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469

  “切,上下五千年,三皇五帝到如今,这开疆拓土哪有不死人的?才死了两成,就把地盘翻了一倍多,这买卖如何不划算?”干瘦茶客不以为然的说道。这家伙也是熟人,是一家五金公司的老板,姓陈,据说以前是个猎户。
  沈玟龙瞄了瞄他,就像看一堆垃圾。说道:“老陈你就说错了,怎么会没有呢?咱们文总不就是。这些年我们兵不血刃拿下的地盘还少吗?”
  “呃……这个……这个……”老陈一时语塞,支支吾吾半天,结结巴巴的说道:“那不一样的,文总不一样,文总那是……反正就不一样!”
  “哈哈哈哈……”众人大笑起来。
  “以前就不说了,这次英国佬不就乖乖的把地盘双手奉上吗?”沈胖子得意的说道。
第483章
1929年的世界局势(下)
  今年开年以来,国际上连续出现了很多大新闻,南美全面战争的彻底停火其实并不算最大的。
  因为大家也看得出来,像惨烈到这种程度的战争,以他们这些三流国家的实力,怎么也不可能像那些顶级列强在一战时期那样一样打上四五年,他们能打上两年就已经很出人意料了。
  在“紫霄楼”那边的茶客在讨论时政的时候,全国各地的茶馆里也在进行同样的事情。比如鄂飞所在的湖北省随州市应城县东马坊镇,这里的“大山雀茶楼”此时也在热烈讨论着今年发生的那些事儿。
  “紫霄楼”的逼格比较高,是高级茶馆,那边的茶客大都是靠着新中国发财的首都新贵土豪,一杯茶最低都要一元。“大山雀茶楼”就大众化多了,这边的茶客大都是鄂飞的员工。
  这座茶馆是当年几个鄂飞员工的家属办的,最初的时候只是个用竹竿、帆布搭建的大凉棚,油桶改的灶头,马口铁敲的水壶,十几张自制的桌子和条凳,连油漆都没刷,看起来要有多山寨就有山寨。但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一座五层大楼,占地几千平方米,可以容纳3000人的大型茶馆。
  “大山雀茶楼”的布置和其他同行差不多,由几个大厅和若干包间组成。但它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在一楼,整个一楼被布置成了一个航空博物馆,里面有各种飞行器的高仿模型。从最远古的传说中的鲁班木鸢,达芬奇的直升机,莱特兄弟的飞机,到目前世界各国大多数现役飞行器,以及一些在科学杂志上出现的,目前还停留在示意图阶段的概念飞行器。
  而且除了这些模型之外,还有两架真飞机。一架歼-1型“大山雀”战斗机,和一架强-1型“百灵”式攻击机。这两款飞机都是鄂飞的代表作,其中“大山雀”战斗机更是鄂飞的第一种产品,也是全世界第一种专业战斗机,这也是“大山雀茶楼”名字的来源。最初它还是凉棚的时候,是没有名字的,就是叫“茶馆”。
  本位面的航空技术远远比原时空发展得快,这两种十几年前问世的战斗机都已经彻底退役了,但它们还是很强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那个年代的飞机价格不贵,所以有很多飞行员退役之后,都会想尽办法买一架回去,或者自己玩,或者用来收藏。“大山雀茶楼”的几个老板也是这种打算,从空军那里买了两架退役的飞机,重新翻新油漆之后,就摆在茶馆里当展示品。
  这东西的逼格就高了,每一个人第一次到这里的时候,都会被这两架真飞机搞的虎躯一震再震。当然,这两架飞机都是拆除了武器的,上面的机枪和挂载的航弹都是仿真模型。
  “当年给大山雀做发动机的时候,200千瓦发动机都是世界第一了,现在2000千瓦都不算高了。”王启年看着面前这架编号00789的歼-1战斗机,非常感慨的说道。“不过,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到了这个等级,也就到了尽头了。今后将会是涡轮发动机的天下……”
  陆远在旁边笑了笑:“呵呵,是啊。无论我们是做活塞机还是做涡轮机,都需要你们的支持,没有你们的发动机,我们的飞机可飞不上去。王主任,这边请……”
  “陆主任,你们这个茶馆可真有新意的,一楼不是真飞机就是航模,我们那边的茶馆怎么就想不到这招。……”
  “哈哈,难道摆几台发动机吗?”
  两人说说笑笑的走上二楼大厅。王启年和陆远现在都是各自企业的中层干部了,王启年是沱江动力集团汽轮机公司的生产处主任,陆远是鄂飞集团十四分厂的设备处主任。鄂飞用的航发确实是由沱动集团提供,但这和王启年没啥关系,他所在的单位是做大型汽轮机的。他这次来鄂飞这里出差的,并不是为了航发,而是为了鄂飞十四分厂的动力机。
  因为中国的几种喷气机现在即将定型量产,十四分厂现在新建了生产线,原来活塞机时代的动力机就过时了,现在需要添置新的动力机。鄂飞作为重要客户,沱动就让王启年这次带队来鄂飞,到现场指导安装,并进行人员培训。作为地主,鄂飞方面当然也要把他们款待好,陆远就是来陪王启年的。
  两人在这个多月的工作中交流很多,也熟悉起来,成了朋友。正好两个人都是茶馆常客,这里也成了他们业余时间休闲的地方。
  ……
  此时二楼大厅里已经坐了八成满,新闻评论员还没到,大伙都分成小圈子和自己熟人吹牛打屁。
  “王主任,现在还没开始新闻评论,要不要上去联网?我这里有会员卡……”陆远指了指楼上,向王启年问道。
  “哎,还有不到半个小时,今天就不用了,就在这里聊会儿天就好了……”王启年看了看手表,说道。
  没错,从前年开始,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开始逐步普及了,比个人电脑的普及还早,这个和原时空的流程不太一样。民间首先享受到了网络的地方是各个大城市的电算服务中心,不过那个时候有机会上网的人还比较少,毕竟只有各个大城市才有电算服务中心,而且上网价格也不低。不过这个现象从今年开始就得到了改变,随着彩虹一型“上网本”,错,是彩虹一型“网络学习机”公开发售之后,网络才开始真正的进入民间。
  使用卡匣式固化程序的彩虹一型当然不算是真正的个人电脑,但不管怎么说它也能上网,用它来浏览网页或着玩那些初代网游还是没问题的,而且还可以打游戏,所以刚一问世,就受到了大众的热捧。当然它的售价也不算便宜,机体本身加基本功能卡匣就要400元,再加上网络敷设费、安装费等杂费,算下来要差不多500元,这可是相当于一个技术工人大半年的收入,除了那些不差钱的土豪们,也就是各个单位才舍得买。
  除了各个政府机关、军队、学校之外,各家茶馆成了第一批用户。这不奇怪,以本位面中国茶馆那强烈的俱乐部属性,老板们会做出这种选择一点儿不奇怪。所以茶馆成了本位面中国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网吧。
  现在中国的网络终端虽然和后世比起来很原始,但是网络质量却并不算差,这是因为使用“云计算”技术,大部分的数据计算是由各个网络服务中心作为服务器的大型计算机完成,用户使用的终端仅负责数据的输入输出,和运行一些基本程序,所以对于用户端的计算机性能要求很低。这也是为了加快国内的网络普及。
  而且为了更快推广网络,文德嗣下令把国内的网络费用降低了一半,每小时2角,另外还为推出了包月和包年的项目,包月费用25元,包年费用240元。当然国外的价格就没动了。当然,目前能连上网络,享受网上冲浪的也就是只有人革联的小弟和白俄等附庸,不过国外的网络建设比较慢。比如日本吧,他们现在玩的还只能算是日本局域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他们是岛国呢,要连上大陆的互联网,还得等到新的网络专用海底电缆敷设好了才行。
  王启年他们刚刚坐下来,就听到邻桌的人在说话。
  “哦,英国这是怎么了?居然动作这么大。啧啧,不是说印度是他们皇冠上的明珠吗?怎么现在就把自个儿的明珠给拆了……”一个穿灰风衣的年轻人在说话,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幸灾乐祸的味道。
  “咳咳,鸦片牛这不是没办法吗?”旁边一个瘦瘦的中年人说道:“这印度一天不稳定,他们日子就一天都不好过。”
  “为什么还要把印度拆成几大块。”
  “这很正常,如果不把印度拆成几块,他们压力就太大了,要是印度再闹起来怎么办?”瘦中年答道。
  “可是他们在印度搞了土改,已经比以前稳定多了啊。”旁边有个人不解的问道。
  王启年在旁边听了,忍不住插话道:“嘿嘿,那也只是一些地方稳定了,还有很多不稳定的地方呢。英国在一战是被打残了,再也不是那个日不落帝国,是日落帝国了,他们现在已经没力气在印度继续折腾。尽快把印度这边摆平了,才好去搞其他地方,谁让他们的地盘现在都不太平呢。现在他们把印度拆成了好几个自治邦,也是为了尽快脱身。”
  “而且,他们还有个打算,就是让印度的这些自治邦互相牵制,这样便于他们管理。”陆远在旁边补充道。
  没错,英国在今年做出了几个大动作,首先是在一月放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他们宣布给予印度各省殖民地自治权,他们把印度分成了:缅甸、阿萨姆、孟加拉、奥里萨、卡尔纳提、泰米尔、斯里兰卡、马拉特、迈索尔、马拉特、巴基斯坦,以及犹太-古吉拉特共12个自治邦。然后把也门和阿曼放了出来,成立了也门自治邦。
  另外,他们的麦克唐纳首相于2月访问中国,与文德嗣总统商讨了人革联集团与大英帝国的合作事宜,其中也谈到了两者的领土纠纷问题。双方经过亲切友好的会谈,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双方就目前的领土纠纷问题达成了共识。宾主双方在会谈结束时都称,会谈是“有益的和建设性的”。
  随后几天里,大家就看到,大英帝国分别与波斯、阿富汗、暹罗签订了协议,将过去从他们那里抢到的地盘归还给了他们。英国把印度西北边境的三个省还给了阿富汗,把俾路支省一分为二,还给了波斯和阿富汗。另外,他们又把马来半岛上从暹罗手里抢到的几个地方还给了暹罗。
  不过他们把尼泊尔和阿拉伯的领土要求拒绝了,因为阿拉伯共和国要的是也门和阿曼,而尼泊尔索要的是恒河平原,这都是牛牛不愿意放弃的地区,他们当然不干。
  当然,中英两国签署了《缅甸和阿萨姆地区宗主权转移和自治协议》,简称《中英缅阿协议》。英国承认了中国对缅甸和阿萨姆的宗主权,并承认两地为中国势力范围,承诺将英国官方势力完全退出两地。中国也同意两地为自由通商地区和中立区,保证英国在两地的公私财产。中国承诺,保证两地自治邦的身份十年内不改变,十年后由两地人民进行全民公决,决定并入中国还是成为独立国家。
  另外两国有不公开的密约,就是中国不再支持印度境内的反英武装继续和英国作对,而是同意英国人的自治邦方案。表面上就是中国承认英国对于印度其他地区的宗主权,并高度赞扬了英国的自治邦方案是一次了不起的进步,将为解决殖民地问题起到表率的作用。
  文总在《中英缅阿协议》签署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了对于英国对于印度地区所有权的支持。他说,英国对于印度地区的和平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治邦方案是务实的,是进步的,希望印度各方势力坐下来好好谈谈。并呼吁各方停火,还表示愿意出面调停。
  当天下午,印度境内势力最大,战斗力最强,闹得最欢实的三支独立武装表示愿意接受文总的调解,并暂时停火,和英国谈谈具体的权力划分。
  这事儿一出,世界舆论大哗。列强们纷纷表示卧槽,英国居然和中国勾搭上了,今天一定是我起床的姿势不对。
  在匈牙利寓居的托洛斯基同志得知后,立即在多家媒体发表了署名文章,猛烈抨击了这次中英协议。声称这是一次新老帝国主义的阴谋,印度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就这样成了两大帝国主义交易的牺牲品……云云。
  不过,苏联的斯大林同志却对此毫不在意,他和老托的态度截然相反,至少表面如此。他对媒体说,英国现在的自治邦方案,是对印度人民的妥协,这也是印度人民独立斗争的重大胜利!而且他还高度赞扬了英国工党内阁在印度进行的土改政策,说这是伟大的进步。
  斯大林的反应毫不奇怪,因为苏联在1927年开始了他们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而目前中国就是他们最大的设备提供方。此外,苏联现在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同时中国还是他们最大的出口对象,苏联的稀有金属精矿,大半都是出口给了中国。这个时候他当然不会和中国过不去。斯达舒是个非常非常实际的人,他才不是那种只活在自己精神世界的脑残左棍。
  至于他私下会怎么想,那是另一回事了。
第484章
提前到来的经济危机
  鸦片牛对殖民地方面的处理措施还不止是把印度给拆分成了十几块,还有更阴险的手段。
  他们还搞了一个“犹太人家园计划”。在自己的地盘上划出了两个犹太聚居区,其中一个是“以色列自治邦”,就在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那边的犹太人聚居区是很早就有的。19世纪中期犹太人开始第一次回归潮,在1878年,在巴勒斯坦的佩塔提克瓦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殖民区,犹太人从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人手中购买土地并且定居。
  到了十九世纪末,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锡安主义运动),这个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第二次回归浪潮(1904~1914年),约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因为本位面英国并没有靠自己的力量占领巴勒斯坦,战后被各个殖民地起义搞得鸡毛鸭血的,自然就没功夫管犹太人,也就没有《贝尔福宣言》。
  直到去年,他们实在拖不起了,才开始策划“犹太人家园计划”,以此来为自己分担仇恨。这个“以色列自治邦”一方面是为了牵制阿拉伯和埃及,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住土耳其。而且为了配合以色列的任务,他们还和法国合作,顺手把本来就所剩不多的叙利亚也并入了黎巴嫩,成立了“大黎巴嫩自治邦”。
  为了给自己分担仇恨,他们把以色列和黎巴嫩两地的统治权交给了犹太人和基教徒,至于当地的阿拉伯人会怎么想,那就不管他们的事了。
  除了在中东的动作,英国佬还建立了第二个“犹太人家园”。也就是把印度次大陆西北的古吉拉特半岛及附近地区,成立了一个“犹太·古吉拉特自治邦”,简称犹太邦。
  另外,因为孟加拉一带的土著快被日本雇佣军们杀光了,所以他们又想了一个馊主意——“吉普赛人家园计划”,把吉普赛人给迁到孟加拉去。也就是说,本位面的孟加拉将成为“吉普赛人家园”。
  当然,他们手里并没有多少有犹太人和吉普赛人,所以他们现在正满世界招犹太人,声称为他们准备了两个“新的家园”,今后如果时机成熟,甚至还可以让他们独立建国。现在五湖四海的犹太人和吉普赛人正在向他们的“新家园”集合而去。
  不得不说,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英国佬那个“千年搅屎棍”的外号真不是白叫的。他们这招一出,就直接把自己摆在了道德制高点上,更是得到大量实惠。吉普赛人穷逼得很,就不说了,但是犹太人就完全不同了,鸦片牛的计划得到了国际犹太人复国团体“锡安组织”的大力支持。
  要知道,这个“锡安组织”可是以欧美各国的犹太大资本家为主的土豪团体,有钱得不得了。“犹太人家园计划”一出,各个国际犹太财团和犹太土豪们纷纷慷慨解囊,英国佬就靠这个得到了海量的资金支持,具体多少不好统计,但几亿英镑绝对是有的,这还只是不到半年时间收到的捐赠数量。英国原本窘迫的财政一下子就得到了改善。
  ……
  “真是好手段啊!真是好手段啊!一石数鸟的好手段!这英国政府的智囊真心高明!不得不服!”文德嗣诚心诚意的称赞道:“好一个千年搅屎棍!”
  说实话,英国人这一手真是把文德嗣都雷得不轻,他是真没想到,本位面的牛牛居然如此的给力,不但把以色列提前整出来了,还搞了个印度犹太邦和孟加拉吉普赛邦。
  加上之前的“土改”和印度分治计划,英国人,不但把印度的局势稳定了,还在印度和中东埋下了钉子,今后的这两个犹太国和吉普赛国肯定天然就是亲英的,而他们相对于周围的邻居都是外来户,必须靠着英法的支持,今后如果印度人再闹事,就可以让这些新小弟出去站台。
  “确实如此!犹太人一旦在印度立足,这印度人的日子就难过了。不过,这个吉普赛国家的发展会如何,倒是难以确定,因为没有先例……”张立铮皱起眉头。他也被牛牛的大手笔雷到了。
  “哼,这个吉普赛人建国的计划本来是我们策划过来,可惜被英国佬抢先了!”文德嗣有些郁闷的说道。
  张立铮说道:“不过吉普赛人也不是啥好鸟,他们到了印度,肯定会与当地人起冲突的。英国人把他们安置在孟加拉,这就是我们下药啊,不可不防……”
  英国人这次虽然对中国进行了让步,吐出了阿萨姆和缅甸,但也同样给中国找了个麻烦,那就是他们把吉普赛人安置在了孟加拉地区。这里要说明一下,本位面的孟加拉疆域和原时空差别较大,在中国的强烈要求下,英国佬把“布拉马普特拉河”到恒河入海口以东划入了阿萨姆自治邦,也就是说原时空的孟加拉首都达卡就不再属于孟加拉了。而把原属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恰尔肯德邦一部分划入了孟加拉。本位面的孟加拉·吉普赛自治邦的首都就换成了加尔各答。
  英国佬把吉普赛人安置在这里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一方面是帮英国看住印度的其他自治邦,另一方面就是给中国找些麻烦。
  要知道,吉普赛人也不是啥淳朴善良的民族,在欧洲人眼里,他们和“乞丐、小偷、走私贩和人贩子”是同义词。所有的欧洲国家对这个族群都没好感,因为吉普赛人是一个从不定居的民族,迁徙人口最难治理,而且所到之处往往引起社会动荡。
  说欧洲人歧视他们,这是事实,但他们自己就真的那么无辜吗?吉普赛人也曾经到过中国,他们是被蒙古人引进的,作为色目人的一种,被称为“罗哩回回”。他们人数不多,仍以部落为单位,保持着流浪、偷盗和抢夺的传统,从西北到东南沿海的广大地域,均留下他们的足迹。直至明代,罗哩回回侵扰民众、杀人抢劫的事件仍屡屡发生。“罗哩贼窃掠乡里”的记载,在元明时期的史书县志上多得很。
  以吉普赛人一贯的尿性,要是到了孟加拉,肯定也不会老老实实的。
  “哼,这也不算什么。加强阿萨姆和西藏那边的边境管理,吉普赛人敢过来捣乱,就来一个抓一个,建设部不是在说劳改犯不够用吗。”文德嗣冷冷的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