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469

  千星湖虽然是座人工湖,但它毕竟在首都旁边嘛,有关部门还是很花了些心思来装点,湖畔遍植垂柳、香樟等树木,周围也搞得绿树成荫,还有众多的公园、花园、草坪等等设施。这么一整下来,这个原本平平无奇的地方居然变得风光宜人了。烟波浩渺的湖面,与周边碧绿中带着五彩斑斓的广袤植被交映生辉,景色相当高大上。
  来自后世的文德嗣自然不会放着这种上好的旅游资源不用,索性就把这里搞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和休闲疗养中心,配套的清一色仿古式建筑和传统园林,等到这些建筑建成后,这里的逼格瞬间就爆表了。现在很多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的公司和机构都喜欢组织人员到这里旅游或疗养,尤其是汉京附近的人,节假日都喜欢过来游玩和休闲。
  民间人士也可以在这里购地建房,现在就有很多发了财的家伙跑这里建度假别墅,发了财的公司在这里建度假村或疗养院,这几年激烈的欧战真心造就了一大批富翁。当然这些民间建筑也要按照规定来,必须和这里的风格保持统一,不能标新立异的自嗨。
  现在举行会议的这栋仿古大楼就是属于中央政府掏钱建的休闲中心的主楼,这栋古色古香的七层楼被文总大笔一挥,命名为“金风细雨楼”了。当然,只是外形和装修仿古而已,里面的功能设施还是极为现代化,极为高科技的。
  这会儿,在顶楼的会议室里,总参谋长辛杰正在介绍南洋的情况。
  “各位同志,荷兰远东舰队已经确认全军覆没,我军共击沉荷兰海军超无畏级战列舰两艘,海防战列舰六艘,巡洋舰十艘,驱逐舰十二艘,炮艇十艘,大型鱼雷艇八艘,潜艇九艘,另有鱼雷快艇十八艘和辅助舰船二十艘,击毁飞机257架。被我军俘虏或向我军投降的共有超无畏级战列舰三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二艘,潜艇十一艘,鱼雷艇三十五艘,各类辅助船只二十八艘,飞机65架。”
  “据我方初步统计,在本次爪哇海战役中,荷兰海军阵亡5320人,失踪200余人,负伤5000余人,有12340人被我军俘虏。我军此战尚无舰艇战沉,有两艘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和五艘驱逐舰重创,两艘重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中创,另有十余艘舰只轻创……”
  “据前线报告,我军现已控制廖内群岛、石塘群岛(阿南巴斯群岛,古称‘石塘屿’)、龙牙群岛(林加群岛),淡美兰群岛、邦加岛和勿里洞岛。我军在巨港、占碑、坤甸、雅加达、三宝垄等地的登陆已经顺利完成,目前以上地区已经被我军控制,荷兰殖民政府转移到了万隆。我军在渤泥方向的部队已经占领打拉根,正在向三马林达进发。伊里安方向的部队现已占领查亚普拉,目前兵分两路,正在向瓦伦、马老奇进发……另,我军目前在东印度群岛各处海港和航线上,扣押和俘虏了荷兰籍商船166艘……”
  “总的来说,目前我军在荷属东印度的行动很顺利,一切都没有超出计划之外……”辛杰在介绍了目前的南洋情况后,用这样一句话做了结尾。
  总理张立铮问道:“那么,我们在东印度的华人聚居区呢?有没有收到荷兰人的攻击?”
  辛杰笑了笑说道:“当然没有,荷兰人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据城自保都嫌不足,哪里还有还有能力,还有兵力去攻击华人聚居区?再说我们的华人聚居区都是半要塞化的城市,防御力极为可观,不但有充足的轻武器和火炮,还配备的作战飞机和战车。即使荷兰人现在想下手,部队少了打不下来,就算出动主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攻破。而且,他们也没这个胆子,别忘了,东印度的几个城市已经被我们控制,超过十万名荷兰人在我们手里。”
  “哈哈哈,不错不错……”袁世凯抚掌大笑,随即他意味深长的说道:“不过,辛总,我们在东印度的敌人可不仅仅是荷兰人啊……”
  “当然,我们这次去的理由就是恢复当地治安,镇压他妈的匪徒嘛……”辛杰当然知道他的意思,就阴笑道:“我们的军队当然会坚决镇压当地匪徒,务必坚决消灭之!不过,军队的任务主要是作战,我们在摧毁匪徒们的作战能力后,后续的甄别和惩罚工作最好由其他部门进行……”
  他的意思很明显,正经的打仗找咱们解放军没问题,但脏活咱们是不干的。辛杰非常清楚,那种低烈度的治安战或者说清剿抵抗分子的行动是不适合正规军的,因为这种事情要有好的效果就必须不要脸,需要干很多没下限的事情。如果要脸的话,那么后世的“帝国坟场”就是最好的栓释了。
  很明显,辛杰是不想让解放军不要脸的去追求效果,也不想因为要了脸反而搞出一个“帝国坟场”给自己添麻烦。中国要东印度是为了利益,可不是为了往里面烧钱的。
  对此文总也是支持的,虽然以他的节操,并不会要求本位面的解放军在外国也保持着“秋毫无犯”的作风,但底线至少要保持在当今世界各国军队主流标准以上,这样才有道德优越感嘛。而且中国传统对于“王者之师”是很推崇的,军队的节操高一点,也便于提高军队的形象,而且对于今后征战四方也有好处,其他方面的不说,至少可以消减对方的抵抗心理,让对方投降的几率比那些没下线的军队高多了。
  当然,袁大头的提议也有他的考虑,要知道东印度的土著人口超过五千万,这对于今后的移民工作是很麻烦的。而且东印度土著的德性,大伙都很清楚,那可是贪懒馋滑、凶残愚蠢到了极点的存在,无论是英国人还是荷兰人,这些老牌殖民主义者都调教不了。在原时空的历史上,就连凶悍的日本人都拿他们没办法,就连生命威胁都无法使他们勤快起来。黑蜀黍也要强出他们八条街那么远,黑蜀黍就算再懒,在鞭子下还是肯干活的,但这些印尼猴子不同,哪怕在刺刀下枪口下都依然故我。说得难听点儿,就是这些家伙连当奴隶都不够资格。
  以前中国虽然也在其他地方取得了不少新领土,可都没这么麻烦,一方面是那些地方的土著没这么多,靠着新管委自己都能处理,最多不过出动一下民兵和武装移民就搞定了。另一方面是,那些地方的土著没这么奇葩,比如琉球人、朝鲜人和越南人大家都很乐意接受,人家肯干活啊,到现在为止,这三个地方的人的融合情况都得很好,估计再过一二代,就完全融合进汉族主体了。别的地方人要困难些,但至少可以劳改嘛。可不像印尼猴子,连劳改都无效。
  大头现在总管新领土,他当然不想要这些坑爹的累赘,他就巴不得军队在平乱的时候打狠点儿。这种累赘越少越好,要是一个都没有那就太好了。不光他这么想,新管委和很多部门的人都有这种想法。
  对于各个部门的小算盘,文德嗣也是心知肚明的。于是他就说道:“袁副总理,东印度地区后续的甄别和惩罚工作会有其他部门的同学负责,这个你不用担心……解放军还是只负责主要战斗,这种事情就不用参加了。”
  “文总,谁负责?”袁大头连忙问道,这事可是和他的关系很大,必须搞清楚。
  文德嗣笑了笑说道:“这件事由中社部和你们新管委牵头,以民间保安公司为主,武警和国民警卫队进行配合……”
  “民间保安公司?民间保安公司能干这个?”大头有些懵了。
  “是的,民间保安公司。慰亭兄,你长期都在各个新领土和海外省转悠,对于国内的民间企业发展还真的没怎么注意。”文德嗣笑了笑,说道:“以前的那些保安公司比较保守,没有拓展这方面的业务。但是现在有了,这两年新成立的保安公司就灵活多了,他们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比如张作霖成立的雨亭保安公司,你不妨看看他们的工作效果……”
  大头吃惊的说道:“张作霖?那个辽宁的胡子?他不是在劳改吗,这就出来了?”
  总理张立铮笑道:“对,就是他。张作霖公民因为在劳改中表现积极,并积极考虑政府,有立功表现,所以减刑获释了。这个人你是认识的,不止是他,还有些和他差不多背景的人,在有立功表现后,也都减刑获释了。当然,你也知道,他们这样的人除了打打杀杀也不会其他本事,我们科社党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他们在刑满之后就重新恢复了公民身份,我们自然要为这些人考虑就业和生活的问题,于是我们就根据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安排了这个职业……”
  “哦,哈哈哈哈……这个办法不错!”大头也是聪明人,他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专门干一些军队不便出面的脏活累活的“民间机构”和“有活力的民间组织”。
  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俺大清时代很活跃的帮会成员,以及那些旧军队的兵痞们都被清洗了。但大家都知道,文总是最不喜欢用杀戮这种没技术含量的手段,尤其是对于本族本国的人,只要不是那种坏事干得太多,到了天理难容,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家伙,都是处于劳改的刑罚,只是劳改时间因人而异,从半年到几千年不等。咳咳,你没看看错,真的有判了几千年劳改的家伙,至于他们能不能活那么久,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这些家伙罪不至死,但如果一直劳改,又难免有些浪费,毕竟他们很多都是有一技之长的,有些还想当牛叉,神乎其技的家伙不在少数。但是这种人的技能基本上都是在打打杀杀方面,而他们又是散漫惯了的,不适和加入新中国的军队和机关,特殊部门也用不了那么多。这样的不安定分子要是放在社会上,难免会出问题,要他们去从事正常职业,那非常困难,能不能干好且不说,很多这种人根本就不愿从事正常职业。
  所以,文德嗣在和众多心腹商量之后,就想出这么个办法。这样的不安定分子如果弄进这种特殊的“民间机构”,既能加以约束,又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
  这真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当然,对于新领土的土著来说,肯定就不是什么好事,不过那和文总又有什么关系呢?谁让他们不听话不识相呢?
第350章
盼王师的荷兰人
  “慰亭兄,虽然有他们那些保安公司办事,但我还是要再强调,少杀人,多劳改,对那些没有血债的和罪行不严重的土著,还是劳改为主。对于那些土著暴徒还是尽量逮捕,杀戮只是辅助手段。东印度的那几千万劳动力对于我国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很重要……”文德嗣再次提醒了一下大头,免得他老毛病发作,又搞点儿什么“京观”之类的玩意儿出来。
  以大头为首的新管委(新领土及海外省管理发展委员会)官员们都是些现实主义者,而且杀性都比较重,他们大多倾向把当地的土著彻底清洗一遍。因为他们大都认为当地的印尼猴子是烂泥扶不上墙,完全是人类中的垃圾,一点儿价值都没有,留下来纯粹是浪费粮食。
  不过文总并不支持他们这种建议,虽然当今世界的主流舆论并不会去关心印尼土著的死活,但把吃相搞得好看点,还是很有必要的。再说这种做法也不符合文总的价值观,只有活人才能创造价值,文总又不是巫妖王,可没办法让死人爬起来干活。这种浪费资源的事情,文总是绝对不会干的。
  然后文德嗣又语重心长的说道:“还有就是,注意甄别。虽然当地土著的主流非常反动非常落后,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但也总有一些愿意进步的人存在。毕竟好几千万人的基数在那里,总会有这样的优秀分子的。因此,对那些愿意服从政府的民族融合政策,开明进步的土著,我们还是可以接纳的。只要他们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移风易俗,彻底的把自己当成中国人,我们也会给他们同样的国民待遇。兼容并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对于那些向我们靠拢的人,我们还是乐意接受的……”
  “是的,我明白该怎么做了……”袁世凯连忙答应下来。他可是人精,文总的言下之意他马上就明白了。也就是找一些典型出来,作为榜样和宣传对象。
  建设部长魏苏南也旁边说道:“文总说得对,现在我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国各项基础建设都在全面铺开,新城市新农村的建设,构成【新丝绸之路计划】的亚洲铁路网和亚洲公路网。还有包括黄河治理在内的大量水利工程,以及喜马拉雅水汽通道计划,无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们建设部希望新管委的同志们能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多多益善!”
  “这件事我们会当做工作重点的……”袁世凯点点头,随后又皱起眉头说道:“不过,你们也知道,那里的人可不是什么好劳力。他们的懒惰程度让人叹为观止,荷兰人和英国人在那里搞了几百年,使劲了手段也没能他们勤快起来。如果让那些东印度土著中死硬分子劳改,这个倒是没问题。但是我担心就算是让他们劳改,恐怕效率也非常低,可能会得不偿失……”
  “慰亭兄,不用担心。至于你们担心的,那些东印度土著不肯好好劳改的问题……”文德嗣微微一笑:“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欧洲人没有办法让勤快点儿,不代表我们没有办法。”
  在上个月,姬辉夜博士又推出了效果更好,使用更加方便的D-8型生物芯片。这种在D-7注射型生物芯片上进一步开发的产品,具有超过之前所有型号的强大功能。
  比如说,它可以让乌龟奔跑如飞,即使是树懒这种懒得出奇的动物,在芯片控制下也能跑得飞快。当然,后果是这些动物在超负荷运动之后暴死。不过这只是动物实验,正式使用的时候肯定不会这么玩,文总可不想把那些家伙当成一次性消耗品,毕竟劳动力还是很珍贵的。
  至于这样做对那些东印度土著是不是不太公平的问题,在座的众人都没想过,因为他们都不是那种左派圣母,那种得了圣母病的肯定进不了这间会议室,凡是有这种思想的,早就被限制使用了。再说,那些印尼土著和华人之间可是血债累累的,这就当是让他们还债好了。
  这次会议也就决定了印尼土著今后的命运,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肯定都会在劳改中渡过一生。不过按照原时空后世的某些砖家叫兽的理论,“这无非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阵痛而已,很难说是悲,很难说是喜。”
  而且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比起国际上那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文总的政策已经非常仁慈了,只是让他们劳改,可没想要他们的小命。只要他们努力向中国靠拢,积极汉化,就会被接纳为自己人,可要是在欧美白人那边,无论他们怎么搞,永远都是下等人。人家那边的传统可是用血统判定是不是自己人,可不像中国传统那样,在血统之外,还多了一条文化判定。
  ……
  这次对荷属东印度的军事行动,被文总取了个高大上的代号,叫做“无限正义”。
  在荷兰远东舰队全军覆没之后,接下来的就是垃圾时间了。中国军队的行动完全可以用泰山压卵、势如破竹来形容。
  虽然本位面的荷兰政府在东印度部署了更多的陆军,派遣了更多的移民,但他们的本土也那么大,人口就那么多。作为一个只有660万人口的国家,就算极限动员又能搞出多少军队?而且还要把这些军队投送到万里之外的远东,这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即使在中国的压力之下,一心备战的荷兰在东印度地区部署的陆军也不过才五万多人。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多,但这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了。事实上,在欧战爆发之前,整个荷兰王国的常备军也不过才六万多人,他们已经把80%的军队送到远东来了,可见这并非是他们不重视,而是实在做不到更多了。
  这五万多现代陆军如果只是为了压制当地土著,或者是监视华人,也差不多够用了。但中国一旦翻脸,开始大举进攻的时候,这点儿人就完全不够看了。而且他们还因为前面的镇压行动,把这些军队分散到了多个地方。再加上东印度的地形是一大堆岛屿,这些分散了的部队即使想要集结力量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办到,所以他们在中国军队空地协同的攻势面前,根本没有什么抵挡之力。
  荷兰人在各个地方的抵抗就好像经历沧桑的破草房一样脆弱,轻轻一推就倒了。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荷兰人的抵抗仅仅限于军队和大城市,很多大城市外的荷兰人聚居点,尤其是那些比较偏远的地方,那里的荷兰移民们非但没有抵抗,反而是以一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态度来欢迎解放军。
  在1909年荷兰和中国签了那个城下之盟后,华人在当地的势力就飞快的膨胀,看着当地的耕地、种植园和各种产业不断落入华人的手中,荷兰政府终于受不了啦,于是就在前些年出台了鼓励移民的政策,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荷兰国民去东印度发展,用以遏制日渐膨胀的华人势力。
  有了这个政策之后,荷兰本土过来的移民数量大增,直到欧战爆发后,这股移民潮才算开始降温,在印尼土人暴动前,该地的荷兰移民数量大约达到了35万的样子,这还不算那些殖民地官员、军队,以及临时到东印度办事或短期工作的人员。荷兰人主要是让这些本国移民和华人抢地盘,自然就要到处圈地,建立农场、种植园和养殖场什么的。这样一来,他们就比较分散了,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住在几个大城市里,其余的移民大都住在城外,很多荷兰人聚居区都是以庄园的形式存在。
  土著暴动发生后,很多城外的荷兰人都来不及撤到城里,或者是他们并没有引起重视,认为根本不需要跑。荷兰人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这么多年来极少发生土著袭击荷兰人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当地土著早被我们打服了,那些土著猴子哪敢来惹咱们高贵的荷兰人,他们就算要闹事,目标也是华人。而且他们还认为自己都是有武器的,就算有少数不开眼的土著猴子敢来惹事,直接轰杀便是。
  在这种隔岸观火的心态下,很多城外的荷兰人还是继续呆在自家庄园里。如果在以前,印尼猴子们确实不敢来招惹这些冷艳高贵的白皮,历次暴动也都是针对华人,但是这次土著暴动的规模却超过了荷兰人的预料,更重要的是性质似乎变味了。
  对于印尼猴子们而言,以前他们不敢对荷兰人动脑筋,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喜欢荷兰人,只不过是他们欺软怕硬而已。荷兰人掌握了现代武器,又有军队,缺乏现代武器的土著们自然不敢去找荷兰人的麻烦。而华人不一样,荷兰人千方百计的限制华人持有武器,更加不准他们建立武装组织,印尼猴子们就算比正常人类笨点儿,也清楚那边更好打,自然是柿子找软的捏了。
  荷兰人的想法也不能说错,此次土著暴动的目标刚开始的时候也确实是华人。
  现在的印尼猴子们也已经鸟枪换炮了,他们从某些渠道得到了很多现代武器,虽然绝大多数都是二手的淘汰产品,但其战斗力也比以前冷兵器为主的时期强大了很多。他们在某些人的挑唆下,组织成了几个大规模的匪帮,准备向华人下手。在暴动之前,他们也是满怀希望,准备凭借手里的“先进”武器给华人狠狠的来一下,只要干掉那些脆弱的防卫力量,就可以尽情的烧杀抢掠了。
  因为多年积累的仇恨,土著猴子和华人平时是没什么来玩的,而那些新成立的华人聚居区更是禁止他们进入,连接近都不允许,所以他们并不清楚华人势力这几年的变化。荷兰人虽然知道,但他们也没兴趣去给这些猴子搞科普。当然他们更没有那个脸皮,毕竟华人势力的膨胀是因为那个该死的条约,而那个条约是他们觉得最丢脸的事情,怎么会跟那些土著提起?
  虽然土著里面也有些聪明人看出不对,也有少数土著知道华人的变化,但他们势单力薄,又怎么能说服那些利令智昏的同类?更何况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里面煽风点火,这些聪明人和知情人不说话还好,一旦有劝说大伙消停的行为,就立马会遭到莫名其妙的倒霉事,比如出意外挂了什么的。因此大多数土著对于他们此次暴动,都是非常乐观的。
  直到暴动之后,猴子们才很郁闷的发现,尽管他们的攻击力大幅度强化了,但在攻击华人聚居区时却并没有卵用。因为华人那边的武力更加强大,他们不但有更加先进的武器,还有了一支接受正规军事训练的武装力量,更有着变态的要塞型据点。
  印尼猴子们毫无悬念的在华人聚居区碰了个大钉子,他们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又在某些人的挑唆下,就把目标对准了似乎更好欺负的荷兰人。
  没错,以前的荷兰人是不好惹的,但现在情况似乎倒过来了。以前的华人因为缺乏武器和组织的,非常好欺负,但现在却突然变成了武装到牙齿的怪物,比以前荷兰人还不好惹。而荷兰人却因为分散到各地,防御力量大减,猴子们的智商再低也明白荷兰人的庄园要比华人的要塞据点好打多了。
  然后荷兰人就倒霉了,好多防卫薄弱的庄园和聚居区相继被土著们攻破,然后各种惨剧开始上演。只有一些防卫较好,人数较多,附近没有大股暴徒的聚居区才坚持了下来。但即使这样,这些荷兰人也吓尿了。而荷兰人的军队数量有限,又要优先保卫大城市,就算去救援也要先顾那些个权贵豪门,至于普通的荷兰平民,那就等吧。
  于是这些荷兰人就像被困在孤岛上的海难者,极度的无助,但又不敢出去。他们可是被那些疯狂的印尼猴子吓坏了。要是落到那些家伙手里,后果简直不堪想象。
  他们当然也不喜欢中国人,但现在也是没办法了。在这些荷兰人看来,中国人最多就要这里的土地,可那些印尼猴子不但要地盘,还要财产,更是要命啊。而且中国人怎么说也是文明人,哪怕向他们投降了也能保住性命,总比被印尼猴子们抓住强多了。
  因此这些荷兰人看到开过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那个热情劲儿就跟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把好多官兵都搞得一愣一愣的。
第351章
王师!王师!这是路!(上)
  共和2758年(西元1917年)11月26日,苏门答腊岛,楠榜港。
  楠榜港又名“班达楠榜”或者“丹戎加兰”,位于苏门答腊岛南端,西临印度洋,东滨爪哇海,东南隔巽他海峡与爪哇岛相望。在11月24日的下午,解放军的军靴踏上了这个城市。
  在这个时代,这里还没怎么开发,这个港口城市的规模也不大,整个城市也不到3000人,荷兰人在这里只有一个连的驻军。当解放军登陆时,长白号重巡洋舰只是用210毫米主炮朝着岸上开了几炮,荷兰人就挂起白旗投降了。
  原来的楠榜港市政府大楼现在就成了第121师2团的指挥部。原来的市政大厅此时已经变成了指挥中心,里面摆满了电台、电话和各种通讯设备,以及军用计算机等高端设备,院子里和楼顶上都架起了各种各样的天线。
  这时,这里面一片繁忙,团部的参谋和通讯士官们正在处理各方汇聚来的信息,并及时作出回应。
  “105毫米榴弹才5个基数,这根本不够,至少要15个基数。否则我们无法进行下一步行动……”
  “港口吗?赶快卸货,对,就是1006船队,赶快。你们动作要快点,今天下午3点1102船队要到,尽快把码头腾出来。什么?港口设备不够?知道了,我们会派一个连来帮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