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4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0/469

  文德嗣笑了笑,说道:“呵呵呵,不是这样。法国现在的复辟势力很强。到了拿破仑六世的时候,就已经和波旁王朝的奥尔良派搭上关系了。拿破仑六世的母亲是比利时公主克莱门汀。克莱门汀的祖母是奥尔良派的公主露易丝。露易丝的父亲就是奥尔良朝的国王路易菲利普。如果拿破仑六世再与西班牙波旁联姻的话,他就是三大复辟势力都能接受的人选。至于会不会赔本,就要看下一步运作了。”
  大家都知道,法国是世界革命的发源地,这也同时说明,法国佬又是一个很精分的民族,丫们什么派别都有,极左、左派圣母、中右、法西斯、王党等等等等,各种你能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思潮都有,而且在民间的分布是犬牙交错,谁都占不了上风。
  法国佬从18世纪就开始精分,自从他们出了伏尔泰啊、狄德罗啊、笛卡儿啊,还有什么卢梭、孟德斯鸠之类的哲学家和公知母猪以后,这毛病就越发严重起来。19世纪达到精分的高潮,在19世纪的那100年里,他们玩革命就跟吃饭一样容易。小规模的革命和暴动不算,席卷全国的大革命,平均下来不到十年就是一场,帝国、王国、共和国就跟走马灯似的换着玩。
  而革命这种东西就跟撸管一样。大家都知道,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烟灭。法国佬一口气撸了这么多发还不带停的,哪怕底子再厚也扛不住啊。于是他们从19世纪后期开始就尝到了“革命”的苦头了,连续三次被以前欺负了上千年的德国人打成狗,差点儿就灰飞烟灭了。
  普法战争还好,只是丢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还赔了50亿金法郎,算是赔掉了底裤。一战就更惨了,虽然没直接赔款,但是死光了一代人啊,此外还丢了好多的殖民地,这比赔掉底裤还惨,算是直接割肉加放血了。而现在的二战呢,估计也不会比一战好太多。
  所以法国人民现在开始后悔了,他们再也不想折腾了。
  这就和俄国人差不多,当年沙皇在的时候,俄国人也是一门心思的想革命,可是革命成功之后,他们想象中的好日子没来,倒是更苦的日子来了。在吃够了布党的苦头之后,他们又怀念起“小爸爸”了。
  现在法国人的想法也有些像是革命后的俄国人,他们现在也无比怀念以前那些被他们推翻的王朝政府了。是的,无论是王国和帝国都有很多毛病,但是幸福和不幸都是比较出来的,不管是王国还是帝国,看起来都比这个傻子一样的第三共和国靠谱啊。
  如果是在原时空,法国人还会搞几次革命,最后变成第五共和国才算消停下来。不过在本位面因为有文总的强势插入,就把他们的思路往另一条路上引了。
  自从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法国人对现政府的不满达到了历史高峰。就在这时,法国社会上就出现了这么一批有良心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及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在各种媒体上发表言论和文章,抨击共和制度,赞美王朝政府,把以前的王朝政府夸得跟小白花似的。当遇到有共和派和他们论战的时候,他们也不避讳王朝政府缺陷,但是用了“比烂”这一招。
  而第三共和国确实是法国有史以来最烂最精分的一届,虽然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上台后,搞翻了一下法共等极左势力。但是法国的法西斯和德意的同行们都不太一样,他们并不是多数派,无论是对政府军队,还是对于民间思潮的控制都远远不如德意的同行们。说穿了,这就是一个包括了左派圣母、中右小资和极右等势力的大杂烩,比起以前也好不了多少。所以法国的法西斯也是个很精分的法西斯政府,经常会做出一些前后矛盾的事情和政策。
  所以对于这一招简直毫无还手之力,谁让他们干得够烂呢?人家根本就不需要特别去黑,因为他们已经很黑了。
  毫无疑问,这些有良心的XX都是被大家当成了王党分子,但是第三共和国对言论的控制是很自由的,他们只是对极左很警惕,对于王党这种右翼,即使是不认同的,也不能进行取缔。
  法国的王党势力分为波旁派、奥尔良派(或称阿马尼亚克派)和波拿巴派三个派别,波旁派势力最小,因为正统的波旁王族随着亨利五世的无子而死,已经灭族了。后来一小撮人选择了西班牙的波旁后裔作为王党之主,但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追随者不多。另一部分波旁派王党分子加入了奥尔良派,因为最后一位正统派君主生前有此遗愿。波拿巴派的势力其次,最强的就是奥尔良派。
  其实和一般人想的不一样,法国的王党势力是很强的,即使是在原时空,他们的支持者也不少。假如王党不那么脑残的话,第三共和国之后本该又是一个复辟王朝的。
  但是在本位面,这些王党势力从二十年代其,就得到一些有心人的支持,同样也是这些有心人,还他们逐渐整合起来了。对于这些大右派来说,最佳的整合手段就是联姻。在这些有些人的推动下,从二十年代开始,这三大势力就开始联姻了。而且这些金主还把他们组织起来,以现代政党的模式来发展他们。
  所以此时法国的王党势力已经统一起来了,而且相当有组织,势力比原时空大多了。
  有心人们从这批王党当中,选择了好几个候选人,拿破仑六世就是其中排名最前的。
  因为到了他爹拿破仑五世的时候,就已经和波旁王朝的奥尔良派搭上关系了。拿破仑六世的母亲是比利时公主克莱门汀。克莱门汀的祖母是奥尔良派的公主露易丝。露易丝的父亲就是奥尔良朝的国王路易菲利普。而现在拿破仑六世又和波旁派的伊莎贝尔公主联姻了,他就成为三大势力都认可的人。而且他是这批候选人中最年轻,自身条件也最好的一个。
第640章
法兰西救国军
  共和2782年(西元1941年)6月30日,世界上又爆出一个大新闻。
  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侄曾孙,威斯特法伦王国王国国王热罗姆·波拿巴的曾孙,波拿巴家族的当代家主,路易·拿破仑也就是拿破仑六世,在黎巴嫩的贝鲁特宣布起事了。
  他向到场记者宣称:要重拾祖先的荣光,带领法国人民打败德意志侵略者,夺回被占领土。随后,他宣布成立了“法兰西救国军”,号召世界各国的法裔法侨回来保卫祖国。
  拿破仑六世高举义旗后,法国的王党分子们就首先响应了,波拿巴派自然是不用说了,那肯定是跟着老大摇旗呐喊。但是让观众们大跌眼镜的是,就连一贯和他们不怎么对付的波旁派和奥尔良派也站出来响应了。
  尼玛,这是什么剧本?大多数围观群众们都茫然了。好吧,他们很快也想到了,现在可不是平时,法国大公鸡正被二德子按在地上暴打呢。这三家王党再有什么纠纷,也是法国的内部矛盾,在眼下这个当口,大伙先联合起来打跑了二德子再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嘛。
  不过对于各国高层都没什么反应,对于他们来说,法国三家王党的动向又不是什么秘密,这三家的融合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现在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奇。
  在一开始,对于“三家王党合流”这事,不管知情还是不知情的观众们,大都把拿破仑六世的作秀当笑话看,因为在他们看来,法国成为共和国已经有七十余年了,此时支持君主政体的王党们,在法国已经完全毫无政治影响力了,哪怕是三家联合起来也不足以让多少法国人响应。
  哪个什么“法兰西救国军”无非就是个噱头,除了王党自己人,别的恐怕没有几个愿意来。人家即使要去抗击德国人,也是去参加政府军啊。
  当然,那些极少数真正了解内幕的人就不会这么想了,他们很清楚现在法国王党联合派的影响力。
  法国王党联合派现在固然在国内有不少支持者,影响力远超原时空,但是他们最大的支持者却是在海外。北美地区是海外法裔最多的地区,现在约有1000万法裔,法裔人口最多的是美国,约有600万,其次是加拿大约有360万,特别是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更加海外法裔人数最多的地区,有将近200万。
  而这些法裔移民当中有很多都是当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被迫逃亡的保皇派,这些人对于共和政府非常敌视,但是对王党势力却是铁杆。当然,这要除掉那些已经融合进英语主流社会,不再认同法国的法裔,以及倾向共和国的法裔,但即使这样,愿意支持王党势力的也有至少六七百万,这也是原时空的第三共和国扑街后,差点儿复辟成王朝的原因。
  而在本位面的,法国王党势力发展得更好,在这些人当中的影响更大,因此拿破仑六世一发声明,就有大批海外法裔来投。拿六发表公开演讲后的一个月内,就有超过五万法裔青年到北美的各国王党办事处报名,要求参加“法兰西救国军”。其中不但有加拿大人,更有很多美国人。
  区区拿六的号召力居然如此强大!这让准备看笑话的观众们都是摔碎了一地眼镜。
  而且仅仅有人还不算,以先锋为首的多个企业和民间的王党支持者还慷慨解囊,为这个“法兰西救国军”捐钱捐物。一个月内,“法兰西救国军”筹备委员会就收到了大量现金和物资,折合价值超过五亿华元的。
  这还不算,拿六还按照法国的传统,组建了一支外籍部队,满世界的招募雇佣兵。他们的薪水给的高,没用多久,就招募了一支上万人的外籍雇佣兵,其中还有不少华人和拥有中国国籍的俄罗斯族雇佣兵。
  嗯,这些中国人都是特种保安行业的员工,这些人在中国有个外号,大公司叫“鬣狗”,小公司叫“秃鹫”。比如大名鼎鼎的“雨亭保安公司”,就是头大鬣狗,该公司现在有3000多名一线员工,今年他们就接了三个大单,马来亚和新西兰的治安战,以及“法兰西救国军”。
  这些年来,中国的特种保安行业,或者叫“子弹出租”行业在国际上名气不小,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法国王党联合派以每月150万华元的代价招募了3000名来自中国的“特种保安”。当然,这里面肯定有中国政府的默许,否则这些“鬣狗”和“秃鹫”也不会去接这种单子。中国的特种保安行业名义上是民间企业,可实际上他们的业务都是受到政府监督的,可不是什么活都能接。
  至于第三共和国政府对此的反应,他们精分了。有反对的,有支持的,还有打酱油的,最终还是支持的占了上风。他们的理由很充足,首先人家王党有本事拉来人手,拉来赞助。其次,人家找的人大多数都是国外的,而不是和政府军抢兵源,人家连法国人都不是,可没有义务参加政府军。这些人都是冲着王党来的,可不是冲着共和政府来的。要是你共和政府出头,恐怕人家理都不理你。
  这种大杀器一出,反对的也没法反驳了。最后,那些酱油众也出来打圆场,认为在这个危急存亡之秋,大家应高放下以前的宿怨,要联合起来把二德子搞回去。
  好吧,最后是第三共和国政府捏着鼻子承认了“法兰西救国军”的身份,给了他们一个外籍军团的编制,算是民间义勇军或者志愿军的身份。人员补充什么的法国政府不管,不过武器弹药给养什么还是要管了。第三共和国的反对派们就算再不爽,这点脸面还是要的,人家万里迢迢跑来帮你打仗卖命,总不可能让人家自带干粮吧?这样的话第三共和国还有脸在国际上混吗?
  至于文总在其中起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为什么要扶持拿六,这都是为了今后的欧洲均势。在文总策划的战后格局中,欧洲这个地方应该是均衡的。太强大的德国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所以必须给他们找几个对手,要知道这是一个拥有67.5万平方公里,1亿人口的工业强国。如果算上极度亲德的波罗的海三小国,还有17.5万平方公里,600万人口。
  这样的强国,不制衡一下是不行的。于是苏联和法国就成了选择。
  苏联不用说,哪怕是本位面的被极大削弱的苏联,也是一个大国和强国。532万平方公里国土,一亿四千五百万人口。在吞并了芬兰之后,国土面积达到566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亿4850万。
  但是只有苏联是不够的,如果西边没有一个大国,德国的战略事态就太好了。所以扶持法国就是一个关键。当然,其中的分寸要把握好。
  ……
  在“法兰西救国军”开始筹备的时候,二战也没有丝毫的消停。
  总体上看,西线还是处于拉锯战,自从西约参战之后,英国的终于腾出手来对爱尔兰发动大规模进攻。原来他们要防守本土,所以对爱尔兰的进攻就显得不给力,现在本土有美军协助守卫了,自然就可以放开手打了。
  原本英国佬是希望美军去爱尔兰的,但是众所周知,爱尔兰裔是美国白人的主流成分,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对英国佬可没半点儿好感。于是,美军拒绝进入爱尔兰作战,原本想甩锅的英国佬碰了一鼻子灰,只好自己亲自上阵。
  爱尔兰毕竟是个小国,虽然在战前德国人就派了五个师过来,但是隔了英吉利海峡,送不了多少援兵上来。所以在目前,爱尔兰是被英国佬压着打,但是爱尔兰的抵抗非常坚决,让英军寸步难行。基本上是陷入了泥潭,只能慢慢拼消耗了。
  7月7日,德国在法国北部发动了一次代号“莱茵风暴”的大规模进攻。在德国的立体攻击下,原本就已经筋疲力尽的英法美比多国联军扛了半个多月就扛不住了,不得不在敦刻尔克进行撤退。不过本位面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可没那么容易,他们这次只撤退了12万人到英国,损失了35万人,其中15万人进了战俘营。
  在把联军赶下海之后,德国就开始着手进攻英国的计划。当然,这只是准备,这一次可不是一战,上次吃了大亏的英国对于海岸防御可是抓得很紧,这些年来,英国在海防上是花了大本钱的。凡是适合登陆的地方,他们都修了大量的炮台和堡垒。现在又多了20万西约大兵协防,德国人想要像一战那样轻松登陆,那是不可能的了。
  现在德国和法国在奥尔良一线拉锯战,双方都没有太多的进展。
  双方都有意在非洲取得突破,因此最近几个月,非洲战争,特别是北非战场成了双方的重点。
  7月16日,掌握了希腊政府的希共宣布成立希腊新政府,希共主席卡楚拉尼斯出任首相。原本他们是想直接废除君主制,但是在德国意大利的强烈反对下,苏联也不好逼得太紧,于是双方各让一步。希腊继续保留君主制,逃亡到德国的乔治二世继续当国王,希共成为希腊的唯一执政党。希腊就这样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政治体制。
  苏联为首的第三国际立即承认了这个新政权,随后同盟国也承认了。协约国和西约拒绝承认。中国在犹豫了一阵之后,也在半个月后承认了这个新政府。
  7月18日,苏联红军为首第三国际联军在埃及的塞卢姆登陆了,正式进入非洲战场。
第641章
二虎竞食
  “文总,总算打起来了,美国第二军和苏联地中海方面军撞上了……”
  今天一大早,辛杰就跑了向文德嗣汇报了北非的最新战况。
  他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笑嘻嘻的说道:“这回美国可是输掉裤子了。被朱可夫在利比亚沙漠包了饺子,一口吃掉了五个师,第二军差点儿全军覆没,这一战就损失了十四万官兵,看来班加西是守不住了……”
  “哈哈哈,想不到这毛子到了非洲也这么能打,没有水土不服吗……”文德嗣也笑了。
  “有,不少呢,好多中暑的。据我们的情报,苏军至少有几千人出现中暑症状,但是他们事先有准备,战车都加装了空调,步兵部队也准备了大量防暑降温的药物和设施,所以并没有出什么乱子。”
  红毛子也不是傻子,他们也知道跨纬度作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事先就做了大量准备。
  在苏联出兵非洲之前,就从中国进口了大批用于热带的器材、设备、物资。
  首先就是空调、电风扇、机动发电机站、中小型发电机,以及各种变电输电设备,还有大量的电气元件。这个单子大得惊人,光是各种空调就订了160万台,各种电风扇订了300万台。
  这可是让中国的空调生产商和电风扇生产商们高兴坏了。中国和苏联每年都有大量的物资交易,苏联每年都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物资和设备,但最少的就是这两种东西。这很正常,因为本位面的苏联大部分领土都在寒带和寒温带,根本没啥需要啊。而且苏联自己也有生产能力,所以进口数量少得可怜。
  是的,苏联自己能生产空调和风扇,虽然质量比较那啥,但是肯定能用,只是这一次要的太急,国内根本生产不了。
  另外就是苏联还向中国订购了五万套沙漠型彩钢活动板房,这种活动板房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并且搭建方便。这种采用了后世设计的活动板房是模块化和傻瓜化的,搭建不需进行任何培训,只需照着说明书,随便找三五个人十几分钟就能搭建好一间20平方米的房子,非常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住这种房子可比住帐篷舒服多了。
  交战双方都向中国购买了大量彩钢活动板房,苏联人看着无论是德意还是英法美都拥有这种方便舒服的活动板房,也坐不住了。直接跑到中国下了一个五万套的大单。
  另外还有500万套热带沙漠军装,220万套热带沙漠帐篷等适合沙漠的装备。
  还有就是大量的防暑药物,如果说其他东西苏联都能够自产,但这防暑药物却是真心没有,他们又没有热带地区,哪里需要这个?于是这次他们就跑到中国一口气订了几千吨防暑药物,什么清凉油、人丹、诸葛行军丹等等,全都打包了。
  这么多的大单子,可是把中国的相关企业高兴坏了。
  当然中国不收卢布,只收实物或者真金白银,所以他们给企业的钱都是由中国的进出口公司垫付。这些货物苏联是用各种有色金属、铁矿、铀矿、石油、天然气、木材、纸浆、药材以及各种特产等东西付账。而中国的进出口公司再收到这些原料后,再卖给相关的企业,这样的模式就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的就是让大家都有得赚,有财大家发嘛。
  而且这些货物中国还提供运输服务,中国会根据苏联的要求,把他们买到的东西通过欧亚铁路一直送到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或者是阿拉伯的拉塔基亚港。然后由他们自己的货船送到非洲,如果他们能打到开罗的话,这些物资甚至能直接送到他们手里。现在这条欧亚铁路已经可以改名叫世界岛铁路了,它已经是横贯欧亚非三洲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0/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