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469

  金海已经坐在里面等着了,他一见文总进来就连忙起立行了个军礼。“飞行员教育局局长金海,向文总报告!”
  “好,坐下说。这不是正式场合,都是自家人,不用多礼……”文德嗣摆摆手,让金海坐下。自从娶了金琳之后,金海就是他小舅子了。
  他的这位小舅子是中国空军的头号王牌,目前的战绩是独自击落118架,独自击伤65架,协同击落172架。按照解放军的战绩计算规定,所谓“协同击落”就是指几个飞行员一起动手,而照相枪里都有命中记录,不太好确认算谁的人头的战果,于是就按参加攻击并有命中记录的人头平均分摊战绩。
  因为战术的侧重点不同,中国的空战战术都是讲究集体作战,强调的是整体配合和小队小组配合,从来不鼓励孤胆英雄行为,所以中国飞行员的战果很多都是协同击落,几乎所有王牌的战果都是协同击落多于独自击落。这与其他国家的情况完全不同。
  当然这只是分摊战绩的贡献积分和奖金,在战机上的战绩标志还是每人一颗星。不过这种星是空心五角星☆,而独自击落的是实心五角星★,击伤的话也有战绩标志,就是空心三角形△。虽然规定是这样,不过一般情况中国的飞行员们都不会把击伤战绩标志涂到自己座机上去,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逼格太低,太丢人了。像金海这种超级王牌,就连空心五角星都不想涂上去。
  不过为了照顾那些人品实在太次的家伙,也有一种进阶转换规则,三个空心三角形可换一个空心五角星,三个空心五角星可以换一个实心五角星。只是除了那种手气太臭,太倒霉的,肯这样做的飞行员也比较少,毕竟飞行员的圈子就这么大,那些是大牛,那些是小牛,大伙心里都有数的。
  金海现在是飞行员教育局局长,“飞行员教育局”是隶属于国防部领导的机构,顾名思义,就是主管全军的飞行员培训,以及负责各地的飞行员学院和航空俱乐部的筹备和日常管理工作。
  两人寒暄了几句,文德嗣就随口问道:“今天你来找我,是什么有事吗?”
  “呃,也没什么?”金海脸红了一下,有些支吾的说道:“姐夫,我想去一线部队……”
  哦,原来是来打秋风的。文德嗣笑了笑:“教菜鸟很无聊是吧……”
  “可不嘛……这都还算好,教菜鸟还总能上天飞。现在天天做办公室里,我连怎么开飞机都快忘了……”金海顿时叫起苦来。这是个坐不住的人。
  文德嗣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说道:“那你先说说,你们单位现在的情况吧……”
  “哦,现在我国一共有培养飞行员的高等院校28所,中等院校49所,航空俱乐部3450所,另外还有民间开办的飞行员培训学校145家,每年可以培训1万8千多名合格的飞艇飞行员,4万4千多名合格的飞机飞行员,其中能飞战斗机的大约是6500名,其他的可以飞轰炸机、运输机什么的……”说起本职工作,金海倒也很熟悉。
  “这个成绩不错啊,你看,你不是干得很好吗?”文德嗣笑了起来。
  “……我,我真不适合干这个……”金海都想哭了。老子真不想干这个教书的活啊啊啊啊……
  文德嗣想了想,也觉得这家伙不是干这行,就说道:“好吧,你既然想去一线就去吧,现在你有两个选择。西印度洋那边要组建一个新的空军军区,你如果去,就担任那边的军区司令。还有就是安西那边的空军12航空师,你如果去,就过去当师长。你选哪一个?”
  “那我去安西吧,姐夫。我怕热,更不喜欢闻海腥味……”金海想了想说道。
  “你名字有个海,还不喜欢海?”文德嗣觉得这个理由太强大了。
  金海很认真的说道:“是啊,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从小就不喜欢闻海腥味。当年我就因为这个没去海航的……”
  “原来是因为这个……”文德嗣囧了。他现在终于明白为啥金海没去海航了。
  两人又聊了会儿,聊到了现在列装的新型飞机上。金海有些不解的问道:“姐夫,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全面量产喷气式飞机?现在换装的全都是涡轮螺旋桨飞机。这涡桨根本飞不过喷气式,我觉得我们的喷气式飞机已经很成熟了啊,我飞过5种试验机,感觉都不错……”
  文德嗣想了想说道:“因为现在还不到时候啊,喷气式发动机现在还不够成熟,前几年的都是涡喷式,现在我们在搞更先进的涡扇式,只是这成本还一直没降下来,使用寿命和各项性能也没达到要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是在给外国挖坑呢……”
  “挖坑?”
  “没错,喷气式是一种全新的发动机,一旦我们大量列装,他们一看不就又可以受启发了吗?他们现在虽然也在搞喷气式的研究,但是因为心里没底,所以只是一些学院或者个人的私下研究,政府和军队都不重视,所以进展缓慢,但要是看到我们大量装备,他们肯定就会引起重视,从而加大对于喷气式发动机的研究投入,以这些工业国的实力,要是他们现在就开始发力,虽然赶不上我们,但是肯定也不会是现在这样小打小闹,这可就不好了……”
  文德嗣笑了起来:“我准备让他们在活塞式发动机上,再玩几年,等到他们差不多到了极限,我们再全面量产换装,这也来得及。而且有这个时间,我们也可以使用设计更为成熟的喷气机……”
  “哦,原来是这样啊。姐夫,你真是太阴险了!这一下老外可就被坑惨了啊……”金海的语气中充满了仰慕和钦佩。这尼玛也太黑了!
  没错,中国近几年换装的那些新式飞机,全都是一水的涡桨飞机。从歼-7“大红鹰”(空中大奶瓶)、歼-8“捕蛇鹫”、歼-9“游隼”、轰-7“秃鹫”重型轰炸机、轰-8“鲸头鹳”中型轰炸机等等,全都是使用涡轮螺旋桨的飞机。
  军迷们都知道,在喷气式发动机的科技树上,最基础的是涡喷发动机,然后是分化为涡桨发动机、涡轴发动机两条线,然后从涡桨发动机再发展成涡扇发动机,再延伸出桨扇发动机。涡喷发动机最简单,涡扇发动机这是比较靠后的,现在中国的涡喷发动机已经很成熟了,但是文德嗣还不太看得上。他准备一步到位上涡扇发动机。
  涡桨飞机在飞行速度等性能上肯定不如涡喷飞机,但是涡桨飞机有一个最大的优势——便宜。如果功率上了2000马力,涡桨式发动机其实比活塞式发动机还便宜,虽然它比活塞式更先进。因为比起活塞式,涡桨的构造更简单,运动部件要少太多了,而且涡桨发动机的活动部件是一直在做匀速旋转,工作状态稳定,活塞发动机的气缸则需要不断做往复运动,机械磨损更严重。
  所以无论是造价成本、使用寿命、维护性还是故障率,涡桨都完爆了活塞。大功率的活塞发动机用上五六百小时就差不多废了,而涡桨发动机的大修时间没有个两三千小时,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文总又在准备把人往沟里带了。本位面的航空技术发展得相当快,起码超过了原时空十年左右。毕竟人家也不是傻子,看到文总用飞机用得那么爽,哪里会有不有样学样的道理,“山寨”这种行为是人类本能嘛。
  现在各大列强都在挖空心思的上更大功率的活塞发动机,作为航空领头羊的中国其实也开发出更大功率的活塞发动机。在列强们还在研究1500千瓦级别的时候,中国最新型号的“HHY-08型”活塞式液冷发动机,单台功率都已经达到2400千瓦(3218匹马力)。小一点的“HHQ-09型”活塞式气冷发动机,单台功率也达到了2200千瓦(2950匹马力)。
  但是活塞发动机一旦超过2000匹马力,其构造复杂性和制造成本就开始蹭蹭蹭的往上翻了。而且活塞发动机的功率临界点很低,一旦到了3800匹马力左右,也就到构造的先天极限了,再往上加就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举动。
  反正只要不拆开看,涡桨飞机的外表看起来和活塞飞机没有什么显著区别,飞起来也没什么不同的迹象,就让列强继续认为中国飞机还是和他们用一样的电风扇好了。
  文德嗣就打算让西方列强们继续在这个坑里继续钻下去,反正他们现在玩得那么开心,那就多玩几年好了。而中国也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完善自己的涡扇发动机,等他们差不多到了临界点的时候,转过头去再去研究喷气机的时候,中国的涡扇发动机差不多也成熟了,文总再让中国量产成熟版本的涡扇飞机。
  这样多好,又省钱又省事。反正最近几年又不可能打世界大战,小规模的战争涡桨飞机就足够对付了。涡桨飞机再怎么说也是喷气式的一种,打低一代的活塞机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金海走了没多久,文德嗣就接到了一条来自德国的情报。
  “文总,最新情报。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赢得了此次大选,希特勒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首相……”外交部部长卡富尔打来了电话。
  “好了,我知道了!准备一份我的贺礼吧,请驻德大使转交……”文德嗣挂断电话后,又吩咐秘书处草拟一份贺电。
  “呵呵呵,小胡子终于上台了,这下子下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演员差不多都登场了……”文德嗣笑着说道。
  那个因为日德兰和科西嘉两次惨败而黯然下台的丘吉尔也在去年低调的复出了。丘胖子自己也说过,“人民都是健忘的”,这一点准不准暂且不说,反正他在蛰伏了十几年之后,现在又出山了,在去年上台的保守党鲍德温内阁里担任殖民部大臣。实事求是的说,要是换个人的话,在任职期间出了这么大的漏子,这辈子基本上就没啥奔头了。就算人民记不住,政敌可不会忘记的。
  但是谁让人家丘胖子投胎投得好呢,他是在布伦海姆宫出生的,也是在那里长大的,他爷爷是马尔伯勒公爵,他伯父也是马尔伯勒公爵,他老爸是前财政大臣。权二代加贵二代,就是这么刁!哪怕之前出了大漏子,照样能洗得白白的。
第496章
小胡子的崛起
  共和2772年(西元1931年)11月1日,德国,柏林。
  此时,这座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首都正在陷入一种狂热状态中,各处街道和广场上,都挤满了欢呼的人群,国旗和卐字旗并排着随风飘扬。
  一队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汽车在人群中慢慢地向前驶进,车头上装饰着鹰徽,车厢周围贴着标语,车上的人高高举起国旗和卐字旗。一位穿着不带军衔陆军士官服,戴着卐字袖章的小胡子,此时正志得意满的站在排头的敞篷轿车上。
  他频繁的抬起右臂,向周围的群众行举手礼,并高喊。
  “嗨!德意志!”
  围观的人群拼命挥舞着手里的小旗,向敞篷轿车里的那位小胡子欢呼着。
  “德意志!希特勒!”
  “希特勒!德意志!”
  还有的人也学着小胡子的举手礼,抬起右臂向他回礼,并高喊。
  “嗨!希特勒!”
  “嗨!希特勒!”
  当然,也不是所有德国人都这么狂热的,也有不少人是在冷眼旁观着。
  位于柏林市中心亚历山大广场的“日耳曼塔”,是柏林最高的建筑物,无论在柏林的什么地方,都可能看到它的身影。日耳曼塔于1924年8月动工,1929年10月完成。塔高368米,在全国首屈一指,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还高出45米。远远望去,电视塔像一只倒竖的巨型喇叭,底部粗,上端细,在两百多米的高空有一个球型建筑物。
  哎,没错,原时空那座“柏林电视塔”提前40年问世了。它不但外形和“前世”差不多,功能也是一样的,它就是一座电视塔兼广播塔。它是日耳曼尼亚广播电视公司的产业,这家公司是德国最大的广播公司和电视公司,基本上占了整个德国8成的市场。公司的最大的股东是德意志帝国政府和德国锋锐财团,两家各占了30%股份,德国皇室占了20%股份,剩下的20%就是由各个利益相关方瓜分。
  一战期间德国搬空了巴黎,连埃菲尔铁塔这座法国的象征都拆了回来。虽然威廉二世这个举动主要是为了恶心法国人,但要说他对这个高塔一点儿兴趣没有,也是不可能的。以威廉二世那种好大喜功的中二性格,他也很想搞一个德国的埃菲尔铁塔这么拉风的东西,不过后来战后事情太多,又碰上了德共革命,这事儿就黄了。
  直到他儿子威廉三世上台后,才开始筹备德国的埃菲尔铁塔。这时,得到消息的锋锐财团就找上门,把广播电视塔的计划一说,并拿出了自己设计的电视塔模型作为展示,威二威三爷俩都觉得这种既能摆谱又有实用价值的广播电视塔很不错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又拉上一些利益方相关一起筹办了日耳曼尼亚广播电视公司,这种作为柏林地标建筑的“日耳曼塔”就这么开工了。
  该电视塔落成后,立即成为欧洲最高的建筑,也成为柏林的地标,极大满足了德国人的虚荣心。塔上的观景台高203米,乘电梯40秒钟可到达观景台。塔底层的圆厅内装有两部高速电梯,一分钟内就能把游客送到半空中的观光厅。游人在此鸟瞰四方,全市风光尽收眼底,在万里无云的晴空,视线可远及40公里。观光厅上方是一个可自行旋转的餐厅和咖啡厅。它的直径为29米,可供200人同时用餐,餐厅自转一周,约需半个小时。游人可在此一边从容进餐喝咖啡,一边观赏柏林风光。
  此时,在“日耳曼塔”这座欧洲最高的咖啡厅里,就有不少衣冠楚楚的人士在淡然的喝着咖啡,吃着点心,看着下面热闹的人群,并不时的评头论足。平时能在这里喝咖啡的,都是有钱的中上层人士,毕竟这里的咖啡等东西都比下面的餐厅贵十倍以上,一般的底层民众也舍不得花这个冤枉钱,在下一层的观光厅看看就好了。
  在其中一间最豪华的包厢里,当今帝国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德意志皇帝”,威廉三世皇帝正在用望远镜看着下面的景象。此时在包厢里陪着威廉三世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侍从长内维尔男爵,另一个是锋锐财团的掌门人,斯泰特·冯·莱茵哈特,也是这座日耳曼塔的策划者和承建者以及经营者,莱茵哈特是作为此处地主前来陪同皇帝。
  莱茵哈特是一位四十出头的中年人,金发碧眼,有着轮廓深刻的五官,身材高大挺拔,是个典型的日耳曼帅哥。
  这位莱茵哈特在德国也是位大名人,1907年从德属东非回国创业,开办了以电子、机械产品为主锋锐公司,靠着技术和黑白通吃的手段,在一战前就发展成富甲一方的大富豪。在战争期间更是靠着为军方提供高性能的新型武器和通讯器材,得到了大发展,除了底蕴不足,其实力已经与很多老牌财团差不多了。现在的锋锐财团已经发展成为德国第一序列的大财阀,其影响力和经济实力已经隐隐超过了克虏伯之类的老牌财团。
  看着在万众拥戴下意气风发的小胡子,狂热欢呼着的人群,威三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几丝嫉妒,向旁边座位的人说道:“莱茵哈特卿,你认为这位首相能给帝国带来好消息吗?”
  “我的凯撒,这是帝国人民的选择……”莱茵哈特很圆滑的说道。
  威三翻了翻白眼,继续问道:“莱茵哈特卿,你不是和希特勒很熟吗?难道连你还不了解他的能力吗?”
  莱茵哈特耸耸肩:“我的凯撒,希特勒确实是一位很优秀的政治家。但是如何把一个帝国治理好,这并不止是能力的问题,还需要看一点运气。就像前首相赫伯特,他的能力其实也不是那么差,但就是运气实在太糟糕了。”看到威三还不满意的表情,于是又说道:“我想,至少不会比之前的情况更坏了……”
  “你说的没错……”威廉三世叹了口气,咬牙切齿的说道:“之前的情况确实太坏了,都怪那该死的英国工党,还有那些养不熟的犹太人!如果没有他们搞事,现在帝国就不会经济危机了。如果没有这次该死的经济危机,我们本来是有机会干涉乌克兰的……”
  莱茵哈特笑了笑说道:“我的凯撒,这是谁都没办法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次经济危机,东欧剧变也可能不会发生。可惜就是便宜了斯大林,那可是整个西乌克兰啊……”
  “哎,那位可怜的迈西米利安国王,居然被暴民杀掉了,斐迪南大叔被气得卧床不起。而我那位亲爱的波兰兄弟,也遇到了大麻烦,白俄罗斯一直在闹腾呢……”说到这里,威廉三世脸上居然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表情。
  ……
  在关注小胡子的也不止是威三那帮权贵,在一处临街的大楼上,几个中国人也在对着这一幕指指点点。
  这是一家中国的饲料公司,专业经营各种饲料,平时生意火爆得很。德国的农场主们对于这种吃“一斤长一斤”的饲料实在太喜欢了。不过现在受到经济危机的印象,现在生意也差了很多。
  “不是吧,这个希特勒居然如此受人爱戴?我怎么觉得,这位小胡子就是嘴上来得。”一个带眼镜的青年看得直摇头,不以为然的说道:“必须承认,小胡子先生的口才确实是一等一的,他的演讲确实很燃。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啊,事情是靠做出来的,又不是吹出来的……”
  旁边一位中年人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现在整个西方都在经济危机呢。而且同盟国集团又屋漏偏逢连夜雨,东欧那边又出了大漏子,现在德国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位希特勒先生身上。”
  德国在经济危机中的损失相当严重,不但导致了大量的公司、工厂企业倒闭,造成了超过两百万人的失业。更严重的是,导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起来。他们在1920年就爆发过一次德共领导的共有主义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造成的影响却一直持续了下来。革命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头,那么有了一次就会有二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