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4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469

第711章
你们好好玩,我种田去(下)
  现在中国除了扶持人革联原有的小弟们工业化,同时也在大力扶持其他非人革联国家,比如即将诞生的法西联合帝国、瑞士、瑞典等中立国。以及风平浪静的南美洲各国和刚刚消停下来的次大陆诸国。
  南美诸国中智利和巴拉圭两小弟自不必说,哥伦比亚和阿根廷也开始倒向中国了。哥伦比亚和美国是死敌,他们是过来的最快的,而且还有更重要的是,当初文德嗣送过去的那批生化人间谍,现在已经逐渐掌握大权,有不少人成为这个国家的军政高官。以前没有表现出太过明显的倾向,那是因为担心欧美的联合抵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而现在欧美都自顾不暇,哪里还能管得着?阿根廷也是差不多的原因。于是哥伦比亚和阿根廷就大步向组织靠拢了。除了卧底的影响,最大的原因就是利益,这些年来中国一直都是他们的头号贸易国,而中国又是条白金粗大腿,不去牢牢抱住不是傻子吗?
  南美五国当中,就剩下巴西一家没有向中国靠拢。这主要是他们一向比较亲近美国,而文德嗣派过去的生化人官运不太好,没几个进入高层的,因此对他们的政策影响不是太大。不过,即使是这样,他们也同样和中国维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
  次大陆诸国现在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原本最恨中国,也是被抽得最惨的巴基斯坦,在上个月发生了军事政变,阿里汉为首的亲华派上台了,在进行了一番血腥的大清洗,干掉了所有反对派之后,巴基斯坦也靠拢组织了。
  对于地广人稀的南美诸国,中国是向他们那里大量移民。这些年来,每年都有20万左右的华人移民南美,加上那些早期移民的后裔。到了现在,智利的华人已经占到了其总人口1720万的四分之一,原本人口稀少的巴拉圭更是夸张,华人人口已经接近半数了(总人口340万)。哥伦比亚华人占到了该国总人口1610万的14%,阿根廷也占到了10%(总人口1487万)。巴西和美国圭亚那州的华人比较少,但加起来也有一百几十万,现在南美洲已经有1125万华人。
  至于次大陆地区,除了孟加拉自治邦这块已经锅里的肉,对于其他各国并没有进行移民的打算,因为次大陆的人口本来就很稠密,人口是足够了,唯一需要的是提高他们的人口素质。
  这些国家被中国当做下游工厂、未来的市场和原料产地来开发,按照远近亲疏和先天条件的关系,各自有不同分工而已。这些国家基本上便会向中国老大寻求军事与经济上的援助。而中国的出手也非常慷慨,提供低息或无息资金贷款与协助建设的人力资源。但是这些贷款也有前提的,除了指点购买中国产品和服务之外。中国都会要求贷款中的至少两成必须投入基础的中小学教育,并且课程内必须开汉语这一门课。
  这些国家的政府如果是生化人掌权自不必说,哪怕是他们自己的人掌权,也同样不会反感。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最粗的大腿。而且也是他们最大的贸易对象,因此学好汉语汉字也是应该的,这才方便与中国交往做生意嘛。
  对于文德嗣来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也无意像原时空的某些西方国家那样,经由经济与军事渗透挑拨这些小国互相混战或内战,并藉以从中取得资源开发权而得利。他们和英美德苏这种大流氓不同,列强们打起来才好,越大生意越多,但是小国不同,他们底子太薄,一堆混乱的小国家是无法创造财富的。
  所以文德嗣对于他们的策略就是像农夫种果树或者养绵羊,先把他们发展起来,能够创造财富了,再去摘果子和剪羊毛。
  比起英美西方国家那种跳动战乱的短视作法,他宁愿采用更温和更稳妥的办法,即通过文化输出洗脑,建立了文化纽带,再用经济援助与指定教育投资改善各国的现况,以十到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将这些国家的市场给培养起来。
  因为到中国现在的这个程度,资源产地已经是其次了,他更重视的是市场。别的不说,再等五年到十年,中国就能建立起月面基地与行星间船队开始大规模的太空采矿,别忘了文德嗣的老本行。因此这些国家资源虽然也重要,但对于中国来说,已经不是必须的了,倒是他们的人力与市场需要好好培植。当然,是以中国的方式,或者说以传统中国的方式。
  其实,现在文德嗣的目光已经超出了地球,他现在最注意的就是太空事业。在他的计划中,中国目前在地球取得的疆域基本上已经够了。等到了合适的时候,他就会把美国这个最不安分的家伙给收拾了,那就彻底搞定了地球的事情。
  现在抽美国的时候还不到,先让德国和日本,特别是日本这条辛辛苦苦培养的大狗狗,先去和扬基佬过几招。养狗是干什么的?那就是去咬人,要不岂不白养了。等他们咬得差不多,美国的血流得差不多了,中国再亲自下场。猎人当然要最后登场嘛。
  当然,这个登场时间还得等等,狗狗们现在正在兴头上呢。只需要给他们不断的奶一下就好了。
  所以这段时间文德嗣又开始把主意注意力集中到星辰大海上了。在今后中国扩张的方向不是地球,而是星星的海洋。当然现在距离太空移民的年代依然有一段距离,但是率先建立起通天桥的中国,实际上距此也只有一步之遥而已。
  ……
  共和2783年(西元1942年)12月10日,天空一号太空基地,“凌霄殿”指挥中心。
  文德嗣和几位大佬正在“凌霄殿”指挥中心里,他们是来为本位面的第一支登月舰队壮行的。
  呃,没错,是“登月舰队”!而不是什么单独的登月飞船。这是一支由五艘大型太空船组成的舰队。
  “各位,你们这次将创造一个记录!你们将成为人类第一批登上地球以外的星球的人!这里我也不多说什么,预祝你们一切平安!”文德嗣举起了酒瓶,向即将出发的60名舰队官兵和随同前往的专家、工人们示意。
  所有人都激动的举起了酒瓶。
  哎,是酒瓶,不是酒杯。因为这里是微重力环境,用酒杯太容易洒,平时大家都是用特制的自封瓶饮水。当然他们现在喝的也不是什么白酒,而是一种度数很低的苹果酒。
  “干杯!”
  “干杯!”
  众人一起满饮壮行酒。
  舰队司令黄斯上校向文德嗣行了个军礼,说道:“文总,我们这就启程了!”
  在天空一号的空港里面,正停泊着五艘大型太空船,这便是中国的登月任务舰队。因此这只登月舰队的规模与豪华程度足以让原时空的阿姆斯特朗哭晕在厕所。
  这五艘船都是直径12米,长80米,重达1800吨的重型太空船。它们是都是在地面建造好主要部件,再经由通天桥打到轨道上来进行组装。靠泊后经过轨道作业,在船身敷设好用以抵挡辐射的防护装甲块,这是必须的,否则就难以通过地球辐射带(范艾伦辐射带)。然后再加上一些模组与外挂的货柜箱,最后再加注燃料。
  “报告文总,嫦娥舰队准备完毕!请指示!”指挥中心的空管向文德嗣报告。
  “好的。准时出发吧!”文德嗣点点头,下达了出发命令。
  “是!”空管转身对话筒大声说道:“文总命令,准时出发!”
  是的,这支舰队的代号就是“嫦娥”,当然上面一个妹子都木有,清一色的爷们儿。不过为了名副其实,在五艘太空船的船首都画了一个嫦娥的形象。顺便说一句,这批重型太空船的样子都不怎么起眼,看起来就是一个周围有些起伏的圆柱体,一点儿都不科幻。
  “泽斌,这飞船是你设计的吧,这次就看看它们的表现了……”文德嗣看着主显示屏上的舰队,转身对身边的年轻中校说道。
  “是的。放心好了!”文泽斌很有信心的说道。
  上午十点整,嫦娥舰队点火出发。与原时空的阿波罗飞船不同,嫦娥舰队拥有充足到近乎奢侈的燃料,因此使用较高的速度飞往月球。两天后,舰队绕过月球,使用月球引力减速,加上反转使用主引擎逆推减速,成功进入绕月轨道。
  12月12日下午三点,嫦娥舰队顺利到达月球轨道。
  “文总,他们已经到月球轨道了!正在准备登陆!”空管满脸笑容的向文德嗣报告。
  文德嗣微笑着点点头。指挥中心的所有人都紧张的注视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三点二十五分,只见一个登月舱从一号飞船的舷侧脱离,往下降了下去……
第712章
嫦娥奔月
  嫦娥舰队的这种登月舱和原时空的阿波罗飞船用的完全不同。这其实是用一种小型交通飞船改装的。原本这种小型交通飞船是用于在天宫基地充当短距离运输船的,为了节省成本,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一套火箭发动机,加上燃料舱和简易操纵台,连维生装置都没有,必须穿太空服驾驶。现在经过一番改造,给它加大了燃料舱与朝下方的主火箭,就拿来做登月舱了。
  五艘太空船上都各自配了4个这种登月舱,当作往返月面与绕月轨道的交通工具。
  待登月舱轻轻降落到月面停稳后,舱门打开,三个宇航员走了出来。他们二话不说,就开始工作起来。根本没有像阿姆斯特朗那样,还要对着镜头说些什么“这是我的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诸如此类的话装逼。
  第一个走出登月舱,也就是本位面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太空部队的司万里上尉,他原本是空军的,现在已经调到了太空部队。
  不过这句装逼的话已经有文德嗣帮他们说了。
  当他们踏上月球的影像出现在显示屏上的时候,指挥中心已经是一片欢腾。
  “这只是他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当司万里小心翼翼的踏出一步时,文德嗣就高声说道。
  “啪啪啪啪……”指挥中心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只见屏幕上的司上尉拿出一张地形照片,望了望四周,比对自己是否确实降落在之前卫星拍摄过的预定区域,确认无误之后。他和两名同伴在周围绕了一圈,用脚与手上的探棒大致确定地面够结实。然后司万里回到登月舱里搬出一具摄影机和配套的设备,接好后试试功能是否正常。两名同伴则从舱中拿出几块布板在地上铺出了一个十字与一个箭头。
  这时,司万里才使用无线电呼叫舰队:“司令,我是先遣小组。地面已经检查过了,没有问题,可以进行下一步。”
  “收到了!”舰队司令黄斯上校马上向二号飞船联络。“二号,我是黄斯。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司令,可以降落了。”
  只见嫦娥二号启动了逆推引擎,减慢了速度,只见整艘船体直接向月球上降落了下去,目标是地上那个符号。当到了200米高度,启动船体的减速引擎,缓缓地降落在月球表面。
  降落非常准确,几乎直接就降落到了圆心上。这是肯定的,能被挑出来开太空船的,那都是航空兵里面挑出来的尖子,这位老兄以前就是开海鹞的,垂直降落什么的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舱门打开后十几个人就陆续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其中两个人还开着两台电动月球车。
  第一次到地球以外的地方工作,众人都难免有些兴奋和激动。一名宇航员在频道里说道:“哎,这月亮的风景也太丑了,和地球上看完全不一样。”
  “是啊,是啊,真是够丑的,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行了,你又不是来旅游的,赶紧干活。”
  众人立即开始工作起来,有的安装仪器,有的开车探索,有的继续建立用布板铺设降落标志。
  “登月计划有针对月球上的宇航员的保险备案吗?”文德嗣问道。
  “当然有的……”文泽斌在旁边说道:“这只是例行任务而已,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太空船里面备有够所有人生活两个月的氧气、食物和水,只要求援讯号发出去,后续的救援最多三天就会赶到,就算不能立刻撤离人员,进行补给是毫无问题的。”
  有通天桥和天宫基地在,探月旅行就是这么自信。
  文泽斌继续给老爸介绍自己的设计:“这批五艘飞船虽然外形差不多,但是内部舱室和功能是完全不同的。一号负责月球与天宫基地的往返,二号和三号将是降落到月面,我们第一个月球基地的中心,四号和五号将成为月球轨道空间站的基础。”
  宇航员忙了半天后,在地上选好新的降落区,铺好降落布板后,嫦娥二号船长回船通知黄斯:“黄司令。已经准备好了,三号可以下来了。”
  随后,轨道上空的嫦娥三号也降落了下来,另外三艘飞船呼啦啦的一共丢了8个登月舱下来。落到地面后出来了40多名宇航员和十几个机器人。宇航员们搬出几具机器装备,加入地上的工作行列,机器人也被几个宇航员指挥着干活。
  当然,这些机器人长得一点儿不像人,有的像蜘蛛,有的像蝎子,还有像长着机械手的玩具车,反正一个都不像人。
  舰队司令黄斯也在这批人里面,他先是四处看了看,就命令轨道上的四艘飞船把货柜丢下来。
  几分钟后,一整批总共64个大型货柜被太空船从轨道上扔了出来,降落到一定距离后,无线电高度计启动,安装在货柜四角的减速火箭点火,在火箭的作用下,货柜减缓了落地速度。这种空投方式其实不是为了月球登陆发展的。而是空军用来低空穿场空投装甲车与伞兵战车的方案,被登月小组顺手拿过来用而已。
  见到火箭点火,地面上的人员立刻接手控制,透过无线电遥控启动货柜周围的几枚姿势调节火箭,让它们降落在较近的地方以方便搬运。货柜落地后,随即就有几个人乘着两台电动车过去。他们首先找到了两个装车辆的货柜,从里面开出六台电动月球车,然后众人乘着车将所有的货柜拖回太空船旁,把它们打开,从中间取出东西往太空船里搬,并将一些仪器就地组装起来。
  这其中便包含了塞满了六个货柜,总计一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宇航员们将其从货柜中搬出后,便立刻开始铺设安装,它们将是作为月球基地的主要电力来源。同时还布置了几样机器。除了标准的几具探测仪天线、望远镜、反射镜与探照灯之外,电炉、挖掘机、钻洞机等设备一应俱全。
  这是本位面人类第一次登月,但不是单纯“月球探险”,绝对不是像原时空的阿波罗号飞船那样,采几块矿石就回去了。中国的第一次登月,就是一次系统工程,包括了登陆、探险、基地建立等所有工作一次性全部完成。
  月球的重力很低,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干起活很轻松,何况还有机器人呢。特别是四台螃蟹状的搬运机器人特别给力,一台机器人就能搬走一个货柜。这些货柜和集装箱差不多,大都是很规则的形状。
  搬空货柜的东西以后,众人就合力把空货柜拖到两艘降落下来的太空船旁,取下两端的门后,排列整齐成几个中空方形与长条型的型态,然后用电焊枪把货柜焊接在一起,在焊缝内外再用强力胶水封闭,使之能够气密。最后在出口上安装上四个小型的气锁室,同样先焊接再用胶水封闭。完毕后再灌入气体测试气密性。然后众人在周围挖土,然后这些土在货柜上厚厚的堆了一层,这是为了加强货柜外壳阻挡宇宙当中各种辐射的能力,使之可以作为临时的居住点。
  “嗯,这个设计不错,货柜作为基地房间的主体,这样就充分了利用了运力,节约成本!”文德嗣笑着点点头。
  “不过,也正是因为考虑了成本问题,所以外壳没有完全按照宇宙空间标准制作,要作为居住场所还得加上一些月壤。为了保险起见,这种货柜制作的基地房间,都安装了辐射报警器。”文泽斌说道。“这样的房间主要用作仓库什么的,宇航员的起居主要还是在飞船主体里进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