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469

  就这样,中国一边看戏,一边准备倾销。第一个大主顾很快就有了。
  4月27日,俄国驻华大使廓索维慈找上门来了,同时还砸了个大订单。
  “五十万支步枪,五十万把刺刀,一亿发步枪子弹,600门75毫米榴弹炮,300门105毫米榴弹炮,两种炮弹各10万发,200万套军装……”
  纵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星科集团销售部经理李思雅也被这个罕见的大单给砸晕了。这是今天才从中央分下来的订单,而且这些数额还不是总订单的全部。
  她不禁倒抽一口凉气,晕乎乎的问道:“嘶……俄国人这是想干嘛?”
  “干嘛?当然是打世界大战咯……”一个叫柳菲菲的同事不以为然的说道。
  “我的意思是,俄国人自己难道没有武器吗?按照道理来说,俄国这样的强国不可能没武器吧?”李思雅觉得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了。在李思雅的心目中,俄罗斯帝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庞然大物,是被称为“欧洲宪兵”或“灰色压路机”的恐怖存在,这种的强国怎么可能缺武器呢?而且还是数量如此庞大的武器。
  柳菲菲因为是负责对俄贸易的,所以倒是比较清楚,就解释道:“李经理,这又不奇怪,俄罗斯是很强。但他们这几年政局乱得很,经济不景气,生产效率根本上不去,事先又没准备,现在突然要全国动员了,武器当然不够用。”
  事情确实如此,俄罗斯这次雄心勃勃的准备动员600万大军,誓要把同盟国干到飞起。灰色牲口他们当然不缺,但事到临头俄国人才尴尬的发现,他们的武器不够用了。他们连仓库底都翻出来了,也只凑齐200万人的武器,还有400人怎么办?总不可能拿冷兵器上阵吧。
  协约国那边当然可以援助,但问题是他们的武器库存也是有限的,而且也在进行总动员,他们自己的武器都紧巴巴的,哪里可能大规模援助俄国。英法两国加起来也只挤出十五万支步枪,这点东西对于空着手的400万灰色牲口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啊。
  于是,俄国人只好一边自己拼命加紧生产,一边满世界收购武器。
  现在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工业国大都卷入了战争,没有参战的最大两个工业国就是中国和美国,于是这两个国家自然就得到了大笔订单。不过因为战争爆发得太突然,美国的军火商们也没做好准备,如果是期货的话,他们多少都能满足。但俄国又急着要现货,他们哪里拿得出来太多?这年头如果不是需要,谁家的军火商也不会囤积大量武器的,那东西也是要成本的。
  美国的军火商们搜遍了仓库,才凑出了不到30万支口径不同的步枪,这还是拜美国全民持枪的政策,国内民间枪支众多的原因。事先有准备的中国就不同了,中国这几年都在满功率生产各种军需用品,像步枪这种基本武器,少说也有500万支库存。反正这种东西就算不卖,自己的军队和民兵也可以用的嘛。
  “可是,我国的步枪是7毫米口径,俄国的步枪是7.62毫米口径,我们的现货中7.62毫米口径的步枪很少啊……”李思雅有些头疼,这么大的单子吃不下的话就太可惜了。
  柳菲菲答道:“李经理,不要紧的。俄国人他们现在只需要足够的武器,对于口径不同的问题根本不在意。他们的采购代表已经试过了我们的7毫米步枪了,性能和价格他们都很满意……”
  对于现在心急上火的毛熊来说,至于中国和俄国的武器制式不同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就不再是问题了。那些个灰色牲口们有得家伙用就不错了,哪还有挑肥拣瘦的余地?至于后勤问题,反正那不是采购部门的老爷们负责。
  “那就没问题了!”李思雅高兴的说道。
  因为中国不接受卢布等钞票,只接受真金白银和实物。毛熊为这次大采购支付给了中国160吨黄金,此时一吨黄金价值约66.5万美元,也就是10640万美元。剩余部分则是用五万中亚妹子抵债,加上这次。毛熊已经陆续向中国向中国输入了25万名各个民族的妹子,论卖妹子的数量仅次于日本。
  ……
  共和2755年(西元1914年)4月30日,汉京,总统府。
  汉京因汉江而得名,是一座毗邻汉江的新城市,位于南襄平原的邓州、新野和襄樊之间。
  因为是新城,又是空地,所以在城市规划上就可以完全不管什么文物古迹,只管按照最合理的方法去搞。这座城市首先开始动工的,就是各种桥梁和道路,以及庞大而复杂的地下通道系统,包括地铁线路和下水道系统。因为是新城,所以这些地下通道系统都是采用露天施工法,就是先挖坑,把地下通道建好了再回填,这种施工方式比地下掘进法可快得多,成本也低多了,而且更能保证质量。但如果是在北京那样的旧城区,因为地上建筑太多,就只能使用地下掘进法了,费时费工费钱,质量还很难控制。
  地下通道系统是最花时间的,一共干了两年多才搞好。等到地下通道系统和主要路桥建好后,随后的地上建筑就快多了。在大量建筑机械的辅助下,不到两年时间,各个政府机构和家属区、商业区等的主要建筑就大部分完工了。剩下的部分已经今后的扩容,就按照城市规划随后补充就是。
  这座城市虽然也是以高楼为主,但建筑风格却是和武汉那种火柴盒式简朴风格完全不同,这是一种结合了大量中国传统元素的新式高楼,简单的说,就有些类似原时空后世的仿古建筑。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制作的飞檐斗拱、红墙碧瓦,看起来既有浓浓古风又有现代气息。比如那座最高的建筑汉京大酒店,就像是一座放大了几十倍的黄鹤楼。
  新的总统府也是这种风格,以苏式园林造型为主,辅以多座塔式建筑,主色调是简朴的白墙青瓦。
  不过我们敬爱的文德嗣总统此时却丝毫没有搬入新居的兴奋劲,他现在非常的郁闷。
  “真想不到,法国佬居然这么蠢!这才几天,居然就连巴黎都丢了!难道‘法国佬没有外国人和女人指挥就不行’这句传言居然是真的?”
  总参谋长辛杰说道:“文总,巴黎虽然丢了,但法国佬还在坚持抵抗,至少从目前看,他们是不会投降的……”
  “”
  本位面的一战和原时空的不同在一开始就显露出来了。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一战爆发没多久,德军已成功地侵入比利时和法国东北。德军先锋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逼撤退至波尔多。但是随后法国第六军团和英国远征军率先向进攻巴黎的德军反击,防止法国的首都被德军占领。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经过一番激战,结果法国获胜。德军停止进军巴黎向北撤退,施里芬计划宣告失败,这次战役被称为“马恩河奇迹”,是一战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协约国在马恩河的胜利导致接下来的“向海岸冲刺”与四年的壕沟战僵局,阻止了德军意欲速战速决的企图。
  但是在本位面就不一样了。
  德国的战争计划是前总参谋长施利芬在1905年制定的,其核心是:集中强大兵力于西线,通过防务空虚的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从侧翼包围法军,速战速决打败法国。然后挥师东进,再去对付俄国。战争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遵循其前任的计划,仅用11个师的兵力监视俄国,而在西线则集中了7个集团军,共80个师,以梅斯为轴心分为左右两翼。左翼2个集团军,共23个师,守卫梅斯以南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格林地区的阵地;右翼5个集团军,共55个师,借道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突破法国北部边境。
  开始的时候也和原时空一样,4月11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取得了卢森堡的铁路网。4月12日,德国按照施利芬计划,入侵中立国比利时。
  关键的分歧点就是在比利时,原时空的德军右翼集团在侵入比利时后,就遭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尤其是在列日要塞被阻止了一个星期。也就是利用这一个星期的时候,法国的援军已经陆续到位,使得德国直到半个月后才占领布鲁塞尔。这个时候,法国和英国的军队已经云集巴黎,并且也使得德军极度疲劳,最终造成马恩河战役的失败。
  而本位面的德军,就牛叉多了。比利时的列日要塞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本位面的德国有着仅次于中国的空军部队,他们也吸收了中日战争的经验,利用大型飞艇携带重型穿甲炸弹对付要塞。在德国飞艇部队的轰炸面前,列日要塞连半天时间都没坚持住,就被重型穿甲炸弹彻底摧毁。
  随后德军右翼集团蜂拥而入,德国空军也大举出动,对抵抗的比利时军队进行轰炸和扫射。比利时军队尽管也顽强的抵抗着,但是在这种程度的攻势面前,还是抵抗不住。此时,法国军队也来不及进入比利时作战,比利时自己根本没有反抗之力。到了4月13日下午,布鲁塞尔就被德军占领了,比利时王室逃亡荷兰。
  德军右翼集团轻易占领比利时之后,继续按照施里芬计划进入法国。其5个集团军的近百万人马,像一把挥舞的镰刀,从比利时斜插入法国脆弱的腹部。
  自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军为报失败之仇,从1872年起开始就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对德作战计划,到开战前已有17个之多。最新的计划是由法军总参谋长的霞飞将军制定的,即“第17号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认为德军将集结在设防巩固的法德边境线上,因此法军要在这里展开积极主动的攻势,并一举收复在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格林两省。
  在德军右翼集团大踏步前进时,法军的几个主力集团军却在按照“第17号计划”发起对德军左翼的进攻。然而战斗表明,“第17号计划”糟糕得很。在格林,法国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在进攻萨尔堡和莫朗日两地德军的防线中,被打得焦头烂额。充满进攻精神的法国军队,向德军防线不断发动板载冲锋,开战三天就伤亡了5万人,但是却没能突破德军防线。
  等到德军右翼集团迂回到法军身后时,他们还在酝酿下一次进攻呢。于是法国佬就悲剧了,五个集团军被德国人包了饺子。英法联军为了拯救这批主力部队,一面派援军拼命向前线赶,一面出动大批空军支援,德军自然不会干看着,也大量出动空军。
  双方空军在法德边境的格林上空好一通大战,双方一共出动了上千架战机,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千机大空战。德国战斗机引进了中国技术,安装了射击协调器,其战斗力远不是英法那种原始战斗机可比的。这场空战以德国人的胜利告终。英法联军损失了567架飞机,35艘飞艇,飞行员损失上千,而德国空军仅仅被击落了56架飞机,尤其引进了中国的弹射座椅和降落伞技术,一半左右的飞行员都安全跳伞了,只损失了不到30人。
  取得制空权之后的德军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空军的协助下,两翼德国就像绞肉机一样,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就把五个法国集团军给绞成了渣渣。另一方面,匆匆赶来救援的英法联军也在途中遭到了德军空袭,在造成大量伤亡的同时,也严重迟滞了他们的行动力。直到前线五个集团军被歼灭,他们都还没赶到地方。
  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了,两翼德军合流后,就继续前进,与英法联军在马恩河展开大战。4月24日,英法联军被士气正盛的德军击溃,撤退到巴黎防守。随后德军围攻巴黎。
  4月29日,巴黎被德军攻克,法国政府被逼撤退至波尔多。
  不过,这个年代的法国佬和原时空二战的法国佬完全是两种生物,虽然首都陷落,但是他们还在顽强抵抗。普法战争之后,整个法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种狂烈的复仇精神中,他们讲究的是“胸怀理想,利剑在握”。他们认为法兰西能战胜德国夙敌的武器,克敌制胜的途径,就是“殊死进攻,绝不投降”。
  所以,现在的法国佬可能会向其他人投降,但是绝对不会像死敌德国人投降,至少目前还不会。而且德国人打下巴黎后,也是筋疲力尽了,同样需要休整。现在法国和英国联军一方面撤退到奥尔良一线,一方面全国动员,同时还命令沦陷区的法国人发动游击战。
  最重要的是,英法终于稳不住了,照会俄国必须马上进攻,否则就顶不住了。老子在西线打生打死,都死了30万人了,你妹的毛熊还坐在东线看戏,真是太不像话了。以俄国人的德性,当然不会那么容易就顶上去,他们反复强调,自己的动员还没有完成,军队没组建好,兵力没有汇集充分……等等一大把的客观原因,把英法高层气得半死。没办法,法国佬只好拿出杀手锏——减免债务,毛熊还欠了公鸡一屁股外债呢,得到这个承诺后,毛熊才慢腾腾的准备动作了。
  “我是不是把德国养得太肥了?”文德嗣在会后不禁自言自语道,随后他又说道:“算了,那也没什么,要是英法实在扛不住,大不了就加入同盟国好了。”
第224章
买飞机
  共和2755年(西元1914年)5月2日,汉京。
  这天一大早,协约三国的大使就一起找上了文德嗣。
  法国驻华大使康德急切的说道:“总统先生,请将贵国的战斗机技术向我们开放?”
  “哦,我国的战斗机技术?请问,这是法国的要求,还是英国和俄国的要求?”文德嗣不动声色的问道。
  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说道:“总统先生,这是我们协约国的要求。如果贵国愿意转让战斗机技术,将会得到我们协约国的友谊。”
  文德嗣眉头皱了皱,说道:“各位,要知道,战斗机技术是我国的核心军事技术,所以很抱歉,这是不会对外开放的。”
  朱尔典眨眨眼,笑着说道:“总统先生,我们是不会让贵国白白转让的,我想我们是有诚意的,300万英镑您觉得怎么样?”
  “这不是钱的问题,战斗机技术事关我国的国防安全……”文德嗣拿起来架子。
  文总知道,这是协约国被二德子打惨了,急于扳回局面才会找上门来。
  这次法国的损失最为惨重,战争才开始半个多月,五个主力集团军就被包了饺子,大半被歼灭,阵亡人数就超过30万,负伤超过40万,另外还有10万左右进了德国人的战俘营。后来在马恩河战役中,英法联军又被德军车飞,在付出八万多伤亡后,转进巴黎。然后在巴黎又被德国佬推了,又是死伤近十二万人。
  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战斗,到现在为止,法国人已经阵亡了35万人,负伤人数超过50万,还有12万人呆在战俘营。英国人也死了4万多人,负伤5万多。而德国人只阵亡了不到2万人,另有3万人负伤。
  要知道,现在的法国人口才不到4000万,这一家伙就损失了超过百分之一的人口,而且还是青壮,又是精锐军队。连首都巴黎都丢了,真的称得上伤筋动骨了。
  但是此时的法国人心气极高,首都丢了就丢了,老子还要继续打,一定要把可恶的德国佬给OOXX再XXOO。看到法国还撑得住,英国也赶紧增派大批军队到达法国参战,英法联军在奥尔良一带死守。
  但德国人牢牢的控制了天空,使得英法联军极为被动,动辄就被轰炸和扫射。英法也不是没有飞机,但是在4月份的西线作战中,英法联军损失的飞机已经快800架了,而德国只损失了70多架,这被称为“血色的四月”。
  事实上英法两国的战斗机数量要比德国多得多,由于中国的带头作用或者说是刺激作用,各大列强的空军发展要比原时空快得多,尤其是在中日战争之后,空中力量的重要性更是得到了各国的认可。在一战爆发前,英国有近1000架战斗机,而法国更多,有1500架,德国只有1200架不到的战斗机,而且还要应付东线的俄国,能够用于西线的不超过1000架。
  粗看起来,这是一场2500架对1000架的悬殊战斗,但问题在于德国的战斗机要比他的对手先进多了。
  通过与中国的技术合作,德国和奥匈战斗机在一开始就是采用了带有射击协调器的战斗机。而协约国的战斗机没有这项技术,他们使用是推进式螺旋桨飞机,在机头或机身前部装有机枪,螺旋桨在后面不影响机枪射击。
  比如法国的法尔芒F.20和英国的F.E.2B,这些飞机多采用推进式设计,前后有两个座位,驾驶员在后座,观察员兼射击手在前座,一般配备一至两挺机枪。不过采用推进式设计的飞机,虽然便于安装武器和进行射击,但机动性差,根本对忖不了灵活的拉进式战斗机。
  当然,英法都不是傻子,看到推进式不给力,他们也很快开发出了拉进式战斗机。拉进式飞机的螺旋桨安装于机头前面,影响机枪向前方射击。如何才能在没有射击协调器的情况下,让子弹顺利穿过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射向目标,又不损坏螺旋桨叶片?两国的技术人员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桨叶后面安装钢制楔形偏导板,以挡开击中的子弹。比如法国的索尔尼埃L型飞机就是这种。
  但是偏导板这东西也很不好用,只是比没有强一点。于是法国人又开发出一种新的布局,即把机枪装在纽堡11型飞机双层翼的上翼上面,以躲开螺旋桨,让子弹直接从螺旋桨的上面射出,这种作法果然有效。此同时,英国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推进式飞机德-哈维兰D.H.2。
  在开战前,英法对自家的飞机还是有信心的,不过等到一开战,两国才发现,自己费尽心机搞出来的这些飞机,在德国的信天翁D型战斗机面前都成了渣渣,被打鸭子一样打下来。即使是最新型的纽堡11和德-哈维兰D.H.2也完全不是信天翁D型的对手,双发甚至打出了10比1的战损。
  这年头的飞机确实便宜,但飞行员不好找啊,这可不是地上的步兵,只要发一支枪训练一个月就可以上战场了。现在两国的虽然还剩下大半的飞机,但这些都是更老式的飞机,上去更是送菜。
  协约国的大佬商量之后,都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但航空技术这东西也不是说有就有,单凭他们自己是不可能在短时间有什么突破的,要是在和平时期倒也无所谓,但现在是战时,无论如何也拖不起了。
  ……
  当今世界航空技术公认第一的就是中国,而德国也是跟中国进行了技术合作后,才有了现在信天翁D型战斗机。是的,中德军事合作是秘密进行的,但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协约国也不是傻子,那么多的情报人员也不全是吃干饭的。就算详情不清楚,但大致的东西还是知道一点。
  既然德国都能从中国手里得到一些技术,那么我们也应该得到啊,大不了就是代价的问题罢了。
  协约国现在最急需的技术就是“让子弹顺利螺旋桨”的技术,他们可是被信天翁欺负惨了。射击协调器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复杂,就算中国不卖,要不了多久,他们自己也可以开发出来。所以还不如趁机捞一把,文德嗣在拿捏一阵之后,也就同意了。
  双方在商谈一阵之后,协约国以60吨黄金(价值八百二十万英镑)的代价,向中国购买500架拉进式新型战斗机和相关技术,以及全套图纸和生产授权。
  中国向他们出售的,就是成飞搞的那款外销型战斗机,歼-3型“雨燕”战斗机,这款战斗机的外形比较接近原时空30年代霍克航空公司出产的“狂怒”MKII战斗机,一种采用复合结构的单发单座双翼机,采用了流线型起落架轮胎整流罩,前部机身的下方有一个小型进气口,以加强发动机冷却效果。它拥有流线型机身,身姿优雅,而且性能相当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