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469

  贺小弟立即指责道:“哥,我看到你这肉是从张胖子那里买的,是126猪肉,是喂洋鬼子的!便宜得很!”
  “呃,洋鬼子能吃的,狗也能吃嘛,哈哈哈……”贺斌干笑几声,说道:“好好好,我在给它们加些牛羊肉好了……”
  全家人都笑了起来……
  不仅仅是贺斌家,全国都过了个肥年。
第247章
第三代计算机
  共和2757年(西元1916年)3月18日,汉京市。
  在汉京市南郊靠近襄阳的位置,有一片占地上数千亩的警备区,有一个乙种营担任护卫工作,戒备十分森严,这里就是中国工程院三十六分院所在地。工程三十六院是以计算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研究为主,分为一所(计算机主体)、二所(计算机外设)、三所(人工智能)、四所(机器人)、五所(软件)等八个研究所。
  今天,三十六分院迎来了中国总统、中国科社党主席文德嗣的视察。这是因为他们在计算机的发展上,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此时,在中央实验大楼的会议室的,文德嗣拿着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透明卡片左右端详着。卡片上有着极为复杂的线和点,看起来就像一幅迷宫图。
  他看了一会儿问道:“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代集成电路处理器?”
  分院长冯远征连忙答道:“是的,文总。这就是我们第一款实用化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我们分院的计算机研究所经过四年的奋斗,途中经过几款次型发展,终于成功集成了第一款可以实用化的8位元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这颗晶片集成了4000个左右的晶体管,采用16-BIT位址线,可以定址到64K记忆体,使用同样由集成电路造出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晶片忆体片,工作频率为0.5MHZ。”
  说着,他拿出一份资料递给文德嗣。
  文德嗣仔细浏览了一遍资料上的实验记录数据,最后拍板道:“嗯,很好,那么这款中央处理器就开始定型生产吧。”
  根据那些实验记录数据,文德嗣的评估,其整体计算能力大约和原时空中的INTEL公司的C8008八位元处理器相近,但是记忆体定址能力达到C8080的等级。
  不过也只是计算性能相近而已,体积相差就大了。比起原时空INTEL出品的只有拇指大小的8008,三十六分院拿出的这款处理器可是有整个扑克牌大小,面积达到8008的十倍以上,功耗与热量也高的多。文德嗣也知道这是工艺技术上的限制造成的,工艺水平这种东西必须依靠时间积累,就算有着后世技术的完整资料,也需要一个消化过程,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达到后世的水平,急不得的。虽然依靠基地内的那些23世纪的设备,完全可以制造更先进的产品,不过那就太不合算了,这些设备可是没有补充的,玩坏了就没了。如果用来直接做产品是很浪费的行为,用它们制造机床等生产设备才是最合理的利用手段。
  所以文总也没有要求太多。无论如何,这总算是一款可以实用化的8位元处理器,终于让他看到PC的曙光。这款处理器被定名为2757081型,也就是共和历2757年式8位元处理器一型,简称57081型。虽然这东西做出的PC肯定又大又贵,但他现在有的是钱。
  “是,文总。我们准备在新一代的河图五型计算机上采用这款处理器……”冯院长高兴的说道。
  中国现在计算机的型号都是“河图”,河图一型到四型都是晶体管计算机。现在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出来了,从五型开始,计算机这个产品就算是正式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了,这就是第三代计算机。
  这比起原时空要提前50多年。实际上相对于其他科目,如材料、能源等,电子技术这块的提升速度要快得多,基本上只要有一项技术突破,性能就会有飞跃性的提升。当然,这种速度也是开始阶段,到了后面速度也就没这么快了。
  文德嗣微笑着点点头:“只是计算机本体也不行,终端、输入、输出等附属支援装备也要跟上才行。这些新型计算机先配置给各个研究所、中央计算局进行普及,另外还要加快开发军用型号,我记得军舰上现在很多还是河图三型吧?”
  旁边的军务秘书顾晓媛说道:“是的,文总。除了我们建造中的孙武级战列舰和夏朝级航空母舰采用了河图四型,其他的都还是河图三型。而且护卫舰以下的舰种因为空间不够,都还没有安装计算机。”
  文德嗣说道:“军用型号最重要的是稳定性和耐用性,防震防潮,这些问题你们要想办法解决。计算机对于军事领域非常重要,你们在这方面要加强力度。”
  “是,文总,我们会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争取让军队早日用上新型计算机……”冯院长连忙答应。
  接下来,冯院长又介绍他们现在的任务。除了这款可以正式拿出来应用的处理器外,计算机研究所已经在研究更好的处理器了。其研究方向有两个,其一是塞入更多晶体管,造出性能更强,体积更小的八位元处理器;其二是下一代的十六位元处理器。据冯院长介绍,这次应该不用等太久了。
  文德嗣龙颜大悦,他立即大笔一挥,给相关研发人员发下奖金,从三千元到五万元不等(其平均月薪是300元),总共花出去两千多万元。然后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研发下一代产品。同时告诉他们,这一代计算机量产后,到时研究院以技术和专利入股,享受提成,而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能拿到相应的股份。
  ……
  这里简单说一下本位面中国的计算机发展史。
  从一开始,文德嗣就放弃了电子管计算机,因为他觉得这种东西实在不给力。因此在半位面的中国,是直接从晶体管计算机开始的,电子管计算机仅仅是作为技术储备,当然等以后到了机会,这些东西也可以抛出去买高价。
  计算机研究所于1908年做出的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第一代晶体管,约有一个办公桌的大小,晶体管数量约2500个左右,每秒可执行5万次计算。这是种进行4位元运算的计算机,同时配有相应的读卡机,大致相当于原时空的INTEL4004的大型版本。命名为河图一型。不过它的制造数量不多,只是每个研究所配了几部,计算机所自己配了十部而已。另外还有十几部军用型主要作为弹道计算机,配备给重炮旅和要塞炮部队。这主要是练手用的,再它的价格也不太理想。
  1910年二代晶体管出来以后就不一样了。此时出来的是8000个晶体管构成的八位元运算系统,拥有32K容量的磁芯记忆体,体积大约是两个办公桌上下叠起来的大小,同时配有完整的人机介面,鼠标、键盘、显示屏、小喇叭,读卡机,甚至还有一个7寸(21CM)的超大软碟机。不过此时要实现后世计算机的很多功能都还不现实。这就是河图二型,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十二万次,这也是第一种上舰的计算机。
  更重要的是,这一代计算机把硬件规格固定下来,区分出实体与逻辑两层,又在系统层中规划出作业系统核心、驱动程式与应用程式三层,并成立计算机软体研究所(三六〇五所),开始进行作业系统的规划与撰写。同时进行组合语言转二进位码的规格书与相关组译器的制作,以及一些基本档案格式与文字编码的规划制定。譬如说字元编码,ASCII是绝对不用的,直接用16位编成的UNICODE万国码,省的后来还要到处转码。而后两者的测试那是最初的作业系统完成之后的事了。研究所将这八位元电脑的八个符号以八卦表示,同时规定以后的暂存器、位址线与汇流排,需以八的二倍数上翻,以达到向下兼容的目的。
  1912年底所有相关支援软硬件全部完成,作业系统第一次上线,组合语言组译器经过几次测试修改也完成了。计算机软件研究所花了几个月,利用后世资料和主控电脑“小扉扉”的处理能力,开发出了视窗操作系统(称为“洛书01型”操作系统),以及上百个个应用程式,例如配合撰写组合语言的文字编辑器、弹道计算器、科学计算器以及各种指挥管理软件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开发出了几个简陋的小游戏,譬如吃豆豆、打砖块、小蜜蜂等等,另外当然不能忘了非常经典的“俄罗斯方块”了,当然在本位面这个游戏被重新命名为“河洛方块”。
  然后开始建立工厂全力生产这种电脑,除了配置所有的研究机构和计算中心,还有中央银行等政府部门,以及军队。当然,这些电脑对外还是保密的。文德嗣不是不知道这东西的商机,但是现在放出去影响太大,因此先仅对内公布。而这东西一出现就广受各个单位的欢迎,它的高速计算能力也就罢了,大家更喜欢的还是上面附的那几个小游戏。
  随后的河图三型,是在1913年定型并投产的。这款计算机采用了第三代晶体管,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它的大小和河图二型差不多,但是晶体管数量增加到了12000个,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二十四万次。
  次年的1914年底又推出了性能更好的河图四型,这也是中国最后一种晶体管计算机,它集成了二万个晶体管,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四十万次。
第248章
电视机
  共和2757年(西元1916年)4月8日,广州电器商场。
  广州电器商场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齐的电器商场,里面的商品种类繁多,从比较简单的电灯泡、手电筒、电动剪刀、电风扇、电话机,到比较复杂的无线电台、收音机、唱片机、录音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等,凡是市面上有的,各种规格、各种型号都有。
  不过呢,这个商场的生意形成两个极端,买电灯泡、收音机、电风扇等小家电的柜台前人潮人海,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好得很。大电器的柜台却是生意冷清,围观群众很多,但真正花钱买的却没多少人。这是因为现在的中国才刚刚摆脱饥寒线没几年,大伙的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呢。
  虽然大伙的收入都比以前高多了,日子也好过多了,但大部分群众对于洗衣机、冰箱、空调等高价值的大电器还舍不得消费。目前这些大电器大多数是销往国外,国内用户当中大多数都是各个军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个人用户还相当少。
  不过今天有些不一样,往日冷冷清清的大电器区此时却是人山人海,围观群众们几乎把宽大的售货区给塞满了。
  “啊,好厉害,跟电影一样啊……”
  “这个叫戏匣子,呵呵,里面还能看戏呢……”
  “什么戏匣子?这叫电视机好不好!”
  “有了这东西看戏都不用上电影院了,坐在家里就能看……”
  “我看还是不如电影,这个东西也就是占了方便,要说影音效果嘛,怎么可能和电影大银幕比?”
  “这东西好是好,就是太贵了。像最便宜的36厘米黑白电视也要300元啊。最大的那种72厘米彩色电视,整整要1460元啊。”
  “如果要买电视,最好配上磁带放像机,能看电影呢。”
  “磁带录放机?哦,看到了,那玩意儿倒是没那么贵,才200块,但是光有它也没用啊,得配上电视机才行。”
  围观群众们一面强力围观,一面热烈的讨论着,场面十分火爆。
  是的,今天就是电视机这种新商品公开发售的第一天,而且还是采用了全球同步发售的销售方式,全球各国的电视机都会今天上市。
  电视机这种东西果然不愧为传媒大杀器,刚一出场就牢牢的吸引了众人眼球。电器商场被围观群众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
  这时,几个壮小伙护着一个大胖子使劲往人群里挤,他们一边分开人群,一边吆喝着。
  “劳驾,让一下!让一下……”
  “买电视机的来了,不买的请让让……”
  他们足足花了十几分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挤到展示台前,此时大胖子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围观群众都是站在栏杆外,栏杆内的展示台前面倒是很空荡,只有十几个顾客在挑选。沈胖子掏出块手巾一面擦汗,一面抱怨道:“哎哟,这尼玛比打仗还累啊。这么多人就知道光看不买,真是的。”
  这时,旁边一个声音传来:“哟,沈老板,你也来买电视机啊……”
  沈胖子转头一看,招呼自己的那人是生意场上的熟人,平安海运公司的李老板。这家伙原来只是跑点儿近海航运,基本上都是在国内晃悠,最多就是去南洋的印尼、新加坡等地。不过前年开始,借着欧战的春风,这家伙的声音就开始飞快膨胀,这两年可是发了大财。
  “哟,这不是李老板吗?你已经买好了啊……”沈胖子斜眼一看,发现这家伙的电视机已经买好了,几个搬运工正推着一辆小车跟在他后面,小车上放了一个大纸箱,上面还有几个小点儿的纸箱。
  “哈哈哈哈,当然买好了!这里我是熟客,市面上有什么新电器,我就第一时间赶过来买,呵呵,我就好这口……”李老板故作矜持的笑了笑,指了指小车说道:“……这次我就买了这个,72厘米大彩电,还有配套的录放机,二十盒录像带。”
  “这东西怎么样?这么多型号哪种好啊……”沈玟龙顺口问道。
  李老板用一幅专家口吻介绍道:“要我说,要买就买我这款最大的彩色电视机。大屏幕的看起来过瘾,彩色比黑白看起来舒服多了。像36厘米、40厘米的都太小了,看着眼睛累。当然,大的稍微贵点,不过你沈老板应该不缺这点钱,哈哈哈……”
  被对方这么一说,沈玟龙也就顺坡下驴:“说得对,咱也是这么想的,要买就最好的!”
  说完他就对面旁边的导购妹子说道:“姑娘,他这一套多少钱?”
  看着来了大主顾,导购妹子马上热情的介绍:“先生,这个长虹牌72厘米彩色电视机是1460元,附送防尘罩,防护眼镜和屏幕清洁套装。磁带录放机的单价是200元,附送机器清洗带,节目磁带每盒8元,空白磁带每盒3元。”
  “好,买买买!就照他这个,给我也来一套……”沈玟龙豪迈的一挥手,总共不到一千八百元嘛,小意思啦。很快他想起什么,又问道:“你们还有没有其他推荐?”
  “有啊,像您这样买了这种大彩电和录放机的话,最好配上家庭影院设备,效果就更好了!”导购马上领着沈玟龙来到另一边的展示台。
  “您看,这就是家庭影院设备,由多声道功率放大器(功放)、立体声音箱组两个系统组成,接上电视机和磁带录放机就可以用来,这样您在家里,也能得到接近电影院的效果。”导购热情的介绍起来。
  “……另外,如果您喜欢唱歌的话,还可以加一套【无人伴奏乐队系统】(也就是原时空后世的卡拉OK),它是由话筒、放大器和八音轨播放机,以及点歌控制器组成,配上专门的歌曲磁带就使用,非常方便……”
  说着,导购就放进一盒歌曲磁带,开始做现场师范,随着音乐唱了一首歌。
  沈玟龙满意的笑了起来,又是豪迈的一挥手:“好好好,本人也喜欢唱歌,买买买……”
  这时,跟着过来的李老板不满的说道:“喂,姑娘,你刚才怎么没给我说有这好东西!”
  “哦,对不起,先生您刚才没问啊……您也要这个吗?”导购连忙道歉。
  “当然,沈老板都买了,我怎么能落后?照样给我来一套,这个什么家庭影院和那个什么无人伴奏乐队系统,统统来一套……”李老板说着就斜了沈胖子一眼,笑道:“沈老板,你这嗓子唱歌可不太妙啊……”
  沈胖子也斜了他一眼,慢条斯理的说道:“我想不会比你李老板差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