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469

  汉京。
  文德嗣等中国高层也在讨论协约国舰队战败的消息,他们比那些船员知道更早,也更清楚细节。
  “真是没想到,英法舰队居然败了,这真的是意大利人吗?”副总理袁世凯一幅见了鬼的样子。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这会儿他已经挂了。但是现在有星科在,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接受超时代的全面治疗后,他现在再活二十年都没问题。
  大头现在主管新领土事务,以他那些灵活多变的手段,又有文总的强力支持,对付那些土著简直是手到擒来。这几年新领土治安良好,移民日益增加,各项产业也是蒸蒸日上,大头现在干得非常起劲,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意大利的废柴之名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第一次意埃战争的时候,就被埃塞俄比亚好一顿暴打,成了全世界的笑料。就连俺大清都不鸟他们,袁副总理也是那个时代过来的,自然看不上意大利。何况现在的国力远比俺大清那会儿强了八条街,他自然更加看不上意大利了。
  “呃,这个……袁总理,意大利的海军还是很不错的……”外交部副部长陆征祥说道。
  海军总司令王铁锤点点头,说道:“是的,他们的陆军虽然废物,但海军却很优秀,比德国都强些……何况这次同盟国舰队实力远比协约国强得多,协约国只是小败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一次地中海大战,是在科西嘉岛海域进行的,由英法联合舰队对阵意奥土联合舰队。
  地中海这个大澡盆自古以来就是各方势力混杂的地方,除了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能一度完全控制,其他任何一个时间段,谁都无法完全掌握这里,就连大英帝国也不例外。
  原本地中海是在协约国的控制下,意大利和奥斯曼在加入同盟国之后,当然就不会容忍地中海还由协约国掌握。更重要的是,地中海航线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控制了这里,就对给对方造成严重的损失。
  比如说协约国,现在从亚洲和大洋洲过来的人员和物资,都是走的地中海航线,要是这里被同盟国卡住了,那就只能绕道好望角了。这样一来,不但运输时间起码增加一个月,运输成本也会翻倍的增加,甚至几倍的增加。对于同盟国来说,也是同样的重要,而且掌握了地中海之后,就相当于打通了和非洲的联系,他们在非洲的行动也会方便多了。
  虽然说英法都是顶级列强,但是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比起同盟国还真的不占优势。
  英国已经很重视地中海了,他们驻扎在直布罗陀的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是仅次于本土舰队的第二大舰队,虽然在日德兰海战前调走了所以的无畏舰,但现在也还剩下16艘前无畏舰和8艘装甲巡洋舰,这些军舰虽然不如无畏舰,但也是最新款的。此外还有14艘防护巡洋舰,33艘驱逐舰,44艘鱼雷艇,16艘潜艇。
  法国海军在和英国达成谅解条约后,就把海军主力都集中在了地中海,现在他们的地中海舰队总共有21艘战列舰(17艘前无畏),7艘装甲巡洋舰,8艘防护巡洋舰,46艘驱逐舰及雷击舰,20艘潜艇。
第288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迹
  如果意大利和奥斯曼没有加入协约国的话,英法在地中海的舰队就占据了绝对优势,凭奥匈帝国那支“岸防舰队”是根本翻不起浪的。可意大利和奥匈一旦加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意大利共有六艘无畏舰,九艘前无畏,十艘装甲巡洋舰,14艘防护巡洋舰,43艘驱逐舰,24艘潜艇,还有一百多艘雷击舰和鱼雷艇。这些舰艇大部分都在地中海,少数舰艇部署在红海和其他海外基地。意大利海军官兵的素质一直都很优秀,这支舰队的实力不可小觑。
  奥斯曼的海军虽然以前比较差,但自从他们在中国买回一整支舰队后,实力大增,更是在8月份击败了俄国黑海舰队,声势大涨。别的不说,就那条“苏莱曼大帝号”超无畏舰,就足以令人侧目了。还有那首地中海唯一的大型航母,同样的战斗力强悍。
  再加上奥匈帝国拥有的六艘无畏舰和三艘前无畏舰,九艘岸防铁甲舰,三艘装甲巡洋舰,五艘防护巡洋舰,33艘驱逐舰,十艘潜艇,已经百多艘的鱼雷艇。
  这三家一旦加起来,实力就不比英法舰队差了。
  原本,按照意大利人的设想,这场战役的时间应该更早一些的,在15日宣战之后就该进行了。但因为和土耳其的扯皮,才一直拖到现在。因为意大利要求土耳其海军要把全部家当都拉出来,一起去干英法。但土耳其不干,他们声称要防备俄国的黑海舰队,只能拿出两艘前无畏参加。
  意大利则认为,毛子的黑海舰队已经被你们打残了,这才不到三个月时间,他们肯定不敢再出来,那些打烂的船恐怕都还没修好呢。土耳其就说,这种事情谁敢保证,万一毛子脑门一热过来了怎么办?到时候我家被打烂了,我找谁哭去?
  后来双方扯了好几天,才在德国的协调下,达成一致。土耳其最终派遣了苏莱曼大帝号和两艘前无畏,以及三艘岷江级轻巡洋舰、三艘珠海级驱逐舰和三艘901型潜艇加入联合舰队。法蒂赫号航空母舰和另一半新锐舰艇守着黑海。
  最终,这支联合舰队直到10月25日才陆续到达意大利的塔兰托基地集中,经三方协商,由意大利海军总司令阿布鲁齐公爵出任这支三国联合舰队的司令官,负责指挥作战。
  海军这边刚刚把怎么配合的事情商量好,这时就传来了坏消息,进攻法国的意大利陆军已经日本军打出翔了。意大利当局立即坐不住了,就要求同盟国舰队立即行动起来,打出意大利的国威和军威。
  同盟国舰队赶紧做了一个作战计划,在10月27日出港。按照他们的方案,是对科西嘉岛佯攻,引诱法国舰队出来,然后集中力量进行歼灭。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要防守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根本腾不出手来帮忙,所以不用担心。
  但他们根本没想到,英国佬居然孤注一掷,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都不管了,派出了地中海舰队的全部力量和法国海军汇合。而在意大利和奥斯曼加入同盟国之后,英法也制定了一个歼灭对手的方案,他们是准备对撒丁岛进行佯攻,引诱出意大利舰队,然后聚而歼之。只要干翻了意呆利,剩下的奥匈和土耳其就是随便捏的货。
  这倒好,双方都想到一起了。
  而英法也没料到,这三家一向不怎么对付的家伙居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联合起来,还组建了联合舰队。
  看看地图就知道,意大利的撒丁岛和法国的科西嘉岛有多近。两者之间就隔了一条十几公里宽的博尼法乔海峡。
  10月29日下午2点。英法舰队率先对撒丁岛进行攻击,得知消息的同盟国舰队立即加速赶了过去。
  10月30日11点。双方的舰队都发现了对方。下午1点20分,双方主力在博尼法乔东侧海域相遇,英法舰队背对科西嘉岛摆开战列线。
  在这场争夺地中海控制权的战役中,双方都主力尽出。
  协约国的舰队阵容是:4艘无畏舰,33艘前无畏舰,15艘装甲巡洋舰,22艘防护巡洋舰,71艘驱逐舰(含雷击舰),30艘潜艇,3艘水上飞机母舰,59艘鱼雷艇。
  同盟国的舰队阵容是:13艘无畏舰,14艘前无畏舰,9艘岸防铁甲舰,10艘装甲巡洋舰,20艘防护巡洋舰(含轻巡洋舰),76艘驱逐舰,40艘潜艇,6艘水上飞机母舰,还有142艘各种型号的鱼雷艇。
  从字面数据看,双方实力差不多,英法舰队的实力似乎还要强些。
  协约国舰队的司令是由法国海军总司令拉佩雷尔中将出任,他和意大利的阿布鲁齐公爵也是多年的老对手,当下双方也不多说,直接就开干了。
  双方这一场大战一直持续到晚上才收工,事后双方都宣布自己取得了胜利。
  ……
  这一战,双方的舰队都损失了大量舰艇,协约国的四艘孤拔级无畏舰两沉两伤,战沉了11艘前无畏舰、7艘装甲巡洋、8艘防护巡洋舰、21艘驱逐舰、3艘潜艇,1艘水上飞机母舰,35艘鱼雷艇。另外还有6艘前无畏、3艘装甲巡洋舰,以及30余艘轻型舰艇遭到重创。
  同盟国舰队则损失了意大利的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无畏舰,奥匈帝国的9艘岸防铁甲舰全部战沉,还有的损失是3艘前无畏舰,4艘装甲巡洋舰,6艘防护巡洋舰,26艘驱逐舰,45艘鱼雷艇。另外还有3艘无畏舰,3艘前无畏,1艘装甲巡洋舰,以及30余艘轻型舰艇遭到重创。
  从双方的战损比例来看,确实是半斤八两。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仗是协约国输了。这从法国舰队缩回了土伦舔伤口,英国舰队重新回到直布罗陀海峡闭门不出就可以看出。
  因为他们仅有的四艘无畏舰挂了一半,还有一半重创,估计没有两个月是修不好的。而同盟国的损失虽然也很大,但战沉的大多数都是些旧船,无畏舰只损失了一艘,重创了三艘,还有九艘无畏舰保持了战斗力。
  毫无疑问,这次科西嘉海战是同盟国的胜利。科西嘉海战之后,英国还是凭借着多年经营的陆地海防要塞,仍然死死守住了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这两个地中海的口子。法国海军遭到了重创,但也靠着岸防工事和数量众多的鱼雷艇和飞机,守住了本国海岸线。但地中海的其他地方就管不住了,同盟国已经掌握了地中海的主动权。
  科西嘉海战是目前仅次于日德兰大海战的又一场战列舰决战,而大英帝国在这一战里又可耻的失败了。消息传出后,世界人民都有种三观被颠覆的感觉。大家都在议论,这日不落帝国原来是个纸老虎啊,连意呆利都打不过。不过意呆利也真够给力的,居然把俺大英都车飞了。
  当然,最受到打击的还是英国人。日德兰全军覆没还不到一个月,又来了一场科西嘉大败,这大英怕是要完了啊!众多英国公共知识分子更是纷纷表示:“俺大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我们曾经纵横七海,天下第一的海军居然会接连输给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这一定是体制问题,最终吃亏的总是屁民,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于是,英国各地都出现了人民自发组织的“上街散步”事件,他们打着标语,要求现任政府下台,首相阿斯奎斯滚蛋,海军大臣丘胖子和第一海务大臣费舍尔就是最大的英奸国贼!搞得英国政府头大无比。
  本届内阁的这几个无疑处在风口浪尖上,日德兰惨败的破事还正在风头上,现在又来了个科西嘉之败,再也扛不住了。虽然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这两次大败都怪不得他们。不是皇家海军无能,而是对手太强大,这是非战之罪。但中下阶层的民众可管不了那么多,在他们看来,以前俺们的海军都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结果你哥几个上台了,就变得屡战屡败,输得内裤都没有了。就是婶婶能忍,叔叔也不能忍。不管了,反正你们几个必须下台。尤其这两场败仗造成超过十万名官兵的伤亡和被俘,这些将士家属们更是群情激愤。
  好在这还是在英国,要是换成在日本,恐怕这会儿已经开始“天诛国贼”了。事情闹到这个程度,就连英王乔治五世也保不住他们,这样的连续惨败无论如何都得有几个够分量的出来背锅,否则怎么向大众交待。于是在11月2日,阿斯奎斯和本届内阁成员就在下议院上灰溜溜的宣布了总辞职,下台滚蛋了。
  因为此时还是战争时期,也不可能就此进行大选,乔治五世就火速任命了原财政大臣劳合·乔治为新首相,命令他赶紧组建新内阁,赶快给这破事擦屁股。这位乔治首相母语为威尔士语,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母语非英语的英国首相。
  战争期间一切从速,劳合·乔治上台后,就在当天晚上组建好了新内阁。接替丘胖子出任海军大臣的是阿瑟·贝尔福,新一届的第一海务大臣由亨利·杰克逊爵士出任。
  而此战最大的得益者无疑是意大利,陆军刚刚被日本打了脸,海军就把面子挣回来了,原本丢尽脸面的意大利政府,总算松了口气。最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地中海的主动权,战略形式一下就好起来了。
  而外界对于意大利的评价顿时分成了两个极端,我们敬爱的文总对此表示:“反正我是越来越看不懂意大利了,这个国家真是太奇怪了。陆军那么废柴,海军又那么给力,难道他们陆海军的人员构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么?”
  最后他无奈的总结道:“意大利,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里,无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能发生!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对,就是这样……”
第289章
澡盆里的海军
  同盟国在地中海的胜利,无疑是对协约国的沉重打击。同时这也是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胜利,意大利的海军一下子就成了世界新贵不提,就连一直被人诟病的奥匈海军,也从一支不受待见“岸防舰队”变成了一支可堪一战的海上力量了。至于土耳其,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在俄土黑海之战已经出了一把风头。
  他们使用的主力舰自然也成了各方势力的关注对象,土耳其的不用说了,伏羲级作为当今世界上制造数量最多,使用国家最多的“标准战列舰”早就被世人熟悉,对它的那些性能参数,各国的海军专家和技术人员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意大利此次参战的无畏舰有三种,但丁·阿利格伊切里号已经战沉不作讨论,三艘加富尔伯爵级和两艘安德烈亚·多利亚级都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加富尔伯爵级和原时空历史上的同类完全一样,没什么变动,这里就不多说了。
  安德烈亚·多利亚级的变化就很大了,同样是受到了伏羲级的刺激,意呆利当时对于新的战列舰也提出了比原时空更高的要求,原本准备配置的12英寸级主炮就显得落伍了。意大利海军就要求设计方把主炮提升到14英寸级别,设计师就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放大,重新设计了安德烈亚·多利亚级。
  当时意大利其实并没有生产14英寸级主炮的技术,不过用不着担心,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在拉拢他们,主炮上的门槛对于意大利来说,武器不是问题。同盟国这边给的是和伏羲级一样的360毫米舰炮,而协约国给的和金刚级一样的14英寸(356毫米)主炮。也就是说,意大利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掌握了两大对立阵营的主炮技术的国家。
  同时被两大列强集团伺候的感觉好棒好棒的,意大利人当时就挑花眼了,不过最后他们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英国的14英寸(356毫米)主炮。
  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因为这款主炮是牛牛当年给小弟日本量身订造的,考虑到了日本的生产能力,所以特别降低了技术要求,简化了工艺。而意大利人的生产能力也就比日本强一点儿,这款主炮对于他们来说,更容易上手。其二嘛,自然是对于日不落帝国的盲目信任了,当今地球头号海军强国的东西能差吗?
  于是比原时空大了一圈的安德烈亚·多利亚级就出现了,外形和武器布局倒是变化不大,武器换成了三座三联装及两座双联装356毫米45倍口径主炮,主装甲带厚度也增加到12英寸(原版是9.8英寸),这么一来排水量就直线上升,达到了34000吨,比原版多了一半。
  该级军舰意大利一共建造了两艘,安德烈亚·多里亚号和卡约·杜伊利奥号,都是1911年10月份开工,1915年的8月份和12月份相继入役。
  ……
  奥匈帝国海军的无畏舰只有两种,第一种联合力量级和原时空差别不大,就是把主炮从原来的305毫米换成了310毫米45倍径炮。另外就是炮塔不一样了,原版的联合力量级虽然也是使用的三联装炮塔,但是他们炮塔设计有问题,炮塔的弹药提升通道却只有两条,使得弹药供给速度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主炮配置的优势,所以只能算是“伪三联装”。而在本位面由于得到了中国的三联装炮塔设计,这个毛病就没有了。本位面的联合力量级同样是制造了四艘,联合力量号、泰格霍夫号、欧根亲王号和圣·伊斯特万号。
  而第二种无畏舰,就是原时空没有的型号。这种被称为“伊丽莎白皇后级”的超无畏舰,是本位面第一种三座三联装主炮塔,前二后一布局的战列舰。这一级战舰的设计是参考了德国的巴伐利亚级(伏羲级的放大版),主炮同样是390毫米45倍径,而由于采用了球鼻艏,所以外形初看起来有些像是小号的“大和级”。
  因为本位面造舰竞赛更加剧烈,看着各大列强都在憋着劲的下饺子,此时实际掌握奥匈帝国军政大权的皇储费迪南大公也坐不住了。他也是个雄心勃勃的君主,有心让本国海军摆脱“岸防舰队”的帽子,对于海军建设也非常上心。
  在费迪南殿下和帝国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奥匈帝国海军得到了大力扶持,建造出了“联合力量级”这种跟得上时代的无畏舰。但是费迪南殿下的野心可不止这点儿,看到隔壁的意大利正在建造安德烈亚·多利亚级之后,他又睡不着了。比起13门356毫米主炮的安德烈亚·多利亚级,只有12门310毫米主炮的“联合力量级”就完全被碾压了。
  作为堂堂神罗帝国的传承者,怎么能被区区意呆利压倒?因为奥匈的军舰设计能力有限,费迪南殿下就向德国求援。此时德国已经有好几款新型战舰,对于奥匈这个重要盟友,他们并没有留一手,拿出了所有的型号让这位殿下挑选。
  原本德国是准备推荐他们的国王级,也就是德国版的伏羲级。但心气很高的费迪南大公却不满意,他认为,这一级战列舰虽然性能不错,但主炮小了点儿,并不能对意大利的安德烈亚·多利亚级形成压倒性优势。于是他就看上了德国正在建造的巴伐利亚级,这一种39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
  是的,大公是准备玩一次大跃进,把本国战列舰的主炮从310毫米级别直接跳到390毫米级别上。这也是世界各国主炮口径提升幅度最大的一次计划。
  至于主炮的问题倒是完全不用担心,就连德国的390毫米主炮制造技术都是从奥匈的斯柯达公司引进的,当年他们和中国的技术合作可没白玩。可以说在本位面,奥匈帝国拥有仅次于中国的大口径火炮制造技术。
  最初奥匈是准备完全照抄巴伐利亚级的设计,反正德国连全套图纸都给他们了。但后来他们尴尬的发现,帝国的资金不太充裕,无法满足同时建造两艘的需求。于是费迪南大公就只好郁闷的让设计师修改,奥匈的设计师们就在巴伐利亚级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他们减掉了一座后主炮塔,又调低了航速和续航力,这样一来费用就大幅度下降了,总算满足了可以同时开工两艘的要求。
  于是就有了这款原时空历史上没有的“伊丽莎白皇后级”战列舰,虽然这是缩水的巴伐利亚级,但也是奥匈帝国距今为止建造的最强大的战舰了。“伊丽莎白皇后级”的标准排水量达到34500吨,三座三联装390毫米主炮,最大速度22节,续航力5000海里。虽然航速和续航力被砍了很多,但是装甲却一点儿没缩水,360毫米的主装甲带,130毫米的水平装甲,400毫米的炮塔和指挥塔正面装甲,可谓防御惊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