分,这些分数作为系数,乘以谈妥的基本价格就是最终单价。
  另外就是根据婚育状态不同,妹子们的基本价格当然也不一样,分为三类。黄花闺女当然最珍贵的,是最好的甲类。非处女就要减价了,归入乙类。再次一等就是生育过的或做过特种行业的女人,这些就归入丙类。以甲类为标准价格,乙类是甲类的70%,丙类是甲类的50%。
  科社党这套评分标准太完美了,不但非常逻辑严谨,而且严格使用了数字化。日俄两方翻来覆去的看了半个月都挑不出毛病来,而且他们也拿不出更好的标准,也就只好接受了这套标准。毛熊很爽快,日本唧唧歪歪了半天,也捏着鼻子认了。
  评定标准定下后,三方讨价还价的就是标准价格,也就是甲类妹子的基本价格。
  日本人态度强硬,最后咬死在150英镑的价位不肯松口,中国这边态度也很坚定,最多50英镑,一个子儿都不加。第一天双方没谈拢,不过中国这边一点儿不担心,反正日本这个穷逼,肯定是舍不得拿出300万磅来换飞艇技术,又没有其他资源可以交换,唯一能被科社党看中的也就只有他们的妹子资源了。
  经过几天的谈判,双方各让一步,把甲类妹子标准价格定位65英镑,这个价格是包邮价,就是日本负责把妹子送到中国,中途的风险日本承担。中国根据实到数量收货后,按照评分标准计价。
  ……
  几天后,在广州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发展公司”会议里,公司职员们正在开会。这个公司是个国营性质的半企业半事业单位,是涉外人力资源局的下属单位。
  邓青山就是这个公司的经理,他是广东客家人,在法国波尔多大学留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最厉害的是他精通八国语言。在星科公司干了一段时间外贸工作后,三个月前就被调到这里负责进口妹子的事宜。涉外人力资源局只负责大方向,确定妹子的来源和数量,具体的谈判、鉴定等事务都是国际人才交流发展公司负责。
  一个工作人员气呼呼的说道:“邓经理,这些东洋小鬼子真狡猾,他们送来的女孩七成多都是朝鲜女孩,还有一成是阿伊努女孩……”
  “没关系,只要不是我们中国的女孩,不管他们从哪里弄来的都可以。”邓青山笑着说道:“朝鲜的也可以,我们等于是拯救了她们,要不是我们把她们买下,她们就会被日本人送进窑子里。”
  邓青山看到有几个同事脸色不太好看,似乎带着情绪。他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口妹子这个事情说起来也不是太光彩,有些正义感强烈的人士对此还是有意见的。于是他就对这些人说道:“有少部分同志认为,我们是在贩卖人口。我必须指出,这种想法是严重错误的!”
  邓青山说着就严肃起来,接着说道:“……如果没有我们的介入,不但那些朝鲜的女孩会很惨,日本的和其他地方的女孩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女孩子的命运就会非常悲惨,沦落风尘被人蹂躏只是基本的,有些还会落到那些变态手里,受尽各种难以想象的折磨。”
  “……我们把她们引进国内,嫁给我们中国人,她们从此就成为了堂堂正正的中国公民,脱离了悲惨的命运。这就是解放!这就是拯救!我们这是在做大善事,让她们从鬼变成人!这是一项伟大而正义的事业!”邓青山经理用坚定的语气总结道。他的表情极为完美,充满了神圣的使命感,还带着几分悲天悯人。
  接着邓青山又摆事实讲道理,举出了很多真实的例子,把原本有情绪的那几个职员说得点头不止。说得他们满脸惭愧,连忙站起来,满脸通红的认错:“经理,你说得对,我们是想错了,对不起……”
  ……
  内江,科社党总部(同时也是星科集团总部)
  “老板,截止到本月15日,我们一共引进了14570名女性劳工……”魏苏南兴致勃勃的向文德嗣报告道。目前,涉外人力资源局的正印局长,就是由我们的总工程师兼任的。魏总工叫惯了“老板”,现在也改不了口,文德嗣对此无所谓。
  “你们怎么安置的?”文德嗣不置可否的问道。
  “根据我们的计划,她们在入境后,会先集中起来进行半个月的检疫隔离,在此期间进行各项检查。合格后就集中起来进行语言教育和扫盲,还有学习我国的风俗习惯,以及基本的生活技能培训,这个时间一般是半年。”魏苏南答道。
  文德嗣奇怪的问道:“语言培训和扫盲是必须要的,学习我国的风俗习惯也是必要的,可这个生活技能培训又是怎么回事?难道她们还不会做家务?”
第110章
宗教学家张元渡
  “当然不是,我们这个生活技能培训不止是做家务……”
  魏苏南笑着说道:“哦,因为她们来自世界各地,很多习惯与我们中国完全不同,所以必须统一培养,让她们按照我们中国的习惯来。主要就是卫生习惯和饮食烹饪技能,这些女孩绝大多数是来自下层,卫生习惯很差,这是必须纠正的。我们现在现代化的生活设备和物品也越来越多,这些东西她们以前根本没接触过,这也需要培训教育。而且最重要的是,她们不会做中国口味的饭菜,作为未来的中国媳妇,这怎么可以呢?所以当然要进行厨艺方面的强化培训……”
  他又接着说:“……生活技能培训完成后,就会更加她们各自的特长,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她们可不是来做大小姐、阔太太的,当然要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就算是暂时嫁不掉,也可以自己工作养活自己,我们不可能一直养着她们啊……职业技能培训的时间根据职业的难易不同,时间不等,最少是一年,如果这期间嫁掉了也可以继续培训。”
  “很好,你们考虑得很周到!很不错!”文德嗣露出笑容,说道:“就按你们的来。另外,我有个建议,那些女孩都来自外国,有不少的宗教信仰不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凡是有这种现象的,必须改宗。这个我也会让其他部门介入……”
  “是,老板……”
  魏苏南走后,文德嗣就点了一下视频电话,向秘书处询问道:“宗教总局的张元渡在哪里?”
  “请等一下,文总……”顾晓蓝点了几下屏幕,很快答道:“在宗教总局,他们这段时间都在编写宗教典籍,需要叫他过来吗?”
  文德嗣说道:“哦,那就不用了,我自己过去,顺便看看他们的进度。”
  ……
  内江,西南自治政府宗教管理总局。
  西南宗教管理总局在编制上是隶属民政部,同时在工作上又接受科社党中央宣传部和文化教育部的领导。
  现任局长张元渡是一位优秀的宗教学家,他本来是在华北局担任天津情报站站长,在去年年底来内江述职后,他向文德嗣递上来一份“万言书”《中国宗教的发展建设》,陈述了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宗教应该如何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如何与时俱进,原有的宗教如何改进等问题,尤其让文德嗣感兴趣的是,他提出了如何让宗教为政府的政策服务,以及政府如何控制宗教,利用宗教对进行外国进行文化和价值观渗透与输出等内容。
  在一番长谈之后的第二天,西南政府的编制里就多了一个宗教总局,张元渡同志被调离天津情报站,来这里走马上任,成为第一任局长。
  此时,我们的张局座正坐在工作室的座位上咬着笔杆,他面前摆着一大堆写满字的草稿,巨大的办公桌上摆满了书,有科社党内部发行的理论著作,各种哲学书籍,当然还少不了各种宗教典籍。呃,甚至还有一些玄幻小说,准确的说都是后世的网络玄幻小说。
  “……创世神盘古即为无极,开创宇宙后,分为阴阳二气化为太极,即为祖神伏羲与女娲……之后,老子下界,传下《道德经》……嗯,这样一条线写下来比较好……”张局座他现在正奉命编纂一部玄幻小说……哦,我说的是他正在奉命编纂一部新的道教典籍,眼下正搜肠刮肚的构思内容呢。
  嗯,说是道教典籍其实也不完全正确,张局座的这个“道教”其实只是披了道教的皮,宗旨和现在的正一道、全真道等主流教派都完全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思想非常先进、教义非常符合现代工业化社会、非常与时俱进的全新宗教。
  这间工作室很宽敞,足有150平方米,在这里面工作的人当然也不止张元渡。除了他这位局座大人,还有王寿、刘梦龙、毛辟、易祝仃等四个处长和十七八个公务员,他们现在干的事情都差不多,编玄幻小说,哦,不,是编宗教典籍。
  这些宗教总局的官员们和其他部门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大都穿着各自负责的那个宗教的服饰。看着这一屋子的道长、和尚、神甫、阿訇在埋头认真工作,不时还交头接耳的交流一番,真是有种奇妙的和谐感。
  他们这些人分成了四个组,分别在编道教、佛教、基教和绿教这四大宗教的典籍。当然,后三者也是和张局座主编的“新道教”一样,全部都是披着原有宗教皮的全新宗教。他们都是按照文德嗣的指示,让这些宗教的教义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宗旨,符合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符合工业化社会的精神文明需求,并有利于中国价值观和文化的输出,这“三个符合,一个有利于”就是文德嗣对宗教管理总局的要求。
  原时空的红朝,就是很无视对宗教的控制,他们自认为可以用主义取代宗教,无可否认这个愿望很美丽,但是现实很骨感。宗教的生命力比他们想象的强多了,论实力任何宗教都不是强力政府的对手,但是政府想要消灭宗教却是无法办到的。纵观历史也能发现,这几大宗教自从建立开始,就一直旁观着各个王朝政权的潮起潮落,尽管政权更替了多次,他们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即使到了23世纪,几大宗教也混得很滋润。
  所以在红朝的主义信仰消退淡化之后,原本被搞得半死不活的宗教势力又冒头,由于以前忽略了对宗教的控制,致使很多国外宗教势力,以及打着宗教旗号的反华势力渗透了进来,它们扶持国内的反动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给红朝搞出不少乱子。而因为前几十年都没有重视这方面,红朝对于这样的进攻显得很是被动。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教训”,文德嗣自然不会重蹈覆辙,他在地盘稍微稳定下来之后,就开始了针对国内宗教的改造和控制。在他的计划中,不但要把国内的宗教完全的掌控住,更要以此为跳板,向国外输出这些新型宗教。他们可不仅仅是防御外部宗教势力的进攻和渗透,只挨打不还手可不是文总的风格,既然他们都能打进来,我们当然也能打出去!
  既然老外都会用宗教搞文化侵略,咱们当然也可以!不让那些老外尝尝咱们中国的宗教侵略,怎么对得起文总这次穿越?怎么对得起这么粗的金手指?
  这几个宗教的教义改造,道教和佛教是比较容易的,道教本来就是中国自己的本土宗教,与中国文明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同步率最高,只需要增加符合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教义就能很好的融合起了。佛教也比较容易,虽然它是外来宗教,但经过千多年的消化,也已经本土化了。
  别看佛教现在好像挺无害的,可这都是中国历届政权调教得好的原因。历史上可不是这样,他们几次都意图控制中国的政权,野心大得很。不过中国政府可不像外国那么好忽悠,因为严格说起来,中国传统政权其实是“政教合一”的政权,因为按照中国传统,皇帝就是“天子”,就是天帝在人间的代行者和化身,就是人间最大的宗教领袖。
  你佛教居然还想来篡夺这个位置,你们这是自寻死路啊,那就去死好了!于是佛教就悲剧了,尤其是历史上“三武一宗”发起的灭佛运动,彻底打破了佛教势力的政治野心,对于他们的本土化和驯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好吧,其实道教也这么干过,张角、孙恩就是代表,当然他们也是可耻的失败鸟!因为他们尝试得最早,也被踩得最早,所以也就更早的被驯化调教了。
  不过绿教和基教就要麻烦一些,这两个外来宗教因为没被驯化调教过,所以基本上就没有本土化,他们推崇还是外国的三观,与中国文明格格不入,非常的碍眼。而绿教的极端分子多,基教有欧美势力撑腰,经常在国内闹事,都是很麻烦的存在。
  科社党可是民族主义政党,是绝对不会容忍他们这么玩下去的,要彻底消灭他们是不太现实的,而采取红党的压制或怀柔政策又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对付宗教的最好手段,无疑是就是宗教自己,也就是用自己控制的,符合自己三观的宗教去取代不听话的宗教,再辅以相应的政策,这才是治本的方法。
  宗教管理总局重编典籍、重订教义,就是行动的一部分。
  ……
  在后世海量的玄幻小说启发下,宗教局工作人员们的创作速度很快,而且他们是以后世的文学工作室的模式工作,进行模块化分组,将典籍分为若干部分,一人负责一块,最后汇总润色。
  道教和佛教的典籍和教义改革最好办,因为他们的典籍多,再多几本也不算什么事。而绿教和基教就要麻烦一些,因为他们的典籍很少,就那么几本。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历史上已经给出了现成的经验,那就是魔改。
  负责基教的四处处长易祝仃斩钉截铁的说道:“哼,我们的《泰山约书》才是正版!才是正宗!梵蒂冈的那些人都是篡改教义,曲解经典的异端!”
  负责绿教的三处处长毛辟也附和道:“没错,我们的《泰山经》才是最符合真主原意的经文,是最正宗的!伊斯坦布尔那些人才是异端!他们用的是伪经!”
  两人说完,互相看了看,都露出会意一笑。
  基教绿教同出一源,经典内容很多相似的,宗教局这里的新版本也一样,两边的典籍除了一些遣词用字的细节区别,大致内容都是差不多的。虽然这两个宗教的经典相对更稳定,但也不是不能改动的,就算文字上没有改动,但还有解释权啊,否则哪会分出那么多派别。至于改动之后的东西能不能成为主流,就要看这派给不给力了。
  “不错,他们用的都是伪经,是篡改的东西,我们这里出的东西才是各教的正统!”张元渡毫不脸红的总结道。
  他拿起各组编的东西看了看,说道:“大家要注意,各教的经典务必要有兼容的特点,这个特别重要。我们的宗教不能是排他的和封闭的,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
  “局长你放心好了,绝对的有开放性和兼容性的……”众神棍笑道。
  怎么可能没有兼容性?工作室正中的几块写字板上,就已经贴出了典籍的组织结构图,各项主要内容简介和注意事项,大伙都是按照这些步骤来编制的,内容上自然兼容得很。
  道教和佛教本来就很有“兼容性”,两家都是你抄过去我抄过来,已经互相抄了上千年了,经典、教义甚至神祇都有很多共通,道教有“老子化胡说”,佛教也有“垂迹说”。这两家早就是驾轻就熟,现在再多抄两家进去,也没什么大不了。基教绿教两家的情况也是同样如此,本来就是同源嘛。
  现在文德嗣的指示,就是让他们更进一步,把四家的教义和典籍都搞成能互相兼容的。为此,文德嗣拿出了后世的巴哈伊教派,作为这几个新教派的蓝本。巴哈伊教派虽然是源自绿教,却是最另类最奇葩的一支,另类得搞到其他派别都不承认他们是绿教的程度,但这个教派却是世界上最开放、最包容、最温和、最与时俱进的宗教。文总手下的职业神棍们又在巴哈伊教派的基础上再次魔改,加入了大量中国元素,使其完全符合中国文明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这么改下来,估计连巴哈伊教派自己也认不出了。
  现在,这四家典籍的主体框架已经构筑好了,剩下的工作就是慢慢的润色和补充。如果有人看了这四本书的大纲,肯定会认为,这是一个工作室搞的流水线产品,否则怎么会那么多雷同的地方?
  就连四家的主神,也都因为借用了“垂迹说理论”成了同一位,至于名字不同,只是因为在各教的化身不同而已。这其实就是“老子化胡说”的加强版(巴哈伊教派也是这样解释各教神祇来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