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469

  共和2756年(西元1915年)9月8日,汉京。
  此时,一战已经进行了快一年半了,和原时空的一战不同的是,本位面的一战卷入的国家没有那么多,至少目前还没有那么多。
  原因嘛,很简单,大伙都被那恐怖的伤亡数字吓到了。截止到8月底,协约国阵亡人数已经达到395万以上,其中俄国173万,法国96万(含殖民地),英国80万(含殖民地),塞尔维亚25万,日本12万,比利时等国7万左右。伤残人数超过800万,另有60万人被俘,还有超过70万的平民死亡,140万人负伤。
  同盟国方面损失要小一些,德国阵亡32万余人,奥匈帝国阵亡40万余人,保加利亚阵亡4万余人。一共有77万官兵死亡,另有9000人被俘,188万人负伤。此外还有8万平民死亡,27万人负伤。
  这种程度伤亡确实超过了很多人的心理底线,使得很多原来有些想法的国家都不敢轻易下场了。当然,帝国主义是没有节操的,对于他们来说,死多少人无非是个成本问题,现在不下场并不代表以后不会下场。比如意大利,现在两方面都在拉拢他们,但他们现在都在含糊其辞的推脱,至少今年内是不会参战的。他们在等,等双方打得差不多了,再下场摘桃子。
  不单意大利这么想,很多国家都是这么想的,奥斯曼这么想,美国这么想,中国也是这么想,大家一边买东西赚钱,一边等着下场的机会。
  “文总,现在看起来,协约国的处境很艰难啊……”辛杰说道。
  “嗯,没关系,我相信他们是可以熬过去的,多难兴邦嘛……”文德嗣笑吟吟的说道。
  “美国还会不会参战呢?他们如果不参战,协约国恐怕顶不住,现在他们和同盟国的交换比是5比1,这样打下去……”顾晓绿有些担心的问道。
  由于文德嗣这个“小蝴蝶”,历史已经大不相同了,剧本改动太多了,顾晓绿有些担心己方的布局会出漏子。
  “放心好了,美国肯定会参战的!”文德嗣信心十足的说道。
  一战爆发后,大英帝国、法兰西、俄罗斯都是不停地开出海量的订单,为美国的军工联合体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但是,协约国并不是这些财阀们最大客户,事实上真正的最大客户,恰恰是美国自己。
  虽然现在美国的常备军才十几万人,但如果美国亲自下场参战,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原时空的历史上,美国在参战后一共组建了超过500万人的大军。武装五百万以上美国大兵要花多少军费预算?制造几万架飞机要烧多少钱?制造几百艘战舰又要花多少钱?用膝盖想都知道,这些军费预算能给美国国内的财阀们带来多少巨额的利润。
  而这些都有个前提,那就是美国必须亲自下场参战了,美国政府才会从财政中拔出巨额的军费进行军备采购。但如果美国不参战的话,这笔巨大的军费就不要想了。所以,哪怕美国政府不想参战,但贪婪的美国财阀们也会想尽办法把美国拖入战争。最重要的是,美国政府不过是财阀们的代言人而已。
  文德嗣冷笑说道:“哼哼,美国现在没有参战,只不过是财阀们认为还没有到最好的时机,并不是说他们就真的不参战了。”
  “现在美国国内的舆论不是很反战吗?”顾晓绿问道。
  文德嗣撇撇嘴,不以为然的说道:“舆论这种东西有什么用?看看21世纪初,美国发起的几次战争,那个时候反战的舆论更强,还不是一样的打……舆论要是有用,还要政府干嘛?这种东西也就骗骗老百姓而已。”
第242章
炮灰(中)
  汉京,国务院。
  中国关于一战的高层会议在继续进行。
  “那么,我们该什么时候介入战争,才能最大的获取利益?”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萧图问道。
  文德嗣笑道:“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从现在的局势看,协约国和同盟国都还没有筋疲力尽,尤其是英国,他们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尤其是双方的海军都没有进行决战,所以时机还不成熟。根据情报看,至少要明年以后吧。”
  他接着说:“现在还未参战的各大列强都在等待时机,美国在等时机,我们也在等待时机。所以我们不用担心……”
  “还有个问题,如果美国不加入协约国,而是加入同盟国怎么办?美国对英国的殖民地一直垂涎欲滴,如果协约国扛不住了,他们反而加入同盟国,一起瓜分掉英国的殖民地,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啊?”副总理兼工业部长班传之又提出一个新问题。
  班传之这话一出,与会者顿时议论纷纷。
  确实,以现在美国在德国的投资,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要是协约国损失太惨重,美国加入同盟国一起去吃“牛肉大餐”岂不是比打同盟国更轻松,获利似乎也更大。就算以前那些投资协约国的损失,也可以转嫁到牛牛的殖民地去。别忘了,美国隔壁就是加拿大,只要美国真的翻脸了,以加拿大那点儿实力是肯定被车飞的。还有牛牛在南美、澳洲的殖民地也会成为美国的大餐。
  至于美国的军工联合体,他们只需美国参战,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至于是站在哪边,这并不重要。
  以美国的节操来看,这种可能性不但有,而且相当大。要知道,鹰酱家海军的最大假想敌一直就是牛牛家海军。再说两家的仇恨也一直很纠结,最近的就是上个世纪的时候鹰酱去推加拿大,结果强X不成反被日,被牛牛平推,连白宫都被烧了。更远的独立战争啥的,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中国来说,当然也是做了几手准备,毕竟这个时空的剧本已经不一样了。所以不管是协约国扑街还是同盟国被爆,中国都可以混水摸鱼,区别只是在于赚多赚少的问题。
  但如果真的像班传之说的那样,美国加入同盟国,协约国扑街的话。中国所能得到的利益就会大幅度缩水了。因为中国现在还在消化新领土,还没做好吞并澳洲、英属印度的准备,海军实力现在也不足,一时半会吃不下,而这些地方距离欧洲太遥远,德国和奥匈都是有心无力,到时候最有可能吃下这几块肥肉的还是美国。要是这些地方被美国吃下去了,那就麻烦了,比它们在英国手中还要麻烦十倍。
  从中国的战略大局来看,在中国有实力吃掉这些地方之前,宁可让英国继续保留这些地方,也不能便宜了美国。
  “不,我觉得不会……”这时,国务院总理张立铮却很有信心的说道:“我认为,美国是不会加入同盟国的,哪怕协约国顶不住了,他们也会支持协约国……”
  “为什么?”班传之问道。
  “因为美国绝对不可能接受一个统一的欧洲!在这一点上,美国和英国的看法是一样的,一个统一的欧洲绝对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英国只是个岛国,一旦本土遭到严重削弱,那么殖民地就很难保住。但如果同盟国取得胜利,欧洲就是一个整体了,这可不像岛国那么好对付啊……”
  这一点倒是后世的经验,在英国这根搅屎棍衰落之后,就是美国接棒了,他们和英国一样继续着所谓的“大陆均衡”政策。在原时空的后世,欧共体、欧元都被美国用种种手段搞得鸡毛鸭血的,完全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
  张立铮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对于美国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协约国遭到严重削弱,而同盟国输掉这场战争,这样一来欧洲继续维持分裂的局面,而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实力大减,然后那些殖民地就会被美国用种种借口渗透。别忘了,美国其实并不在意土地,他们的国土足够广阔,对于土地没有那么渴求,他们需要的是市场。所以对于他们来说,那些殖民地在谁手里并不太重要,只要对他们开发市场就好了。这是美国和老牌殖民帝国,以及我们的最大区别,而惨胜的协约国肯定无法拒绝向美国开放殖民地市场……”
  张立铮说完,与会众人又再次开始议论起来。
  过了一会儿,文德嗣才说道:“张总理说得不错,从战略上看,在后期加入协约国确实是美国最好的办法。别忘了,当今世界上的十大工业国欧洲就占了八个,如果让德国整合了欧洲,那么世界上将会出现了一个实力非常非常恐怖的工业国。这样的对手可比衰落的英法难对付多了,这是谁也不想遇到的对手。美国想取代英国的位置,成为世界霸主,就必须避免这种对手出现,否则到时候是谁取代英国的位置还真不好说。”
  “吃下英国的那堆殖民地,却搞出一个比英国更可怕的对手,这绝对不是一个合算的买卖。我相信,美国的高层绝对看得到这一点,就算他们实在看不到,我们也会想办法让他们看到。”文德嗣笑了笑。
  他还有句话没说,就是让德国整合了欧洲,也绝对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在这一点上中国和美国是一样的态度。多一个那么可怕的对手,绝对是任何一个有志于“地球霸主”的挑战者所不想看到的,美国不想,中国也同样不想。
  所以嘛,二德子就注定了悲剧,有了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三这两个工业国在背后下绊子,二德子注定只能“为王前驱”,把牛牛咬得再狠点儿。
  事实上,德国为了拉拢中国加入同盟国,也是许下了很多空头支票。前不久,德国驻华大使辛慈和奥匈帝国驻华大使讷色恩就一起找过文德嗣,开出了一张老大老大的空头支票。
  整个英属印度和英属东南亚,英属阿拉伯,以及法属印度、法属印度支那,基本上把英法两国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都打包给中国。至于俄国侵占的那些故土就更加不用说了,甚至威廉二世还说,如果车飞了俄国,可以把乌拉尔山以东都划给中国。
  真是好大一个馅饼啊!
  可惜这个大馅饼是画出来的。再说了,就算这个大馅饼是真的,以中国现在的实力也吃不下,就算吃下来也会被撑死的。
  如果换成是个中二,说不定就美滋滋的答应了,但文德嗣早就已经过了中二的年龄。饭还是一口一口的吃最稳当,有着来自星科的诸多黑科技外挂,中国现在并不缺技术也不缺资金,缺的就是消化时间。只要再等二十年,就有足够的消化能力吃掉这些地方,但现在还不行。
  所以,文德嗣是绝对不会同意威二那家伙的条件,把自己绑上同盟国的战车。
  总参谋长辛杰说道:“文总,现在英法的人力资源非常紧张,如果要他们撑下去,恐怕得加强运输力量,让他们运输更多的殖民地部队去欧洲。”
  “嗯,这是肯定的。”文德嗣转向班传之问道:“班副总理,我们给协约国建造的商船怎么样了?”
  ……
  缅甸,仰光。
  缅甸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小强国家,由雍笈牙创立的贡榜王朝是缅甸最后的王朝,也是他们最碉堡的时期。贡榜王朝不但统一了全缅甸,也对外四处用兵扩张疆土。在18世纪末,俺大清就和缅甸为了边界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清缅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双方签订合约收场。
  贡榜王朝的野心还很大的,不但和俺大清PK,还多次入侵泰国,和泰国爆发了多次战争。还准备并吞印度边界的曼尼坡与阿萨姆,使得当时占有印度的英国十分不安。
  为了解决缅甸对于印度的威胁,英国在1824年以及1852年发动了两次英缅战争,英国在这两次的战争中均获得胜利,最后攻占勃固城并将此地称为下缅甸,并成立英属缅甸管理。1885年,不死心的缅甸又和法国签订了合作抗英的密约,使得英国决心彻底消灭缅甸。随后英国在1886年发动并赢得第三次英缅战争,贡榜王朝灭亡,英国将缅甸纳为英属印度的一省,并将政府设于仰光,所以此时的缅甸只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今天在仰光港口聚集了一支军队,这支部队由十个师组成,总人数超过十五万。这可能是贡榜王朝灭亡后,由缅甸人为主体的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
  他们聚集在港口这里是为了登船。
  索吞就是这支军队中的一员,他是为英国效力的一名殖民地军官。虽然他只是一个上尉连长,但却是难得的缅甸人“高官”了。要知道,在殖民地部队里面,军官大多数都是英国人担任,尤其是中高级军官,几乎都是英国人,殖民地土著们能成为尉官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仰光港口肯定装不下十五万大军,这些军队都是驻扎在港口周围待命,反正这次英国从中国和美国订购了大批商船,足够这批部队用了。
  索吞的步兵连属于缅甸第一师,驻扎了港口西北。今天一早,师部的传令兵就跑来向他传递了准备登船的命令,据说运兵船已经到了港口。
  “渣山,快去通知兄弟们集合,去港口登船!”索吞向他的传令兵下令。很快,他的12连就集合完毕,随后就跟着大部队一起向港口进发。
  “哦,好大的船啊!”
  “是啊,这船真大!是英国人造的吧?”
  “不是,听说是中国人造的,英国人买来的……”
  看着码头上停靠着的十几艘庞大的船只,缅甸官兵们都惊呆了,这些人大多来自内地,这辈子从来就被见过这么大的船。别说他们,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没见过万吨级的船只。
第243章
炮灰(下)
  印度洋上。
  “真是想不到,中国人居然能造这么大的船……”尽管已经上船几天了,但索吞的心情还是没平静下来。
  尽管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广播、报纸等媒体,但信息传播的速度还是远远不能和后世的网络时代相比,因此很多人对于外界的了解还是和古代差不多,信息严重滞后。尤其像落后地区的中下层人士,对外界的事务完全是两眼一摸黑。
  所以尽管中国的强势崛起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对于缅甸这种地方的人来说,尽管他们也知道中国和以前不同了,比以前强大了,但具体强大到什么程度,却还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索吞也是这样。他在缅甸也算得上是社会中层,信息获得的渠道和数量也比下层的平民多得多,速度也快得多,但是对于中国的印象还是很模糊。索吞是一个地主家庭出身,他也是受过教育的,知道中国在历史上很强大,但到了近代就扑街了,被各个列强吊打,但后来出了个文德嗣,又把中国的命运给扭转了。
  然后中国就在文德嗣的带领下在几年之后实现大逆转,先后吊打了法国和日本,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很强大的列强国家。不过,这些都是在报纸和广播上得到的消息,在他心目中,还是认为中国虽然比以前强大了,但肯定还不如英国。
  其实不单是索吞有这种想法,这个世界上很多有见识的人都觉得欧洲就是地球的中心,其中最强大的自然日不落帝国嘛。在他们看来,中国就算比以前强了,也肯定有限,绝对不可能超过欧洲那些老牌帝国,更不用说英国这个世界霸主。
  不过,自从在登船那天起,这种看法就开始改变了,至少索吞已经改变了。
  脚下这艘名为“玛格丽特号”的运兵船,就是最好的证明。这艘排水量二万二千吨的高速运兵船,长度175米,宽22米,可以搭载3000名士兵和他们的随身装备,以16节的速度航行10000海里。而且,这种运兵船还不止一艘,一共是十二艘完全相同的运兵船,全都是中国生产的。
  运兵船这东西虽然是军用,但实际上和商船差不多,甚至本身就是商船,它们的建造难度肯定比正牌军舰低得多。要说世界上有能力制造这种运兵船的国家起码也有十个,但要在半年时间里制造出十二艘两万吨级的运兵船,难度就大为不同了。必须要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众多的工厂,充足的产业工人以及协调指挥能力,才能满足这种条件。当今世界上,能做到这点的国家,不会超过一只手。
  这种运兵船其实是由中国的“月光级”远洋客轮改造的,在作为客轮时,可以搭载1000名旅客。当英国向中国订购运兵船时,中国方面就选择这种2万吨级的客轮为蓝本,修改成了高速运兵船。因为这种船中国已经做得很熟练了,采用了分段建造和标准化生产,又不需要像客轮那样进行豪华而精致的装修,去掉了很多娱乐休闲类的设施,所以建造时间也大幅度缩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