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469

  只见对面一家叫“德仁”的药品批发公司里生意好到爆,店门口的招牌上用几种文字写着:“全港最低价,批发各种药物、医疗物资、医疗器材。接受预定。”
  李昂他们一时好奇,就随便走了进去。
  里面的顾客大多是外国人,一个中年白种人正满头大汗的和老板交流,他用怪腔怪调的普通话说道:“老板,碘伏,二十箱!碘伏,二十箱!我要二十箱碘伏,还要二十包医用棉花,二十包医用纱布……”
  老板翻了翻账本,摊手道:“医用棉花和医用纱布还有,碘伏已经卖完了,要下一批才有。你等下一批货到了再来……”
  “下一批货什么时候到?”
  “大概是下个星期三或者星期四吧……”
  “哎呀,时间太长。我有急用啊……”中年白种人一脸焦急的说道。
  老板摊摊手:“威尔,你是我们这里的老主顾,我也不瞒你。实在是没办法,碘伏这种东西是新产品,国内产量比较少,供不应求。如果你实在急着要,那你就换碘酒、医用酒精,或者双氧水,反正都是差不多的效果,这几样还有货……”
  那个威尔的一脸郁闷的说道:“我也知道差不多,但是我的客户指定要碘伏,因为这东西不刺激伤口,用其他药品的话,伤口痛得很……”
  李昂看了一会儿,发现这里基本上都是买外用药和纱布、绷带等外伤用物资。他就拉着一个店员问道:“这位小哥,请问下,你们这里的外用药卖得这么好,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吗?”
  店员原本还有些不耐烦,但一看到李昂身上的军装和军衔,态度顿时就热情起来。他连忙满脸堆笑,答道:“是啊,上校先生,你说的太对了!现在非洲那边打得可热闹了,各种外用药品和器材好卖的很!”店员指了指那个老外,说道:“那个老外叫威尔,是一家比利时贸易公司的老板,他那家公司就是个皮包公司,专门做二道贩子生意。他就是给比利时在非洲的军队买药品的,从我们这里进货,再高价卖给非洲的军队……”
  接着,李昂又随意问了几个问题,店员都一一回答了。
  “呵呵,谢谢你的解答。”问完之后,李昂就和店员握手道别。
  李昂有些惊讶的说道:“哦,这可真奇怪,比利时军队难道没有自己的药品供应吗?居然要从民间商人那里购买。”
  他现在是一门心思扑到舰队的事情上的,对于这些问题还真的不太了解。也算得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倒是政委陆一山消息比较灵通,当下就笑道:“原本是有的,但是最近没有了。你想想,他们国家都灭了,哪还有药品供应啊。前年还有英国法国的支援,从去年开始,英国法国的局势就不好了,自身难保之下,哪还有力气支援他们。”
  “呵呵,这些比利时人可不是只买药,他们什么都要。而且不但比利时人来买东西,就连英国人、法国人、南非人还有德国人,也来我们这里买东西。他们什么都要,武器、钢铁、汽车、药品、食品、纺织品、衣服、生活用品等等,全部都要,现在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涨了一半以上,比如像这种涨得最多的东西,价格比两年前翻了两倍多,国内过来做生意的都发了大财。”
  司机小张在旁边也介绍了一下这里最近的情况。他三年前都到这里了,对这里的情况是很熟悉的。
  李昂点点头,想了想说道:“看来协约国这是运力严重不足了,他们现在要集中力量对付同盟国,非洲殖民地就顾不上了。与其从国内运输,还不如在荷台达这里直接购买,这里距离非洲很近。而德国人和南非的起义军,恐怕也只能在我们这里买东西了。”
  覃文斌参谋长不禁说道:“要说现在非洲局势真让人看不清,协约国明明占有巨大的兵力优势,却反被德国人打得没了脾气。南非又起义了,又和德国人搅在一起,该英国头疼了。”
  李昂摇了摇头,说道:“没错,协约国三十万大军被两万多德国殖民地部队打得鸡飞狗跳,居然全面转入防守,真是太丢脸了。”
  这次战争中的协约国在东非一带确实是丢尽了脸,整整三十万正规军,却被不到三万人的德属东非军团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不得不说,东非军团的指挥官莱托·福尔贝克少将是一位罕见的战术天才,尽管他手下只有二千多真正的德国官兵,其余90%以上都是黑蜀黍。
  大家都知道,黑蜀黍打仗是很欢乐的,经常出现那种双方数千大军激战整日,伤亡却是零的神奇战例。不过呢,黑蜀黍也要分三六九等,相比而言,南非的祖鲁人战斗力都比较高,这个是靠在当年的“祖鲁战争”当中,刷牛头刷出来的声望。不过这一次,黑蜀黍当中又多了个战斗民族——坦桑尼亚人。
  一战爆发后,福尔贝克老兄就是硬是靠着这么两万多显得很不靠谱的坦桑尼亚黑蜀黍,就把协约国的东非殖民地搞得鸡毛鸭血,不得安生。协约国联军被他像耍猴一样,耍得团团转。他使用了种种手段,把协约国的军队一会儿调过来,一会儿调过去,搞得他们疲于奔命,然后就找准机会,趁着对方部队分散,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集中兵力攻击一路,打了就跑。
  福尔贝克也不贪功,就像蚂蚁啃大象一样,就这么今天三百,明天五百的吃掉协约国的军队。他用的这些战术虽然简单老套,但每次都用在协约国极为难受的地方,使得协约国联军明知是坑,也只得闭着眼睛跳下去。协约国对这个福尔贝克老兄毫无办法,反而连连跳坑,到目前为止,已经损失了将近七万人,却没给福尔贝克造成多少损失,因此不得不咬牙切齿的转入防御,彻底放弃了在东非车飞二德子的计划。
  在南非大起义之后,福尔贝克又派人和南非义军联络上了,双方结盟后就成为犄角之势,牢牢的控制住了东非到南非东部的地盘。现在非洲的协约国联军被福尔贝克打得没了脾气,不得不缩在几个大城市和要塞里面防守,至于野战,那就算了吧,再也不想去了。
  不过福尔贝克虽然很能打,但对于现在玩起“乌龟不出头”协约国联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他的军力不足,也缺乏攻坚的装备。所以现在的非洲战场已经被搞得和欧洲西线差不多了,双方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僵持状态,当然这个尴尬是指协约国,30多万人反而被不到自己十分之一数量的敌军逼得转入防守,这种难看的成绩让协约国联军上上下下的脸上都是火辣辣的。
  而造成这一切的莱托·福尔贝克就因此名声大噪了,被誉为“稀世的名将”,嘉奖、勋章什么的得了无数。并由德皇威廉二世提名,缺席授予他德军最高荣誉勋章——功勋勋章(蓝马克思勋章),同时晋升为中将,担任东非军团司令。好吧,对于这个所谓的“东非军团”只有不到三万人的状况,大家就选择性无视吧……
  李昂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德国人在非洲的形势一片大好,固然有莱托·福尔贝克这位名将指挥得力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那些来自中国的海量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和给养,要是没有这些东西,哪怕福尔贝克是天纵奇才,绝代名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然,这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当中的很大部分都看似和中国无关,而是一些“国际人道组织”出面援助的,比如什么“霸天虎”啊、“天人”啊、“克诺斯”啊等等。不但是东非德军得到了帮助,就连南非义军也是大获其利。不过这些事情也只有文德嗣和少数高层知晓。
  ……
  李昂他们在商业区转悠了一阵,在饱览异域风情的同时,也买了一堆阿拉伯和非洲土特产当做纪念品。
  这时,李昂他们来到了商业区的尽头,也就靠海港的那一边。用来贸易的商铺从这里开始逐渐减少,饭店、宾馆以及酒吧、咖啡馆、茶馆等休闲娱乐之类的设施逐渐增加。
  突然,李昂发出一声惊呼:“咦,这是……这里还有青楼吗?”
  只见前面的街道两侧都是一些挂着“XX保健室”、“XX保健按摩院”、“XX休闲会所”、“XX土耳其浴室”等招牌的商铺,还有什么“正宗东瀛风俗”、“正宗波斯胡姬”、“非洲浪漫”、“欧洲风情”等等之类的广告,门口还有很多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在当街拉客。
  “呃,是的。这里是商业区的休闲娱乐街……”充当向导的司机小张有些尴尬的解释道:“这里确实是青楼,大多数都是日本人和奥斯曼人开的,因为国内对这种行业限制比较多,所以我国也有一些商人跑来搞这行。”
  这时,有几个拉客的发现了他们。看着这几个高大英俊的军官,那些妹子眼睛都亮了,哗啦啦的围了上来。
  “几位首长,来我们这里吧,我们这里有正宗的日本艺妓,各个年轻貌美,还有人体盛哦……”
  “首长,去我们保健室做下大保健吧,绝对可以消除您的旅途疲劳……”
  “首长,来品尝一下非洲黑珍珠吧……”
  “我们有正宗的金发美女……”
  各种肤色的莺莺燕燕们把他们围了一圈,使劲的推销着,还有几个被他们的“制服诱惑”萌到了,忍不住动手拉扯起来。李昂等人顿时大囧,陆政委急忙招呼众人道:“快跑!”
  于是,他们使劲分开那些妹子,极为狼狈的落荒而逃,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一般。
  “呼,真是太可怕了!差点儿就被拉进去……”坐上车后,覃参谋长才心有余悸的拍了拍胸口。
  李昂连连点头,说道:“是啊,国内虽然也有些这种场所,但绝对没有这么夸张……”
  “你们怎么不管管,这光天化日之下就这么嚣张,也太不像话了!”陆政委有些生气的说道。
  “呃,首长,你们不了解这边的情况。刚才那些地方都是档次比较低的青楼,再过去一段路就是高级青楼,那里的风格就温柔多了,绝对不会有当街拉客这种事情。”
  “还再过去一段路?得了吧,不去了!不去了!我们又不是来逛青楼的……”陆政委脸都绿了。
  当然,他们也只是抱怨那些妹子的行为太过火了,却没有谴责青楼本身不该存在。
  这也是本位面的中国和原时空的某大图朝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文德嗣非常清楚,风俗业这种事情是禁不住的,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种事情是人类本能,怎么可能禁止得了?自从人类有了文明以来,也就只有大图朝开国的时候禁止过风俗业,试图用主义取代人类的本能,但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做法是注定扑街的。
  即使到了21世纪,尽管国内已经是遍地青楼了,但它们在名义上仍然是不存在的。因为我大图朝廷要政治正确嘛,至少不能公开承认咱们有这行业,所以就假装它们不存在好了。至于时不时扫下黄啥的,那都是做戏,顺便捞好处。
  在文德嗣看来,这种做法纯粹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来自后世的文德嗣当然不会去做这种徒劳无功的事情,除非完成“人类补完计划”,让人类进化成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否则这个问题无解。更何况,中国本来就男多女少,要是完全取缔了风俗业,只会造成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就是因小失大了。
  所以在本位面的中国,像以前那种逼良为娼、贩卖人口之类的恶行肯定是受到严厉打击的对象,凡是有这些恶行的风俗企业都被科社党政府干掉了,这些企业的老板和骨干们不是吃了花生米就是在修路挖矿。
  但是对于整个风俗业却并没有搞一刀切的全部取缔,而是对整个风俗业制定了严格的行业规范和管理制度,把这个行业作为一个“管制行业”,受到严格的监管。比起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禁止本国女性从事这个行业,且从业者必须是自愿,绝对禁止风俗业以各种强迫、引诱的手段获得从业者,敢于违反的人就准备接受严酷的惩罚吧。要知道,新中国的法律可是继承了“株连”这个优良传统的哦,法制宣传的口号当中有一句就是“一人犯罪,全家倒霉!”
  这个时代的中国,社会风气还是很传统的,所以以前这个行业的绝大多数妹子,都不是真的喜欢这行。她们有的被拐卖、被胁迫,有的是没有谋生能力,还有的是家境贫寒,生活无作。而这些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都得到了解决,被拐卖、被胁迫的妹子都被解救,伤害她们的那些都遭到清算;没有谋生能力的就送到各个学校,根据她们的特长和意愿,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养,之后再安排到各个企业。至于那些家境困难、十分缺钱的,会被纳入社会福利体系,并由妇联出面进行资助。
  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只要你愿意劳动并具备劳动能力,就绝对不会有失业的可能。并且,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也相当完备,绝对不会让公民因为饥寒、疾病等原因活不下去。
  中国绝大多数的妹子还是自尊自爱的,只要又其他可能,谁愿意去卖肉呢?以前那是政府不作为,根本不管这些事,那就没办法了。嗯,这也就是后世某些人吹嘘的“名猪脂油的小政府”,“无为而治”。而“毒菜砖字”的科社党政府是一个啥事儿都管的大政府,对于国家的控制是深入到了社会每一个毛孔,只要愿意就没有管不了的。要是按照后世某些人的话说,这就是一个“整个天空都充满了砖字的空气,令人窒息的毒菜国家”。
  但也正是在这个“毒菜砖字”、“不名猪不脂油”的国家里,以前俺大清时代的青楼妹子们都获得了解放,从事着堂堂正正的职业,过上了有尊严的新生活。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确实存在着极少数自甘堕落的妹子,对于这些人,那就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了。科社党也不是圣母,既然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可她们还是给脸不要脸的话,那么就只好进行劳动改造了。
  因为绝大多数的本国女性都被正规行业,严格禁止从事风俗业,所以在中国工作的风俗娘都是来自外国,这其中又是以日本为主。另外也有不少通过“国际人力资源公司”介绍到中国的其他国家的妹子,这也是来自五湖四海了,各种肤色都有。但即使是这种来源合法的从业者,风俗企业也要遵守很多规定,定期体检都是最基本的,然后还要为她们买人身保险、医疗保险,还要有最低工资等等。想省这些钱也不是不可以,但要做好去外地挖矿修路筛沙子的思想准备。
  这些规矩在国内被严格执行,但是在荷台达这种租借地,就宽松多了。除了定期体检和最低工资这两条查得很严之外,其他规定都放宽了很多。而且在荷台达这里来往的大都是国际贸易商人,这些人长期在外,都比较饥渴,而且出手大方,属于人傻钱多的类型。在这里的风俗企业自然利润大增,自然乐得过来开分店。
  至于李昂他们被吓跑了,完全是他们自己不适宜这种气氛。其实文总并不禁止手下跑去做大保健,再说这种很私人的事情也禁止不了。只要不造成严重后果,就是属于“民不告,官不究”的民事问题。
第252章
西亚风云(三)
  荷台达军事基地海军饭店。
  “第十巡洋舰支队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周司令举着酒杯,向第十巡洋舰支队的主要军官敬酒。“来,尝尝这酒。这是用本地的椰枣酿的,国内很难吃到。”
  周司令的军衔是陆军少将,他年纪也不大,三十多岁而已。应该说现在中国军队的军官年龄普遍都不大,就连那些个上将中将也大部分不超过四十岁。
  按照军队的惯例,大伙一起喝三杯之后,就是随意了。军纪有规定,军中宴席是不能劝酒的,酒量海的自己喝就是。
  酒过三巡之后,大伙就开始闲聊起来。饭桌上谈事情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无论是谈正事,还是侃大山,都是。
  汾河号巡洋舰的于舰长说道:“自从有了这个荷台达基地,咱们行动起来可是方便多了。要是以前跑这么远,可是相当麻烦。”
  “是啊,这地方的位置真心好,不过就是我们才租了50年,太少了,要是能租个500年就好了!”
  涡河号的许舰长喝了一口椰枣酒,一脸遗憾的说道:“要我说,我们在波斯湾的海湾直辖区位置也相当不错,北控波斯,南压阿拉伯半岛,西接伊拉克,东临波斯湾。可惜就是缺水。虽然有将8万平方公里,但却很难开发,现在那边的日常用水,都要用运水船从海湾对面的波斯专程运输。”
  海湾直辖区就是奥斯曼当年用来换战列舰的那块地盘,这块地盘是在后世的科威特和阿联酋之间(即达曼港周围),在奥斯曼统治时期称为“哈萨地区”。这块地方虽然有8万平方公里,但因为这里就是一片沙漠,严重缺水,所以这里的土著居民只有不到3000人,还大多集中在海边。土著人口少自然方便中国的统治,但缺水的问题也使得这里很难开发。
  中国把这块地盘拿到手后,就专门把三艘5000吨旧油轮改造了运水船,每天都从对面的伊朗和临近的伊拉克运水,水源主要是来自阿拉伯河、曼德河、佐雷河等几条汇入波斯湾的河流。这些运水船都装上了专门的大功率抽水机,要运水的时候,开进河口停下来,开动抽水机从河里抽水就好了。等装满了水再运回来,把水抽进海湾直辖区的水库了。为了防止水分蒸发,这里的水库都是带有盖子的。
  原本中国是想在阿拉伯河的下游修一座大型水厂,再铺一条输水管线直接通往海湾直辖区,但因为中间要通过科威特的地盘,还在和英国人扯皮。牛牛倒也不是不同意,但是他们要求这些送来的水要分一半给他们的科威特使用,这就是中国不能接受了。老子辛辛苦苦弄来的水,凭什么要分一半给你?就算水管要从你家过,也最多分一成给你当过路费好了。
  中国的底线是10%,再多就不干了,而英国人咬死了40%的比例不松口,为这个事情双方扯皮扯了快两年了,于是文德嗣一怒之下,就下令外交部不要和英国佬谈了,重新规划输水管线,绕开科威特。老子的水管不从你家里过了!老子大不了多绕点路,你丫就连一滴水也得不到了!
  因为建立的输水管网大概要今年年底才能完成,所以为了补充这段时间的用水,去年中国还在达曼港建了一个海水淡化厂,采用多级闪蒸法和电渗析法结合的工艺,每天能制造3000吨淡水,不过这点儿也就只够日常生活,要搞点儿什么开发,是肯定不够的。不过现在文德嗣也不急,反正这里石油埋在地下,别人又偷不走,等准备充分了再开发不迟。
  周司令说道:“哎,我们中国就是崛起太晚了,现在世界上的地盘都被列强们瓜分完了,尤其是那些位置好的地方,全都有主了,要想搞到手可不容易。如果是以前那种局势,除非和那些殖民地开战,否则基本上是不可能搞到手的。不过呢……”
  随后,他神秘的笑了笑,低声说道:“……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欧洲现在打得火热,双方都在拉拢我们加入,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拿到好处了……”
  众人的兴致都上来了,李昂连忙问道:“哦,那我们准备加入哪一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