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469

  F2C“霍克-1”最大飞行速度是310公里,武器为两挺7毫米机枪。而HE-33的最大飞行速度却达到了360公里,武器为两挺13毫米机枪。而且HE-33还是密闭式座舱,要害部位还装有防弹钢板。无论是攻击力、防御力还是速度,两者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美国战斗机唯一能占优势的地方,恐怕就是只有“狗斗”了,但德国佬和英法的双翼机在西线打了不知多少场,早就有了适合的战术,根本不和它们狗斗,而是直接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玩起一击脱离。
  人员素质不行,飞机性能不行,战术也不行,那还打个毛线。下面的海军官兵只看到自家的战斗机跟下饺子一样掉下来,明明数量比敌人多一倍以上,却反倒被二德子的飞机撵得鸡飞狗跳。
  十几分钟后,美国的空中防线就被撕开,德国的攻击机群开始对美国舰队发起了攻击。
  美国海军虽然十几年没打过仗,但人家还是跟得上时代的,财大气粗的他们在训练上可一点儿没落后。在发出空袭警报后,西姆斯中将就立即命令舰队改为环形防空阵列。战列舰和航母等大型军舰在中间,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外面围得严严实实。
  一看到己方飞机挡不住德国的攻击机,军舰们立即火力全开,从0.5英寸高射机枪到5英寸高炮,各种口径的防空炮火就跟不要钱一样打了起来。有了日德兰海军的教训,现在各国海军都给自己的军舰加强防空,美国大土豪自然不会落后,反正那些个防空炮也值不了几个,使劲的往上加就是。
  现在这支美国舰队的防空火力是非常密集的,尤其是在作为舰队主力的战列舰附近,各种口径的曳光弹道几乎在空中组成了一片密不透风的火网。
  首先发动攻击的两个中队24架俯冲轰炸机就一头撞在钢板上了,它们的目标正好是美国最大的两艘加利福尼亚级战列舰。但还在俯冲过程中,就被泼水似的防空炮火抽下来11架,只有13架轰炸机成功投下了炸弹。由于受到了防空炮火的干扰,只有五枚300公斤炸弹命中了目标,另外有三发近失弹。而这些飞机在拉起脱离的过程中,又被打下来三架。
第319章
法罗群岛的烽烟(四)
  这一次中招的是科罗拉多号和马里兰号。
  加利福尼亚级战列舰是美国现役最强大的战列舰,12门390毫米主炮,前二后二,背负式布局。标准排水量43000吨,满载排水量48600吨。最大航速22节,续航力11000海里/12节。这也是典型的美国“铁乌龟”风格战列舰,虽然速度慢,但真的是具备堪比乌龟的防御力,具有343毫米的主装甲带和102毫米的甲板装甲。
  马里兰号的舰体左舷的上层建筑挨了一发300公斤航弹,航弹穿透两层甲板后在水上飞机的机库中爆炸,整个机库连同里面的4架水上飞机被摧毁,同时引燃了机库附近的航空汽油容器,顿时引发大火。
  科罗拉多号中了很不幸的挨了四发航弹,一发航弹落在舰尾,炸掉了甲板下面的浴室。第二发击中后舰桥,炸飞了后方的射击指挥仪。第三发掉进右舷的小艇停放区,把几艘交通艇和救生艇炸成了垃圾。最后一发砸在前烟囱旁边,将烟囱炸出一个直径两米多的大洞。
  美军一看自己的战列舰受伤,打得更疯了。尤其是那些战列舰上,一些其他岗位的水兵甚至搬出了机枪和步枪等轻武器,拼命朝德机射击。战列舰附近的整片天空似乎都被大大小小的炮弹、枪弹充满了。
  于是第二轮进攻的两个中队24架俯冲轰炸机就倒霉了,它们在俯冲阶段就被下面疯狂的防空火力打掉了19架飞机,剩下的五架轰炸机刚刚丢下航弹,刚刚拉起就被全部击落。
  两个中队24架俯冲轰炸机无一幸免!
  而它们的成绩仅仅是一枚航弹命中,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左舷的一座127毫米副炮塔被炸坏了,连同旁边的两座高炮也被炸毁。另外就是一架被击落的飞机掉到了一艘巡洋舰上面,砸坏了好几座高射炮位。
  后面的德机看到美国佬的防空火力这么疯狂,也不敢就这么冲下去送死,于是它们改变了目标。于是剩下的24架俯冲轰炸机就把目标调整到那群缩在舰队后方的航空母舰身上。
  说实话,美国对航母的保护还是相当严密的,这些航母周围同样围满了巡洋舰和驱逐舰,防空火力同样的很给力。但我们都知道,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比起战列舰那边密集得足以让人窒息的防空火力网,航母这边的防空火力网就温柔得太多了。用句形象的比喻就是,战列舰那边的防空火力是倾盆暴雨加冰雹,航母这边只能算中到大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美国现在还是把战列舰当成最优先的“一级保护动物”之外,就是航母本身的防空火力比不上战列舰。毕竟航母是用来放飞机的,在甲板上就不可能像战列舰那样拼命堆武器,尤其是那八艘“临时航母”,火力就更是贫弱了。
  第三轮进攻的两个俯冲轰炸机中队很惊讶的发现,那看起来最大的几艘航空母舰周围的防空火力却很薄弱。德国飞行员此时还不知道这些是临时航母,他们还以为捡到便宜了,顿时大喜过望,就把目标定为最大的四艘航空母舰。
  这一次攻击的效果就比前两次好多了。德国人只损失了5架飞机,命中了9枚航弹,还有3枚近失弹。
  诺顿湾号和圣劳伦斯岛号各挨了三枚航弹,圣布拉斯角号挨了两枚航弹,大沼泽地号被击中一枚航弹和三发近失弹,这几艘临时航母顿时遭到了重创。
  诺顿湾号的舰桥竟然被炸飞了一半,还有一枚航弹穿透了几层甲板在右舷水线附近爆炸,尤其比较靠边,爆炸的威力把右舷炸出一个直径三米的大洞,大量海水蜂拥而入。
  因为德国使用的穿甲燃烧弹,临时航母的木质飞行甲板不足以触发引信,所以尽管圣劳伦斯岛号尽吞三蛋,但它的飞行甲板看起来还很完整,只是多了三个水桶粗细的洞。但航弹爆炸的机库和下层舱室就变成地狱了,被炸得一片狼藉不说,还引燃了大火。
  大沼泽地号虽然只是二号升降机挨了一枚航弹,只有升降机被炸毁,附近的船体有些破坏,看起来伤害不大。但三枚近失弹却是很要命的,它们产生的强大冲击波,把大沼泽地号的船体炸裂了,水下部分的船板接缝多处崩裂,造成大量进水。
  损失最小的是圣布拉斯角号,一枚炸弹击中它的飞行甲板边沿,击穿甲板后就掉进海里爆炸,只把船体崩出了几条口子。而另一发击中机库的航弹,却是枚哑弹。
  “临时航母”脆弱的生存能力,在这次攻击下就充分显示了出来。如果是正规航母,无论如何也不会那么惨,近失弹更是不可能造成太大伤害。
  在俯冲轰炸机的攻击还没结束的时候,德国机群中的60架鱼雷机就趁着美国防空火力被俯冲轰炸机吸引的时候,从低空突入,同时从左右两翼发动雷击。
  虽然它们选择的时机比较好,但鱼雷机的飞行速度还是太慢,在投雷前就被反应过来的防空火力轰下来11架。剩下的49架鱼雷机都成功投下了鱼雷,这些飞机在脱离时又被击落了9架。
  德国鱼雷机尽管损失了三分之一,但他们发射的鱼雷也有17条命中目标。
  其中七条鱼雷击中护卫在主力舰周围的巡洋舰,击沉四艘击伤一艘。南卡罗来纳号、密歇根号、特拉华号三艘战列舰各中了两条鱼雷,田纳西号中了一条。大沼泽地号临时航母由于进水严重,机动力大减,很不幸的连挨三条鱼雷,整个右舷的水下部分被开了三个大洞,很快就出现了倾斜。
  幸好这是航空鱼雷,威力比较小。四艘战列舰受到的伤害不算太大,但速度也受到影响。尤其是密歇根号,一条击中了它的右侧舰尾,炸坏了右侧的两个螺旋桨,只能以8节的速度前进。
  “攻击完成,全体撤退……”法夫尼尔看到完成了雷击之后,就立即下令撤退了。他命令攻击机群先撤退,他自己带着战斗机在后面断后。
  美国飞机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他们走,但德军战斗机的表现太好,美国佬在和这些断后战斗机纠缠了一阵之后,发现已经难以追上逃走的德国攻击机群,也就只好怏怏然的放弃追杀了。
  这一次空袭,德国海航一共损失了31架战斗机、21架鱼雷机,45架俯冲轰炸机,其中有几架是受伤太严重,没支撑到回法罗群岛就跳伞了。在回到了基地后,经检查又废掉了9架飞机,一共折损了106架,还有20多架受伤较严重,基本上是损失近半。
  但他们也成功了削弱了美国舰队的实力。
  ……
  美国舰队旗舰,加利福利亚号战列舰。
  “该死的德国佬,居然给我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看到参谋送上来的损失报告,西姆斯中将只觉得眼角抽筋。
  大沼泽地号本来就被近失弹炸得到处漏水,又连吃了三条鱼雷,损管根本无法控制蜂拥而入的海水,这会儿倾斜了15度,基本上已经没救了,舰长已经下令弃舰。
  圣劳伦斯岛号上的大火也失去控制,机库和里面的飞机已经全部报销,整个舰体已经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火炬。舰长在下令往弹药库注水后,也被迫下令弃舰了。
  诺顿湾号的进水虽然暂时控制住了,但航速下降到10节。而且舰桥被毁,里面的舰长和一帮军官都死得不能再死,指挥体系全灭,这艘船也算是废掉了。
  这三艘临时航母算是报销了。还有六艘战列舰受到了轻重不等的伤害,还有轻巡洋舰四沉一伤,再加上还损失了187架飞机,真可谓损失不轻。这还没见到德国舰队呢,就被搞得灰头土脸的,把西姆斯中将气得牙痒痒的。
  虽然战列舰的伤势都不太严重,但中了鱼雷的几艘航速都有下降,尤其密歇根号战列舰航速大减,只能以8节的龟速前进,已经跟不上舰队了。西姆斯中将只得命令,让失去指挥体系的诺顿湾号上的剩余飞机疏散到其他航母上,让它和跟不上舰队的密歇根号脱离编队,那艘挨了鱼雷严重进水的赛伦号轻巡洋舰也被留下。
  西姆斯中将又命令伯明翰号轻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留下来保护这群伤兵,并把它们送回冰岛。
  当然,扬基佬可不是那些挨了打就算了的圣人,气得发狂的牛仔们立即开始了报复行动。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二德子用飞机炸了咱们,当然就要报复回去。
  你有飞机,我就没有吗?你会空袭,我也会!西姆斯中将立即命令剩下的七艘航母起飞战机,前去空袭德国舰队。
  10点44分,321架飞机在美国舰队上空集结完毕,恶狠狠的向德国舰队杀去。
  不过,美国机群刚刚飞出去不到100公里,就吃惊的发现,对面又飞来了黑压压的一群德军飞机……
  卧槽,这是怎么回事?
第320章
法罗群岛大海战(上)
  这一群和美国机群迎头撞上的德军飞机,是法夫尼尔召来的法罗群岛第二攻击波。总数242架,其中122架战斗机,60架俯冲轰炸机,60架鱼雷攻击机。
  双方这一打照面,自然是直接干上了。美国的187架战斗机直接就对上了德国的122架战斗机。至于双方的攻击机群,并没有介入这场混战,继续向预定的敌方舰队飞去。
  双方战斗机在缠斗时,也没忘了通知自己的上级,让他们赶紧派出第二波战斗机来拦截对方的攻击机群。
  于是,从美国舰队的7艘航空母舰和德国在法罗群岛的机场,很快又起飞了一群战斗机出来拦截。
  别看德国是陆基机场,但他们在这里部署的飞机数量,还比不上美国航母群携带的飞机数量。毕竟德国获得法罗群岛的时间不长,机场的规模还不是太大,他们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才部署了550多架各种飞机。而美国的航母群却携带730多架飞机。在前面的第一回合海空大战中,双方的飞机都损失不小,德国损失了130架,而美国损失了187架,现在德国还有420架,而美国还剩545架。
  加上此时已经放出来的机群,双方剩下的战斗机都不多了。不过现在要对付的都是些攻击机和轰炸机,压力并不大。
  于是没过多久,德国的攻击机群就遇上了88架美国战斗机,而美国的攻击机群也遭到了56架德国战斗机的拦截。轰炸机本来就不是战斗机的对手,何况还是满载炸弹和鱼雷的轰炸机。对于战斗机来说,这样的对手打起来不要太轻松,简单就是刷战绩,捡人头的好事啊。
  所以双方的这一次空袭出击基本上算是打水漂了,德国攻击机群的120架飞机还没达到攻击区域,就遭到了美国战斗机拦截,刚才在德国战斗机手下吃了大亏的美国战斗机,现在终于从这群笨拙的攻击机和轰炸机身上找回了自信。没多久,德国的攻击机群被打得鼻青脸肿,丢下75架飞机后,被灰溜溜的撵了回来。
  而美国的攻击机群则要顽强得多,他们尽管也受到了很大损失,但还是有14架俯冲轰炸机和7架鱼雷机冲破了德国战斗机的拦截。当然,除了美国飞机都比较皮粗肉厚之外,也和过来拦截的德国战斗机数量不足有关。
  美国海军航空兵现在主要装备的舰载攻击机型是SB-1俯冲轰炸机和TB-1鱼雷机,这两种都是在引进的中国飞机基础上自己开发的新型飞机,都是双翼机。SB-1可以携带800磅炸弹,最大速度240公里。TB-1可以携带一枚450毫米鱼雷或1500磅炸弹,但它的最大速度只有可怜巴巴的175公里。
  虽然性能都很一般,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皮粗肉厚。比如他们的TB-1鱼雷机,之所以速度如此感人,就是因为增加了很多装甲的原因。可以这样说,美国飞机“皮粗肉厚”的这个特点,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初具雏形了。
  美国的攻击机群虽然成功到达德国舰队上空,并发动了攻击,但是效果却非常令人沮丧。
  14架俯冲轰炸机只命中了一枚炸弹,而7架鱼雷机则无一命中。要知道,德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既然在日德兰海战中就率先大量使用了飞机,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这样的实例,他们又怎么会不去注意防空,何况还得到了己方飞机的预警。
  这21架美国飞机一到,就遭到了德国防空火力的迎头痛击,8架俯冲轰炸机和4架鱼雷机都在投弹前被抽了下来。而且美国的飞行员大多是菜鸟新手,剩下的6架俯冲轰炸机投下的航弹,也只有一枚命中,不幸中标的是倒霉的洛林号前无畏舰。这枚航弹落在两座烟囱之间,但美军的航弹引信有问题,还没穿透甲板就直接就在甲板上爆炸了,除了炸飞了几艘救生艇和一座高射炮之外,并没造成多大伤害。
  3架鱼雷机倒是成功投下鱼雷,但美国的鱼雷是比较落后的热动力鱼雷,航迹非常明显,速度也很慢,只有37节,很容易规避。而且在投雷时又遭到防空火力的干扰,瞄准就受了影响。这三条鱼雷甚至都不用德舰规避,就不知道射到哪里去了。
  这队美国飞机在完成攻击后,又被击沉了3架,在回去的路上又被几架巡逻的德军战斗机盯上,最后只有3架伤痕累累的俯冲轰炸机逃了回去。
  可以说美德双方的这次空袭都以失败告终。这几次空战下来,双方的飞机都损失惨重。现在德军的法罗群岛基地还剩下283架飞机,其中战斗机203架。而美国航母群还剩下296架飞机,其中战斗机222架。
  此时,双方都已经意识到,对方也有充分的空中战力,而且也有了防备。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攻击对方舰队,就是白白送死了。尤其是美国海航的飞行员,第一次出击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然而却并没什么卵用。这个沮丧的结果严重打击了这些空中牛仔们的士气和信心。
  而且目前双方的轰炸机和鱼雷机数量都不太充足,再发起攻击效果实在难以保证。因此此后双方都采取了保守的战术,只是起飞了战斗机在己方舰队上空掩护。
  ……
  14点15分,法罗群岛以西42公里的海面。
  在美军旗舰加利福尼亚号上,西姆斯中将得到了情报参谋的报告:“中将先生,侦察机报告,发现德军主力舰队。共计无畏舰十八艘,前无畏舰六艘,轻巡洋舰31艘,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在百艘左右。目前正在我舰队11点防线,距离40公里,航向233,速度14节……”
  几乎在同一时间,德国大洋舰队司令舍尔元帅也收到了美国舰队的情报。此时双方都有大量飞机在空中警戒,也就没了“战场迷雾”,都得到了对方的准确位置等信息。
  双方的指挥官几乎下达了相同的命令,“全舰队转向迎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