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3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2/469

  “是的,您说得对。我一向认为,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都是不同的,所以社会主义这种思想,也要符合本国的实际条件,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小胡子激昂的说道:“我们两国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总统阁下,我一向认为,你是东方最伟大的革命者,我也是一位革命者,我们两位革命者,正在改变着两个国家的命运。”
  “中国命运的改变,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努力,我不过是尽到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文总很谦虚的说道:“首相阁下在德国的成就才是令人敬佩,在您的带领下,德国以很快的速度走出了经济危机,并完美的解决了600万失业人口,这是非常难得的。我想,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人能够做得更好了!”
  反正这次会谈就在两人的互相吹捧和表扬中进行着,在事后有个西方漫画家画了一幅讽刺漫画:文德嗣和希特勒对坐着,两人身边都放了一摞高帽子,抢着给对方戴上。嗯,他这个“戴高帽”这个典故,还是从中国引进的。
  毕竟两人都是大国领袖,即使是吹捧对方也是注意了分寸的,可能会有适度的夸大,但绝对不会有什么无中生有的东西,说的都是对方确实做过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也是对方最得意的成绩。
  在整个会晤过程中,小胡子就一直在试图探文德嗣的口风,他的意图就是拉拢中国,如果能结成同盟当然再好不过了。上一次战争就是因为中国和美国两大怪兽加入了协约国,使得同盟国完全落到了下风。虽然德国人嘴上不承认,但是他们自己心里是有数的,要是没有那场西班牙大流感,搞得大家都打不下去了,恐怕最后就是同盟国要跪了。
  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不能让中国站到对立面去,否则的话,德国就很被动了。
  然后文总早已看穿了一切,对于小胡子的意图已经是心知肚明。因此就化身太极宗师,对于小胡子的种种暗示和拉拢,来了个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全给拨到一边儿去了。
  后来,小胡子看到文总不上套,老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也就只好作罢。在他看来,文德嗣是根本不想来趟这滩浑水,这也符合德国的智囊团对文德嗣的性格分析,他们认为中国压根儿就对欧洲的事务没兴趣。无论是从文德嗣的性格和行为特征,还是以往的事例,都能证明这一点。
  于是他就退而求次,开始拿出第二套方案,就算不能结成同盟,也就是让中国在今后的欧洲可能爆发的战争中保持善意中立。
  “总统阁下,中华民族与德意志民族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小胡子又开始侃侃而谈,从历史渊源开始谈起:“我国有部分历史专家认为,这两个伟大的民族都是属于同一个祖先,也就是古鸭梨庵人的血脉。比如贵国的古代领袖黄帝……”
  看得出,小胡子来之前也是做了不少功课,他们的那些砖家叫兽还是很给力的,天知道他们怎么考证出了黄帝是古鸭梨庵人的结论,反正听起来还是似模似样的。在场的中国人都被这番言论雷得外焦里嫩。
  文德嗣听得嘴角抽搐,是费了好大力气才压制住自己吐糟的冲动。谁说德国人欠缺想象力来着,这尼玛都快和棒子、三哥一样了。
  当然,小胡子并不是来推销这一套“中国人源于鸭梨庵”理论的,这只不过是他们拉近关系的开场白而已,只不过以小胡子那话唠的尿性,一段开场白就成了他的演讲。
  “……中国人这一支东迁的鸭梨庵人,以他们的智慧之火,为黑暗的东方带来文明的光辉……”小胡子充满深情的说道。这段话他是用汉语说的,说得还挺标准,在场的中国人都听懂了。
  在场的中国人都凌乱了,一个个全都变成了囧字脸,但出于礼节又不好说什么,只好任由小胡子在那里滔滔不绝。
  “师傅,咱们的祖先轩辕黄帝真的是鸭梨庵人吗?”在场的一个秘书实习生实在忍不住了,弱弱的小声问自己的师傅。老实说,德国人对于这套理论还是编得挺认真的,能够自圆其说,反正咋一听还真像那么回事,还能还能忽悠一些人。
  “鸭梨庵个大头鬼啊!你觉得咱们那点儿像西方人?”那位秘书囧着脸小声答道。
  “可是他刚才说,这是因为咱们的鸭梨庵祖先和东方当地人通婚造成的……”
  “呸,信他才有鬼!他这是在攀亲戚呢。古话说得好:富在深山有远亲。咱们中国现在完成了伟大的复兴,阔了,认亲的自然就多了。你不知道,上次那个埃及国王还说咱们祖宗是古埃及人呢。只不过他们的功课没德国人做得好,那套理论编的没这么似模似样。可他也不想想,他们现在都是阿拉伯人,和古埃及人八竿子打不着啊,就算咱们祖宗真的是埃及人,和他们也是扯不上关系的……”秘书很不屑的说道。
  小胡子在那里充分展示了口才,侃得在场的中国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脸色精彩极了。直到小胡子说过瘾了,才算真正的进入正题。他向文德嗣表示了两国可以进行更广泛的合作,主要就是引进一些他们欠缺的关键技术,如航空发动机和电子技术,以及希望中国能够保证对他们的物资供应。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望中国即使不和德国一个战壕,也不要站在英法和苏联那一边。
  对于这些要求,文德嗣的很热情的回应了。
  “中国人民不喜欢战争,所以我们中国一贯的立场就是尽量用谈判解决纠纷。对于其他国家的做法我们无法改变,也不予置评,但是我们也不想介入这种冲突。”文德嗣很明确的表面了自己置身事外,两不相帮的立场。
  他接着说道:“对于德国,我们一直是很有好感的,所以对于德国朋友,我们一直都是敞开大门做生意的态度,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内,没有什么是不可交易的,这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什么。两国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是谁也无权制止,我国一向秉承着自由贸易的精神。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和威胁,如果有谁想要侵犯我们自由贸易的权利,那么必要的时候,我们并不介意以武力来保卫我们应有的权利,这一点我们是有信誉的……”
  文总心里想到:小胡子,我在精神上支持下你,咱们中国就是你们坚强的后盾,你还缺啥就说,你要啥老子就卖给你。你丫就快点打吧,没看观众都等不及了啊!
  一听这话,小胡子大喜,他知道文德嗣是不会站到对方那边去了。虽然政客说的话基本上都和放屁差不多,但是文德嗣在作为商人时说的话还是很有诚信的,至少他从来没有在商业贸易上有过毁约的先例。比如在一战时,即使对德宣战了,也同样完成了德国的订单,并没有扣押什么的,这一点就是别的国家无法做到的。
  双方大佬敲定了大方向之后,那些细节问题就是由双方的专家来谈了,他们是不会管的。所以接下来,宾主双方又开始热情的交流,当然基本上是小胡子的个人表演。小胡子滔滔不绝的谈起了他的理想,他的奋斗,以及他的种种政策。
  难得有一个身份相当的人这样倾听,所以小胡子还是很兴奋,再加上目的基本上达成,他的兴致很高。说到得意处,就很夸张的手舞足蹈起来。而文德嗣也是一个合格的听众,时不时的发表一些看法,都是正好挠到他的痒处,搞得小胡子大生知己之感。
  两人一直谈到太阳落山,文德嗣邀请小胡子共进晚餐,小胡子很高兴的答应了。晚饭后,两人又谈了几个小时,直到快半夜了,小胡子才意犹未尽的告辞。
  临走之前,小胡子向文总赠送了他的签名著作,一本就是《我的奋斗》,另一本是他的新书,叫做《鸭梨庵的光辉》,都是中文版、德文版各一本。这本《鸭梨庵的光辉》是原时空所没有的,主要就是讲的鸭梨庵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及光辉的未来,当然是在他的带领下。不知是不是受了文德嗣的影响,小胡子的这本新书里面引用了很多文德嗣的观念,只不过是把猪脚换成了鸭梨庵人。
  另外,还送了文德嗣他自己的几幅绘画作品,多数都是中国的知名建筑,其中一幅是汉京地标建筑——复兴门广场。说句实话,他的绘画水平还不错。
  而文德嗣也回赠自己的签名著作,代表作《唯物中国》和《唯物地球》当然是不能少的,此外还有一本新书《文明的升华》,同样也是中文版、德文版各一本。如果说《唯物中国》和《唯物地球》是分别面向中国和世界,那么《文明的升华》就是面向宇宙了,也是“星辰大海”的观念。里面着重提到了人类文明必须走出地球,到银河去,到宇宙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总统阁下,这本书以前没有见过,是新书吧?”小胡子问道。
  “当然,这本书还没有公开发行,您是它的第一个外国读者……”文德嗣笑着说道:“希望您看了之后,能够给出一些意见!”
  “哦,那我非常荣幸!我会仔细阅读的……”小胡子觉得自己很有面子。
  ……
  当小胡子结束访华回到德国之后,他刚下飞机,就挥舞着手里的一大摞合同和协议,对前来迎接的德国官员和记者们宣称:“我带回了一个东方强国的友谊!”
  当希特勒回到欧洲不久,英国首相张伯伦就亲自飞到柏林与他商谈。他要求德国不要再挑起战争,世界需求和平。不过德国在如愿吞并了波希米亚之后,似乎也显得满足了,当着张伯伦的面,希特勒宣称:这是德意志帝国在欧洲的最后一次主权要求,德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
  张伯伦觉得还不够保险,他就要求和德国签署一个备忘录,希特勒很爽快的同意了。他声称,只要别的国家不来挑衅德国,德国绝对不会主动攻击别国的。
  小胡子这话说得漂亮,但是能有多管用却是谁也不敢保证。英法虽然感到忧虑,但是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自己安慰自己。
第五卷
不一样的二战
第539章
战争,总是在不经意中到来
  共和2780年,西元19399年,欧洲是在一片紧张气氛当中渡过的。那浓厚的硝烟味都快凝成实体了,可说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只要是稍微有点儿政治敏感的人,都感觉到战争的脚步正在逼近。
  尽管德国的小胡子满口答应维持和平,希特勒当着英国首相张伯伦保证:这是德意志帝国在欧洲的最后一次主权要求,德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还签署一份备忘录。而苏联在吞并了芬兰之后,在英法的调解下,史大林满口答应不会对瑞典有想法的,请大家放心,俺们苏维埃是最讲信用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大胡子和小胡子这两个家伙都是典型的政客,说话就像放屁似的,要是相信他们的话那就是傻子了。但是英法又能如何呢?总不可能为了担心可能的事故,再来一次预防性战争吧?
  一战他们已经这样干了一次了,但结果却是满满一桌的餐具。死光了一代人不说,还差点儿赔光了几百年积攒的家当,然后造成了殖民体系的崩溃,被不断暴动的殖民地起义搞得筋疲力尽,最后更是直接从世界冠亚军的宝座沦落到第二梯队。最关键的是,付出了这么巨大而惨重的代价,却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二德子仍然是活蹦乱跳的,还变本加厉了。
  没错,其实一战的起因不是那么单纯,威二这家伙过于中二逗逼,仅仅是原因之一,还是很不重要的原因。追根溯源,这场战争的本质就是英法老牌列强对德国这个新兴列强发起的一场预防性战争,要不然英法吃撑了会为塞尔维亚的一个弑君犯发动一场战争,他们是大流氓不是雷锋,更不是为了什么公理正义,一切的一切仅仅是因为德国的崛起让他们感到了威胁,最重要的是,德国威胁到英国赖以称霸的海权,也威胁到了法国的安全。这并不需要德国做什么,仅仅是英法这样认为,那就足够了。
  他们就是想通过一场预防性战争,彻底解决这个威胁,但是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太骨感。他们发起的这场战争非但没有干掉可恶的二德子,还差一点就被二德子给逆推了。最后连老本都赔进去了不说,还使得中美也坐大了起来,也让俄国发生了革命,诞生了苏联这个异类,他们的竞争对手从一个德国变成了四个国家。
  这样惨淡的结果是英法难以接受的,同样也使他们追悔莫及。“如果不打那场战争就好了!”这句话已经成了两国大多数人的共识,因此这两个国家都不可能再为了那么点儿不爽,就再去刷一次德国副本,尼玛,上一次组团刷本已经亏惨了,一身神装都爆了,还去?那不是脑子有病么?不去不去,打死都不去了!
  所以英法现在的底线就是,只要德国不去碰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就绝对是不会直接动手的,这么坑爹的事情干一次就够了,再干那才真是脑子进水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英法对于德奥合并,以及德国吞并波希米亚都仅仅是坐视,对于苏联吞并芬兰也仍然是坐视的根本原因。他们是真的不想再打了,于是就只能绥靖了。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怕什么来什么”,或者叫“事情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还有句话,叫做“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英法自己确实不想打,但是备不住有人想打啊,更有人希望他们打起来。不管怎么说,反正就是英法希望的和平并没有持续太久。
  ……
  柏林,首相府。
  “你说什么,利比亚发现了大油田?”小胡子两眼圆睁,直直的瞪着墨索里尼。
  “是的,阿道夫。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利比亚北部的锡尔特盆地,发现了特大油田。这座油田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了,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也有2000亿桶!”墨索里尼用夸张的语气说道。
  “2000亿桶?”小胡子倒抽一口凉气,他只觉得一股无名火焰从心底升起,烧得他全身发烫。
  要说德国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石油了。要知道,本位面的科技发展更加迅速,石油已经不仅仅是作为燃料、润滑油和灯油了,当中国在前些年陆续发明了塑料、人造橡胶、化纤等各种石化产品之后,顿时把石化工业推向了高峰。
  在石化这门新兴产业里,因为有着锋锐财团这个牛叉的新兴科技财团,德国人非但不算落后,反而拥有除了中国之外最先进的技术。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于石油的需求反到比原时空的同期起码大了几倍。
  不错,本位面的德国战略环境远胜与原时空的同期,但是石油也是同样的不足。虽然罗马尼亚已经是同盟国集团的成员,但德国、意大利、波兰这一票国家都需要石油,罗马尼亚那点儿石油还真不够大伙用的。虽然说苏联也愿意卖给他们,但是本位面有了白俄,阿塞拜疆又被波斯收回,巴库没了,第二巴库也没了大半,苏联的石油比起原时空是少了许多,他们的石油自己用有余,但出口就少了。
  小胡子上台后,就非常关注这个石油问题,前些年锋锐财团开发出了海上采油技术和深井采油技术,在德国境内和近海找了几处油田,但是这些油田都不大,储量也很有限,如果是在原时空没搞出石化的情况下,还勉强够用,但是现在德国石化那么发达,还加上世界上吨位第二的海军,这就不够用了。那些重型舰艇都是油老虎,出去跑一趟远海训练,几万吨油就没了。德国倒是不缺煤的,都这年头了,总不可能还倒回去烧煤吧。
  虽然锋锐集团也开发出了“煤变油”的技术,但是这个东西的成本比较高,比天然石油贵几倍。战争时期作为压箱底救急还行,要是平时也靠这个,那就太贵了。
  而且德国作为同盟国集团的老大,不但自己要用油,还要供应一票小弟的需求呢。而且这些小弟还有好多君主都是威三陛下的亲兄弟,这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即使是小胡子也必须得照顾点儿。
  哎,这老大也不好当啊。
  现在德国每年需求的石油大约有百分之六十都是从人革联进口的,还有百分之十是从西约进口,百分之十五是从苏联进口,剩下的那不到百分之十五,才是德国自己和罗马尼亚的石油。当今世界上人革联拥有几座超级巨型的油田,石油产量约占全世界的四成以上,美国为首的西约也有丰富的油田,约占世界的四成。但是西约距离德国太过遥远,必须用油轮运输,成本就比较高。而人革联这里有直接通往德国和意大利的输油管,运输成本低得多。
  虽然说人革联对于德国并没有禁运石油,反而乐于出口。但是小胡子非常清楚,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很脆弱的,德国又没有什么是人革联说必须的独家出产,要是以后出个什么事,人革联把油管一捏,德国就傻眼了。再说,进口石油也是要钱的,就算此时的油价不高,但是架不住用量大啊。
  所以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小胡子都非常渴望得到一个在自己控制下的大型油田。但是要找个大油田又谈何容易?同盟国上上下下忙了这么久,也只是在自家地盘上找了几个聊胜于无的小油田。
  在中国有一种柴油树,这种树上结的果实可以直接提炼出柴油,这么多年下来,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有个问题,中国一向只出口这种柴油树提取的成品油,却拒绝出售这种柴油树,无论是谁都不行,即使是人革联内部也拿不到货。
  这些年来,不是没有列强打柴油树的主意,但都可耻的失败了。一方面是所有的顶级列强里面,也就只有德国缺油,别的国家都不缺,实在犯不着为这种自己不缺的东西去得罪中国这个庞然大物。所以像英法美苏这些国家尽管也对此感兴趣,并悄悄做了一些小动作,但是投入的力度都不大,他们都是抱着能拿到最好,拿不到也无所谓的态度。
  中国的反谍报能力是超级强悍的,这一点在世界上已经有公认。再说,西方人和东方人的外貌差距太大,西方间谍要到中国做些什么随时都会引起注意。他们这样搞法,成效自然不大。
  另一方面就是柴油树这种东西本身的问题,其实柴油树的果实是很好到手的,中国对于这个的监控并不严密,再说柴油树在中国本来就是推广的作物,很多地方都有,间谍们要搞点儿果实回去实在太容易了,甚至直接从果农那里买都可以。但这玩意儿实在是非常可恶,天知道中国人用了什么手段,反正他们拿到柴油树的果实之后,回去栽培,却发现根本不出芽。
  后来经过了解,他们才知道,柴油树果实是不能出芽的,中国的果农们种这东西都是直接在政府指定的地方买现成的树苗,而不是自己种。是的,中国政府并不去监控果实,但还是牢牢的把持了树苗的来源,这就直接就断了他们大部分人的心思了。要运几个果实出去很容易,但要送树出去就困难了,而且这玩意儿少了也不顶用啊。
  在其他列强都放弃之后,不死心的德国人还继续努力了一把,德国间谍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搞到了一批树苗,然后又废了好大力气偷运出去。为了这个,他们不惜暴露了在中国的主要内线,以及输运通道。但是花费这么多代价也只搞到了一百多株树苗,而且由于德国并不清楚这些树苗在成熟前的生长阶段需要把一种特殊激素混在肥料施肥,所以他们辛辛苦苦搞回去的树苗又陆续死了大半,最后只有不到三十株活下来,而且长势缓慢不说,还尼玛不怎么结果,勉强结出的也是些鸽蛋大小的玩意儿。和中国人那边正常生长出的鸭蛋大小的果实一比,一帮负责这事的德国农学家和植物学家都要哭了。
  这么折腾了几次之后,德国人也算是彻底断了心思,小胡子为此郁闷了好久。天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搞的,居然整出这么变态的作物,尼玛还认人呢。
  但是,现在居然出现了转机。在地中海对面的利比亚,居然找到一片的大油田,这也难怪小胡子这么激动。
  当然,仅仅是意大利方面的情报还是不够的,这还不足于让他下定决心。在送走墨索里尼之后,他立即命令德国的情报部门赶快确认这件事情。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2/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