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469

第181章
文总的动物园
  沈阳,陆军第三师驻地。
  第三师原本是驻扎在外蒙买卖城,今年上半年换防到了沈阳,隶属东北军区。不但是第三师,第二、第四、第七等几个资历最老,素质最高,战斗力最强的几个王牌甲种师都调动到了东北军区。加上原有的第一师和第十一师,现在东北军区已经集中了6个甲种师、3个乙种师、4个混成旅。
  同样的调动也在南方进行,华东军区也集中5个甲种师、5个乙种师、3个混成旅。
  这样的调动从今年年初就在进行,由于是一点点的调动,加上严格的保密制度,所以并不引人注意。这些部队的调动,直到国庆前才完成。
  这当然不是闲得没事干,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要对日本动手的节奏。
  之前文德嗣虽然和其他列强进行了领土问题的谈判,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日本不一样,他们本土的土地狭小,对于土地的贪婪并不比毛子低多少。租界这种东西还好说,在牛大哥的压力下他们勉强吐了出来,但台湾省和旅大租借地,以及满铁附属地,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肯吐出来的。
  东亚只能有一个老大,中国想要重新崛起,就必须把日本抽回去,反正中日必有一战,所以文德嗣也就没有在谈判上花心思。
  既然他们不肯谈,那就打到他们肯谈为止!
  此时,易大毛已经带着分配给第三师的军用动物回到了驻地。他和一群人就带了百多只军猫、军犬还鼬鼠有向军营走去,军马等大型动物和飞禽类都有自己的马房和鸟巢,在营房之外,但猫狗鼬鼠等中小动物的营房却是在营房里。
  刚刚到大门口,几个军官正好从军营里出来,一看到他们就囧了一下,好奇的问道:“易副团长,你们这里?”无论是谁,看到这么一大群动物过来,都会楞一下的,这几个军官自然也不例外。
  易大毛说道:“这些是分到我们团的军用动物,军犬、军猫,还有军鼬和军鼠……”
  “咦,这些东西是猫?”其中一个军官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易大毛身边的那些“军猫”。
  “哎哟喂,这是豹子吧?”
  “哪有这么大的猫啊?”
  “这么大的猫,这一天得吃多少钱啊?”
  其他军官也纷纷表示震惊。确实,这种被称为“军猫”的生物,比起家猫大多了,那体型和狼狗不相上下。严格说来,它们确实不算猫,这不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生物,而是基因工程的杰作。它们是以花豹、猞猁为蓝本,综合了多种猫科动物的优势基因培养而成的,全新的猫科动物。
  易大毛不以为然的说道:“没错,这就是军猫。咱们的军猫本来就是新品种,军用的嘛,自然要大点才好,要是小了还有什么用?这是打仗的,又不是家养宠物。食量嘛,和军犬差不多的……”
  “这种东西战斗力如何?比起军犬怎么样?”有人问道。
  “呵呵,这可是猫科动物,战斗力肯定比军犬强多了,3条军犬都不是它对手。更不用说,它们会爬树,在森林里面,就是它们的天下,而军犬在丛林作战中限制很大。如果说弱点的话,就是它们比起军犬来,耐力和嗅觉要差一些……”易大毛笑着介绍道。在动物学院的时候他早就将这些相当情报了解清楚了。
  “那这些军鼬和军鼠是干什么?这么小有什么用?”又有人问道。易大毛他们带来的动物,除了军犬和军猫之外,还有两种小动物,一种是外形长得像的动物,有着带黑色条纹的棕黄色皮毛,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还有一种则是既像土拨鼠又像松鼠的动物,这种动物前肢显得相当进化,有着类似灵长目动物的手掌。
  易大毛笑了笑:“这些小家伙主要是侦查和寻找用的,还有就是充当警戒,它们的感知非常敏锐,警惕性相当强……对了,这种军鼠对爆炸物的感知极为敏锐,可以帮助我们排雷拆弹……”
  众人正在谈论这些军用动物,这时一个通讯兵跑了过来:“易副团长,师部刚才通知,让所有营级以上干部去第三训练场……”
  ……
  第三训练场是沈阳附近最大的一个军用训练场,通常是作为大规模训练或演习用的场地,此时第三师的大部分营级以上军官都汇集在这里。
  易大毛到场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到了,他找了个位置刚坐下,就听到周围的军官在议论纷纷。
  “好像是上面分下来了什么新武器,要我们这些军官先有个基本了解……”
  “什么东西?”
  “看到没有,就是东边那一堆,用篷布盖着的就是……”
  “看起来很大堆,像是某种车辆吧……”
  易大毛往东边一看,那边果然放着一大堆用篷布遮盖着的东西,起码有40坨,每一坨旁边都站着几个士兵。易大毛看了半天也没看懂是个啥东西,不过他看到场地上有很多宽大的车轮印迹,显然是有重型运输车来过,而且数量还不少。
  过了一会儿,师长庄甲雄就站起来说道:“好了,人都到齐了。现在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上级分配给我们的新武器——ZZC-2型1912年式‘狼獾’战车。一种全新的装甲车辆!”
  说着他一挥手,东边那群士兵立即行动起来,麻利的揭开篷布,露出里面的东西来。
  这东西就像是一辆造型奇怪的履带式拖拉机,只是没有上面的驾驶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圆锥形的炮塔,炮塔前方伸出一根炮管,旁边还有一挺机枪。
  “这就是新型装甲战车吗?”众人都忍不住站起来。
  履带式车辆在中国军队里也不算太稀罕的东西,工程兵部队有多种履带式工程车,重炮部队也有履带式牵引车和运输车。不过履带式战斗车辆却是首次见到。
  庄甲雄笑道:“是的,这就是1912年式战车……咱们第三师将作为这种武器的试点单位,今后咱们师将逐渐重型化、机械化、装甲化。这些战车和前面到了装甲车将配给一团,一团会改为机械化团……”庄师长很开心,全军目前就准备组建三个机械化团,序号一、二、三师各一个。
  几个参谋走过来,给在座军官每人发了一份资料。
  众人打开一看,却是目前现役的几种装甲车辆的照片、三视线图和相关数据,前面三种是ZC-1型1908式“黄鼬”装甲侦察车,ZW-1型1909式“青鼬”通用装甲车,ZY-1型1910年式“山猫”装甲运兵车,这三种车辆参加过开国大典,众人都比较熟悉。后面两种却是众人之前没有听说过的,一种是面前的ZZC-2型1912年式战车,还有一种ZZC-1型1911年式战车,却是没有见到。(型号由类型的汉语拼音缩写加序号组成,“ZZC”就是“装甲战车”的缩写,“ZW”就是“装甲”、“武装”的缩写。)
  庄甲雄说道:“1911年式战车是轻型战车,目前只装备南方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它们虽然很轻巧,还有一定的浮渡能力,但火力和装甲都偏弱,不适应北方地区,所以我们这里没有……”
  在他说话的时候,又有一队装甲车辆开了过来,正是资料上说另外三种轮式装甲车。ZC-1型1908式装甲侦察车的原型是原时空苏联的BA64B型装甲车,该型车组2人,车重2400公斤,车长3.7米,车宽1.7米,车高1.85米,装甲厚度6-15毫米。动力为2台4缸柴油发动机机,总功率60千瓦,燃油携带量90升,行程600公里,最大行驶速度80公里每小时。
  这是中国第一种采用4轮驱动的装甲汽车,能爬30度的斜坡,涉水0.9米,能在沙石路面上行驶。并且为提高生存能力,采用了先进的自封闭防弹轮胎。驾驶员的观察窗口使用防弹玻璃,并有可活动的装甲挡板,机枪塔的观察窗也采用了同样结构。车体后部的活动机枪塔上装有一挺8毫米气冷机枪,备弹量1500发,可以360度旋转射击。因为是侦察车,所以还装备有较大功率的无线电装置。(最初版本的武器是7毫米眼镜蛇轻机枪,后来改为1909式重机枪的车载型,即M1919勃朗宁机枪的魔改版)
  ZW-1型1909式通用装甲车的原型是原时空苏联的BA10型装甲车,在原来的历史上,BA-10是苏联20世纪30年代技术最完善、性能最出众的重型装甲汽车,一问世就成为苏联红军的主力装备。而ZW-1更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魔改,使其原本较弱的机动性大幅度上升。
  ZW-1型通用装甲车重5.1吨,车长4.7米,宽2.1米,装甲厚度6-15毫米,发动机功率80千瓦,最大公路时速80公里,最大行程500公里。车组乘员4人,采用实心防弹橡胶轮胎,并配有电台。武器为12MM双联高射机枪一挺(备弹1500发),一挺8毫米气冷机枪(航向机枪,位于右前方,备弹1500发)。
  ZY-1型1910年式装甲运兵车是ZW-1型的放大版,与原型号相比,底盘和车身拉长了一些,扩大了车内容积,火力削弱了一些。这种装甲运兵车重6.4吨,车长6.2米,宽2.1米,装甲厚度6-15毫米,发动机功率100千瓦,最大公路时速80公里,最大行程500公里。车组乘员3人,并可搭载10名武装人员。武器为一挺12MM高射机枪(备弹1000发),一挺8毫米气冷机枪(备弹1500发)。
  这三种车大伙并不陌生,现在全军已经有了2个战车旅,都是装备的这几种车辆。此外,各个甲种师的装甲侦察营也是装备这些个东西。
  接下来,新装备的ZZC-2型1912年式战车开始了性能展示,这种蓝本为原时空苏联T-80轻型坦克的车辆有着原型同样的简单易操作的优点,会开拖拉机的人就能开。
  44辆“狼獾”的发动机轰鸣起来,依次启动开始转向行驶。随着它们的启动,地面传来了一阵明显的震荡。它们驶进草丛里,不一会儿,那一大片半人高的荒草就被压倒,接着它们驶向一片砾石地带,这片地区到处都是嶙峋的乱石,虽然这些石块都不大,最大不过人头大小,但也足以让轮式车辆难以行驶,即使是军用越野车也只能以龟速前进。
  不过这些乱石在“狼獾”面前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狼獾”们几乎没怎么减速,就轰隆隆的冲过了那片砾石地带。接下来,它们又冲上了一个坡度约35度的陡坡,然后转动炮塔,对准前方3公里处的靶板射击起来。
  “轰轰轰……”只听一阵隆隆巨响,炮塔前方腾起一团团炮焰,几秒钟后3公里外的靶场冒起一团团爆焰,上百个靶板被炸得粉碎。
  射击之后,“狼獾”们又冲下山坡,碾过一大片泥泞,接着哼哧哼哧的推倒一片灌木,这才返回原地停了下来。
  “啪啪啪……啪啪啪……”“狼獾”们的表现让众人看得眼热,连声鼓掌,大声叫好。
  易大毛连忙说道:“师长,这东西真好用,我们三团也应该配啊。”三团的军官连忙附和。
  “对啊,对啊,为什么我们二团没有……”二团的军官也反应过来。
  一团的军官则是在一边面有得色,笑而不语。
  庄甲雄一瞪眼,斥道:“闭嘴!老子都没慌,你们慌个球!这东西目前是试点,什么叫试点,你们懂不懂?”
  看着众人不吵了,他才接着说道:“上级要先要我们一团先试验装备,还有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改进,把这些搞好之后,才会大量装备。而且狼獾现在的产量不足,全面换装是不可能的,我们这44辆就是一个营的数量,现在全国也不过才200辆的样子……”
  这时,一个一团的军官问道:“师长,这些狼獾的炮怎么有大有小,有45毫米、35毫米和25毫米三种口径……”
  庄甲雄白了他一眼说道:“笨蛋,都说了是试验装备!目前这44辆分别是ABC三种型号,上级就是打算在三种口径里选一种最合适的作为普及型号……”
  顺便说一句,因为中国所有的装甲车辆都有个动物的“外号”,所以它们也被外界称为“文总的第二动物园”。至于第一动物园,当然就是指的那些真正的军用动物。
第182章
文总的第二动物园
  作为一个穿越者,文德嗣当然不会忘了坦克,这种被称为“陆战之王”的武器。而且他又有着充足的后世资料,自然就是直指大道,不会去走弯路,搞什么菱形坦克、多炮塔坦克等等之类的玩意儿。
  好吧,严格说来,文德嗣也是个“多炮塔分子”,但是他认为“多炮塔”只适合在军舰和飞机上出现,坦克玩多炮塔就是邪路。另外,中国装甲车辆的开发问题上,文总最大的影响,就是没有让“半履带邪教”在中国横行。
  半履带车这种玩意儿的初衷是很好的,它的设计是针对早期履带与车轮两种传动系统的缺点。
  履带车辆的越野能力较好,但是乘载重量受到限制,同时履带的寿命,尤其是在越野的环境下较短,生产成本上,履带也比轮型车辆要高。车轮的寿命也高于履带,同时轮式车辆能够搭载的重量较高,可是轮式车辆在高乘载重量时所能够通过的地形非常有限,并且在恶劣天候下的行走能力远不如履带车辆。
  按照设计的初衷,这种东东应该是同时具备履带和轮式两种传动方式的优点,既有良好的越野性,又有较高的寿命和较低的成本。
  但事实却是和设想相反的,这种奇葩玩意儿确实吸收了两者的优点,但都是缩水的,而且还把两者的缺点一个不拉的继承了下来,甚至还发扬光大了。它的后勤维护比履带和轮式都困难,因为它需要准备两套系统,同时它前面的轮胎磨损极为严重。
  它的那些所谓的优势性能都不如纯血统的履带式或轮式,而且在那些缺点面前,就显得非常鸡肋。所以在6X6、8X8这些新型轮式装甲车发展起来之后,这种东东就被淘汰了。
  所以在本位面,中国的装甲车辆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半履带”这种脑洞结构,要么是轮式,要么就是履带式。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所有的装甲车辆甚至军用车辆都直接使用柴油机,而不是更容易起火、更危险的汽油机。这个一方面是更安全,另一方面是因为最多2年后就会有大量的生物柴油上市,这些产品比起汽油更便宜,更适合大量使用。
  虽然文总很早就有制造坦克的能力,但以前时机一直不成熟,所以一直没动手。倒不是怕被列强学了去,正如文德嗣自己就很自傲说过的:“这个世界上要说比攀科技树,谁还能和我比?”。
  这个“时机”主要是指两方面,第一是人员不够,开坦克可比打枪难多了,培养装甲兵可比培养步兵难多了。没有足够的合格装甲兵,造出来给谁用?
  第二就是道路条件不允许,虽然解放区内的交通条件完全可以跑坦克,但在解放区之外就悲剧了。俺大清和那些个革命党可没有文总这么修路修桥。再说无论是俺大清还是北洋,以及革命党的军队都很渣,最多用上装甲车就够了,哪里还需要动用坦克。
  所以在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坦克一直都没有出场的机会,连装甲车出场的机会都很少。无他,道路条件不允许。所以直到解放全中国之后,会驾驶车辆的官兵越来越多,并且也有了足够数量的驾驶装甲车辆的人员,文德嗣才开始下令有关部门研制坦克以及其他装甲车辆。
  本位面的中国由于极为重视交通基础建设,又有大把资金,也因为科社党的逆天组织力,人力也非常充足,再加上大量工程机械,以及各种先进工具器材的运用。所以尽管现在建国才刚刚两周年,但全国的交通状况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年的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突破八万公里,今年突破20万公里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些公里以及桥梁都是按后世正规标准修建的标准公路,在上面跑七八十吨的车都没问题,比原时空的红朝建立那会儿的公路条件好了不知多少。
  所以,本位面中国的军队就没有像当年红党那样,对于武器的轻量化有着近乎变态的要求,本位面中国的武器选择标准显得就更加重型化,而且更加注重生产性、性能和火力,装甲车辆也是如此。
  不过,虽然国内的交通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国外的环境也是要考虑的。毕竟这会儿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么重视交通,也没有哪个国家的道路桥梁都修得像中国那么变态。按照战略预想,今后的战争绝大部分都会在国外发生,北方和西北倒是好说,南方那些热带丛林和湿地就不好办了。所以武器重量问题还是要适当考虑,这个重量也不能太夸张了,要不然出国作战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